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手機用戶201235


這些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一般來說,得了糖尿病會有“三多一少”的症狀,就是喝水多、排尿多、吃得多但是體重減少。這些都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嚴重的還會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脅,所以大家有必要了解清楚糖尿病的高發人群有哪些,從而更好的避免糖尿病。

1.年齡大於45歲的人。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糖尿病的幾率越高。

2.身材肥胖的人。肥胖的人的脂肪細胞比較大,對胰島素沒有正常人那麼敏感,導致患者的血糖增高,體內為了使血糖正常,迫使胰島要不停工作,不停的分泌胰島素。長時間下來,胰島會因為衰竭,容易患上糖尿病。

3.有高血壓或者高血脂的人。高血壓和高血脂患者都會對胰島素有抵抗作用,而且會加速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及惡化。另外一些高血脂患者,他們血液中的脂質物質含量增加,然後再轉化成糖分使血糖增高。

4.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據瞭解現在糖尿病有一定遺傳性,所以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比較容易患糖尿病,應當定期檢查血糖。

5.有一些女性也容易患糖尿病,包括年齡大於30歲的妊娠婦女,或者有妊娠糖尿病史者,以及曾分娩過體重大於4公斤大嬰兒的女性都容易患糖尿病。

6.缺少運動的人。運動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幫助消耗熱量,可以瘦身減脂。缺少運動會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容易患糖尿病。


39健康網


幾乎每個人的身邊都會有那麼幾個糖尿病患者,他們是我們的親人、同事、朋友,年齡從幾歲到幾十歲,我們是否該深思,為什麼得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是什麼原因讓我們離糖尿病越來越近?

更容易患上糖尿病的幾類人:

1、家裡有糖尿病史的,如果父親、母親都有,那麼他們的子女很容易患上糖尿病。

2、飲食不規律,很多人認為糖尿病是是富貴病,是因為吃的太好了,其實不完全是,飢一頓飽一頓、餓的時候吃的太多,或是經常吃10分飽,都容易得糖尿病。

3、愛吃甜食,為什麼叫糖尿病,吃太多甜食為患糖尿病打下了基礎,雖不是直接原因,但肯定是間接原因。

4、不愛運動,身體裡多多餘的能量消化不了,只有通過尿液排除,好多輕微糖尿病人通過加強運動是可以改善的,如果你是一個愛運動的人,請堅持。

5、過於肥胖的人,肥胖的人不愛運動,是導致糖尿病發病的一個重要原因。

6、生活不規律、熬夜的人,一個生活不規律的人得任何病的概率都大於生活規律的人,糖尿病也不例外。

7、飲食太好,過細。飲食太好會使身體發胖、血脂稠、也容易患糖尿病。

8、懷孕。(1)年齡超過30歲的高齡孕婦。

(2)肥胖,妊娠前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或者妊娠後盲目增加營養,進食過多,活動過少,體重增加太多的孕婦。

(3)直系親屬中已出現過妊娠糖尿病病人的孕婦。

(4)以往妊娠時曾出現妊娠糖尿病的孕婦。

(5)生育過巨大胎兒(體重大於8斤)的孕婦。

糖尿病患者日常調理:

嚴格按照糖尿病飲食進餐,家庭是做好飲食護理的關鍵,因此對家屬要講明控制飲食的重要性,使其明白糖尿病的發病原因和飲食是密切相關的,不可掉以輕心,出院後仍要按醫生的要求合理飲食,並囑咐家屬做好糖尿病患者飲食的配餐員、監督員。

一個調理糖尿病的方子:青錢柳薏仁茶

青錢柳被譽為醫學界的第三棵樹,青錢柳降血糖相信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都知悉,一方面含有豐富的皂苷、黃酮、多糖等有機營養成分,可以平衡人體糖代謝;另一方面又含有與糖代謝和胰島素作用密切相關的Ni、Cr、V、Se等元素,可以協助胰島素髮揮降血糖作用,並能改善糖耐量。

而薏仁對糖尿病的改善作用近來也引起關注,薏仁可以抑制肝糖原分解、肌糖原酵解,抑制糖異生,幫助降血糖的同時,還可預防糖尿病併發症,另外,薏仁祛溼利水消腫,可大大改善糖尿病人下肢浮腫的症狀。

青錢柳和薏仁兩者相結合,配製“青錢柳薏仁茶”,具體方法如下:

青錢柳10克,薏仁5克,洗淨後加水煮茶,飯後飲用。

網上也有很多成品的青錢柳薏仁茶出售,這種茶降血糖的效果不錯,假貨也多,購買時記得看好成分,當然不怕麻煩的,也可以自己煮。

糖尿病人飲用青錢柳薏仁茶,控制血糖平穩、消除腫脹、尿頻不適的效果都是不錯的,若是調理過程中發現血糖下降幅度較大,可諮詢醫生後再決定是否調整藥量。


weiyi立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並通過各種方法來預防糖尿病這種“富貴病”。

要想預防糖尿病,首先要知道,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這12種人容易得糖尿病。

1.年齡≥40歲。

2.有糖尿病前妻史,哦不對,寫錯了,是有糖尿病前期史。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損和糖耐量異常。
空腹血糖受損是指:空腹血糖≥6.1mmol/L,<7mmol/L,而糖負荷後2 h血糖(就是標準的75g葡萄糖耐量試驗的2小時血糖)<7.8mmol/L。
糖耐量異常是指:空腹血糖<7mmol/L,糖負荷後2 h血糖≥7.8mmol/L,<11.1mmol/L。
這裡的血糖值是指:靜脈血漿的葡萄糖數值。

3.超 重(BMI≥24 kg/m2 )或 肥胖(BMI≥28 kg/m 2 )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圍≥90 cm,女性腰圍≥85 cm)。

體質指數(BMI)=體重/身高2(kg/m 2 )。
腰圍:肋骨下緣與髂嵴連線中點的腹部周徑。

4.靜坐生活方式。

上班辦公坐著,下班看電視、用電腦、玩手機都是坐著,很少抽時間鍛鍊身體。

5.一級親屬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有2型糖尿病,你就容易得2型糖尿病。

6.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婦女。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間發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謝異常,但血糖未達到顯性糖尿病的水平。

7.高血壓:收縮壓≥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90 mmHg,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

8.血 脂異 常 : 高 密度 脂 蛋 白 膽 固 醇(HDL-C)≤0.91 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調脂治療。

9.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肌梗塞、心絞痛、心肌缺血等。

10.有一過性類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類固醇糖尿病是指:內源性或者外源性糖皮質激素增多引起血糖升高,達到了糖尿病的標準(空腹血糖≥7mmol/L,或者,隨機血糖或糖負荷後2 h血糖≥11.1mmol/L)。
這裡的血糖值同樣是指:靜脈血漿的葡萄糖數值。

11.多囊卵巢綜合徵(PCOS)患者或伴有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的臨床狀態(如黑棘皮徵等)。

多囊卵巢綜合徵(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種生殖功能障礙與糖代謝異常並存的內分泌紊亂綜合徵,其中持續性無排卵、雄激素過多和胰島素抵抗是其重要特徵,是生育期婦女月經紊亂最常見的原因。

12.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和(或)抗抑鬱藥物治療和他汀類藥物治療的患者。

精神藥物(包括抗精神病藥、抗抑鬱藥、鋰鹽,阿立哌唑和氨磺必利例外)有誘發糖尿病的不良後果,尤其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如氯氮平、利培酮、奧氮平、喹硫平、齊拉西酮等。
他汀類藥物,如辛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長期服用有升高血糖的風險。

上述危險因素中,糖尿病前期病史和中心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

如果不幸,你成為那個容易得糖尿病的人,該怎麼辦呢?

1.改變生活方式。

如管管嘴巴,讓飲食合理起來;不要久坐,讓身體動起來,減掉贅肉和小肚腩;戒菸限酒,等等。

2.定期篩查。

每年進行空腹血糖或任意點血糖篩查,其中空腹血糖篩查是簡單易行的方法,宜作為常規的篩查方法,但有漏診的可能性。如果空腹血糖≥6.1 mmol/L或任意點血糖≥7.8 mmol/L時,建議行OGTT(空腹血糖和糖負荷後2 h血糖)。

除了查血糖,每年還要查血壓、血脂、尿酸等,如果超標,要及時處置。

3.藥物干預。

對於糖尿病前期人群,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干預,使用二甲雙胍、a-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類藥物(TZDs)、GLP-1受體激動劑以及減肥藥奧利司他等藥物,尤其是二甲雙胍和阿卡波糖比較常用。

但是,由於目前尚無充分的證據表明藥物干預具有長期療效,所以,只有在強化生活方式干預6個月效果不佳,且合併有其他危險因素的情況下,方可考慮藥物干預。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我是醫生。歡迎關注“漢中陶大夫”!也歡迎大家點贊、留言!


漢中陶大夫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全身性和進展性疾病,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紊亂性疾病,主要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障礙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進而可能引發各種急性或慢性併發症。


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和後天環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導致的,主要有以下這些人群容易得糖尿病:對於未成年人,出生體重小於2.5kg的兒童容易得糖尿病;對於大於18歲的成年人群,具有下列任何一個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險因素者都容易得糖尿病,這包括了:

(1)年齡≥40歲;

(2)有糖調節受損史;

(3)超重(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圍≥2250px,女性腰圍≥2125px);

(4)靜坐生活方式;

(5)一級親屬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6)有巨大兒(出生體重≥4kg)生產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婦女;

(7)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

(8)血脂異常(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0.91mmol/L、甘油三酯≥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調脂治療;

(9)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10)有一過性類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1)多囊卵巢綜合徵(PCOS)或抗抑鬱藥物治療的患者。


在上述各項中,糖調節異常是最重要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有1.5%~10.0%的糖耐量減低患者進展為2型糖尿病。


中國疾控中心


你好!養生君以為,容易患糖尿病的人群,主要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糖尿病的發病

1型糖尿病的發病與自身免疫和遺傳有關,2型糖尿病的發病與基因缺陷和遺傳有關。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有較強的遺傳性,尤其是2型糖尿病,它的遺傳性更強。

因此,如果家族中有人患2型糖尿病,那麼我們就需要特別注意了。 雖然糖尿病的遺傳性較強,不過好消息我們遺傳的並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這種易感體質。如果後期多注意生活習慣,是可以有效避免糖尿病的發生。

因此,容易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這些:

1、糖尿病前期

這一類病人屬於半隻腳,已經跨入了糖尿病陣營,隨時就有轉變為糖尿病的可能。

如經常測得空腹血糖偏高,為6.1-7.0mmol/L之間,高於正常人,卻低於糖尿病人群的血糖水平。 因此,如果你屬於這一類人群,就一定要特別注意飲食和運動。

2、家族有糖尿病者

這一類雖然沒有糖尿病前期風險那麼大,但同樣屬於高危人群。上面我們已經提到,糖尿病有較強的遺傳性。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人,那麼就意味著我們屬於糖尿病易感體質。到了一定40歲後,隨時都有爆發糖尿病可能。



3、肥胖

這個是2型糖尿病發病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肥胖會加重胰島負擔,導致胰島功能衰竭,爆發糖尿病。

怎麼判斷自己是否肥胖呢?

計算自己的BMI值即可,BMI=體重/身高/身高,參照下圖,看看自己是否為肥胖體質。


4、年齡超過40歲

40歲以後,人體的各種機能都可以走下坡路,胰島功能也不例外。因此過了這個年齡階段,就需要特別注意生活習慣,經常查一下自身血糖水平,以防萬一。

5、高血壓、高血脂

我們經常提三高,說的就是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它們三個經常都是相輔相成。如果有了上面的兩個,那麼則一定要特別當心糖尿病。



6、其它

如熬夜、酗酒、吸菸、壓力大、暴飲暴食等諸多不良習慣,都是誘發糖尿病的存在。


因此,養生君以為,想要遠離糖尿病,總的來說就是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

最後,養生君祝大家能遠離糖尿病!


醫線天養生園


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是綜合的,十分複雜。例如遺傳因素會讓誘發糖尿病的幾率增加很多,但同時和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密不可分。一型糖尿病的發病還有可能和病毒入侵、情緒原因、心理原因有關。

不過誘發糖尿病的大多數原因都要和遺傳和飲食掛鉤。

有遺傳因素的人群是最容易誘發糖尿病的,這類朋友最好要注意自己的日常飲食,改掉高油高鹽、暴飲暴食、過量食用甜點的習慣,注意運動和提高體質。

另外,即使沒有家族遺傳史的朋友也不能就此肆無忌憚地放寬飲食戒律,飲食上最好注重清淡,合理搭配食材、合理攝入每日能量、配合適量運動增強體質。

一型糖尿病容易在青壯年期誘發,拋開遺傳因素,其中和暴飲暴食、飲食多油多脂、愛吃甜品有關,同時體質弱、情緒容易抑鬱也有相關聯繫,所以要注重身心健康,清淡飲食,加強免疫力。

二型糖尿病大部分在中年老年,肥胖人群中多發,遺傳佔一定因素,同時和飲食上的關係是最大的,長期暴飲暴食、高油高鹽的飲食導致胰島承受的負擔過重,長期下來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就容易引起二型糖尿病。

所以綜上所述,有遺傳因素的朋友最好是注重日常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加強體質,身心共同健康。沒有遺傳因素的朋友平時也要清淡飲食,注重鍛鍊,保持良好心情。


袁欣營養師


1 、家族史。在我國2型糖尿病的遺傳度為51.2%-73.8%,一般高於60%;而1型糖尿病的遺傳度為44.4%-53.7%,低於60%。糖尿病患者的子女比普通人罹患糖尿病的機會稍大,但是否發病,更重要的決定因素還在於後天的環境因素(主要是飲食和運動),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二者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最終才能誘發糖尿病。

2 、中老年人。人到中年生活工作壓力加大,精神緊張,各種臟器漸漸老化,細胞功能逐漸衰退等,而在飲食和生活方式上太過放縱自己,使得這部分人容易患糖尿病。

3 、體重偏肥胖者。肥胖患有糖尿病的概率稍高些,兩者同屬於代謝性疾病,有共同的發病基礎。在2 型糖尿病中有很大一部分屬於肥胖類型,尤其是腹型肥胖。

4 、高血壓和血脂異常者。糖尿病患者常伴隨著高血壓、高血脂,它們已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同時又是患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因為這些疾病都有胰島素抵抗,同屬於代謝綜合徵。 5 、吸菸好酒者。菸草中含有刺激腎上腺素分泌的物質,當大口吸入香菸時,會使人精神興奮,血管收縮,這對糖尿病患者是不利的。因為血管收縮和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多都會使機體處於一種應激狀態,使抑制胰島素分泌的物質分泌增多,血糖升高。如果經常喝酒的話,就會給肝臟等內臟器官造成過大的傷害,可能會損害身體健康。糖尿病患者不宜喝高度數白酒,如果經常飲酒會導致血中甘油三酯升高,並對肝臟產生沉重的負擔,肝臟在酒精的長期刺激下,會發生硬化,從而對糖元的儲存發生影響,這對血糖的穩定極為不利。

6 、日常生活中缺乏運動者。運動除了消耗熱量、減輕肥胖外,還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因此,缺乏運動者是糖尿病瞄準的一個對象。

7、飲食不規律者。如暴飲暴食、嗜甜多油、三餐不定時不定量等等都極易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精準營養


糖尿病已經成為了一種,危害很多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九類人群最易患糖尿病:

  那麼,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呢?糖尿病高危人群應該怎樣預防?下面羅列了9種容易得糖尿病的人和怎樣預防的方法,看看吧。

  容易患糖尿病的9種人

  1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中有患糖尿病者,即為有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的患者1/3的後代將表現為糖尿病或糖耐量異常;雙親患有2型糖尿病,估計其後代達60歲時,糖尿病發生率約為50%。

  還有另外的一些人的遺傳傾向又是怎麼樣的呢?

  另有12%伴糖耐量減低;母親患糖尿病的遺傳傾向高於父親;有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糖尿病的發生年齡早於無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

  2、高血壓和血脂異常者

  糖尿病常常是一手牽著高血壓,一手拉著血脂異常來影響人體,它們已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同時又是患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因為這些疾病都有胰島素抵抗,同屬於代謝綜合徵。

  3 、吸菸者

  吸菸可以使多個器官受損,特別是心血管系統。而糖尿病病人吸菸對已發生心血管併發症的人來說,那是雪上加霜,有害無益。

  4 、缺乏運動者

  如果你經常性的不進行體育鍛煉,就很容易得糖尿病。

  運動除了消耗熱量、減輕肥胖外,還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因此,缺乏運動者是糖尿病瞄準的一個對象。

  5 、中老年人

  人到中年生活工作壓力加大,精神緊張,而生活條件改善,攝取熱量較多,運動量減少,熱量消耗降低。

  另外,人到中年以後,各種臟器漸漸老化,細胞功能逐漸衰退等,使得這部分人容易患糖尿病。

年齡40歲以上就應該每年檢查尿糖、糖耐量、血糖、血脂、血壓等,這對糖尿病的早期發現很重要。

  6、肥胖者

  2型糖尿病發生的危險性與肥胖呈正相關,肥胖的病程越長,程度越重,患糖尿病的危險就越高,尤其是腹型肥胖(男性腰圍≥90釐米,女性腰圍≥80釐米)患2型糖尿病的危險性更大。

  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項坤三等人的研究表明,內臟型肥胖是導致2型糖尿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來說,肥胖體重指數在25以上的成年人才容易患內臟型肥胖,但有14%左右的非肥胖中國成年人,也患有內臟型肥胖,中國人的脂肪容易在內臟周圍存積,因此更容易得2型糖尿病。

  肥胖造成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容易造成胰島素過多地分泌,胰島素過多分泌不可能持續很長時間,胰島細胞最後會不堪重負而發生功能衰竭,引發糖尿病。

  7、高熱量飲食習慣的人

  攝入高熱量及結構不合理的膳食而體力活動不足,易導致肥胖及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可促進糖尿病的發生。

  8、食用過多糖類和澱粉的人

  糖尿病本質是糖代謝功能失調,如果日常飲食當中過量攝入糖類和澱粉類的,人體又無法正常消耗,過量的無法代謝,最終導致病理性的代謝失調。

  事實上日常飲食清淡,少吃澱粉類,如土豆、玉米、大米、精麵粉的人一般不會得糖尿病。

  9、不明原因的疲勞的人

  典型的“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減輕症狀並不多見,而疲勞症狀在休息後不能緩解,是糖尿病患者最早出現,也是最多的臨床表現。

  結語

:只有通過健康的飲食方式,還有每天堅持鍛鍊,這樣,才能減少自己得糖尿病得機率。對於一些容易得糖尿病的人來說,也需要時刻的注意著自己的血糖,如果發現身體有不適的情況,就必須要及早的進行治療和調養。


安DA叔


糖尿病的高危群體包括:

1,親屬中(尤其是父母兄弟姐妹)有糖尿病患者;

2,長期進食過多高脂肪高糖食品;

3,懷孕期血糖水平超過正常值;

4,青少年時期生活條件較差,經常處於飢餓狀態等。



但是,大多數高危人群只是比正常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更高,並不是一定會發展為糖尿病。

其實引起糖尿病的原因,在醫學上還沒被完全研究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