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人說猶太民族人口那麼少卻有那麼多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人口那麼多獲獎者卻寥寥無幾呢?

東方154770655


人口的量多量少並不是成功的決定因素,關鍵在於“精”,即靠質量取勝。

猶太民族人口僅有僅有1千多萬,為什麼四分之一的諾貝爾獎被猶太人拿走?

根據相關數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約為八百餘人,其中,百分之二十為猶太人。在完全沒有人口數量優勢的情況下,猶太人獲得如此輝煌的成功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

1.良好的教育環境

猶太人將教育放在首位,其教育的財政投入僅次於國防,他們尊師重教,重視智慧教育,注重啟發教學。在長達幾百上千年的流浪過程中,猶太人將傳統的古籍視為生命,採用羊皮撰寫、口耳相傳等方式將遠古的猶太民族文化傳承和保留下來。

與此同時,猶太人善於學習。在流亡過程中,他們與不同的民族互有來往、接觸,在這過程中,他們將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攝取、吸收,並將其化作自己的知識養分。例如,著名的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埃裡希(美籍德國猶太人)就是在這樣多文化生態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

猶太人注重開放性、創造性、質疑性的文化教育,他們有著強烈的探索意識和質疑精神,善於採用開放性的視角看待問題,運用創造性思維解決問題。

諾貝爾獎獲得者赫伯特.布郎(美籍猶太人)曾經說過:“我的整個童年時代,父母都鼓勵我提出疑問,從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於理。”

正是因為科學的教育,才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猶太人才,如果沒有良好的教育環境,或許也就沒有了猶太人的光輝歷程。

2.強烈的民族憂患意識

在歷史上,猶太民族曾被打壓和壓迫,他們時刻面臨著民族滅亡的危機。這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無所作為意味著就要被捱打,沉重的民族困難史不斷地激發著猶太民族的鬥志和創造力。在長期流浪逃亡的生活中,猶太人面臨著沒有故土、沒有國家、寄人籬下、受人擠兌排斥、受人驅逐等困境問題,奔波勞累的逃亡生活迫使猶太人奮發圖強,在沒有耕地的情況下,他們只能被迫從事商業行業,也正是從商,才不斷提升了猶太民族的精明智慧。

即便到了當代,猶太人的這種民族憂患意識仍然非常強烈,比如對新納粹出現的擔憂等等。

時代的緊迫感,周圍的不安全因素不斷督促著猶太民族要居安思危,要不斷向前發展。

3.高智商的民族血統

研究表明,人的智商通常在90-100間,而猶太人的智商通常比一般人高出25左右。目前,針對猶太人的高智商現象尚未有明確的定論。普遍觀點認為:

(1)遠血緣關係

在過去的歷史發展中,猶太人長期面臨著被驅逐、屠殺的危險,動盪的社會、政治環境迫使他們分散到了世界各地,在遠離故土家鄉後,他們與其他不同國家、民族的人們通婚、生子,繁衍生息。不少人認為,遠血緣通婚繁殖培養出來的後代其智商要比近親血緣通婚的高。

(2)猶太人的智慧基因

猶太人有著聰明的腦袋和智慧的思維,這幾乎已經成為了我們的一個共識。比如愛因斯坦、蓋爾曼、馬克思等猶太人就是最好的證明。

當然,高智商的民族血統這個說法尚未得到確切的考證,不過,我們相信還是後天因素(比如教育、經商、民族憂患意識等)的影響成就了這個輝煌的民族。

那麼,為什麼中國人口如此多,而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卻寥寥無幾呢?

我們都知道,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聰明、優秀的文人武士不乏其數。在這樣一個人口已經超過14億,按理說人才比比皆的國家中,為何諾貝爾獲獎得主如此少之又少?具體而言,有以下幾點原因:

1.“填鴨式,一刀切”的教育問題

中國教育一直存在著諸多的漏洞和不足,最為典型的就是“填鴨式”和“一刀切”教育。我們的教育是機械化的、大眾化的教育模式,將學生統一招進學校,但卻沒有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最終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是毫無特色、個性的中庸人。

“填鴨式”、“一刀切”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彷彿就猶如流水線上產品,按照工廠計劃的生產模型、規格進行統一打磨、加工,所有帶稜角的產品都被磨平,最後生產出來的產品千篇一律。

德國著名哲學家萊布尼茨曾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

但是,不幸的是,我們的教育是按照同一個標準去衡量的,整齊劃一“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毫無創新性、獨特性可言,他們成了“背題、解題機器”,成了家長、老師、同學們眼中的“乖孩子”,“三好學生”。


2.升官發財的官本位思想

我國是一個功利文化氛圍比較濃厚的國家,從古代開始,我國就流傳著“官本位”的思想,無數的賢人學者期盼著靠考取狀元、進士做官,從而達到從政、掌權、“升官發財”的目的。

在國人的眼中,當官從政才能混出人頭,於是,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公務員考生擠破腦袋參加各種考試、培訓。“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思想觀念一代又一代影響著我們的行動,上學讀書也成了一種功利性的活動。

猶太人將讀書看作生命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們把讀書化為智慧,把讀書化為對生活的感悟,我們將讀書看作找工作、升職加薪的籌碼。很顯然,正是這樣的升官發財的官本位思想,才一步步導致我們的人才缺乏創新性、創造性。

3.缺乏良好的社會環境嚮導

現代的人們將更多的焦點放在娛樂、明星上,新聞、報紙、電視各種媒體介質都在鋪天蓋地地報道花邊新聞,真正關注民生、關注科技、關注物理、化學的少之可憐。

2017年8月8日,國際著名材料科學家,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柯俊逝世,這位集多種榮譽和頭銜於一身的“貝茵體先生”,這位為中國發展貢獻出畢業精力的先行者,在離世將近半個月後,幾乎沒有媒體報道。

(圖為柯俊先生)

我們對科學、科研工作者的關注實在少之又少,在這樣一個缺乏良好的社會環境嚮導時代裡,新的一代年輕人只關注娛樂、政治,只會打遊戲,玩手機,如何讓他們立志成為科學家、科技創新工作者成了一大難題,這也就導致我們離諾貝爾獎的道路越來越遠!

此外,還有其他多方面的影響因素而導致。

當然,中國不缺聰明人,智慧人,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有能力摘取諾貝爾獎,為世界作出偉大的貢獻!

歡迎在評論下方發表自己的不同觀點!


一木MU


中國的項目都是集體的,沒有人願意自掏腰包搞科研,這個風險個人不敢承擔。馬雲創業初期不也是沒有人敢投資嗎?中國人喜歡搞錦上添花,不願意做雪中送炭的事情。我國信奉集體英雄主義,不宣揚個人英雄主義。同時這與我們的體制有關,這些年私人企業才多了起來,以前都是國營或者集體企業,以色列多是私人企業,當然成果都是個人的。不能憑這個就說明猶太人比我們聰明,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諾貝爾獎的評選者幾乎沒有亞洲人。


許躍波


猶太人所受的苦難超出中華民族,磨鍊出堅韌不拔的民族性格,最早因在埃及受到苦待,由先知摩西和亞倫,經過千辛萬苦帶出來,步行了40年,到了被上帝耶和華指定的所謂流奶和蜜的地方,可能就是現在以色列所處的巴勒斯坦地區,一路飢餓,疾病,年老,到達目的地,從埃及出發的人全部去世,活下來的人都是路上生出生的。

二戰時被希特勒追趕,屠殺,猶太人到全世界流浪,中國也接收了部份,使猶太人得以保存下來。

原有國土面積1,49萬平方米,實際控制2,7萬平方米,屬沙漠,缺水,這種生存環境使猶太人有強烈的憂患意識,為自己生存而開拓進取,重視教育,科技,國土雖小,國家卻強大,在世界上有影響力。

以色列教科書是由工程師編寫的,工程注重實踐,注重動手能力,而中國教科書是由老師,學者編的,注重基礎知識,注重理論,不知對學生有無影響。


人亦鳴


猶太人不太瞭解。中國人還是瞭解的。中國自古就只有科技沒有科學。四大發明屬於技術的應用,無限試錯試出來的,從來沒有上升到原因,機理解釋的層面。宋朝中國的科技就到巔峰了。科學誕生於古希臘,跟中國這塊土地上人的方法論完全不同。近代重大的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結論都不是中國人搞出來的。最接近科學史留名的是楊振寧,可惜都是在美國的土壤上做出的。目前,中國人搞科學被推到前臺,作為標杆吹的研究者也不指向純真科學。比如某大牛海龜,其研究本身就是換材料測結構。這個級別的研究要想得諾貝爾獎,必須有後來者證明這個結構是某重大疾病的靶點,而且以該靶點,開發出過fda的藥品,產生巨大社會效益,才可能觸碰到諾獎。屠呦呦就是類似套路,他不是測結構,是舉國之力,無限試錯,從植物裡找了一個化學成分。我們大手筆投入的量子糾纏也不指向問題本身,而是功利的方向。如果fast能找到地外高等文明,而且可以坐實,這個諾獎是跑不脫的。利用射電望遠鏡找外星人其實也不太靠譜,如果有可靠結論,的確會驚世駭俗。跟LIGO坐實引力波,拿個諾獎眾望所歸一樣。


95271390703


呵呵猶太民族的科學家把諾貝爾騙了。偷別人的發明當自己的。造假的也不少。其他民族的科學家冒出頭來,馬上就被暗殺。多少外族科學家都是天忌英才。有資格得獎的卻不得。沒有資格的卻讓它送上諾貝爾神臺。呵呵這個世界被狼群玩弄得不樂異呼。其實啊,它們很快將玩完了。


Tanjk66502724


一個開始就愛讀書,並接近文明的民族,能不具有創造能力嗎?另一個拜天,拜地,拜龍王,拜皇上,把希望寄託在鬼魂顯靈的民族能是個什麼東西?走了5000年除了放娘泡,就是活在4大名著裡,滿腦子皇權貴族金錢就是福的民族嗎?能創造出什麼?全是邪惡,5000年的歷史證據不夠證明的嗎?還活在獸類世界,滿腦子石器時代的野心,獸性改造成人類了嗎?


波特


猶太智慧已經過了啟蒙階段,我們中國呢剛剛步入啟蒙階段,這就是科技落後主因。但是科技基礎進步是層次結構的,每到一層要有健康思想做基礎,科技層次越高,需要的思想健康的境界也越高。猶太智慧就是卡在了思想沒有健康進步的節點,這樣就給了後來者居上的機會。也就說我們中國和世界都有機會超越他們,確切的說我們已經超越他們兩個時代了!就像武俠小說,思想修為越高,才能練成超級的功夫啊!研究點東西就想造孽!不會有大進步的。


旁觀者7061


是教育方式的不同,以色列孩子喜歡辯論,他們可以和老師持不同看法。以色列人的毛病就是對任何事物都喜歡說出不同的觀點。


新疆三外援


這個問題,很多人想到對應民族人口的智商。中國人和猶太人,兩個民族的聰明才智,都給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哪個民族,在智慧層面,更勝對方一籌呢?我的結論:中國人。

智商,比的是智慧值。我們中國的人口規模、領土面積,是猶太人永遠不可企及的。但這兩項,本身就是中國人具有智慧的表現。難道不是嗎?

二千年來,猶太人被各民族驅趕與追殺,幾無立錐之地,混得如此之慘,這是它這個民族處世不智的表現。華人在諾獎方面,混得慘點,是無妨的。如果:用猶太人獲得的所有諾獎(130個左右),想換中國的土地與人口,換得來嗎?換不來。

中國人有的,猶太人永遠不可能有;猶太人有的某些指標,中國可以追上。兩個民族誰更有智慧和底氣,不是一目瞭然嗎?


天爵一號


中國人大部分都只會念死書,沒有創意力也不敢挑戰權威,而猶太人則在讀書的同時擁有自己獨特的創意力,敢於挑戰權威,善於發現新事物,自然會取得不錯的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