日本地震廳說9級地震發生幾率40%,你覺得日本會沉沒嗎?

手機用戶72666275338


地震發生地區道路受損,

火災頻發,令人擔心的是,

北海道泊核電站外部電源失靈,

現在在靠外部發電,

幸好核燃料冷卻目前還算正常

據悉,電力完全恢復需要一週

6級地震,震中強度6.9

晃起來真的嚇死人

日本網友在家裡拍下了地震時刻

一邊拍一邊說

“不好不好,完蛋了完蛋了”

地震發生於9月6日凌晨3點

被評為“世界第三大夜景”的函館夜景

地震的一瞬間就陷入黑暗!

受災最嚴重的恐怕是

住在山腳下的住戶們

山體滑坡非常嚴重

山腳的家直接被沖垮

9人被活埋

正在等待救援

直升機航拍的這一片山

目之所及全發生了山體滑坡災害

直升機搜索掌握被害情況

被四面山體滑坡埋葬的小屋

被大片山體滑坡沖垮的房子

路面只能看見房頂

不知道住戶是否安全逃脫

山體滑坡

對房屋簡直是粉碎性打擊

今日一早就展開救援

可以看見滑坡樹木極其高大

救援難度也不小

而市區內

路面液化嚴重!

室內傢俱、超市商品架子、

建築房屋都受災嚴重

行人車輛陷入泥潭,

多處路段已經無法通車

土壤液化(英語:Soil liquefaction)是地震工程的一個術語,指土壤因地震的壓密作用,造成原本在深層土壤的水分被擠壓到表層,土壤顆粒間的有效應力下降為零,土壤失去剪應力強度,呈現如液態的狀況。

室內更是一片狼藉

北海道新千歲機場天花板大面積掉落

地面也有不少積水

大批遊客被困機場

遊客在機場席地而坐

等待航班恢復

住民家裡傢俱倒成一片

超市飲料、酒類傾灑滿地

從僅存的廣告牌來看

應該是手機賣場,

已經面目全非,天花板全部掉落

電器賣場

建築倒塌嚴重

房頂整個被震歪、傾倒

超市門外顧客大排長龍準備食物補給

井然有序

據悉地震後

日本零售商永旺AEON

宣佈店內食物飲品全部100(約6人民幣)

日用品一律200(約12人民幣)

受到網友一致稱讚

同時

網友稱,“那些趁危機漲價喪良心

的企業今後絕對不會購買”

安倍今日凌晨召開發佈會稱,

已經派出4000自衛隊員,

今後共計派出25000自衛隊員參與救援

平成最後一年的2018,

日本遭遇了

1-2月暴雪災害(西日本迎來32年來最冷寒冬)

4月島根縣5級地震

6月大阪北部6級地震

7月遭遇平成年來最大暴雨洪災導致200多人死亡

8月酷暑最高氣溫刷新歷史記錄

9月遭遇平成年以來最強颱風,北海道6級地震

平成年號的結束

真的是太不太平了

大阪本來是全球排名第三的宜居城市

我說大阪是2018最慘城市

沒人有異議吧?

地震來臨,

還是要強調已經強調過無數遍的安全問題

人在日本

保命技術一定要過關

強調多少次都不為過

另外,小編一直懷著僥倖心裡沒買防災包

今年這麼不太平,

還是建議大家有備無患!

防災包預備起來

平成最後幾個月,

我的願望是

世界和平!!

別再來災害了!!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日本資訊,關注微信公眾號: 日本 (ID:riben66666666)。瞭解更多你不知道的深度日本文化。


看日本


祈禱不要震這麼大,當年汶川八級地震全中國都有感,日本要是九級地震,我國肯定也是大部分有感,沿海城市還可能海嘯,日本核洩漏作為臨近國沒好處,日本火山多真的九級地震噴發物對我國影響也不會小,後期人道主義接收日本難民也是有可能,真心祈禱日本別大震.


焦糖丸子麼


1、最近日本政府地震調查研究推進本部今天發表的最新消息說,在未來 30 年以內,北海道千島海溝發生 8.8 級以上超巨大地震的概率已經達到了 40%,而且地震即將發生的警報可以拉響。日

本歷史上同等規模大的地震最近一次是2011年,試問這次日本還熬得住嗎?

2、回想起2011年的地震,給日本造成了嚴重傷害。此次地震會導致地面下沉,以至於日本島地震震區沿海部分地區沉到海平面以下,沉沒部分面積相當於大半個東京。在日本“3·11”大地震中確認死亡及失蹤的人數已達到18502人。除此之外,因震後的避難等造成的震災間接死亡人數在日本全國已經超過3000人。如果加上這一數據,因震災導致的死亡和失蹤人數將超過21590人。損失金額高達近350億美元,成為史上代價最昂貴災難,這還未計入海嘯造成的損失。據統計,震後日本由於燃氣洩漏等原因,共有84處地點發生火災。總之,地震給人帶來的傷害實在是太大。很多人都難以承受這樣的傷痛!

3、沒有在損失清單中的更可怕,在地震中,日本茨城縣以及千葉縣沿海岸地基下沉數10釐米,而宮城縣牡鹿半島則下沉了1.1米。城市發生了沉降!如果有下一次地震,就很可能發生沉沒的事件!回想起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海嘯,核洩漏危害了多少人的性命!如今包括東京在內的關東南部地區發生直下型地震的概率也變得更高了,預計今後4年內高達70%。這次的預警是30年內會再次爆發,先距離上次重大地震已經7年了,還有二十多年時間會過得很快的。聽到這樣的預警是人都會瑟瑟發抖,驚恐不低於2011!

4、雖然一些日本私人機構、公司也面向普通用戶推出災害預警服務,其中包括地震預警手機軟件等,用戶甚廣。但這種儀器也不一定都準確,只能說是信其有把!現在日本氣象廳規定兩個以上監測點監測地震波後才會面向大眾發出警報。此外,地震速報和地震波抵達之間的時間窗口很短暫,靠近震中的地區獲得的預警時間更短,甚至還沒收到速報就已遭受地震襲擊,如果這次日本地震廳預告準確的話,日本人這次慘了!經濟受到的損失不計其數!那今後日本又該如何繼續強國的旗號?還是繼續靠別國的資源繼續發展呢!

點擊右上角關注【愛飛樂遊】,得知更多日本資訊。


愛飛樂遊


這則消息是最近日本政府地震調查研究推進本部發布的:“在未來 30 年以內,北海道千島海溝發生 8.8 級以上超巨大地震的概率已經達到了 40%,而且地震即將發生的警報可以拉響。”但是,我認為這還不足以來導致日本沉沒!

首先,由於“地球的不可入性、地震事件的小概率性、地震孕育規律的複雜性”,地震預測到現在都是世界難題。因而不是日本政府地震調查研究所發佈一個地震消息就一定會發生地震。因為,地震預測不僅短期預測是世界難題,中長期預測同樣可靠性很低。因此,大家不能被所謂的美國、日本官方機構的所謂地震預測信息所誤導。雖然日本是世界上地震風險最高的國家,但是從大地震的發生來推測日本沉沒,還是沒有可操作性!

其次,日本沉沒這樣一個大的地質事件,其發生必須有大的地質事件。但是,近幾十年地球發生大的地質事件的概率極低。這一點從現今的地質活動情況就可以看出。近年來由於通訊手段的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近兩年自媒體的迅猛發展,使得地震信息廣為傳播,從而給民眾一個地震增多的錯覺。其實,世界地震活動性並沒有增強。而各種官方機構急於出來發表關於發生大地震的預言,本質上講就是為了譁眾取寵,其背後沒有任何理論支撐!

總之,日本在短期內沉沒,現在看還是一個偽命題!

注: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


地震博士


佛教說,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按理,日本人祖先幹了那麼多喪盡天良、罪惡滔天的事,這些罪惡必將應在子孫身上!!所以,地震海嘯掉進海溝,日本國遭到天譴,沉入海底,亡國滅族,我一點都不會感到意外!!


百鳥之聲


哪個政府都不會說實話。呵呵,如果說很快就有9級地震到來,日本全國會怎樣?所以說這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非常值得期待!


油爆吉了


爺只想說,沉沒是百分之百的,最終我們只需要關注的是,能有多少日本人能倖存下來,他們還準備建國,復國嗎?或者,將來日本這個國家還存在嗎?將來怎麼稱呼日本的未亡人?原日本人?倭遺人?


你的名字是唐詩


這是肯定的。日本沉海這是大自然滄海桑田地殼變遷,板塊運動造成的,誰也沒辦法阻止地球板塊活動,這是地球自身運動規律決定的,沒有這種地殼活動,地球板塊一但停止活動,地球也就步入火星的後塵,將成為一棵死去的星球。那可就萬劫不復徹底走向死亡了。

關於地震,日本可能今年下半年的晚些時候有較大強烈地震。上半年環太平洋促使地震的地下能量已經基本釋放完,因此,不會再出現七級認上的地震了。也就是說環太平洋今年上半年的地震已經徹底結束。


碧雲6


想不通 地震為啥就要沉沒

地震是破壞力最大的自然災害 在高度發達的日本造成的破壞損失就更嚴重了

但這個和沉沒沒有關係

地震帶一般在板塊結合部 比如日本 印尼 美國西部 這些因為太平洋板塊和陸地交界 比較明顯 其實伊朗 巴基斯坦 阿富汗地震也是因為板塊交界處 四川地震亦然 這些宏觀上看 屬於印度板塊向北衝擊亞歐板塊

另一個地震多發 就是大洋中脊 前幾年新西蘭 基督城大地震就是因為新西蘭是大洋中脊

這兩種地震帶 共同的特點 就是陸地隆起 多山 越地震 板塊碰撞劇烈 反而更高

也就是更加不會沉沒 只會越來越大

簡單的結論就是 日本會變大

至於有人說日本會滑向馬利亞那海溝 這更是無稽之談 馬利亞那海溝 是因為太平洋 洋殼很重 歐亞板塊大陸架比較輕 板塊碰撞 洋殼俯衝進入大陸架下面 客觀效果是抬高大陸架 也就是日本所在的大陸架 日本同樣收益 會變大

所以非但不是沉沒 而是變大呢


xiaocao2084


如果日本確實是地震頻繁國家,而且又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並且曾經也發生過強震,那以後再發生大地震是很有可能的。日本是個島國,如果遇到強震,塌陷,下滑,下沉,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歷史曾經有過整個城市,因為地震沉入海底的記載。日本暫時不會沉入海底,隨著地震頻繁,面積會變的越來越小是必然的!如果安時間來推測,日本在世界地圖上消失既有可能!日本人要想生存必須另闢蹊徑了!如果真的驗證了專家的推測,發生超強9:0級左右的地震,日本將不復存在,終結海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