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是被我們玩壞了的傳統食品?

木華10


燻肉可以說是河北石家莊趙縣特色美食。從老輩就開始吃,它是記憶深處的味道。

今天中午,妹夫邀請到飯店吃飯,不喝酒。上了一道涼菜叫燻豬雜拌。色香味漂亮的沒的說。

做法:按比例把紅松和香椿的鋸末搭配好,倒入鍋底點燃。

燻肉先燻帶皮的一面,冒著熱氣的熟肉一方方皮朝下襬在特製的篦子上,隨即架在鍋裡,蓋上鍋蓋熏製。熏製一定的時間後,再將燻肉端出鍋上下翻個,並在呈紫紅色的肉皮上刷上一層香油,再次入鍋熏製。

燻肉時,人不能離開火,火大了,肉皮容易放炮,那就失了型,不成樣子了,燻肉味道好,型也很關鍵。所以,燻肉特別講究火候。刷了香油的燻肉出鍋後,晶亮的的肉皮上油光可鑑,肉的香味、香油的香氣和煙燻獨有的味道夾雜在一起,別有一番風味。

也許從小聞慣了這種只有民間柴房裡才能散發出的味道,在它進入鼻腔的瞬間心裡便湧出股股暖流,倍感親切。

在我們這兒,燻肉的吃法有多種。下酒時直接切片入口。佐餐呢,可以切成肉丁加入韭菜做成餃子餡。還可以烙油酥餅,來張餅卷肉,當地人俗稱這種吃法為“吹喇叭”。




聲宏紫閣


這個問題暗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描述是暗示人心不古。

正如題主所述,不僅是腐竹、粉絲、油條,還有鴨蛋,超標甜瓜,老鼠野貓羊肉串,福爾馬林毛血旺,光溜溜的無刺兒黃瓜,以及膨大素的西瓜。甚或是被稱為啤水的國產啤酒以及降焦的國產香菸,這些傳統食品和副食品基本上都被玩壞了。而且永不回頭,決絕的一往無前,特別是對生活副食品來說。

先說油條,現在你不得不添加明礬和鹼,就是做的快,效率高啊,吃口還好,但明礬有鋁的成分,能吃但不能多吃。那為什麼不直接發酵面呢?多費事,費時間啊?

再說粉絲,現在的粉絲好吃嗎?不好吃!但是吃口韌勁兒大,為什麼,食用膠不談了,大多添加了明礬來增強韌性,即使煮的時間長點,也不容易斷。

接著說白酒,特別是液態發酵勾兌白酒,如果食藥監真正去市場檢測,我想都不合格,都含有塑化劑成分,這個真的敗壞傳統,白酒可以技術添加調和,但塑化劑成分不可饒恕。

再接著說黃瓜吧,你還能見到小時候渾身長滿毛茸茸刺的漂亮修長的黃瓜嗎?見不到了基本上,都被改良了,不僅不好看,而且影響吃口,徒有瓜名,改良過度。

緊接著說說國產啤酒吧,越做越水,被戲稱為啤水,國產最好的渾濁型小麥白啤都感覺寡淡,你會發現太不美好了。

再說說國產香菸吧,國產香菸品質自從08年以來,菸草稅提升了兩次,品質降低了兩次,降焦油就是對人民享有美好副食品權利的犯罪,國產頂級的中華也就那個味道吧,相當於十五年前自家捲菸廠生產的上海牌香菸。

不說了,該總結了,至於為什麼很多傳統食品被玩壞了,第一,人太多了;第二,自然生產養殖跟不上社會需求;第三,步子確實邁的大了,減法不會做;第四,民營競爭大環境生態不好。第五,不說了,你來補充吧。


樓蘭餐廳老王


還記得前一陣子出了個臭豆腐的成份印了屎的新聞嗎?

當時看到的時候,讓很多人都驚呆了!

因為臭豆腐可以說是我從小吃到大的,雖然大人們會提醒外面油炸的不乾淨,要少吃,但是那個香味是擋不住的誘惑!

後來也會有很多次聽到,臭豆腐的製作過程及其噁心,也聽說用了屎的,但是從沒有碰到過這樣明目張膽的印在明面上的!


長沙的臭豆腐是黑色的,用滷水滷製的,我常去賣的小攤都是去進貨回來炸,他自己也做過滷製的白豆腐,都是很乾淨的。而且,品牌出來之後,口味基本上就那幾家比較好,外皮酥脆裡面鮮嫩,沒有怪味和異味。

品牌的臭頭腐其實可以放心大膽的吃!


後來在一個群裡聽說了這個臭豆腐印有屎的事件,應該是商家自導自演的一齣戲,這個牌子我們從來沒聽說過,為了推這個產品,故意ps引爆一枚炸雷,討論都炸開鍋了,然後廠家出面澄清,大概就是這樣一個套路,不過現在我仍然不記得這個名字。


因為,臭豆腐只有現炸的才最好吃,趁熱吃爆漿,那種封入包裝袋的真空包裝味道真的就那樣,軟塌塌的,不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