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智逢源:公募基金「飛躍」的20年

眾所周知,公募基金作為我國資管行業內起步最早、發展最規範、信息最透明的力量,從誕生的一刻起就肩負著重要使命。20年來,公募基金實現了飛越式的發展:

管理規模從 1998年初期的40億元發展到2018年7月底的13.8萬億元;基金管理人數量由1998年的5家發展到如今的120餘家;累計為持有者創造2萬多億元的投資回報;業務模式由初期的封閉式基金管理發展為開放的、全面的、綜合性的資產管理,除公募基金外,還管理社保基金、企業年金、機構專戶等各類資產管理業務,不僅服務普通大眾,也得到越來越多專業機構投資者的認可。

尚智逢源:公募基金“飛躍”的20年

有業內人士認為,行業的發展滋養著大成基金不斷髮展壯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公眾對於公募基金行業認知度和認可度的提升,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有效個人投資者賬戶達4億多戶,為大成基金服務越來越多的個人和機構客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二是中國投資基金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包括獨立託管、淨值管理、公開披露、嚴格監管、公司治理、誠信自律等法律體系和市場化的管控手段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也為公司的平穩、健康發展保駕護航。20年來,在金融行業普遍存在著剛性兌付的情況下,公募基金沒有不良資產,沒有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因經營不善而被接管或破產倒閉,放眼整個中國金融發展史,這都是值得驕傲的。

該業內人士還表示,行業的發展對於基金投資者也有深刻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投資者成熟度的不斷深化。

20年實踐證明,投資者不僅接受了“基金”這個“舶來品”,而且逐步成熟與理性。面對基金淨值的波動,投資者從最初的情緒化,到現在的理解和接受;從單純重視回報,到透過投資回報關注來源,關注實體經濟和企業的盈利和成長;從短期頻繁進出,到用基金完成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投資者的成熟也必將反過來影響基金行業甚至整個資管行業的結構優化和轉型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