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變「汙」爲寶 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

對於規模養殖場來說,畜禽糞便的處理一直是老大難問題。近年來,如皋在發展現代生態循環農業中,堅持以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為紐帶,促進種植業和畜牧業協同發展。

走進位於如皋市江安鎮的時來牧業有限公司,空氣中沒有腥臊的臭味,圍牆邊的小河水質乾淨,完全顛覆了人們對養豬場的印象。時來牧業是如皋較早以生豬排洩物為主要原料,融沼氣發電、有機肥生產、種植養殖於一體的循環化發展示範企業,現有生豬存欄7000多頭。2010年,企業開始建設沼氣發電併網工程。所有的牲畜糞便發酵生產出沼氣,經過轉換髮電,除自給自足外,多餘的電都賣給國家電網。而沼氣渣被用作有機肥料運送至一路之隔的農場,實現多次循環利用。

如今,時來牧業每天能夠產生固體有機肥2噸、液態有機肥60噸,年累計發電量70萬千瓦時,每年能節約成本40餘萬元。而對於用不完的沼氣,企業也同樣讓它們有了好去處。

沼液經過層層技術處理後,水質可以達到農田灌溉用水的標準,不僅能用來灌溉農田,也能用於清洗養殖場。

近年來,如皋大力推進以畜禽糞汙“收集—沼氣發電—有機肥生產—種植業利用”為一體的高效設施栽培循環利用模式,截至目前,已建成沼氣發電併網項目13個,規模畜禽沼氣治理工程、大田循壞工程共101個,在養殖量較大的鎮(區、街道)建設畜禽糞汙處理中心6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