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纽因讲乐器比小提琴拉得好|乔小兵讲解降龙十八掌第4、5、6掌

以下文字是《调音秘笈》中关于这3掌的原文


第四掌

接下来的3招都是取自梅纽因解说的【管弦乐团的乐器】CD。在LP时代就有英、法、德语版。所有示范乐段都来自多位名指挥家与乐团的录音,是认识音色与表现的绝佳参考。对于不了解何谓频域平顺的,我常建议用耳机(平价即可)聆听这张CD内各种乐器的拉奏作为学习,因为它的每一节每一段音乐旋律频域都是平顺的。

在第4招,您可以在这张CD的弦乐部小提琴,听到音场正中梅纽因的解说,这也可提供移动喇叭后随时检测正中音像有否偏离的参考。另外,音场左中有各种小提琴技法的示范,也可提供中音与高音延伸绝佳参考。不过,通常我会把这招放在低音调妥之后微调再用,特别是以toe-in或toe-out调节中高音域音像的结像度。

第五掌

第5招,大提琴,除了提供人声正中定位参考,右侧喇叭中与大提琴先拉出4个音符,然后才是独奏大提琴的下行与上行旋律扫描,正可提供检视右侧喇叭低音域是否平顺的参考。如果低音太多,就将喇叭离开后墙往前平移。直到低音适量。反之亦然。原则上,两侧喇叭同步移动。到最后微调时可只动单侧。由于各个音响空间规则不一,调音完成,两侧喇叭呈现不对称是极其自然的结果。

第六掌

第6招是低音提琴。同样提供中间定位以及右侧喇叭更低音域调整参考,也是先大提琴再出现低音提琴的频域扫描,调整原则一如第5招。


以下音频选自《梅纽因讲交响乐队乐器》第1 轨(小提琴),并附有录音中讲解译文。

这是弦乐器家族成员的声音。

首先是小提琴,之后是中提琴,第三是大提琴,最后是倍大提琴。

这些家族成员,外观十分相似,但是个头……

它们都拥有四根纺丝,从琴身(共鸣箱)延展在琴把上。

下面可以听到小提琴的四根弦空弦的声音,同时还可以通过左手手指按压琴把,以改变琴弦的长度,发出50种以上的不同音符的声音。

我可以用左手的手指来改变琴弦的长度。

梅纽因讲乐器比小提琴拉得好|乔小兵讲解降龙十八掌第4、5、6掌

弓子相当于演奏者手臂的一部分。

而且可以完成演奏员所希望的各种表现

声音可是让人难以听到的极弱音,演变成持续而极具穿透性的。

梅纽因讲乐器比小提琴拉得好|乔小兵讲解降龙十八掌第4、5、6掌

弓子也可以在琴弦上跳动起来,以随心欲地断开各个音符。

这是一个意大利语的词汇,意思是“自然跳弓”。

梅纽因讲乐器比小提琴拉得好|乔小兵讲解降龙十八掌第4、5、6掌

另外一个意大利语的词,意思是“顿弓”。

“TrimiKi”是在琴弦上移动弓时的“碎弓”

梅纽因讲乐器比小提琴拉得好|乔小兵讲解降龙十八掌第4、5、6掌

作曲家在一些作品中,会利用拨弦的表现。

这时,演奏员会把弓子反过到,用弓背代替马尾“拉”弦。

梅纽因讲乐器比小提琴拉得好|乔小兵讲解降龙十八掌第4、5、6掌

弓子在弦上拉奏时,也可以同时拉两根弦,以奏出和声。

这种演奏称为“双弦”

梅纽因讲乐器比小提琴拉得好|乔小兵讲解降龙十八掌第4、5、6掌

有时作曲家在作品中,要求小提琴利用弱音器表现弱音。

这时演奏员会在小提琴的琴马上,插一只弱音器。

安上弱音器后,小提琴的声音会变弱,同时音色也会显得暗淡。

梅纽因讲乐器比小提琴拉得好|乔小兵讲解降龙十八掌第4、5、6掌

通过左手手指在指板上的轻按弦,

演奏员可以奏出长笛般的声音。

这是利用开放弦的自然谐波。

可以听到这时的音色显得略平。

(通常称其为“泛音”-译者注)

梅纽因讲乐器比小提琴拉得好|乔小兵讲解降龙十八掌第4、5、6掌

可以用一根手指在琴弦上轻触以产生泛音。

梅纽因讲乐器比小提琴拉得好|乔小兵讲解降龙十八掌第4、5、6掌

最后,小提琴手经常无法把他的弓子放下,用手指拨动琴弦进行“拨奏”。

梅纽因讲乐器比小提琴拉得好|乔小兵讲解降龙十八掌第4、5、6掌

下面我们来听一段帕格尼尼所作的《Nel Cor Piu Non Mi Sento》。

这段旋律中,使用了拉弦和拨弦两种演奏法。

梅纽因讲乐器比小提琴拉得好|乔小兵讲解降龙十八掌第4、5、6掌

以上的声音,都是出自一把小提琴的独奏。

梅纽因讲乐器比小提琴拉得好|乔小兵讲解降龙十八掌第4、5、6掌

而多把小提琴同时在乐队里演奏的声音,会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

特别是第一小提琴组与第二小提琴组演奏的和声,会显得声音格外丰富。


梅纽因讲乐器比小提琴拉得好|乔小兵讲解降龙十八掌第4、5、6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