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導航離30顆只差最後1顆了,將成中國手機標配

北斗導航是我國自行研製的新一代全球導航系統,也是繼美全球定位系統(GPS)和俄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據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定位要比GPS更加精確,誤差能縮減到2釐米。近日,又傳來消息,中國成功發射第28、29顆北斗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工程第五、六顆組網衛星。現在距離規劃的30顆已經近了,隨著近日這兩顆衛星的發佈,可以全面覆蓋一帶一路國家。

北斗導航離30顆只差最後1顆了,將成中國手機標配

比GPS精準,北斗定位系統將進軍大眾消費市場。到了2020年前後,中國北斗導航將實現覆蓋全球的服務能力,屆時整個北斗系統產業規模也將達到史無前例的2400億元。目前,北斗系統的民用用戶已經達到千萬級別,市面上支持北斗導航系統的手機有包括剛發佈的OPPO R11、華為Nova2等多款手機。除了中國智能手機之外,還有共享單車。目前北斗導航系統和ofo合作推出北斗智能鎖的消息。

北斗導航離30顆只差最後1顆了,將成中國手機標配

歐洲過去把中國踢出伽利略導航工程,但是現在中國完成一次漂亮反擊。2003年說起,中國當時正是向歐洲注入資金2.7億美元,全面加入了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工程。可是到了2005年,歐洲開始有所動搖了,準備把中國踢出去。2007年,中國被正式掃地出門,這激發了中國自己研製導航系統的決心,從2007年開始,中國加速北斗系統的研製,2010年連續發射5顆導航衛星,2011年再次發射3顆,2012年發射6顆,而現在距離30顆已經只剩下一顆,一舉搶過了歐洲伽利略系統的PRS頻段。

北斗導航離30顆只差最後1顆了,將成中國手機標配

根據相關評估,預計到2020年,北斗系統將趨於成熟並進一步推進民用市場,而屆時所佔市場份額將提升至60%,除了提高國家的工業競爭力之外,該系統還將會不發達的內陸地區提供經濟刺激措施。隨著中國北斗導航系統的日漸成熟,目前國際上不少知名廠商已經開始研發基於北斗系統應用的芯片,有了芯片,內置北斗導航系統的智能手機就有可能在未來全面爆發。

北斗導航離30顆只差最後1顆了,將成中國手機標配

近兩年北斗衛星導航技術發展迅猛並且有國家大力推動普及,在國內已經逐步打破GPS在衛星導航系統的壟斷地位,並且準備2020年面向全球開展服務,力爭把GPS扯下佔據20餘年的全球第一寶座。我們看到去年底,美國GPS已經低頭與中國北斗導航開始了民用方面的兼容,對於北斗來說讓全世界都能使用北斗免費提供的民用服務,更進了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