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待教育部要求的淘汰本科水課?

wuliAA7


“等你上了大學就可以隨便玩了”,這句廣泛地流傳在外。在經歷了高考的重壓之後,來到課程相對寬鬆的大學校園裡,很多人開始揮霍著大把的時間和精力過著“夢寐以求”的生活。


睡懶覺、追劇、打遊戲、逃課、社交娛樂活動...這些事情在高中甚至是以前每個時間段都是不可以的,但是在大學裡這些想做的事情完全都可以。


通識課不願上,選修課不想上,專業課坐在教室刷手機;翹課成習慣,活動不參加,整日宅在宿舍,能點外賣就絕不去食堂;交作業、寫論文,不捱到最後一晚不動筆,複製粘貼、東拼西湊、應付了事……


曾經展開過調查,結果接近40%的人選擇了“虛度大學光陰”。 “大學沒有好好學習”“沒有多去幾次圖書館”...也成為很多畢業生的遺憾。


這樣的新規一出,很多人都在擔心自己不能畢業,對很多學生來說大學掛科太正常了,甚至還有人說大學不掛科不能算完美。但這下清考制度取消了,很多人估計都要好好學習了,就算是為了畢業證也不能再天天睡覺、打遊戲了,希望這樣的制度可以讓大家重視學習,不管在大學裡面學什麼專業都希望不要虛度大學的時光。


畢竟,每個大學生都是經歷了十二年的寒窗苦讀,付出過巨大的努力和心血。而不能因為自己的一時放縱,就讓之前的心血付之東流。


這樣的政策,可以或多或少減少學生在大學期間的缺乏自制力,而虛度光陰。但更重要的還是,在之前十二年的學習生涯裡,老師和家長要有意識地去幫助學生養成自控力。而不是每天投入24小時,時刻監督著學生。應該讓學生學會自控。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進入大學校園後,能有自驅力去主動學習。


我們是關注中小學教育的洋蔥數學,點擊關注,成為家長們的教育好助手


洋蔥數學


作為一個曾經很鄙視老師上課很水的人來說,我對教育部淘汰本科水課是很歡喜的。據我的觀察,本科日常有有以下我看不慣的作風:


很多學生經常不去上課,同學幫忙答到

很多學生經常不去上課,老師也不抓,而且有的學生一個學期只去過兩次,照樣能不掛科,這讓經常去上課的人怎麼想?我每天這麼努力,卻還不如沒來上課的同學?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現象,才導致越來越多人本科根本不想去上課。

老師講課很水,抄襲課件直接開講

有的老師,講課非常的水,拿著ppt或者書本就找念,根本不理學生有沒聽進去,或者有沒真正吸收到課本知識。我對這種老師是相當鄙視的,一節課也不顧學生進度,就一直講到下課,這是在唱催眠曲呢?且不說他是否催眠,講課的ppt直接百度能搜得到,還是十幾年前的,你說尷尬不尷尬?

課程與實踐完全脫離,學會了只有滿腔知識論

還有一些現象是經常出現的,就是課程完全與實踐想脫離,學生根本不知道的實踐技能有哪些錯誤,老師就只是單純的說教。這個現象我不是第一次遇見了,而是很多時候都會遇見這種情況,沒有實踐怎麼檢驗真理?沒有實踐怎麼能獲取技能?難道培養的人才只是單純的會說,不會做嗎?

總結:

我希望教育部能好好的抓一抓大學生,也抓一抓老師,為人師表,更應該對自己的學生負責,而不是任學生隨意發展。雖然,有的老師會說都已經成年了,哪裡還用得著管,那至少你的課程更應該讓人看見你的用心吧?至少也要有專業的水準吧?連自己的課程都不用心,怎麼能當上老師?對於學生,既然已經成年了,自己做得決定就該自己負責,我希望教育部能狠抓大學!真正讓大學變得不水,能培養出獨立思考的學生。


蛋殼騷年


堅決支持,教育部這個措施算是給現在的本科大學生做了件大好事了,現在很多本科院校水課不少,都是為了因老師而設課。

比如在有的高校,有一些教師專業所限,上的課課時少,一年只有半年的課,收入也少。學校為了養人留住人,只好因人設課,在某些專業開一些不鹹不淡的課。


但是現在這種狀況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本科學生的正常專業知識學習和自我能力提升,所以需要砍掉這些水課:


1,佔用專業課的課時,本科學習還是應該多上專業課,以專業課學習為主。

2,佔用實踐的時間,本科院校現在專業實踐時間較短,也是受這些水課佔用了時間的影響。

3,浪費學生時間和精力,學不到什麼東西,開這些課浪費學生的時間和精力。

4,不利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大部分時間都花來上課,學生自學的時間幾乎沒有,肯定不利於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提升。

現在大學就是課太多,學生每天忙於上課,除了上課聽一聽根本沒有自主“學習”的過程。而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學,一般一個學生一學期只選4門課,但是每門課除了每週課堂上的2-3個小時外,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自主學習並完成報告、作業。這樣才是真正的“學習”,學生才能真正紮實的掌握學科知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像我國大學,大量的政治課和所謂《就業指導課》《人生規劃課》應該好好的調整和壓縮一下了。


關注嬌羞帝老師,關注最新的教育資訊。


嬌羞帝老師


就在這個消息發出的第二天,很多學校就出臺了清考的公告
不得不說很多大學還是會按照教育的要求,嚴格的做好教育事業的把控,做好與國家政策的接軌,在推文裡,校方明確表示會逐步淘汰“水課”打造“金課”,這個要做到難度也不打,增加專業課的數量和質量,減少公共課,基本上實現這個目標也不難。問題就出在這個清考上,每個學校都希望保證自己學校的畢業率,所以才會出現清考的現象,在大學,老師和學生可以說是站在一條戰線上,老師恨不得所有的學生都能順利畢業,現在雖說教育局要求學校取消“清考”,很多學校也照做了,但為了學校的畢業率,也很難說學校會不會在平時的考試中下手腳。“清考”這個政策雖好,但能不能有實際性的作用,還需要教育局多下功夫


wuliAA7


要求是好的,但如果沒有給學校自主權,尤其是沒有給教師自主權(真正意義),可能會如中小學減負一樣只聞雷聲不見雨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