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榆林的房價?

火車上遇見666


本人榆林本地人自認為剛需,在買房途中不是看不上就是價格高攀不起!榆林地處毛烏素邊界,分為十縣二區,就經濟而言北六縣(區)相對南六縣富裕很多,按照我身邊朋友基本每家西安都有住房而且主觀意向為去西安發展,目前榆林有能源產業作為支撐有著陝西其他市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是中省一直強調去產能、結構化發展及發展第三產業,回想榆林除卻資源有什麼優勢?北六縣富人很大一部分南逃於西安等一二線城市,就榆林人口而言個人認為是淨流出狀態,目前榆林的房價得益於幾年前經濟危機已經榆林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以至於2017至今無房可買的狀態,但放眼二三年後榆林將會立起多少樓盤?人口的淨流出以及產業的單一性如何支撐榆林的高房價?今年我躍躍欲試的幻想購買某某祥的某某某府住宅小區但現實在我臉上給了響亮的耳光,有錢選不到好樓層好戶型,因此我放棄了!具體為需求大還是商業炒作我就不得而知!就榆林目前房地產市場現有開發區某祥某府大小戶型越1000套左右,某昌某苑應該也在300套左右,某遠某特區約200套左右,還有其他一些房企推出約1500套左右,以上粗略合計3000套房子,就供需平衡而言如果榆林缺房子幾年前就不會出現樓市冷現象(注榆林不可同西安比較,西安已定位發展國際性大都市)就棚改貨幣化安置應該消化不了這麼多房子吧?而我僅僅舉例開發區,還有東沙、西沙、西南新區等房產也需消化!很顯然目前榆林房產供給已經過量,試問就供需而言什麼支撐起了榆林的房地產業火爆現象我不得而知!因此我個人認為就全國大多樓市已逐漸遇冷,恆大更是最低七折售全國各地房產,榆林房產

目前泡沫已較嚴重,目前不敢入手買房擔心本人工薪階級三年的工資不及一次的下跌故不敢入手!此言論僅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寵沵忸


榆林的房價還是可以買入的,為什麼呢?榆林因為礦產資源豐富的緣故人均gdp排在第一,而且房價大概只有西安的一半5000塊錢左右。找到了2016年的,相比於河南的人均2-3萬的不知道幸福到哪裡去了!

(根據回覆區的內容更新一下答案,現在榆林的房子已經漲了1000-2000了,所以現在買房你們還是得琢磨琢磨,不過我分析的其它的是對的,僅供參考!)

有錢那就是任性,最近幾年明顯可以感覺到榆林的綠化多了,大量的人工林,封山育林。但是畢竟水資源等其它的環境限制,榆林沒有辦法吸引外來人口。

作為本地人的話對於房價的壓力還是很小的,基本上不會跟著內地那樣瘋長,一直保持著比較穩定的態勢,所以說買房的事情不需要千方百計地去琢磨。

那想買就買吧,自己適合就好!


火車上遇見666


我就榆林現在形式做一簡要介紹,榆林近年加大旅遊業推動,18年上半年旅遊人口達到千萬,營業額高達百億,政府計劃加大投資力度,城區建設,八月二日動工的四館兩中心,就建於萬達旁邊,西安榆林高鐵已經動工,未來幾年內,開發區將是榆林城市的新中心點!暫時來看,國家對於房地產的遏制,將會受到市場影響有所回落,長遠來看,榆林陝甘寧蒙晉最具影響力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的長遠目標推動,所以還是看好榆林發展,看好榆林房價!


井珏博



每顆星星所在的地方都是樓盤,位置最偏的星星均價都在四千五,榆陽區均價在六千五以上。


DaIChiLIu


榆林人均GDP高是因為國有大企業多,人均被拉高了,大多數人並不富裕,大企業基本都是工廠,在離城很遠的地方,難以形成消費力,北六縣經濟狀況較好,南六縣甚至還是貧困狀態。而且近年本地戶籍人口一直處於淨流出狀態,外來人口較少,有錢人都去西安發展了,資產也轉移到西安了。另外榆林市區都是沙地,可供大量開發,房價無上漲可能,不降就不錯了。買房子國有銀行基本不放款,首付比例高,大部分四成,二手房交易也大多數是要求一把付清,不接受貸款。總之在榆林買房被套是遲早的。個人觀點。


fengmu314


兩年前有新聞說榆林修起的樓盤20年也消化不了,現在居然同時開工60多處樓盤,這是個啥情況?


榆林段小段


個人認為:榆林的房價會出現貴的買不起,便宜的看不上的現象,個人認為未來會屬於租房的時代 PS:大夥可以討論討論


要麼哭要麼樂


資源城市的房價是訂給掌握資源或跟資源沾邊的人的,苦了那些吃瓜群眾。就像旅遊資源豐富的海南,高物價讓吃瓜群眾們苦不堪言,幸好政府給補貼。建議榆林地去精準扶持買不起房的吃瓜群眾!


在路上211781322


近幾年棚戶區改造只付補償款,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房價,導致房價上漲過快,前幾天看了一個在建的小產權都要四千多了,可想而知大產權有多貴了,而以榆林現在的工資收入來說,基本可以說已經是付不起首付款了,


88254183


根據國家對房地產政策的管控,2018年榆林房價我認為呈增速緩慢趨勢,但是也會出現部分地段漲幅較大的現象,建議國家繼續加強管控力度,將房價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畢竟,房子是廣大群眾生活必需品,年輕人現在就業壓力大,房子成為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