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安一隅的南明王朝總共經歷了幾位皇帝,他們都有著怎樣的結局

1644年3月18日,一則消息傳遍大明國的大江南北,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城,崇禎皇帝於煤山上吊自殺,大明朝亡了。

偏安一隅的南明王朝總共經歷了幾位皇帝,他們都有著怎樣的結局

大明王朝,中國的最後一個漢人政權,自太祖朱元璋建國以來,經十六帝,歷時276年,突然之間,就這麼亡了,恍惚間,人們還以為自己是在做夢。事實是,這不是夢,是真的,大明朝亡了。

偏安一隅的南明王朝總共經歷了幾位皇帝,他們都有著怎樣的結局

君王雖已死社稷,但大明朝的舊臣們,依然心繫大明。他們在南方的大片土地上先後建立起一個又一個的政權,繼續與清軍做著頑強的鬥爭,他們的很多事蹟都是可歌可泣的。南明的這些政權是值得記錄的,南明王朝主要有以下幾個政權:

一、弘光政權(1644年—1645年)

董事長:“蛤蟆天子”朱由崧,父親是萬曆皇帝最寵愛的妃子萬貴妃的兒子福王朱常洵,堂哥是崇禎皇帝。

總經理:史可法

總裁:馬士英

大股東:靖南侯黃得功、廣昌伯劉良佐、東平伯劉澤清、興平伯高傑、南寧候左良玉、東林黨領袖錢謙益、兵部尚書阮大鋮等

競爭對手:多爾袞領導的大清政權、李自成領導的大順政權、張獻忠領導的大西政權

政權結局:皇帝昏庸,嗜酒好色,內部黨爭太甚,內憂外患,後左良玉“叛變”,史可法“血染揚州城”,弘光政權歷時一年,被清軍所滅。南京城被清軍攻破後,朱由崧逃至蕪湖,依附於黃得功,後黃得功戰死,部下田維叛變,捉了朱由崧獻給清軍。朱由崧被押至北京後,於第二年處斬於宣武門外。

偏安一隅的南明王朝總共經歷了幾位皇帝,他們都有著怎樣的結局

二、潞王政權(1645年——1645年)

弘光帝被俘後,馬士英、阮大鋮等人在杭州立潞王朱常淓任監國,十多天後,即投降清軍,潞王朱常淓也被押至北京,第二年與朱由崧一起被斬。

三、隆武政權(1645年——1646年)

董事長:唐王朱聿鍵,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個兒子唐王朱桱的八世孫

總經理:鄭芝龍

總裁:黃道周

大股東:鄭鴻逵、鄭芝豹、鄭彩、蔣德璟、曾櫻等

競爭對手:多爾袞領導的大清政權、張獻忠領導的大西政權、朱以海領導的魯王政權

政權結局:隆武帝是南明眾多皇帝中較有作為的一位皇帝,但是沒有實權,主要依靠鄭芝龍的力量,形同傀儡。對內,隆武帝一方面受鄭芝龍家族的監控,另一方面,還得提防魯王政權。對外,隆武帝要面對李成棟率領的清軍的大勢進攻。隆武帝,可謂三面受敵,處境很不樂觀。隆武帝為了擺脫困境,御駕親征,率軍北伐,後被俘,絕食而死。隆武帝死後,鄭芝龍沒經受住清廷的誘惑,最終投降了清廷。

偏安一隅的南明王朝總共經歷了幾位皇帝,他們都有著怎樣的結局

四、魯王政權(1645年——1655年)

清軍攻破南京城後,魯王朱以海被擁立為監國。朱以海監國近十年,沒有稱帝,但是與當時福建的名義上的隆武政權相互爭鬥。魯王政權後來被清軍擊敗,魯王在張煌言一干人等的陪同下投靠了鄭成功。鄭成功本來是隆武帝的堅定支持者,鄭成功不滿朱以海在敵軍虎視眈眈的時候還與隆武帝內鬥,但是念在朱以海是明朝宗室的份上,還是對朱以海以禮相待,把他安排在金門居住,後來朱以海病死在那裡。

五、永曆政權(1646年——1662年)

董事長:桂王朱由榔,萬曆皇帝的孫子,史可法最初曾主張立他的父親朱常灜為帝,不料馬士英等人捷足先登,立了福王朱由崧。

總經理:孫可望

總裁:李定國

大股東:劉文秀、艾能奇、何騰蛟、堵胤錫、沐天波等

競爭對手:多爾袞領導的大清政權、朱聿鐭領導的紹武政權

政權結局:隆武政權被滅後,桂王朱由榔在廣東肇慶被擁立為帝。永曆帝本來是最有希望成為亂世中的中興之主的,早期他與李自成的大順軍餘部聯合抗清,一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後來內部發生了內訌,李自成餘部的農民軍勢力被排擠,永曆政權原本大好的局勢再度惡化,李自成的餘部宣佈脫離南永曆政權,自己單幹。其後,永曆政權又與張獻忠的餘部蘇可望、李定國等人合作,形勢也曾一度大好,結果又因為孫可望和李定國的兄弟相殘,永曆政權再次掀起一場內鬥,孫可望率部攻打李定國部,反被李定國擊敗,孫可望於是投降了清軍。永曆政權形勢急轉直下,永曆帝只能逃亡到緬甸,緬甸國王莽達收留了他,後來莽達的弟弟莽白髮動政變殺死哥哥後自己繼位。不久之後,莽白又發動咒水之難,大肆屠殺永曆帝的隨從人員。黔國公沐天波也死於這次流血衝突之中,在金庸先生所著的《鹿鼎記》裡,韋小寶有七個老婆,其中一個是雲南沐王府的小郡主沐劍屏,沐劍屏的父親正是沐天波。後來,吳三桂率大軍進攻緬甸,緬甸國王莽白接到消息後,主動把永曆帝等人送給了吳三桂。永曆帝等人被吳三桂押到昆明,為了避免夜長夢多,吳三桂將永曆帝及其眷屬25人在昆明篦子坡用弓弦給活活勒死,永曆帝死的地方後來被改名為逼死坡。

偏安一隅的南明王朝總共經歷了幾位皇帝,他們都有著怎樣的結局

金庸先生筆下的小郡主沐劍屏

六、紹武政權(1646年末——1647年初)

在隆武政權覆滅後,隆武帝朱聿鍵的弟弟朱聿鐭被蘇觀生、顧元鏡等人在廣州擁立為帝,是為紹武帝,該政權被稱為紹武政權。朱聿鐭的紹武政權從成立之初就與朱由榔的永曆政權形成一種相互對峙的局面,彼此都以自己是正統自居。後雙方爆發內戰,紹武政權獲勝,全軍上下歡呼雀躍。殊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危險已然悄悄來臨。在兩大陣營自相殘殺打得火熱的時候,李成棟率領的清軍也兵臨廣州城外。不久之後,清軍殺入廣州城,蘇觀生率眾抵抗,不敵,廣州陷落,蘇觀生自殺,臨終前留下一句話,叫做”大明忠臣義固當死“。紹武帝被清軍俘獲,李成棟讓人給紹武帝送上吃的,朱聿鐭沒吃,說道:“我要是吃了你們的食物,喝了一口你們的水,我還有臉到地底下去見列祖列宗麼!”後來紹武帝上吊自殺,前後持續了一個月的紹武政權,宣告覆滅。

七、定武政權(1646年——1664年)

大順政權的董事長李自成敗亡後,部將郝搖旗為了聯明抗清,擁立了一個叫做朱本鉉的人為帝,年號定武,所以稱為定武帝。定武帝在位十八年,郝搖旗抗清失敗被俘後遭殺害,定武帝也於第二年死去。定武帝是否真實存在,一直以來都飽受人們的質疑,並且很多人懷疑朱本鉉並不是真正的明朝宗室之後。

八、明鄭政權(1661年——1683年)

明鄭政權,又稱臺灣鄭氏政權,最初由延平王鄭成功在臺灣建立,鄭成功祖孫三代一直奉大明王朝為正朔,禮待眾多的明朝宗室,意圖以臺灣為根基,恢復大明。鄭成功原名叫鄭森,小時候隨父親一起進宮見隆武帝,隆武帝看到鄭森相貌奇特,認定鄭森以後必然是大明的忠臣良將,於是對鄭森喜歡的不得了,並賜名鄭森為朱成功,這也是鄭成功稱為國姓爺的原因。明鄭政權名義上仍是南明的的延續,歷鄭成功、鄭經、鄭克塽三代。清康熙年間,施琅率軍攻下澎湖島,鄭克塽投降清朝,明鄭時期宣告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