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歷史不忍細讀呢?

二月流水


在回答“歷史為什麼不忍細讀”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什麼叫做“歷史”?所謂“歷史”,又叫“過去的事實”。既然它發生在“過去”,現在的人又怎麼能確定它到底是不是“事實”呢?

所以,歷史學家們一直沒有停止考證歷史的腳步,越細究,越發現歷史遠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令人不忍細讀。為什麼會出現“不忍”的情緒,原因一般有以下三種:

一是歷史的真相太過殘忍,讓人不忍細看。

看多了歷史,你會發現,中國歷史上曇花一現的盛世,不過是建立在大量人口死亡之上的帶血的盛世。但凡改朝換代,都要以人口大量死亡作為代價。人命如草芥,在歷史裡簡直是最常見的寫照。

據《春秋》記載,春秋時期242年裡,至少發生過各種戰爭448次。到了戰國時期,僅僅有記錄的大規模戰爭就發生過222次,數字之大,讓人膽寒。更別說歷史上的各種農民起義,某皇帝統一中原,或者統一中國,人口的損失量,都在50%以上,幾乎一半的人,慘遭屠戮。


僥倖活下來的,要麼死於繁重的徭役、突如其來的瘟疫,要麼死於大饑荒、大旱或者洪水氾濫。魯迅先生說,歷史書上滿本子都寫的是“吃人”兩個字。雖然大部分人覺得他說的“吃人”,指的是封建禮教的吃人,但相比受禮教迫害而死去的,連肚子都填不飽,只能易子而食的,好像要更可怕一些。

《資治通鑑》一書裡,屢屢出現“人相食”這三個字,並且還都是大規模的。總結下來,在公元前205年至公元949年共1154年中,平均每26年就會發生一次“人相食”的可怕景象。何況,這還只是宋朝之前的記載,元明清三代人們的經歷更是悲慘,尚未被記載在歷史裡的更是不知凡己。

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有云,“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普通民眾的可憐程度,可見一斑,令人不忍細究。

二是掀開了名人光環,英雄竟然和普通人一樣,也會犯錯。

小時候看魏徵勸誡唐太宗,有說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還有著名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治國論,讓我們覺得唐太宗實在太偉大,不僅文治武功都很贊,還是個極有人格魅力之人。


及至讀了玄武門之變,知道他機關算盡,殺死兄弟,奪取皇位,還搶了弟媳為妃,唐太宗完美的形象瞬間在心裡崩塌。原來偉人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和普通人並沒有半分區別。而隋煬帝呢,從來都是暴君最佳代表的不二人選,橫徵暴斂、驕奢淫逸,人人唾棄。

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他為了去揚州看瓊花,用千名纖弱的女子拉縴,可謂極盡奢靡。可細究下來,全長2000多公里的京杭大運河,疏通水道,貫通南北,對整個北方社會的繁榮,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並且,他還開創科舉制,讓寒門子弟得以改變人生,稱得上是千古難得的功勳。

看到這裡,實在讓人不得不感嘆一句,原來你竟是這樣的隋煬帝!你看,歷史就是如此,看得越多,讀得越深,越會發現,人無完人,不能一概論之。若非要細究,一定要提前穿好避雷馬甲。

三是歷史發展的本質規律:坑蒙拐騙偷,姿態實在有些齷齪。

歷史書最常見的一句話是:歷史發展自有其必然性。可事實上,歷史發展的本質規律,離不開“坑蒙拐騙偷”,與人性的發展是一個路子,姿態並不那麼美好。

打天下的時候,不管三觀是不是相合,先坑進隊伍裡來賣命再說。古時戰爭少有“以少勝多”的案例,多是用血肉之軀得來的勝利。這些人頭從哪裡來,忽悠,可勁地忽悠,許諾齊享天下,騙他必能全勝。

幸運一些的,確實可以活到國家成立。但到了守天下的階段,三觀合不合,就成了能留與不能留的標準,或者叫藉口。要麼你趁早解甲歸田,否則,遲早給你安一個“功高蓋主”的名頭,落得一個死無全屍的結局。

這樣的姿態夠齷齪吧,可歷史的咽喉掌握在當權者的手裡,只有他,才能決定其去向。掀開粉飾的太平,真實的歷史,難看的令人不忍細讀。


總之,就像魯迅先生說的,歷史往往是不可靠的,歷史的真實性,大多都需要仔細商榷一樣。歷史這位被化上濃妝、穿上錦衣的小姑娘,並不是我們想象當中的模樣,心腸比較軟的,還是不建議細讀,因為你會不忍!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說說為什麼說歷史不忍細讀呢?

因為真實的歷史太殘酷了!

比如說說一場唐軍的慘敗!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幽州的最高軍事長官,就是都督府長史、節度使薛楚玉薛楚玉命部下郭英傑為主帥,領裨將烏知義、吳克勤、羅守忠領精騎萬人出關討伐契丹,為了避免兵力不足,還帶上了之前投靠朝廷的奚王李詩和他的部下兩萬五千人的奚勇。大軍將出榆關搜尋契丹首領可突乾的殘餘主力,徹底平滅東北邊患。

郭英傑是一名將門虎子。他是右武衛將軍郭知運的兒子,時任左衛將軍,擔當幽州道行軍副總管。

可唐軍才僅僅行進至都山,就遭遇了可突乾的主力。可突幹從他的突厥主子那裡討來了援軍,兩部合在一起,足有十萬大軍。

都山,在今天的河北省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內,是燕山山脈的第二高峰,東西綿延三十而裡,南北縱深十八里,距離大唐邊境重要關卡榆關(既今山海關)僅僅一百多公里。

人數上處於極大的劣勢,郭英傑發現都山附近山巒層疊,到處是丘陵溝壑,並不適合十萬騎兵全面展開,契丹人在這裡的優勢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狹路相逢,如兩鼠鬥於穴中,將勇者勝(戰國名將趙奢語)。如果唐軍先鋒能夠給當面之敵來一次先聲奪人的迎頭痛擊,未必就不能致之死地而後生。

郭英傑到是不失將門虎子的本色,完滿承繼了其父郭知運的勇武之氣,當機立斷,率領裨將吳克勤和麾下將士搶先對契丹、突厥兵馬發動衝擊。主帥的英勇無畏鼓舞了大唐官軍,騎手們鬥志昂揚,奮勇向前,爭先恐後的加入對敵軍突擊的行列中去。只要這樣的勢頭繼續發展,都山大戰也許真的會成為一場以少勝多的大捷。

在這個決定勝負的節骨眼上,一貫兩面三刀的奚人又一次動起了歪腦筋。奚人跟契丹原本出自同族,他們都是南北朝時期東部鮮卑的遺存部族,在風俗習慣和外貌特徵上很難區分。在文化源流上來說,奚人跟契丹人要遠比跟唐人親近的多,兩族也經常聯手製造叛亂,跟朝廷官軍抗衡,所以才被並稱兩番。

以奚族酋長李詩的角度來看:眼下唐軍總數僅有契丹、突厥的十分之一,還不到奚族部落軍的一半數量。奚人要是拼死拼活跟著官軍一起衝陣,必然要付出巨大傷亡,而且未必能夠取勝。

奚人世代居住關外,對山川水井的熟悉程度非常的高,李詩才一下令,兩萬多奚族勇士立刻心領神會,調轉馬頭,一溜煙向榆關逃竄而去。

奚人的臨陣逃脫,讓唐軍的處境越發尷尬。狹長的側翼徹底被放空,正在突擊的一萬唐軍面臨被契丹、突厥完全包圍的風險。

郭英傑和吳克勤等人此時是騎虎難下,進退兩難,再也無力去考慮側翼的安全,只能繼續一馬當先衝入敵群。奈何猛虎難敵群狼,眼看著奚人逃走的契丹軍絕不會放棄這樣一次圍殲官兵的機會,郭英傑、吳克勤和麾下直屬將士雖然拼死搏殺,卻最終無力應對層層包圍上來的契丹聯軍,墜馬沙場,含恨捐軀。

兩軍對陣,地眾我寡、盟友竄逃、側翼空虛,一馬當先的主帥又當場殉職,仗打到這個份上,顯然必敗無疑。節度副使烏知義原本對在郭英傑麾下聽命有些許不滿,眼下更不願為郭英傑的死搭上自己的性命和前程。這位節度副使領著羅守忠和自己的麾下士卒逃跑起來,竟然也不比奚人慢上多少。

最後,剩餘的六千多唐軍也已被團團圍住。可突幹命人將郭英傑的首級挑在槍尖上,想讓唐軍投降。

可突乾的這種威懾,非但沒有讓六千多被包圍的唐軍健兒屈服,反而越發激起了他們的鬥志。這些從各道招募而來的勇士們滿心憤懣:主帥郭英傑跟他們一樣,一心討平邊患,卻被奚賊出賣,落得身首異處,此刻他的首級居然被契丹賊寇挑上槍尖,直叫人咬牙欲裂。

這些勇士們沒有一絲的遲疑。懷著報國平寇的滿腔熱血和對無膽鼠輩無盡的憤恨,這六千名大唐官兵,全員戰死在都山腳下,直至最後一人,也沒有乞降求饒過。

是的!歷史就是這麼殘酷,忠勇的將軍的人頭被蠻族挑在槍尖上,他忠心的部下全員戰死。而背叛他們的人那些人卻活得好好的……


冷兵器研究所


歷史,越細讀越殘忍,比如中國歷史上的大規模“食人事件”。

一筆帶過的歷史太多,所以我們忽略了人們為了活命什麼都可以吃,尤其是吃人,細讀史書,心驚肉跳。

漢代,史書記載:

漢高祖二年,人相食,死者過半。
漢武帝建元三年,河水溢於平原,大飢,人相食。
漢元帝初元元年,關東郡國十一,大水,飢,或人相食。
漢元帝初元二年,琅邢郡人相食。
漢成帝永始二年,梁國平原郡人相食。
……


唐代,安史之亂,叛軍包圍睢陽城。唐將張巡守城,因為城內沒有糧食了,所有能吃的東西也吃完了。所以,張巡就把自己小妾殺了,給將士們吃。但是,一個小妾怎麼能夠呢?城中開始四處吃人,吃戰死將士的屍體,吃孩子,吃女人,吃男人……小小一座城,一共吃了三萬多人!

(黃巢起義)

再說黃巢,唐僖宗廣明二年,黃巢攻佔長安,當時老百姓根本就沒有糧食了,黃巢軍抓了數十萬人當軍糧。到了唐僖宗中和三年,黃巢圍陳郡,看到路邊都是飢餓的老百姓,於是開始抓人吃,一天就要吃掉數千人。

黃巢軍為了吃人,還製造了一個巨大的石臼,把人活活扔進去,碾碎了吃肉。

到了宋高宗紹興三年,也開始瘋狂的吃人。當時江淮之間糧食非常貴,吃人開始普遍,而且人肉比豬肉和狗肉都便宜,公開售賣。《雞肋編》中記載,人肉“肥壯者不過十五千(錢)”“賤於犬豕”。

而且,人們還吃人吃出了心得,把老瘦男子稱為“饒把火”,意思是需要多煮一會兒才能煮爛;把年輕女子稱為“不羨羊”,意思是年輕女子的肉比羊肉還鮮嫩;至於小孩子,則被稱為“和骨爛”,意思是太嫩,連骨頭都能煮爛了吃。而所有被吃的人都被統稱為“兩腳羊”,可見,他們覺得人肉和羊肉差不多。

到了元朝末年,“淮右軍”也開始吃人,他們也是認為小孩最好吃,其次是女人,口感最差的是男人。而且,他們吃人的方法很多,有些是放在大缸裡煮熟,有些是在鐵架上烤了吃,講究一點的時候還先用熱水澆在身上,用竹掃帚刷去外層的“苦皮”再吃……



到了明朝,吃人的事情也非常普遍。

(蝗災)

正德三年,大旱、蝗災,民大飢,疫病流行,人相食。
正德十四年,淮揚飢,人相食。
嘉靖元年,歲飢,人相食。
嘉靖三年,湖廣、河南、大名、臨清飢。南畿諸郡大飢,父子相食,道殣相望,臭彌千里。
嘉靖三十二年,京師大飢,人相食,米石二兩二錢。
嘉靖三十六年,遼東大飢,人相食。
嘉靖三十八年,遼東連年饑饉,至有父食死子者……

這還僅僅是嘉靖年間的一部分情況,要是把明末的都拿出來,能把人嚇死。



清朝呢,順治年間有,康熙年間也有,嘉慶年間、道光年間、同治年間,都有大規模吃人肉的記載。

如果從漢代開始,一個一個朝代的細看下來,大規模的食人事件比比皆是,觸目驚心。災難面前,人性蕩然無存;飢餓面前,不管妻妾子女。

明末清初的詩人屈大均寫了一首《菜人哀》,最後給大家看一看:

夫婦年飢同餓死,不如妾向菜人市。得錢三千資夫歸,一臠可以行一裡。 兩肢先斷掛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湯。不令命絕要鮮肉。片片看入飢人腹。


所以說歷史不忍細讀,有些一筆帶過的東西,可能是無數條人命;有些幾句話的戰爭,可能是瘋狂的大屠殺;有些幾個字描述的饑荒,可能是人吃人的恐怖場景。


七追風


說說我個人的經歷吧。

作為一個歷史迷,我是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讀歷史故事的,是那種上下五千年,沒錯,一個歷史大事件只有不到三百字就可以簡單描述完成的那種簡略書籍。那時候看的稀裡糊塗的。

首先是對三國的諸葛亮非常有好感,然後讀完三國後,感覺蜀國就是在諸葛亮死了之後就馬上滅亡的,而實際上,蜀國的滅亡和諸葛亮的關係不大。蜀國的真正滅亡完全就是後繼者不如諸葛亮罷了,當然了,沒人能像諸葛亮那樣相權抑制皇權也是個原因,但到底蜀國的滅亡和諸葛亮沒關係,知道真相的我已經是上初中的時候了。

還有一個,就是大家爭議最多的一個,那就是明朝的滅亡之迷。我小時候還真的以為是明朝皇帝的不作為,積累了太多的爛攤子留給崇禎皇帝,活活把崇禎皇帝累死了。然後等我知道真相之後,才明白崇禎的父兄爺爺等留下來的是財政富裕,外壓後金,平民不反的爛攤子,然後在崇禎的精心經營下,徹底的全家上天見朱元璋了。

還有一個明朝的正德皇帝,被黑的最慘,連我都覺得那是個混蛋皇帝了,不過後來細細研究歷史後,才發現一切都是假的。正德皇帝歷史上的作為都是想當厲害的,平亂討逆誅劉瑾,國勢強大無比。但就是和文官合不來,所以明朝的史書把他黑的不要不要的,比如幾萬人激戰,正德作為皇帝都親自殺了一人,然後戰果就是最後死了幾十個人?可見正德這皇帝被自家臣子都嫌棄的要死。最後清朝的歷史再黑一把,所以正德的歷史面貌一直都是黑的。

而我是如何知道真相的呢?還是看了本小說,然後不太相信正德是這樣的熊孩子ヽ(・_・;)ノ?所以又認真查了歷史,包括各類書籍論壇等等。

所以說,歷史經不起細細去看,看細細的了,那都不禁讓你大罵寫史書以及寫歷史課本的都是人了。


文化界的泥潮流奇葩


讀歷史,如果抱著獵奇心態,確實有很多好玩內容,只幾個奇葩皇帝就夠說上幾天幾夜了。還有那麼多香豔刺激的“閨閣故事”,更令人血脈卉張,腎上腺激素飆升。

可是細讀下去,直通人性的時候會發現,歷史裡有太多骯髒血腥醜陋,以及顯現人性光輝的一面。

漢武帝打算立六歲的劉弗陵,卻將其生母斃命。擔心其“帝少母盛,難以鉗制”。

“不食肉糜”的背後,又是多少饑民嗷嗷待哺?

“烏臺詩案”漩渦裡的蘇軾,你只看到大江東去的豪邁,誰又能感受他發配邊地的苦悶。

只說了幾句仗義執言就被斷子絕孫的司馬遷,孤憤化為絕唱《史記》,可是又有多少正義之士淹沒在時間長河?

太敏感的人不建議讀歷史。

那位書寫《南京大屠殺》的華裔美籍女作家自殺身亡,她的經歷告訴我們每一個人,歷史賦予了太多苦難與奮爭。

只有極發達的腦神經,才能承受這份折磨。


私家書評


根據項羽本紀所載,項羽曾經屠殺秦軍二十萬人,攻入咸陽後,又殺秦降王子嬰,屠殺咸陽。

然後在史記裡只是兩行字:

1.於是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2.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知道為什麼你覺得二戰日本非常殘忍嗎?

是因為現代科學技術的發達,我們保留下了珍貴的相片與錄像證據,像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我們可以找到相當一部分的影像資料來說明當年南京到底發生了什麼。這點是我們最直觀的體驗。



可是如果這些故事發生在沒有這些現代科學技術的年代的話。

千百年後的史書裡只會留下這麼一句話:

倭寇入南京,屠之。

沒了。

想起來,你不覺得背後冷汗直冒嗎。

當你有了直觀的體驗,你可以代入浩劫中的一個人,真正知道殘酷無情的現實是什麼樣的。

可是如果你拿到的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你永遠也無法體會當時的殘酷。

那些史書中簡簡單單的幾個字,究竟沾上了多少人的血?


悟空指尖流逝


先講一個故事。

某大學一位教授走進教室準備上課的時候,突然從門外從進來兩個暴徒,他們二話不說,三拳兩腳就把教授打倒在地,滿教室的學生們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的時候,歹徒已經逃之夭夭了。但這位捱了打的教授從地上爬起來,裝作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對學生們說:“請每位同學拿出一張白紙,將剛才所發生的事情當做作業敘述交上來。”同學們按照教授的要求寫完交了上去,全班總共幾十個學生,既然有幾十種不同的敘述。有的說教室裡衝進了兩個神經病患者影響教授上課,被教授打了出去。有的說歹徒把教授打倒後,教授跳起來把他們嚇跑了。甚至還有的說教室衝進了三個人,教授左腳踢飛一個,右腳也踢飛一個,一個左勾拳又把另外一個打倒在地,後來他爬起來跑掉了。

教授把學生們的描述一一念出來,學生們都為他們不同版本的傑作而鬨堂大笑。最後,這位教授抖了抖手裡的作業紙說道:如果你們要問我,什麼事歷史,那我告訴你們,這,就是歷史!

個人認為,歷史書籍,歷史典故,固然好看,但可信度真的不敢苟同。當今信息社會,信息的傳播這麼發達,還有那麼多的虛假的東西,更何況是成千上百年的事情了。歷史事實確實是存在的,但永遠無法被精確描述,我們所說的歷史,純粹就是當事人根據自己腦海中所殘存的光影片段,或者他人的文字或語言傳達,加上自己的構思,所形成的一種描述事實的角度。所謂成王敗寇,再加上歷史都是由勝利方書寫,除了記述事實外,歷史,也承擔瞭解釋現在的作用,歷史的真實性,更加大打折扣。錢鍾書先生曾認為:歷史是人些的。我們所說的歷史,純粹是當事人根據腦海中殘存的光影片段,加上自己的構思所形成的一種描述事實的角度。成王敗寇,再加上歷史都是由勝利方所書寫,除了記述事實,歷史也承擔瞭解釋現在的作用,歷史的真實性更加大打折扣。所以,結論就是:

歷史真實存在,但不是我們所說的歷史。我們要了解歷史,參考歷史,但不能太相信歷史。


撒野的孩子


兩千年前東漢軍隊在西域的生死救援。一千多年以後的岳飛《滿江紅》中‘壯志飢餐胡虜肉’便典出於此。

吏士素飢困,發疏勒時尚有二十六人,隨路死沒,三月至玉門,唯餘十三人。

公元七十六年三月,曾經東漢留在疏勒的鎮守者們只剩下了衣屨穿決,形容枯槁的十三人到達玉門關,知道經過的東漢玉門關守將親自為他們沐浴更衣。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十三將士歸玉門’。



公元七十四年,東漢朝廷重新設立西域都護府,以陳睦為都護、耿恭和關寵為戊己校尉(都護屬下的高級將領)。西域局勢穩定後,東漢大軍撤走,耿恭帶領三百人守衛金蒲城與駐紮在柳中城的關寵互為犄角。隨著漢朝大軍的撤走,匈奴又重新開始了在西域的活動。漢西域都護陳睦被匈奴擊敗全軍覆沒,隨後關寵也被擊敗,緊接著匈奴兩萬大軍就包圍了耿恭駐守的金蒲城。

一開始耿恭就命人將箭頭上塗抹毒藥然後向匈奴傳話‘漢軍有神箭,中者必定發生怪事’。果然,匈奴中箭者皮膚潰爛、哀嚎不止。並且趁著暴風雨耿恭率領敢死隊出城劫營,殺傷甚眾。周圍的匈奴士兵就紛傳‘漢軍有神助,真可怕’,遂解圍而去。

雖然此役獲勝,但耿恭清楚匈奴有兩萬之眾,必定咽不下這口氣,肯定還會回來。於是就領兵退守當年漢軍修築的一個要塞——疏勒城,此地依山傍水、易守難攻,便於久守。果然匈奴人又回來了,兩萬人打不過幾百人,你讓遊牧民族的強悍往哪擱?捲土重來的匈奴人誓要踏平疏勒城。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誓言報復的匈奴人就是攻不下耿恭據守的疏勒城。沒辦法,匈奴人只好改攻城為圍城,並且把河流上游給截斷。如此以來就苦守城的漢軍將士,一度被逼的只能榨馬糞汁來飲用。漢軍士兵在城中挖井沒有一口出水,此時耿恭對著一口井拜了兩拜,奇蹟發生了,‘飛泉奔出,眾皆稱萬歲’。(之前姜文主演的天地英雄中就引用了這一幕)耿恭命人取水從城牆上潑了下去,匈奴人見到後認為有神明在保護漢軍於是就撤退了。

公元七十五年,漢明帝駕崩。趁漢朝國喪之際,不能派出援軍赴西域。車師國叛亂並聯合匈奴又將耿恭給圍了起來,此時的匈奴再也沒有了往日的耐心,發動大軍猛攻疏勒城。耿恭與士兵同甘共苦,同生共死,他們一道堅定的守衛著這座大漢在西域的領地。激烈的攻防戰一天天進行,城中的守衛者也在一天天減少,但他們卻不放棄,因為他們堅信大漢一定會派出援軍拯救他們;因為他們堅信,大漢不會放棄為她而奮戰的將士們。

眼看城池將要守不住,匈奴卻派出使者希望勸降耿恭並向他承諾只要投降便封他為王。此時為表達抵抗到底的決心,耿恭親手殺死匈奴使者,然後在城牆上將屍體烤熟。一千多年後,岳飛揮筆寫就‘壯志飢餐胡虜肉’。

耿恭此舉深深的刺激了城外的匈奴人,他們瘋一樣的攻城,想要殺光城中的每一個人。可此時的東漢朝廷卻對是否要救援耿恭他們發生了爭執。



接到關寵的求援信後,東漢朝廷中對於是否要派兵救援產生了爭執。一派認為距西域路途遙遠,等到援兵趕到恐怕他們早已化作一堆白骨;此時幸得另一高官鮑昱站出來,說出了在歷史上相當有名的一段話,至今讀起來,仍感蕩氣迴腸:

“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此際若不救之,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

將士遠征,危難之際,我們卻放任不管,這算什麼?對外是縱容了殘暴的蠻夷,對內是傷了那些忠臣良將的心。現在要是不救他們,以後匈奴再捲土重來,誰還為大漢效命?

剛登基的漢章帝於是下令:發兵!公元75年冬,張掖、酒泉、敦煌三郡以及鄯善國軍隊共計七千人,出發了。援軍中,就有耿恭部將範羌。由於要翻越雪山到四處都是險地的西域,領軍的將領害怕了,沒有辦法範羌只得請求帥兩千人去救援耿恭。

夜晚,聽到城外的兵馬聲,眾人以為是匈奴的援軍到了,皆起身互相激勵最後的時刻到了!可不知是誰最先發現那是漢軍的旗幟,藉著越來越多的人確定那就是漢軍的旗幟。於是眾人相擁大哭,山呼萬歲。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兩百多個日日夜夜的堅守,同袍兄弟一個個倒下。或死於疾病;或死於匈奴人的箭矢;或死於同匈奴人的搏殺。今天的我們無法想象他們到底是怎麼堅持下來的。是否許下了生者替死者看望父母親人的誓言;是否在牽掛家裡的父母妻子;是否彼此鼓勵大漢一定不會忘記我們;是否有人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擋住危及同袍的刀箭,然後告訴他‘活下去’;是否有傷員為了不拖累同袍而抱著敵人一起摔下去……

範羌率領的兩千援軍,向著這些同袍致以最崇高的軍禮,之後他們一起返回父母之地。最初的數百守衛者,此時能踏上回家之路的只剩下二十六個人。匈奴也並沒有忘記這批漢軍,在他們回家的路上到處圍追堵截,但‘天道神明,無枉忠良’,最後包括耿恭在內的十三人回到玉門關。沒有動員,玉門關的全部守軍自發列隊迎接這批大漢的英雄們。這便是‘十三將士歸玉門’的歷史典故。



任何強盛的民族都會敬重英雄,都不會放棄每一個為她而戰的將士。之所以我們能歷經上下五千年還能生生不息,正是有那麼一批人不管時局再艱難;不管敵人再強大;不管自己的力量多麼弱小都能挺身而出。如祖狄;如冉閔;如李綱;如岳飛;如文天祥;如虞允文;如陸秀夫;如史可法;如閻應元;如千千萬萬為守衛民族不遭欺凌;如千千萬萬遭逢民族危難挺身而出的仁人志士……

他們不曾放棄,作為後人的我們永遠也不會、也不能忘記他們。在這裡藉此向所有的先烈們致敬!


戰歌仰望星空


細思極恐的歷史。

慈禧的一生放在今天,那就是偉大的一生!

我們知道慈禧掌權47年,上任為1861年,之前的歷史鍋不應由她背。

禧慈一生文治武功,赫赫功績

1,滅天平軍

2,滅東,西捻軍

3,滅回亂

4,收復伊犁

5,建立現代銀行體系

6,建設現代郵政體系

7,建立第一支海軍

8,建立現代新式教育

9,公派留學生(培養了大批清末和民國時代俊傑)

10,興建早期船廠

11,興建早期兵工廠

12,創建北洋艦隊

13,訓練創建現代軍隊

14,大敗法軍

15,廢除科舉

16,立憲變法

17,支持戊戍變法


會發光的依依女王


中國有歷史,但從未有過真實的歷史。

但真實的歷史卻總是步步驚心。

歷史只不過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搽胭抹粉。

但一盆清水就會讓濃妝豔抹現出本來面目。

一幢大樓失火了,卻有一個男子往裡衝。

你可以說是趁火打劫,也可以說是見義勇為。

或者是去背出自己的老媽,或是去搶出存摺。

每一個人看到的事物、現實是一樣的。

但角度和理解是很難一致的。

歷史是沉重的,探究歷史的真實面目,結果只能是沉重和悲涼。

統治者有美化歷史的必要,記錄歷史者只能迎合。

其實沒有必要知道一個雞蛋是那隻母雞下的,是產於野外還是窩裡。

讀史也是這樣。

現實生活中讓人感到沉重的、失望的、虛假的還少嗎?

那些與正史記錄不同的野史又有幾分可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