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沒有很多人買名爵車呢?

亞亞X


介個問題問的好!作為一位名爵mg6車主我有話說!

首先說說買車體驗

座標 嘉興易達 名爵4s店

因為前一天晚上準備去汽車城溜達,但是在網上看到了網紅車mg6,顏值,內飾一頓滿足,第二天直奔名爵店,但是頂配沒有實車,只有一輛手動的,黑內飾,鋼圈也小,銷售說庫房有臺客服待提得頂配,就去看了下,覺得還不錯,試駕車沒有,就隨便試駕了下別的型號車型,體驗一般。

出門隔壁就是東本,老婆以前是東本售後服務顧問,說東本保養便宜,發動機也好,就去看了下,車雖好,但是進店沒人搭理,問了兩個人才知道思域加價5000,而且內飾太差,還是小日本的品牌,外形說實話不是我喜歡得類型。

然後又轉回名爵店,聊了一會,差不多就訂車了。說三個月才能有車,我也是服了,又不是提個什麼進口車,等這麼久,不過既然看上了,等就等吧。

一轉眼,過去兩個月了,我有些不耐煩了,打電話過去,還沒有車我就退了,準備換奧迪a3。後來還親自去了,原來得銷售都辭職了,說是工資發不下來,我去的時候店裡展廳就兩個人,嚷嚷了半天,說只要是全款提車,明天就有,好,那我就全款提車。第二天告訴我們只要現金,不能刷卡,不能支付寶,意思是賬戶出現問題,只收現金,我估計是資金鍊斷了,賬戶被凍結了…

第二天揹著現金就去了,半路老家來電話說外婆去世了,讓儘快回去,本人就匆匆忙忙跑到店裡服了現金,準備提車,有意思的事連保險都要現金,我去,這也是第一次見這種店,趕時間,不二話,付完走人,當天就開車回老家了

中間有點插曲,我公司的一把傘忘在他們ssss店,走了以後我給他們經理打電話,有空的話幫忙快遞寄過來,郵費我出,自己不要了也罷,公司的還是要帶回去,經理滿口答應了。還有就是他們店中午給了一份盒飯,吃了一口直接丟垃圾桶了😱ི

車價132800,一分沒少,發票開的129800…這算是偷稅漏稅麼?

下午從嘉興上高速直奔杭州,接上表弟一起回溫州奔喪,一路上天有點冷,高速又不能開窗,那個車裡的濃重的塑料味道,我勒個去,本人從學校出來至今開過的新車很多,從來沒有見過新車味道這麼大的車,到溫州的時候是晚上十點多了,下車了表弟說,眼睛腫了,弟媳說喉嚨腫了,我自己鼻炎都犯了😱ི,而且我發現方向盤居然歪的,至今也沒調教過來…

轉眼開了3000公里了,該首保,又去了,嘉興易達,售後沒有人接待,自己進去問,售後服務顧問就一個女的,拉著個臉跟老太太洗澡似的,一臉不情願的樣子,首保免費,換個全合成機油另外加100塊,加了,無所謂,然後車間裡一個機修師傅過來接車,我告訴他方向盤是歪的,後輪剎車異響,行車電腦老提示下坡輔助不可用,我以為這師傅應該靠譜,結果這貨當著我的面掏出手機百度是什麼原因,我也是真真的醉了。後來看他們保養的時候,轉了轉他們整個車間,事故車,抬發動機的車,東一輛西一輛的,地上拆車件散落一地,反正是雜亂不堪。

保養大概四十分鐘,我發現他們售後維修人員就一個師傅帶了一個徒弟,就兩個人…保養結束說發票當天來不了,可能是週末財務不上班,收據還是我要求了才打給我的,清單上看了下,都驚呆了,一個機濾單價120,呵呵了,首保免費,我不說啥,下次換個地方保養,要是這個價,就把車賣了。車也沒洗。本來想的等他們電話回訪的時候投訴下的,結果都沒有接到過,可能是我在他們系統裡的電話信息被換了,以前我朋友的ssss店也是這個操作的。

我又去展廳找之前的銷售經理,說那個經理不在,我的雨傘不知道哪裡去了,送的貼膜說完提前預約,前一天電話裡說隨時可以,尼瑪,說話跟放屁一樣…我問了,你們送得膜價值多少錢。他們說大概500,我說到底多少,他說大概兩三百。

算了算了,不要了,趕時間去辦事去

到今天為止,開了快六個月了,作為一個名爵mg6車主,不吹不黑,告訴廣大想買名爵車的人,慎重考慮!

優點 外觀漂亮!馬自達前臉,奔馳的中網和屁股,類似奔馳的鋼圈。就這個設計上汽還說得了什麼設計大量,基本都是照搬奔馳的。內飾配色挺好!遠程斑馬智行控制好用,內部空間大,後備箱大,鋼圈大!

缺點 異味大,硬塑料裝飾多,車門鉸鏈吱吱響,車漆薄,鋼板更薄,起步反應一兩秒,需要考慮下人生,頓挫感強,換擋就能聽到車底傳來嘎啦嘎啦響,油耗7個+,溜背造型尾門下完雨一打開就又如何流進後備箱,隔音車,胎噪大到高速要音響開到16,後輪生鏽,前輪不生鏽,怪事,後輪每天早上起步次次次次的響,速度快起來又沒了,usb接口太少。斑馬系統所謂免流量費,是免基礎流量費,聽歌,下載什麼的流量是很貴的!

缺陷 掛倒擋是空調風速突然會變大

經常性掛倒擋倒車影像黑屏

車內溫度超過一定的熱度,系統提示 檢測到溫度過高,是否為您打開空調,這時候你告訴它,不需要,它會說 沒有聽到你的回答,空調自動開啟,然後就要手動去通過觸屏關閉空調,過了十五分鐘,它又給你來一遍,有次開車出去玩,朋友不喜歡空調,大家都開窗,斑馬系統就不停地給我來這套,弄得人尷尬死了

上汽水軍確實厲害,某某之家上面清一色的都是好評,後來我才發現,我們名爵車友群裡經常有人找群友給他們刷買車的評測,有些群友文章都是他們編好的發上去的,有的送了油卡,有點送了保養…

這個車所有手續辦完十五萬多,其實再加點會有很多選擇,有時候天天要用的東西,真的不應該買僅僅外觀好看的,配置高的,其實質量才是王道!

珍愛荷包,遠離上汽!











阿龍58005652


---------------------首發於 2018/7/2---------------------

首先謝邀。名爵車的前車是英國品牌MG,後被上汽收購開始叫名爵。但你提到名爵車賣的不好,這是因為你和合資品牌對比以及國產車整體低迷關係,但名爵真的不堪嗎?我看未必。


#國產車在二年後進入另一個用車世界#

國產車一直以來都被認為2年後小毛病頻發的負面口碑,而如今市場上售賣的國產車,都有一個共同的研發點,就是外觀和配置堆砌,往往和同價位的合資品牌車比,國產車擁有較高的顏值、低價、配置堆砌,但三大件的落後,即使之前做了這麼多也無法平反國產車落後的境界。

國產車的投影也正是名爵賣的不好的原因,首先我們買車都希望買到一輛靠譜、少修、放心的車,而國產車多年來積累了這樣的口碑,想一下子脫離技術扶貧,恐怕是異想天開了。新款名爵6也是和我上述說的一樣,從銷量來說國產車正在一步步趕上合資品牌。

一、購車人年輕化

貸款和首付等降低購買門檻的政策是真正購車年輕化的重點,之前在東方CJ上看到一檔欄目,首付3W開走中配的奧迪A4L,並享有滬牌1年使用權,不管怎麼樣,起碼只看價格大多人都買的起,而且立馬是豪車的境界。誰不想泡妞時候能夠擁有一輛車還不是坐地鐵或公交呢,我們都是要面子的人,所以車就把他們給安排的明明白白。


二、對顏值的詮釋

接著上一段最後一句說,當我們說到年輕化後,他們的主觀就是得漂亮。反正我對車瞭解也不是很深,肉眼可見的就是外觀,只要外觀漂亮,內飾功能夠全我覺得這車就符合我的購車定位,


三、對車瞭解不多

在國內有多少人懂車,我想很少,一般買車都是跟著口碑來,別人說什麼好,你的好感度就會建立在那個品牌上。這裡舉個真實身邊例子,一對夫妻想買輛車代步,這時候老婆和老公分別都找了一些資料和中意的車型,然後去4S去看,但最後發生了什麼?就是老婆喜歡的車型愛不釋手,而老公所謂實用派的車型被排斥在外。加上銷售使勁的吹,在大家都不懂的時候也只能覺得這車可以。


總結:以上三點就是國產車(包括名爵6)就在這方面下足了功夫,儘可能用我剛說的外觀、配置功能來吸引消費者,消費者處於劣勢的情況,往往會覺得這車不錯可以買,加上部分地方政策的扶持,同時也加大了國產車的銷量,想想上海秦和550就明白了。


你還覺得如今名爵車賣的不好?那你是停在過去,我們不能從與合資品牌對比得出國產車不行,而是要和國產車過去的銷量對比,名爵車的突破已今非昔比。


同硯四驅


首先名爵汽車很早是一個源自英國的品牌,MG以獨特的設計、精細的做工和優良的性能而著稱。MG品牌曾得到英國名流們的喜愛,多次被選為首相座駕,一度成為英國皇室的御用豪華越野車和羅馬教皇的御用專座。被上汽收購之後在2011年3月26日,MG3正式在國內上市。它和榮威是兄弟品牌,榮威這幾年已經被眾人熟知,尤其是互聯網版RX5銷量每月都在一萬輛以上。



名爵由於在國內起源比較晚汽車保有量和知名度不如國內的其他品牌,比如吉利,比亞迪,奇瑞等。所以在消費者看來花同樣錢還不如買一輛有銷量而且保值知名度更高的汽車!我同事就有一輛名爵5已經開了四年多了,質量還是很可靠的!名爵汽車價格上跟其它國產品牌相比也略高出一些!


名爵這幾年在上汽精心培養下口碑也被眾人所熟知。上汽集團大家都知道目前國內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名爵這幾年新出來的互聯網版名爵ZS和新款名爵6這兩款車目前銷量還是可以的,從外觀,內飾,動力,各方面都很不錯,尤其是新名爵6百公里加速只要7秒,很受年輕消費者喜歡,名爵質量還是可以信賴的!


知你之行


名爵3車主作答,此回答只針對MG3,剛畢業那會買了輛MG31.5自動精英款代步,車到現在已經六年了一直沒換,先說結論:此車耐操,六年來除過常規保養從沒進過汽修廠,其中有次追了馬6的尾,馬6後備箱蓋子嚴重變形連備胎都取不出來,我的車就是中網突了出來,手一拍又回去了,最後馬6定損4500,MG3前牌照變形漆都沒掉,也沒啥修的,這個車啊要吐槽的點就是各種小毛病,剎車燈換了5個已經,各種異響,AMT頓挫那個酸爽,還有速度碼盤的背景燈時量時不亮…… 總之作為代步車尤其是女司機代步車完全妥妥的。

現在看來這幾年MG發展還是挺好的,尤其新款的MG6銷量也還是不錯的,希望這個曾經的英倫品牌在上汽加持下能重振昔日風采。

PS:評論裡面有說我是高級黑,各種噴,我翻著找了下當年事故照片還有幾張,貼出來免得槓精嘰歪,我只是想說MG3還是比較皮實的,你卻跟我討論什麼是追尾,難道非得車毀人亡,三箱變兩箱才能符合你們追尾的定義?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事故時間:2015年

地點:西安環城北路

當時配鏡做了散瞳本來不打算開車走了,無奈突發急事就又開了,結果跟車太近,馬六前面出租車急剎車下客,馬六跟著剎住了我沒剎住就撞了,妥妥全責也沒什麼好爭辯的,不過肉眼看起來馬六就是後包圍掉了一片漆,後背箱蓋變形翹起合不上,也就沒當回事,叫了保險公司的人然後大家一塊去了馬自達4S定損,去了後才發現馬六後包圍固定的卡子全壞了,受得是內傷,後備箱蓋也要鈑金噴漆,零零碎碎最後定損4400多(必須吐槽4S,太黑了),其實配鏡做過散瞳的都知道散瞳後會特別畏光,那次事故主要原因一是跟車太近,二就是當時畏光但又是迎光駕駛,反應慢了,總之開車安全最重要,千萬不能有僥倖心理。

事情就是這樣,馬六剎車,我跟車太近剎不急碰撞,我車沒事,前牌照折彎變形,中網翹了出來,不過拍了一下又回去了,馬六4S修車4400多,主要是後備箱蓋和後保險槓,當時在4S我是看著的備胎硬是沒拿出來,沒硬取,車主最後告訴我是拆了後保險槓取的。事後去馬六車主那拿發票車主還一直叨叨奇怪我車咋就沒啥事。





BrickBrick


因為上汽榮威名爵的產品可靠性不穩定,各種各樣的毛病不斷,維修頻次、索賠率都高於自主品牌汽車的均值,質量僅處於二流水平。靠天天惡炒無實用價值的所謂“互聯網汽車”等虛概念,忽悠、誤導客戶,缺乏做生意最基本的誠信!


Zjfz


這個問題,是閉著眼睛說瞎話。自己查一下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的銷量數據,特別是2018年1-6月,名爵品牌同比增長是全中國市場上所有品牌第一。2016年7.8萬,而2017年達到14萬,2017年11月名爵6上市後,整體銷量暴增,且在12萬元以上,月銷量均超過7000臺,已經與思域、昂克賽拉構成運動汽車三強。目前,名爵ZS銷量也在月均8000臺,成為精品小型SUV的主力車型。即將上市的荷爾蒙SUV名爵HS,從目前披露的純型面造型和bose音響,德國bader牛皮座椅,64色氛圍燈等等,可以預見是一個終結合資SUV的狠角色。


英國車匹夫


名爵收購羅孚的老本其實已經吃光了,但是沒有消化到真正的核心技術。

從他的宣傳賣點可以看出,沒有底盤方面的大力宣傳,反而賣力宣傳互聯網汽車概念和純電動。說實話這兩個就算是一個小電動公司都能做出來,也就是說他沒有核心技術方面的進展了。

年輕人買車也不傻,有福克斯,昂克賽拉等年輕人喜歡的合資車,國產有吉利GS.GL。不會被所謂的互聯網概念忽悠太久。

借用一句話,車是用來開的。它的使命是讓你心情舒暢,安全地到達目的地。沒有多少人太在意在車裡能做什麼。


飛機飛到海溝


本人開了老款名爵6,標誌,名爵銳騰,長安,長城,本田,豐田等等,有的是單位配車,有的是自己的車,相信還是有點發言權的,第一宣傳力度不夠,就算是上汽官方的公眾號,永遠只對購車用戶給予優惠,給人的感覺就是忽悠你買了就不管你了。各種各樣的活動就是不給你老車主還讓你加公眾號,氣死你。第二發動機動力表現等相對國產車還算不錯,但新車用三年三元催化故障幾個意思。大毛病沒有小毛病確實比其他品牌多。第三都是上汽你們難道品控還用幾個標準?新車各種爽,開了三年總有一種哪裡螺絲鬆動,想著想著給你來一陣咖喱咖喱的馬車異響是幾個意思?第四各種縫隙過大品控不嚴。第五車內基本全是硬塑料,難道車都十六萬,你差那幾個錢。最後整體來說個人感覺,不管是開還是用,動力舒適度都好過長安,如果不看發動機等,工藝不如長城,很多小毛病完全是品控不嚴所致,哦還有引擎蓋下的隔熱棉為什麼會萎縮,難道縮水了?搞得到掉不掉的,你掉下來我就換新的,你又不掉。最後建議,名爵完全看個人喜好,如果你買國產車,他絕對不算差,如果可以買合資你買了會各種後悔沒買合資。


雨哥只為天地清


售後差,4s說了不算算了不說,配件價格比得上進口合資汽車,還有動不動就人機智能那套千萬別信,沒卵用!最重要的,氣囊是硬傷,如果駕駛技術不過關,車頭髮生碰撞,千萬想好了要不要購買!好的也有,車身做工用料紮實,內飾有自己特點,前後保險槓沒有偷工減料,說到底冷門車,第一次買車千萬想好,保值率很低。名爵5車主,人生第一部車,被顏值吸引,不說了回去擦眼淚。


看著黑


作為一個名爵車主我無法妄自揣測別人的想法,只說說我個人的感受。我的第一輛車就是09年的名爵3手動頂配野酷版,據說當年是不需要改裝就可以跑拉力賽的。開了九年,小車最愛出的毛病就是壞燈泡,售後也承認這屬於一個電路設計的缺陷,其他地方沒出過什麼毛病,駕駛體驗上來說就是內飾裝配的不夠嚴密,夏季高溫天會有咯吱咯吱的聲音,即便如此我覺得也是對得起他的售價,雖然剎車是前盤後鼓,但一個兩廂車在當時配備了205的輪胎也大大縮短了剎車距離。

今年換的名爵6超級運動版,因為家人要開自動擋,因為平時對車關注不多所以落地十六萬多的價格也不知道是否有性價比,只是看配置確實比同價位其他車要豐富很多,同時也是配備了225的輪胎及四輪碟剎,開了大概一個月吧,沒發現什麼毛病,就是感覺自動擋的動力沒有手動擋那麼及時,不知道是不是所有自動擋的車都是這樣,主動安全系統還沒觸發過,如果有用那真的是很良心的配置。

至於為什麼買的人少我想可能是銷售網點分佈太稀疏,有些上汽的銷售點竟然只有榮威沒有名爵,總讓人感覺這牌子不是親生的就愛理不理,似乎不知道哪一天就消失了,而且南方比北方優惠大,南方應該賣的比較多,但作為一個百年品牌,其運動基因已經深入到每一代車型及車迷心中,相信必定會慢慢增長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