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還會有人願意專職跑滴滴呢?

咯旅途愉快


身處漩渦中心的網約車司機,目前普遍的心態是,政策的執行不會一天下來,在此之前只要平臺不遭遇關停,就繼續接單。


有知情人士透露,上海市政府對網約車表現出的態度相對強硬,甚至有消息說要開始抓人。


但在今天滴滴早高峰1.6倍補貼的刺激下,司機們即使緊張,還是出車了。


楊師傅 重慶人 滴滴上海快車司機

「符合新規的一般私家車買買差不多二十多萬,你說一個有上海戶口的人,有能力買個這種中檔車加牌照,誰還來幹這個呀?」


11月1日上午十點,來自滴滴的語音提醒顯示距離自己一公里的地方有一位乘客發出用車需求,看到對方的目的地是區內最大也是唯一的交通樞紐站,想到那邊查得緊,今天又是網約車新規實施的第一天,楊師傅心裡有點發怵。剛想點進去看看這位乘客的星級評分。一般這樣的情況,楊師傅都是會取消接單的。


對於今天是網約車新規實施的第一天,楊師傅還是有點緊張,"我今天8點半才出來拉活,平時都6點的,趕上班早高峰嘛,但今天有新規,我一直刷我們司機的一個群,看沒出什麼事才出來的。"


不管今天是不是11月1日,有沒有新規,這賺錢吃飯的活計還是要幹。楊師傅來自重慶,女朋友在上海打工多年,為了不兩地分離,他今年2月來到上海,跟女友一起租住在上海青浦郊區的一個小鎮。由於只有高中文化程度,楊師傅在這兒也只找到了一份汽車銷售的工作,後來因為工資低,提成不穩定,自己剛好又有一輛新買的斯柯達明銳,於是他在朋友介紹開始幹起滴滴快車司機。


"幹銷售也是碰運氣,開這個快車也要碰點運氣,但勤快點至少收入能維持得比較好。"一天大概的收入有三百多塊錢,扣掉油錢成本,還有兩百多塊。而且相比干銷售,開快車還沒有淡旺季之分,早晚高峰的需求也足夠大。


但這行的風險早就存在,新規的出現只是把這個問題推到了風頭浪尖。"我們這個還是屬於非法運營,運管們可能也有抓我們的指標,交警會配合他們先來讓你停車查駕照行駛證,然後就盤問乘客,問我的名字,乘客一般反應沒那麼快,有些人還覺的你賺了他錢,故意不配合讓你被抓。"楊師傅有位朋友前不久剛被抓了,罰款一萬,滴滴平臺出面賠了八千,駕照吊銷半年的損失也並沒有人管。"


楊師傅估計,今天因為這個新規,滴滴重新開始給補貼了——早高峰1.6倍。“它還是想讓我們司機繼續上路拉活的,傳言也說被抓到了滴滴會負責,但具體它會負責多少,我們也沒保障。"


新規的實施使得楊師傅今天開車比往常都要小心翼翼,他也表示新規的規定其實很不合理,整個導向就是不要讓私車出來接活。"符合新規的一般私家車差不多就是大眾帕薩特、豐田凱美瑞、本田雅閣之類的,買買差不多二十多萬,你說一個有上海戶口的人,有能力買個這種中檔車加牌照,誰還來幹這個呀。再說了,你去看看,那些開出租車的,又有幾個不是外地人?"


對於新規,楊師傅整體還是繼續邊做邊觀望,"看群裡大家有沒有消息。"而且對於他這樣的年輕人來說,找其他工作或者回鄉發展的機會還很多,如果新規真的嚴格執行了,他也可以幹別的,"明年看看,不行了,我就跟女朋友回老家了,咱們重慶這兩年發展也很好,以前是女朋友留戀這裡,現在她答應回去,我也就不愁了。"


彭師傅 河南人 滴滴北京快車司機

「要是我們滴滴司機被查到戶口和軸距,也是撞大運了。」


彭師傅接到了今天早高峰的第八單,開著日產頤達來了。這輛車的軸距並沒有達到新規要求的2700毫米,“沒關係,照樣能拉。雖然新規限制多,但是滴滴公司還沒有照做嘛!”他操著一口濃重的河南口音說。


2008年,彭師傅來北京,開了七年旅遊大巴。直到去年,大巴司機都開始兼職做網約車,他乾脆也辭了職,專幹滴滴。


“去年的時候,滴滴比開大巴賺得多得多啊!去年11月賺了兩萬,今天3月前最少也有一萬多。”滴滴司機都有專門的聊天群,“那時候,建群不到一週就加滿了500人,二十四小時都有人說話,說路況啊閒扯啊,熱鬧得很。”


網約車還不合法的時候,火車站機場經常有人抓,彭師傅說自己“從不往火坑裡跳。”“現在更沒人抓了,我北京牌照的車啥也不怕。”往後落實新規,如果真查起北京戶口和車輛軸距來,“我覺得力度也不會特別嚴,你看多少北京本地人沒有駕駛證還是開私家車,要是我們滴滴司機被查到戶口和軸距,也是撞大運了。”


一年後,新規出臺,網約車合法了。在彭師傅看來,人倒是不抓了,可錢包癟了。


“去年滴滴為了做宣傳嘛,獎勵豐富補助多。現在滴滴火了,乘客乘車貴了,可司機的獎勵反而下降了。”以昨天為例,彭師傅起了個大早,從早晨7點到晚上10點,一共拉了39單,才掙了630塊錢。“昨天降溫才開始有1.6倍的早晚高峰獎勵,這才能掙600多,不然一個月下來,也就六七千塊錢。跑得狠一點兒,能有七八千就不錯了。”

“冬天是旺季還能掙點錢,明年3月我就不幹了,回去開旅遊大巴了。”彭師傅打開微信裡的幾個滴滴司機置頂群,最新的消息還是昨天下午的,“大家都不幹了,忙著自己的工作沒人聊天,一天我都說不上十句話。”遇上紅燈,孫師傅一個急剎車,過完年他也準備退群了。

徐師傅 四川人 滴滴北京快車 沒有京戶

我們這種車,一公里滴滴給我們1.44元,油錢就0.5元,新規裡的車耗油,每公里油錢得0.8,還能賺多少?

10月31日18:10,網約車新規實施前最後一個晚高峰,36氪記者通過滴滴在國貿叫到了一輛快車。拉活的司機徐師傅是四川人,穿一身天藍色運動裝,急性子,說起話來眉飛色舞。

這輛棕色麵包車有點異味,花了徐師傅8萬塊錢,除了戶籍,網約車新規裡對車輛標準的要求已經把他劃出了正規軍外。

如果新規嚴格實施,這大概是他作為快車司機最後一天出工,不過他並沒做這種打算,他判斷交管部門對網約車的查處不會一下子大面積地落下來。“這種事就是不能膽子小,如果有人查,很多乘客也願意幫忙通氣。”實在有一天不能做了,他也不大介意,“我這車平時還可以幫朋友拉拉東西。”

多年前他當兵到了北京,退伍後留了下來,但至今沒有解決戶口問題。他自嘲是個沒錢的小老闆,在紅星美凱龍開了家售賣辦公傢俱的品牌店,這兩年政府的反腐工作讓他的生意冷清了不少。平日裡有夥計看店,徐師傅就跑出來開專車貼補家用。

在他計劃裡,我是他當天的倒數第二單,按照滴滴得規定,湊夠日均20單就可以獲得1.6倍的獎勵,如此他就可以心滿意足地打道回府。

去年7月1日他開始在滴滴上拉快車。他曾一度對這份兼職十分滿意,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人,打發無聊。更重要的是,在滴滴和優步戰爭的膠著時期,收入頗豐。那時候月入2萬的司機不在少數,徐師傅有一搭無一搭地拉活,也能月入八九千。他還記得有一天拉了一個2公里的活,起步價10元左右,但那天滴滴為這個單子給了他45元補貼。

直到今年上半年補貼驟減,他一天拉滿20單,月收入也就在五千至七千元打轉,他幹得有點氣餒。“又累又不賺錢。”

不過最近兩個禮拜他明顯感覺到好拉了。“拉快車的人少了,活多了。”在網約車新規落地前夕,陸續退出快車大軍的,基本是徐師傅這樣的情況——沒有在京戶口,車輛不達標準,不以此為主業。

他的幾位有本地戶口的朋友,在北京有兩三套房子,開著10萬以下價位的車,將開車作為獲取外快的途徑。網約車新規一出來已經轉回自家小區門口做黑車趴活的生意。滴滴帶來的收益對這部分人已經不具備足夠的吸引力。

徐師傅並不看好網約車的前景,他覺得按照網約車新規,司機的成本會大很多。“我們這種車,一公里滴滴給我們1.44元,油錢就0.5元,新規裡的車耗油,每公里油錢得0.8,還能賺多少?”

他弟弟曾做過一陣神州專車,後來因為對收入不滿而放棄。那陣子徐師傅笑話了他好久,“又不是給大領導開車,那麼低三下四,上下車給開門,還得西裝革履地繃著。”他覺得網約車分享經濟是件好事,在其中他更希望自己的定位是個閒置資源的分享者,而不是單純的服務者。現在他覺得距離這條路越來越遠了。

田師傅 黑龍江人 快車司機 在上海租的滬車牌 沒有上海戶口

11月1日上午9點半,上海的36氪記者用滴滴叫了一輛快車,五分鐘後一輛黑色的車子停在面前,看車身已經能有超過兩星期沒有做過清洗和保養了。司機田師傅是黑龍江人,之前在大連定居,在當地開了幾個月的快車。在微信群裡聽說上海的專車司機更賺錢,所以上個月9號來了上海。

田師傅不是上海戶口,車子的排量也沒有達到網約車新規要求,“都說今天開始有制約,但是開了一早上也沒發現有什麼動靜啊。”36氪記者從上海靜安區安遠路打車到外灘,一路上暢通無阻,“今天的車子確實比原來少了一些。”田師傅說。

和網約車新規所帶來的政策約束力不同,從田師傅身上感受到更多的是網約車對人們生活的改變。

田師傅說,自己和一個老鄉一起在上海開快車,兩人從租車公司合租了現在開的這輛車子,每月租金不到2000元。“我們倆輪流出去拉活,每個人連續開24個小時,回來把車子給另一個人,不開車的時候就睡覺和休息。”為了節省生活費,田師傅帶著老鄉住在弟弟位於上海金山的物流工廠裡,每天睡沙發。他解釋說,上海市區的單量比較多,所以開車進城一次就要連續24小時接單才比較划算。白天單量多的時候他從來不敢休息,只有在凌晨叫車人比較少的時候才會在車裡打盹三四個小時。

田師傅告訴36氪,自己每次都要爭取拉滿30單以上,這樣才能保證每個月靠開快車賺夠7000元。根據他的觀察,滴滴在上海給快車司機的補貼比原來有所上升,田師傅來之前,他聽說每單的補償是1.2倍左右,“現在平均是1.7倍,最高的時候又1.9倍。”36氪記者此單的車費是25.8元,田師傅說他能從中分到20元左右。

“這比在大連時打工賺錢強多了,”田師傅說,之前他在工廠裡做流水線工人每月收入不到3000元,“連孩子的補課費都不夠,如果不是有錢賺能養家,誰願意這麼辛苦呢。”他不是對政策約束沒有顧忌,也認同網約車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和增加擁堵隱患,但是他同樣覺得各個平臺的專車、快車可以增加就業,並起到市場調節的作用,“很多乘客和我說,有了網約車之後,出租車司機的服務態度比原來好多了,也很少有黑車漫天要價了。”

10月份剛來上海的時候,租車公司的員工和他說,如果新政實施之後有交管部門的人來查,“不要驚慌,把車子交給他們就好。”田師傅說,前段時間也收到過滴滴出行在軟件系統裡發來的通告,如果被有關部門將車輛查扣,不要和對方有任何衝突,滴滴會退還司機註冊時繳納的押金,並負責將車輛要回。

田師傅覺得,滴滴未必是在和政府對著幹,這是在法規和市場之間尋找一個相對平衡的點。11月1日,網約車新政正式施行的第一天,田師傅開著快車走在街上,這個早上唯一的變數是,清晨一個女乘客打他的車去機場,因為交通管制導致誤機。他被那個女乘客投訴了。

黑車、出租車,以及首汽和易到的司機們

滴滴的損失,也是其它人的機會。

比如,在北京市具備合法網約車資質的首汽約車,最近火了。

摩拜單車回覆36氪說:今天和明天,摩拜單車會在北京多個上班通勤需求較高的地方,在平時投放數量的基礎上加大投放,並根據摩拜單車智能大數據後臺的統計結果,根據交通流向和出行目的地分佈,靈活調配車輛到短途出行熱點區域,應對此次出行人流波動。

按照網約車新規的准入標準,神州優車將面臨的問題將來自於駕駛員,而不是車。“今天早高峰的時段,神州優車平臺監測到的訂單量數據與平日持平,並未出現明顯變化。新政出臺會有一定緩衝期,神州專車將在緩衝期內進行調整。”神州優車副總裁臧中堂回應說。

曹寶輝 北京人 首汽約車司機

首汽約車最近火了。但這家在北京只有5000輛車的公司,靠它能接載住北京這種大都市超大的出行訂單量嗎?

早上9:09,曹寶輝開著黑色天籟停在我面前,我是他今早接到的第五單乘客。

這是一位駕齡19年的老司機,他的裝束尚帶著一絲角色轉化的痕跡,梳著最方便打理的的哥寸頭,短粗健壯的身材套上了稜角分明的黑色西服套裝。

此前他已經在首汽開了十幾年出租車。在這段職業生涯的末尾,他做得了無興致。每天在路上跑12小時,拉上十幾單,但賺不到錢。自從去年滴滴快車殺入,他的月均收入少了“不是一星半點。”

今年5月份,他褪去那身淡黃色短袖工作服,跟著一批開出租的同時,陸續轉入公司大力推廣的首汽約車,如今這輛接近20萬的新車,是他之前的花車(出租車)換來的,掛著京B的出租車牌照。

除了不自由,公司派了單必須接,曹寶輝覺得這份新工作不錯。拉約車的活兒穩定,壓力也小。沒活兒的時候也不用急的滿大街去找,可以在路邊等著公司派單。不像開出租那會兒,每天早上出門,頭上就已經頂了張欠條——100多塊的份子錢。

不過8月中旬到10月之間,他顯然沒這麼清閒,首汽約車給出充值100返100的補貼,補貼策略和當年的神州如出一轍,算下來比花車還便宜。那陣子曹寶輝每天能拉15單,“忙的午飯都吃不上。”10月份充值補貼降到返50後,他稍微清閒了些。

不過如果網約車新規真的嚴格實施,他大概還會重回忙得吃不上午飯的日子。據他說現在北京地區首汽約車的車隊規模達到5000輛,還沒轉成約車的首汽出租車只剩下1000輛。去年公司就公佈了一項計劃,到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全部出租車都轉成網約車。“不過公司現在車不多了,不知道以後會不會跟其他公司合作。京戶的要求給公司從外面招人也不容易。”

據瞭解,首汽是目前唯一一家獲准同時經營網約車業務的出租公司,也因此被外界視為行業內的“國家隊”。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的數據,截至2015年6月,北京市專車的數量就已接近9.5萬輛,同期全市出租車數量6.6萬輛。一旦網約車政策以高壓態勢實施,首汽約車的體量與需求量尚存在較大差距。

李師傅 北京人 出租車

家裡有7套拆遷房的北京人李師傅對一切都無所謂。他覺得外地司機們也“挺不容易的”

“現在沒多少人要用滴滴接單了,這新政一出,必須是京戶京車,過兩天會逐步取消這個。”今天早上9點,幹了20年的出租車司機、北京人李師傅對36氪說。

他家裡有7套拆遷房,分了四百多萬,房子車子原來都有,靠收租金生活就夠了。出來開出租,只是不想閒著。

他覺得網約車這事對自己沒什麼影響,活兒的數量一直如此,沒多也沒少,網約車少的時候也沒有覺得好乾過。李師傅周邊百分之三四十的同行,也是類似無所謂的態度。很多來自郊區的司機,本地就業和拆遷的情況都很明朗,很多人並沒有把開出租車當作掙錢工具。

“以後開專車也得是北京的,還得有證,現在考一證挺不容易的。”開專車的都是外地人,靠開車賺錢,一個月掙個一萬多,但是師傅表示並不羨慕。“他們也是剛開始幹,要是跟我一樣幹個十幾二十年,就毀了。”李師傅回憶,之前跟機場網約車聊天,他們一開始一月七八千塊錢,後來5000塊錢,房租就要交2000,剩下就3000,師傅表示實在不容易。

易到司機 吳師傅 非京戶

吳師傅估計,現在大約7成司機都在不是北京的,要是真實施了就沒人開了。

上午在易到叫車很順利,沒有加價,還挺便宜的。這位師傅說完全沒有聽說新政實施,易到平臺也沒提醒。他的車是京牌,但他本人不是京戶,車也沒達到1.8升。但是他說沒關係,很多人不是京牌都在開,沒看見有抓的。

他在易到、滴滴、Uber都有註冊,但掙的錢都差不多。現在滴滴加價不給司機,Uber給,但是補貼很少,每天拉6單獎30塊,所以沒人開。現在開Uber大家都是看有沒有翻倍,有翻倍才接單,不然就不接單。因為補貼少,大家也不怎麼在意接單率或者是打分了,反正補貼也那麼少。

他估計,現在大約7成司機都在不是北京的,要是真實施了就沒人開了。雖然也有查車,但是他們也不是很擔心,“只要不去哪些敏感地帶就行了——機場特別是T3、火車站、長途客運站,我們只要一聽到去西客站的,十有八九會取消。”

林師傅 臨沂人 山東牌照 黑車兼滴滴司機

高峰期林師傅只做黑車,在小區門口趴活兒不愁客源,拉到兩公里外的地鐵站,一口價,10塊。定點來回幾趟,比不知道會被堵到哪條路上的滴滴掙得多多了。

黑車也有黑車的規矩。

通常是兩個小區正對門,中間一條雙向兩車道,七八輛新舊程度不一的小車趴在路兩旁,從早上六七點到晚上十一二點,只要出門,都可以聽到司機招呼,“坐車不?”

以小區大門為起點,黑車依次排成一列,前面的車開走了之後,後面的車才能補位。規矩就是規矩,不能亂。例外只有發生在接到滴滴單子時。上海市區管制嚴格,只有郊區才有黑車的身影。比起Uber,黑車們更願意做滴滴,因為在郊區用滴滴的客人也更多一些。

來自山東的林師傅做滴滴司機做得晚,沒趕上好時候。他聽老鄉說一年前滴滴給司機的獎勵補貼多的時候,一個月能掙一萬多。他在老閔行開車已有小半年,這片的黑車都被山東某縣的司機承包了。外地人在這裡也受排斥,就像無論北上廣哪裡的黑車都得劃分地盤一樣,除了老鄉,別的人想在這裡接客都會被驅逐。只要是同一個縣出身的,哪怕之前完全不認識,亮出口音攀上親戚,也能夠在這隊伍裡安頓下來。

林師傅就是這麼開上黑車的,他的本職是在蘇寧送貨,所在門店生意不好,他一天只需要在店裡出現一兩個小時,其它時間就開到這條馬路,等著生意上門。黑車和滴滴都做,不過高峰期他只做黑車,在小區門口趴活兒不愁客源,隔個二十分鐘半小時就有人上車,拉到兩公里外的地鐵站,一口價,10塊。定點來回幾趟,比不知道會被堵到哪條路上的滴滴掙得多多了。

林師傅算是開車謹慎的,他的那些老鄉因為對附近三公里的路況熟得不能再熟,逆行、超車、闖紅燈是常有的事兒,就算是開滴滴也是如此。對黑車司機來說,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才是真正的信條,這趟開快一點,就能回小區或者地鐵門口多接一趟客人。

能把他們留在滴滴上的只有獎勵,黑車司機心裡計算著怎樣才是最高收益。滴滴的獎勵降低之後,他們也幹得索然無味。一個多月前,這片小區的黑車司機就已經集體放棄了開滴滴,老鄉做事抱團,要放棄大家就都放棄。他們不止一次抱著茶杯,趁著沒有客人的時候聚在一起算了算帳,發現算上油錢和時間,開滴滴還不如倒回去開黑車。那些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也已經投放到小區門口,雖然對他們的生意不是什麼致命的威脅,不可否認,叫滴滴到地鐵站的客人又更少一些了。

林師傅算是最後一個放棄的,老鄉們都不做滴滴了之後,他偶爾還有一搭沒一搭做著,一天掙個幾十塊錢。上個月從收音機裡聽到在上海開滴滴要本地戶口和上海牌照之後,他算是徹底斷了念頭,安心開黑車。

“開的就這一條路,一個月也算穩定,幾千塊錢吧,反正不是正職,貼補貼補。”今天林師傅連滴滴客戶端都沒打開。


36氪


現在滴滴公司獎勵很少還要抽成20%,一有投訴全是司機的錯,跑滴滴的成本那麼高每天算下來累不說賺錢還少,這麼多苛刻條件還是有想開滴滴的這是為什麼?

關於“為什麼還有人願意專職跑滴滴呢?”這個問題,小編整理了多個來源的用戶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瞭解。

1、以下觀點被55人點贊、並有28個交流討論:

物聯網的話就是可以把個養的,需求匹配起來,比如說,我就是利用兼職來跑滴滴。我平時上下班都不用開車,我覺得開個電動車比開小汽車好,路又不堵,紅綠燈一繞就過去了。這樣的話,這個小車就是週六週日才開,平時老是停著的話,對小汽車也不好,而且的話,現在技術不怎麼樣,要保持一下手感,所以的話願意出來跑一下鍛鍊一下。每天也就是相當練一下車技。後來看了一下題目,說是專職跑滴滴,叔,真的,我一開始也是很是不理解,我晚上跑,有遠途費和夜間費,但是就是這樣跑下來,每個小時也就是除去油錢在15塊到25塊之間。而且我的分還是挺高的,如果有單的話,基本上是優先我。但是對於我們的五六線小城市,你拿個車跑滴滴,如果每個小時有十幾塊錢的淨利潤,你這麼跑十個小時的話,一個月下來能,收到有兩三千收入。因為時不時有時候你就會碰到一兩個大單,如果你碰到這種大單,嗯有時候一小時能跑九十多塊錢。我有一次運氣好,有個乘客達打車到十幾公里以外,然後到達目的地,本來那邊是很少有回去的單子,但是那次我打開之後,恰恰又有一個人,回程,這樣的話,那一單,一個小時收入就有五六十塊錢,淨利潤應該有30左右。

2、精彩回答:

因為他們娛樂懂嗎?不靠這賺錢或者深坑了!沒有註冊改變車輛性質的保險不賠!有可能滴滴也不賠或者附加條款!2抱著僥倖心理沒資格證,開的穩不會出事,我只告訴你們:出了事你後悔一輩子!沒出事後悔一下子!到了出事破產沒人賠付的時候你就知道悽慘的慘字怎麼寫了!特別是那些靠這個養家的那就是把你家娘們小孩送人咯!再說跑滴滴一天12小時賺150左右除了油費沒算自己工資還有其他任何損耗保養保險費用。做任何事都比冒風險跑滴滴強!(一個沒有跑滴滴的過來人)

3、以下觀點被50人點贊、並有40個交流討論:

隨著網約車新規的出臺,以及包括優步、滴滴等網約車平臺都降低了對司機的獎勵,很多司機紛紛感慨,現在的網約車越來越不好做了,甚至發現跑滴滴根本賺不到多少錢,那為什麼還有人願意專職跑滴滴呢?首先,平臺雖然降低了對司機的獎勵,跑滴滴的收入還是可以的,尤其是在一些3、4線城市,人們會覺得跑滴滴雖然辛苦,但是在收入和時間的靈活性上,相比其他工作,跑滴滴對他們來說還是不錯的選擇。雖然我國出臺了網約車新規,提高了對網約專車以及司機的要求,但是相比傳統出租車,人們會覺得網約車更容易入手,只要有自己的車就可以去賺錢。利用一部手機,隨時隨地可以在網上叫車,這是傳統出租車所不具備的優勢,那從事網約車的司機,隨時隨地也可以在網上派車,時間比較靈活,所以,網約車的發展壯大也與市場的供求關係有很多的關聯,這也是互聯網對傳統行業帶來的變革。總之,網約車為我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減少了社會資源的浪費,我國一定會加快出臺網約車新規,更加規範網約車平臺,利用互聯網,讓網約車為我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4、精彩回答:

不跑咋辦?當初借錢貸款買的車,都認為能賺到錢,現在好啦,滴滴公司大轉變,幫國家把滯留的車賣啦,又回頭來喝那些做著一夜暴富夢人的血,而那些做著一夜暴富夢的人被坑,打掉牙也得自己咽肚裡啊,老人話,天上不可能掉餡餅的!

5、精彩回答:

其實現在滴滴有點出租車的意思了,只是拉客是用軟件,體驗會比出租車好一點,看個人喜好了,滴滴成了出租車的補充,用自己車跑滴滴的會越來越少,現在越來越多的都是租車專職跑滴滴的,比如杭州吧,租電動車一個月租金3400,換電池的,電費一公里四毛錢,司機一天跑12個小時多,一個月能賺9000以上,感覺比打工好一點,還是比較累的,要跟以前補貼狀態是不能比的,賺的都是辛苦錢,只能說錢不是那麼好賺的,但也還不錯,關鍵看跟誰比了



早期加入滴滴大軍的兼職或者全職司機們,其中有不少都賺得盆滿缽滿的,但是晚期加入的則好景不長,嗷嗷叫說賺不到錢。

那麼,問題來了,都說滴滴不賺錢,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跑?

回答問題之前顯得正視一個問題,那就是賺到多少叫賺到錢呢?月入1千、1萬、還是10萬?

顯然,兼職司機的話,1千也不是小錢,但是專職司機的話,你也別想一口吃成個胖子,想月入10萬。

管理自己的收入預期至關重要。要學會知足常樂。

自從滴滴和優步中國合併之後,就逐漸取消對乘客及車主的各項補貼之後,網上就罵聲不斷,而且大部分是滴滴車主的吐槽及抱怨,包括平臺抽成高不賺錢、各種規則對車主不公平、總是遭遇奇葩乘客等等問題。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跑呢?

比如有司機就在網上吐槽:

“我們來算一筆賬,跑一天12個小時以上,接30單,平均一單15元,總共收入450元,在扣除加油,午餐,真的是少的可憐,這還不算車保養,車損,和違章。掙錢少就算了,還老遇到裝逼的乘客,真是不如跑出租車。”

但是現實裡面他怎麼也不願意回去跑出租車,而是願意自己滴滴。

此類人是吐槽歸吐槽,繼續跑滴滴不誤。

還有一類人,人家跑滴滴就是為了打發無聊時間,找形形色色的乘客聊天,全當瞭解中國社會。

以及跑滴滴在科技園,深夜接客,主要的目的是挖技術人員,自己親自擔任獵頭。

甚至,還有的跑滴滴,就真的是為了搭訕和泡妞。

以及……

然而,並沒有什麼工作是那麼好做的,從來沒有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賺錢從來不簡單。

跑滴滴賺不賺錢,就看你覺得值不值。覺得值的還在跑,覺得不值的自然會離開平臺。自選選擇,誰也不會綁架誰。

這就像淘寶上9.9包郵的寶貝一樣,你永遠也想不通,那些賣家是如何做到這麼低的價格還能賺錢?況且寶貝質量還OK。


網約車的出現,改變了以往人們的租車方式,這種依靠互聯網而發展壯大的租車模式,不僅節約了很多的社會資源,也讓人們的出行更加便捷。

隨著網約車新規的出臺,以及包括優步、滴滴等網約車平臺都降低了對司機的獎勵,很多司機紛紛感慨,現在的網約車越來越不好做了,甚至發現跑滴滴根本賺不到多少錢,那為什麼還有人願意專職跑滴滴呢?

首先,平臺雖然降低了對司機的獎勵,跑滴滴的收入還是可以的,尤其是在一些3、4線城市,人們會覺得跑滴滴雖然辛苦,但是在收入和時間的靈活性上,相比其他工作,跑滴滴對他們來說還是不錯的選擇。

其次,滴滴司機的門檻較低。雖然我國出臺了網約車新規,提高了對網約專車以及司機的要求,但是相比傳統出租車,人們會覺得網約車更容易入手,只要有自己的車就可以去賺錢。當然,還有一些為跑滴滴而專門貸款買的車,貸款沒還完,還是要跑下去。

再者,就是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的供求關係。利用一部手機,隨時隨地可以在網上叫車,這是傳統出租車所不具備的優勢,那從事網約車的司機,隨時隨地也可以在網上派車,時間比較靈活,所以,網約車的發展壯大也與市場的供求關係有很多的關聯,這也是互聯網對傳統行業帶來的變革。

總之,網約車為我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減少了社會資源的浪費,我國一定會加快出臺網約車新規,更加規範網約車平臺,利用互聯網,讓網約車為我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鏈易財經


在北京這種大城市除去各項費用,滴滴司機工資平均在一萬左右吧,當然專車司機更高一點,當司機沒有太多要求吧,只要駕齡在五年以上。

現在滴滴的抽成是20%,回想那個滴滴燒錢的年代,下了班當個代價開個三四小時最少都能賺二三百塊錢,我認識的有一爺倆黑白倒,一年收入都有三十萬,那個年代在也不復返。

現在滴滴要求也多,在北京跑只能京牌,外地車牌只能拉個順風車,賺不了什麼錢的,好多司機又回到了老本行幹起了黑車,由於各項限制,裁掉了一部分的人,肉多了,狼少了,收入自然上去了。


汽車管家001


因為不賠錢吧,只會開車,別的不會做,工作找不到,有人會說,那你可以找個司機的工作啊,是可以,商務司機要求高,貨車司機太辛苦,就拿個c本,開個小車,能掙多少,有時候還得當裝修工,辛苦下來其實也掙不了多少,還要受老闆氣,真不如給自己受,還自由。跑滴滴的大部分都是找不到好工作,誰有個五險一金的好單位不去,會一天車裡10幾個小時跑滴滴。很多跑出租的都改跑滴滴。我在三線城市,8萬的車。辛苦點跑,最保守的說,每天最少10小時,一個月減去油錢保養修車錢,一天掙100-150左右。一個月按4000算,減1000的車耗,掙3000,6-7年下來就是車跑爛了一分錢不值,我再買一輛。一個月1000的車損錢,一年1萬2,夠開6-7年,也掙回來個車錢了,而且也不一定會開一輩子滴滴,沒準有機會了有合適的工作了,自己做個小買賣了也可以,但是在你什麼也沒有隻有一輛車的時候,沒事幹,那你就跑滴滴吧,跑一天掙一天的錢。明天有其他事做就不跑了。很正常的,不是每個人都有月薪過萬,年薪百萬的事業和工作。


張奕昊66673


為什麼有人願意專職跑滴滴這個問題,我想從一個不同的角度來解答這個問題,滴滴剛剛推出的時候是利用出租車司機來拓展了自己的業務,當時我在一個四線小城市,打出租車的時候發現司機都在使用手機,我才發現原來手機上用叫車軟件接單,這樣就解決的出租車需要不斷來回巡遊才能攬客的問題,即便不空跑也能有人打車,而司機只需要到達指定地點就可以。

之後滴滴拓展自己的業務版圖,讓有車的人也可以拉活,這下很多人都一擁而上,有車的或者剛買車的,都在不斷的加入滴滴,這個時候滴滴獲得了鉅額融資,補貼非常可觀,有的人賺到了滴滴平臺的很多錢,而且前期還有人專門套取滴滴補貼。

後來補貼降溫,但是滴滴為了維持自己平臺的正常運轉,繼續用高額收入來誘惑新人加入,因為之前幹滴滴的不賺錢或者覺得賺錢少了以後都不幹了,所有滴滴一直在誘惑新的司機加入。

很多人明知道滴滴賺不了幾個錢了,但是還是專職跑滴滴,其原因個人覺得是因為他沒有其它更好的選擇,意思就是說他找不到其它工作,或者他能幹的工作相比寧願跑滴滴。但是實際上跑滴滴並不自由,我想幹過的人都深有感觸。


超哥CAR


說滴滴不掙錢的都是想投機倒把不肯腳踏實地掙辛苦錢的人。滴滴想掙錢,那辛苦不是一般人能受的了的,受不了這苦,你就掙不了錢。我就有同學在專職開滴滴,一個禮拜做六天,每天六點出車,晚上十點一定到家,中午休息三小時,一般是找個能充電的停車場一邊充電一邊睡覺。一個禮拜最少七千的營業額,週日休息,車就扔四S店保養,兩天加次油,一次三百,一個禮拜除了吃用開銷,最少落四千五,請問一個高中沒畢業的,月收入一萬五以上,吃不了苦,就不要談掙錢兩個字。


陳思107563276


滴滴的出現極大的滿足了我們的生活需求,同時,也真正的解決了很多人的就業問題。

本人每天早晚出行的4公里(家和地鐵的距離)都是依靠滴滴來解決的,很難想象沒有滴滴打車,颳風下雨的時候騎車去地鐵站的狼狽。正因為每天都要用滴滴打車,因此,和司機師傅的交流也更多。本人生活在北京,這裡的專職司機也是來自全國各地。

第一種,北京土著。他們的心態最好,多數在北京都有房子,而且不止一套。

他們開車拉活要的就是一個自由、靈活,幾點出車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情要好,正點零花錢足矣,不用“奔命”似的工作。遇到瞧不上的乘客,真敢不給你好臉色。這些司機下班的時間也多是由心情決定的,下班後要回家小酌,這才叫生活。這種專職拉活更多的尋找什麼叫生活。

第二種,外地司機。以河南同胞為例,他們拉活兢兢業業,手快、眼明、耳朵靈,能搶的單大都不會放過,服務也非常好。

他們都是來北京打工養家餬口的,帶著媳婦、孩子一起生活。他們大多沒有什麼特長,也不願意一輩子就守在老家那一畝三分地生活。

他們不敢怠慢,他們把拉活當作謀生的手段。因此,也就更加努力。每次看到他們搶單、抄近道,都覺得他們真拼。

所以,滴滴打車便是這些司機一個不錯的選擇,不用太風吹日曬,還能有一份不錯的收入,只要肯拉活。

其實,專職也好、兼職也罷,滴滴能解決好多人的出行、增加就業。挺好!


薛洪言


其實現在滴滴有點出租車的意思了,只是拉客是用軟件,體驗會比出租車好一點,看個人喜好了,滴滴成了出租車的補充,用自己車跑滴滴的會越來越少,現在越來越多的都是租車專職跑滴滴的,比如杭州吧,租電動車一個月租金3400,換電池的,電費一公里四毛錢,司機一天跑12個小時多,一個月能賺9000以上,感覺比打工好一點,還是比較累的,要跟以前補貼狀態是不能比的,賺的都是辛苦錢,只能說錢不是那麼好賺的,但也還不錯,關鍵看跟誰比了


藍色飄雪1


網約車的出現,改變了以往人們的租車方式,這種依靠互聯網而發展壯大的租車模式,不僅節約了很多的社會資源,也讓人們的出行更加便捷。

隨著網約車新規的出臺,以及包括優步、滴滴等網約車平臺都降低了對司機的獎勵,很多司機紛紛感慨,現在的網約車越來越不好做了,甚至發現跑滴滴根本賺不到多少錢,那為什麼還有人願意專職跑滴滴呢?

首先,平臺雖然降低了對司機的獎勵,跑滴滴的收入還是可以的,尤其是在一些3、4線城市,人們會覺得跑滴滴雖然辛苦,但是在收入和時間的靈活性上,相比其他工作,跑滴滴對他們來說還是不錯的選擇。

其次,滴滴司機的門檻較低。雖然我國出臺了網約車新規,提高了對網約專車以及司機的要求,但是相比傳統出租車,人們會覺得網約車更容易入手,只要有自己的車就可以去賺錢。當然,還有一些為跑滴滴而專門貸款買的車,貸款沒還完,還是要跑下去。

再者,就是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的供求關係。利用一部手機,隨時隨地可以在網上叫車,這是傳統出租車所不具備的優勢,那從事網約車的司機,隨時隨地也可以在網上派車,時間比較靈活,所以,網約車的發展壯大也與市場的供求關係有很多的關聯,這也是互聯網對傳統行業帶來的變革。

總之,網約車為我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減少了社會資源的浪費,我國一定會加快出臺網約車新規,更加規範網約車平臺,利用互聯網,讓網約車為我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凡客視界


我最近也想跑滴滴,所以對滴滴做了一些瞭解。

首先,滴滴公司確實很黑抽成很高,不過也有退出每日任務,比如我這裡,每天29單獎勵100元。如果司機對道路熟,不會有什麼違章的話,其實每單都會有30%收益(扣除折舊)。如果在城市裡面訂單多不會出現長時間空車的話,收益是很可觀的,在加上每天的獎勵。一天收入大概可以在300左右,一個月就是9000,一個月做一次保養大概800,加上車輛折舊2000,一個月純收入就有6K多,我這裡人均工資大概在2500到3000之間,跑滴滴一個月能賺6K當然很多人願意跑,時間又比較固定。某種意義上來說,壓力要比民辦企業小的很多~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