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大学生士兵的特战青春

那一缕缕充满希望的阳光,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坚强不屈的毅力。我或许有梦想,但这个梦想不是很清晰。不如很多战友入伍时想的:我一定要摸到枪,我一定要当上特战队员,我要当一名狙击手等诸如此类的梦想。而我,一名毕业大学生,2016年我从福建工程学院毕业参军,只想安心在部队学习一年,好在第二年能够顺利考学提干,毕竟24岁的新兵,估计是支队最老的新兵了。

一名大学生士兵的特战青春
一名大学生士兵的特战青春

我叫李文斌,现服役于武警昆明支队特战中队,是一名即将满期的老兵。入伍时,本身就是体育生的我,经过新兵连三个月的训练,各项训练成绩都比较不错。下连队时,我想到了自己可能会被分到机动中队,但没想到的是,我们这五名新兵蛋子,被分配到特战中队随队训练,参加他们的日常训练科目。据说整个支队的军事尖子都聚集在这里,我们现在虽算不上特战队员,但能被分配到这里,心里的荣誉感是不言而喻的!

一名大学生士兵的特战青春

在我印象里,特战中队是驻守在烈日沙地上的,他们忍受严寒酷暑,执行最辛苦的任务。来到这里后,我看到的是一栋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营房,和所有的军营一样,篮球场上的齐、正步步幅线和随处可见的器械单双杠,在这样一个地方,丝毫感觉不到一点特战的影子,心情难免有些失落,觉得自己好像来错地方了。可是后来,我发现这里的特殊之处,就在于这样的环境铸就了一个兵的成长,这里有特殊的标准、特殊的训练科目、特殊的武器装备、特殊的行动理念、特殊的训练氛围,这些都浓浓感染了我。

一名大学生士兵的特战青春

有些改变是潜移默化的,有些进步是无声渗入的,我一直认为“魔鬼周”极限训练能锤炼自己的意志和品格。那年三月,支队开展“魔鬼周”极限训练,我们几名新兵都想参加,但排长邵长增告诉我们:“这个训练不是自己想参加就能够参加的,确实还需要自身强硬的体能素质做支撑。”最后,中队党支部研究决定给我们几名新同志三个名额,训练成绩最好的三人能和特战队员一起参加“魔鬼周”极限训练。这事犹如一个重磅炸弹,在我们几个战士之间炸开了锅,我们谁都想证明自己能行,也都有一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劲儿。大家都格外重视这次机会,我心想只要参加了这次“魔鬼周”,我就能进特战队了。

一名大学生士兵的特战青春

生活总是充满戏剧性,可能是我太想证明自己,在每天训练之余还不断强化训练,因为高压力的训练,自己的左脚大拇指疲劳性骨折,以至于错过了这次“魔鬼周”极限训练。那一段时间里,我很低沉,特别是看到身边的战友从“魔鬼周”凯旋归来,满载着荣誉和掌声,犹如一根根刺深深扎入我的心里,我很懊恼,暗自责怪自己为什么在关键时刻没能顶住。错过了这次魔鬼周后,我加倍努力,白天在大家训练之余,我利用休息时间自己加强力量方面的训练,并结合自己的短板补缺补漏,晚上战友们倒头大睡的时候,我也还在挑灯夜战。

一名大学生士兵的特战青春

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开始把特战当成自己的家,我热爱特战队,为在这里拼搏的自己而骄傲。我确立了自己的军旅航向,虽然我的想法是考学提干,但是我不能浑噩度日,我要为自己的青春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后来,经过不懈努力,我如愿参加了三个季度的“魔鬼周”极限训练。总队规定只有全年四次参加“魔鬼周”并且所有科目全部合格才能获得勇士勋章,因为第一届我没有参加,这次与勇士勋章擦肩而过。

一名大学生士兵的特战青春

2017年底,我以优异的成绩,被评为“优秀义务兵”并获得一次“嘉奖”,获批参加大学生士兵考学提干。接下来,我就得开始备战我的梦想了。

一名大学生士兵的特战青春

遗憾的是在今年4月,由于我的副班长命令迟迟没有拿到手,没能达到大学生士兵提干条件。这次失败犹如一记重拳打得我胸口有些喘不过气,父母的殷切希望在我脑海里不断闪现,我独自在塑胶跑道上走着,试图给自己的失败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想了许久我渐渐有些释然!我发现其实我得到的已经够多了,我知道这并没有浇灭我对军旅生活的热爱看似一无所有的我,实则大获全胜!这两年,我也确实收获了许多东西:

一名大学生士兵的特战青春

收获之一:敢打敢拼!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年轻就是要敢于拼搏,在练兵场挥洒汗水,锤炼敢打敢拼的血性虎气。

收获之二:求胜意念!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追求胜利和荣誉的信念,是每一个特战队员必然的追求。

收获之三:信心意志!吃苦耐劳的军人本色,遇到困难我总是相信自己能行,能成功,在坚持一下。必胜的信心、坚定的意志都是我不可缺少的!

收获之四:卷土重来的勇气!破釜沉舟是一种信念,失败一次并不可怕,可怕的使我们连卷土重来的勇气都没有。

一名大学生士兵的特战青春一名大学生士兵的特战青春

运营单位:武警云南总队政治工作部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云南武警

爱边疆爱民族

不怕苦不怕死

敢担当敢作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