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進廠打工的人,都去幹什麼了?

用戶67013660316


還是很能理解現在的年輕人不想進工廠打工,畢竟在工廠裡面打工的話,上班的時間特別的長,而且基建的壓力也是比較大的,在工廠上班時間久了以後對於,社會交際能力也是很有影響的,有些工廠裡面還有一些有毒物質,對身體也是有害的。

1.有個初中同學初中畢業以後就沒有上了,但是她不想進工廠裡面上班,就去了她親戚開的一家足浴店,在裡面做服務員。但是感覺即使是在他親戚的店裡做服務員,對他的人生也沒有特別顯著的影響,畢竟工資有時候其他的服務員差不多的,就這樣做了很多年以後回來,好像他從他親戚的那個店裡辭職了,再後來好像就是隨便找個人嫁人了,現在不清楚她具體在做什麼工作,可能是在農村帶孩子吧。


2.有個本家堂弟初中沒上完就出去,廣東那邊的一家工廠上班打工了,後來他就慢慢的去西安、北京這些地方發展,有跑過銷售之類的工作。現在是在西安的一家公司做那種註冊代理業務,因為口才好,做的還算不錯。


3.有個親戚初中唸完就沒有再繼續上學了,後面的幾年,他基本上是在縣城的一家批發部裡面給人打工,就是開著貨車去鄉下各個商店裡面賣貨的那種。這期間有半年時間,他是去廣州的一家工廠打工,可能是覺得在工廠打工不是長久之計,回來後他還是在批發部裡面打工,後來他自己開了一家批發部,但是後來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了。

雖然批發部的生意沒做好,但是這幾年的時間,他的口才方面鍛鍊的還算可以,現在他是在北京做房產中介,工資水平還可以。


4.鄰居家的小夥子,初中畢業以後,最開始學的是廚師,但是後來可能感覺做廚師方面還是比較辛苦的,最終他帶著媳婦兒一起去浙江杭州的一家工廠上班,在那裡他做了幾年時間賺了10萬塊錢以後回家開始養羊。

現在他在老家一年能賣出去200只羊,做的規模還算可以。


饕餮視聽


其實,不是大家不想去工廠打工,而是就業門檻限制了一些沒有學歷的人。在我們這裡,國企因為正規,有社保和醫保,對打工者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包括一些私企,待遇好又是雙休的話,人們也是趨之如騖的。

我在國企的時候,把很多老家的同鄉安排進了企業上班,他們掙錢都不少,而且企業給繳納養老和醫療保險。現在,他們都在市裡買了房、安了家。

還有一些人,特別是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因為學歷和其他因素,進不了待遇好、有保障的企業,只能從事以下工作。

一,餐飲行業的服務員。很多農村進城的女孩子在飯店做服務員,歲數大一點的做飯店保安或洗碗工作。

二,超市的導購或收銀。這一人群數量也是很大的。這些工作不要求學歷,初中畢業即可勝任。導購和收銀也是女孩子居多。

三,房產中介。房產中介對學歷要求也不高,而且不分性別,所以,很多進城年輕農民工和找不到好工作的大學生都從事這個職業。

四,快遞。快遞小哥在每個城市都是很多的,一身工裝,一個電三輪就可以上崗,不看學歷,不問年齡,是很多進城人員的首選。

五,外賣。外賣也是青年男性居多,騎著電動車戴著頭盔穿街過巷,從相貌和氣質看,大多是農村進城人員。

六,賣服裝。農村女孩子進城打工,賣服裝的很多。有的是打工,有的是自己開店。這個職業對學歷沒有要求,能說會道即可。

七,物業服務人員。還有一部分人員就是小區的物業崗位了。每個城市都有近千個小區,其門衛、保潔人員大都是來自農村。

溫馨提示:閱後如果喜歡,請不要忘記添加關注喲😄歡迎大家關注、點贊、交流、評論、收藏、轉發,謝謝😜



管理那點事


本人男30歲已婚學歷中專(沒有畢業證)!讀書的時候我就不是那塊料,要是那塊料話不至連個畢業證也沒有混到😭😭!


所以在從學校裡出來,我就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

1、不能進廠打工(因為進了工廠就像拉磨的驢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2、就業選擇能以後自己乾的

3、選擇能鍛鍊個人能力的

綜合以上3點我選擇了做醫藥代表,不管嚴寒酷暑,我都騎著自行車穿梭於大街小巷的診所藥店之間!第一年同學有在鋼鐵廠的五險一金月薪5000,有在工廠的一個月也3000左右!而我卻是500加提成!


第一年同學聚會,同學們都炫耀著自己工作,自己的收入而我卻沒有值得炫的!我只能講講自己未來的計劃😭😭!不敢講現在!同學老師都有點看不起我!

10年後我卻成為了擁有10家連鎖藥店的小老闆,雖然沒有多大的成就但是對於家庭已經是衣食無憂!也在這所城市裡安了家!

相比那些當年那些進工廠,進事業單位的,我已經是混的好點的!

總體而言,在我們80後看來,沒有學歷沒有技術和那些上大學進工廠的相比,我們已經是小有成就!

沒有學歷沒有技術的我們就要有一顆不服輸的心!我的勵志格言: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情感驛站第一站


為什麼不想進廠?因為進廠就變成了機器了,工資雖然稍微高一點,但年輕的人,有幾個原因進廠的?又累,工作時間又長,每天機械性的重複工作,熬人啊。

之前我在一家機電廠上過班,現在回味一下,總覺得那不是人做的活,又髒又累,工作時間還長,還有夜班,簡直是我做過的工作中,最句的工作了。

一天工作12個小時,而且還是站著操作,工作內容就是把剛生產出來的鋼鐵給打磨一下,空氣中都是鐵屑,灰塵,一次性口罩壓根沒有用處,下班後把口罩去掉,鼻子裡都是鐵屑,這種工作做久了,不得塵肺病才怪呢,如果當時不是寒假工,基本上就沒有年輕人會去。我在打寒假工的那段時間,廠房裡的人都是上了年紀的一些大叔大媽。

對比機電廠,我現在做的服務員就好了不少,工資低了幾百塊,但工作環境比較舒服啊,空氣中沒有鐵屑灰塵啊,雖然忙的時候特別累,但是還可以來回走動什麼的,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我絕對不去機電廠打鐵了。

現在身邊的這些人,之前也都是在廠裡待過的,都是說覺得累,難熬,手機什麼的也上交,還不如在餐廳做個服務員或者廚房打荷呢。
白天要下班的時候,休息一會

阿姨還在檢查


眼睛都不敢露出來,怕鐵屑飛到眼睛


小幸福的萌萌雷


07年大專畢業

第一份工作在開發區的一間氣體工廠,做銷售工資1800+提成,同入廠還有6個本班同學,是車間工人,死工資3000。當時沒選擇做工人而作了銷售,是因為1覺得累,2覺得髒。說是銷售,其實就是銷售部跑腿的,跟著大車送貨,催款送發票什麼的,半年時間沒怎麼簽單,也沒什麼機會讓你碰新客戶,倒是走了全國不少城市,也應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08年初工廠幹不下去了,原因和老闆的一天狗打起來了,他給我穿小鞋,我把他鼻樑骨打折了。

投遞簡歷,到了北京,進了出版社做了商務記者,其實就是銷售,自己打電話約企業老闆,採訪人家,讓人家買廣告位。幹了一年,企業體制改革,最低學歷本科,就隨著大流被開除了,給了幾萬塊錢,也算第一桶金。

之後做過體育產品行業,保險行業,廣告行業,財稅行業……也合夥開過個飯店。

最後結果都是賠了。

12年進了家裝行業,幹過銷售,培訓,工程,運營,遊走了幾家大中小型的公司。

目前,在一家企業做家居體驗館的店長,月薪2W 吧,手下10幾個人,也不算成功,也不算失敗,現在基本就這個檔次了。

當時死活不在工廠的主要原因也很簡單: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區域,固定的人群,固定的收入,一切都太固定,不是我想要的,如果這樣還不如回老家。

自己學歷不高,也不夠陰恨,入佛門六根不淨,做生意狼性不足,感覺自己只是能吃苦,也有點小創意,目前只能選擇打工。

未來沒想好,可能想早點回老家,做個小買賣,照顧一下父母,也就這樣。

現在的社會,中500萬的概率都比當老闆發大財的概率高,所有每天買點小彩票。

就說這麼多吧,近期的目標就是把大興別墅的房貸還上,欠人錢不舒服。


OD運營者聯盟


首先我是不鼓勵一個年輕人去廠裡工作的,特別是流水線的工作,因為你做著這樣是工作你會發現除了拿到一些工資外,其他的你什麼也沒有學到,而且在裡面做久了之後就會慢慢磨滅了你最初的夢想,變得麻木,也可以說沒有任何進步,就這樣浪費最好奮鬥和進步的年齡階段,過了這個年齡就一定會後悔的,所以年輕不要呆在廠裡幹著這種流水線的生活

除了廠裡的,外面也是很多工作的,金融 互聯網,

機械 或自媒體等等 根據你的自身優勢選行業,進入你覺得看好的行業,從最低做起,慢慢學技術,隨著你的不斷進步工資會不斷的漲,這個社會,不論那個行業只要你有技術或者說很厲的了,工資都不會低,謝謝,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用


11放眼中國




這裡就是世界


我很贊成現在的年輕人不進廠,廠裡面的普工。對於現在這個物價高漲,貨幣膨脹的時代,2000-3000左右的工資,真的對於以後想買房買車的人,太難了,除去開銷根本很難存到什麼錢

現在工作,我猜測,應該是做,銷售賣手機,當服務員,進發廊,或者休閒會所這些,進廠的大多少,還是剛出來社會的,或者20多歲的年輕人,30歲大多少有技術,能夠養活一家人,

感覺賺錢,一定要多動腦,是的,走偏門,做灰色行業,能賺到錢,但也不是長久的!

進工廠還不如當個服務員,沒那麼累,假又多些,工作好點的,還能賺到比普工高

從工廠出來的,去當白領的少,坐辦公室的少,多磨練磨練吧! 找一個能培養技能的,又不是很累的,是比工廠強多了


weiliwen




回答下初中畢業去深圳打拼,之後在深圳買別墅的真實案例。

為什麼說真實呢?因為就是我身邊實實在在發生的事。

我表哥,比我大4歲。初中開始就是老師眼裡的壞學生,但他有一項比較好的,就是永遠不怯場。學校舉辦的各種晚會、團體活動等,他都作為班級代表參加。而且能說會道,所以即使學習很差,調皮搗蛋,但老師還算不討厭。

初中考高中很意料之中的沒考上,然後去了市區某技校,大概讀了三個月,覺得沒意思,就自己偷偷跑回來了。

後來實在沒辦法,加上家裡又窮,帶了400多塊錢,跑去了深圳。

據他後來說,到了深圳沒錢租房子,投靠初中同學兼老鄉,兩個人在深圳寶安某城中村找了間不到15平米的房子,裡面什麼都沒有,晚上睡覺只能睡水泥板,連枕頭被子都沒有。



當年他又小又瘦,工廠都不願意收他。最後他找了份銷售的活,賣啥呢?工業用膠。

工業用膠屬於消耗品,只要能打開門路,後續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訂單。

我表哥怎麼跑呢?特別簡單,買了張地圖(當時還沒智能手機),挨個跑周圍的工廠,近一點的地方就走路,遠的就公交。慢慢的,靠著他能說會道,訂單也越來越多。

但他不甘心一輩子為別人打工,合夥一個同事,在外面開了一家貿易公司,當起了供應商。上游和工業膠廠商打好招呼,下游和老客戶打好招呼。

就這樣開始了創業之路。



最後,由於他的訂單越來越多,他成為了整個深圳幾種品牌工業膠的獨家代理。

當年他開公司時,由於拿膠需要資金,而工廠一般是月結,甚至半年結,所以資金非常緊張,到處借錢,甚至為了公司借了高利貸(我不建議這麼做)。但現在也挺過來了。

後來在深圳有房有車了,車是一輛路虎攬勝和一輛大奔,房是寶安的100平小區房和某500平的別墅(別墅是全款買的)

別的不多說,我這種讀了這麼多年書的人,只能望其項背,心中的牛人。


職場一休


本人32歲,十七歲出來社會上跑,第一份工作,幫親戚家賣魚,兩千零二年左右,人小,身體不夠好,主要幫忙殺魚,太他媽累了,夏天還好一點,冬天才叫老火,冷了手都沒知覺,被刀劃了都不知道,幹了一年多快兩年,第一年過年發了兩千塊,說不幹了,家裡人說再幹幹,鍛鍊社會能力,又幹了大半年,終於沒幹了,有找了個學徒工,三百一個月,浙江老闆,受不了生活習慣,堅持了一年多沒幹了,回家種了兩年的田,左思又想,我不適合打工,去學了個大車駕駛證,回家了家裡給買了臺小夥車練技術,跑了一年多,賣了,出去幫人開大車,幹了五年左右,中間結婚生孩子,那些都不說了

現在自己在跑自己的大車,兩臺,月收入三到六萬,總結了我為什麼沒辦法打工,手太散,裝不住錢,對朋友兄弟夥用錢太耿直,工資根本不夠花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