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真的可以排毒嗎?拔出的水泡真的是體內毒素嗎?

愛搞怪的小精靈


拔罐療法其實並未獲得現代醫學的認可,“排毒”“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等效果也無處證實。目前拔罐主要是作為某些疾病的補充治療和物理康復手段,也有些人把它當成一種放鬆和保健方式。

那拔出來的罐印、水皰是怎麼回事?我們皮膚的真皮結構中毛細血管密佈,它們負責把血液輸送到組織,帶來氧和養料,帶走二氧化碳和代謝廢物。當有負壓作用於皮膚上時,毛細血管內外產生了壓力差便會導致擴張,這時皮膚表現為潮紅。負壓作用非常強大或毛細血管管壁彈性下降時,毛細血管便會發生破裂出血,血紅蛋白滲入真皮,我們便會在皮膚上看到鮮紅到紫黑的罐印。

罐印的深淺受很多因素影響,例如拔罐者年齡、血紅蛋白濃度、留罐時間和個體皮膚差異等。“溼氣”、“毒素”等原因不能完全解釋罐印的深淺。拔罐時如果留罐時間過長,局部組織液漏出過多,便會在皮膚上出現水皰,如果負壓作用造成的毛細血管破裂後出血較多,也可能形成血皰。因此,“拔出的水皰是體內毒素”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健識局


拔罐是利用火的燃燒和抽去罐內空氣等方法時罐體產生負壓而使身體表面局部產生淤血,最終達到活絡通經、行氣活血、祛風散寒等作用的一種中醫的非藥物療法。無論罐體的材質是陶製、玻璃制還是竹製,原理皆相同。拔罐這種方式治療疾病和預防保健的功用早已家喻戶曉,但是拔罐並不能包治百病,也需因人而異,辨證施治。目前來看,拔罐主要可以治療緩解一部分骨科疾病,呼吸系統慢性炎症,消化系統疾病及婦科疾病等。所謂拔罐排毒,其實是一種不確切的說法。首先,排毒並不是中醫學術語;其次,“毒”的概念很廣泛,既有現代醫學的,也有傳統醫學的,容易造成歧義。

拔罐之後皮膚出現的片狀或點狀的紫紅色瘀斑一般被稱作罐印。解讀罐印可以幫助判斷目前身體出現的一些問題:如鮮紅色,為氣血兩虛或陰虛火旺證;暗紅色,表明熱邪較盛;暗黑紫色,提示供血不足,有血瘀證;發紫並伴有斑塊表明有寒凝血滯證等。但有時拔罐後,罐印上會出現水泡,這又是為什麼呢?

中醫認為,體內溼氣分為內溼和外溼。拔罐後出現水汽或水泡,屬外溼,表明體表肌肉溼氣較重,不能證明人體為溼性體質。還有觀點認為水泡被拔出是祛溼療效的體現,應該多拔出水泡才利於身體健康。實際上這是一種對“溼”認識的誤區,水泡只能代表局部體表的“溼”,而不是體內的“溼”,更不是體內的毒素。中醫理論中也沒有所謂的“起泡療法”,相反地,在起泡後就應該立即停止拔罐,位置也不要固定在一處,要在幾日內輪換。

另外,拔罐起水泡也與拔罐時長有關。一般來講,拔罐時間為15分鐘左右。各人表皮的耐受力不同,有的人可能拔罐沒有起泡現象,有的人皮膚由於薄嫩等原因,幾分鐘就會起泡。需要注意的是,要處理好起泡後的皮膚,避免感染,千萬不要在未消毒的情況下自行挑破,可以去醫院消毒後再處理。

綜上,拔罐排毒的說法是不嚴謹的,拔出的水泡更不是體內的毒素。

作者,陳佳帥,北京市密雲區中醫醫院,主管藥師,藥事網成員。


藥事健康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一直爭論不斷。我是一名中醫康復專科醫師,對於拔罐很瞭解,經常給患者拔罐。



拔罐真的可以排嗎?拔出的水泡真的是體內毒素嗎?

我的觀點是拔罐可以排“毒”,但是這個“毒”是帶引號的,是中醫範疇的毒,包括風,寒,暑,溼,燥,火六淫邪氣。並不是咱們認為的毒素,一輪,病毒之類等。



至於說拔出的水泡是體內毒素,這種觀點我是不認同的。在醫院如果給患者拔罐出現水泡,那麼這就已經算醫療事故了。

這個原因有幾方面,主要是留罐時間過長,罐內壓力過大,拔罐處皮膚較薄或者特殊位置,或者操作不當罐口處被火焰燒的溫度過高,造成燙傷等。


拔罐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人就用獸角來做拔罐的工具,也叫“角法”。原理就是在罐內點火燃燒,排出空氣,急扣在施治部位,利用負壓吸拔以達到治療疾病目的。

從中醫來說,拔罐可以祛除淺表的風寒溼邪,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緩解疼痛,消除疲勞,增強體質。

但是拔罐時間不宜過長,一般都是10到15分鐘,否則容易出現水泡。特別是瘦弱的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時間最好低於10分鐘。如果出現水泡要看大小,很小的可以讓它自行吸收,較大的可以用消毒針具刺破吸出膿液,以免造成感染。

拔罐雖然很普及,很多人都會去做,但是它還是有禁忌的,皮膚病或者皮膚損傷,心臟病,血液病,糖尿病足,傳染病,孕婦,氣虛及年齡較小者等都不建議拔罐。

我是康復科李醫生,遠離亞健康,享受健康生活。


康復科李醫生


以前是從事美容的,經常也會有女性拔罐,在廣州總有幾個月是潮季,而且在廣州的朋友是深有體會的,她們到那個季節就喜歡拔罐。


從中醫來說,拔罐可以祛除淺表的風寒溼邪,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緩解疼痛,消除疲勞,增強體質。 但是拔罐時間不宜過長,一般都是10到15分鐘,否則容易出現水泡。特別是瘦弱的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時間最好低於10分鐘。
可拔出水泡就不能算是排毒了。原因有幾方面,第一個是留罐時間過長,罐內壓力過大,拔罐處皮膚較薄或者特殊位置,或者操作不當罐口處被火焰燒的溫度過高,造成燙傷,拔罐的原理是在罐內點火燃燒,排出空氣,急扣在施治部位,利用負壓吸拔以達到治療疾病目的。 如果出現水泡要看大小,很小的可以讓它自行吸收,較大的可以用消毒針具刺破吸出膿液,以免造成感染。。有更好的解釋,歡迎留言探討。



拔罐的作用

李阿姨隔三差五就來拔罐,拔之前還不忘說一句:哎呀,溼氣太重了,還是拔罐舒服。特別是廣東人,氣候溼熱,大家都知道拔罐可以去溼氣。

那麼,拔罐難道只可以去溼氣嗎?顯然不是。拔罐可以祛除邪氣,溼邪只是邪氣的一種,除了溼邪,還可以祛風、寒、熱、毒、瘀等。

概括而言,拔罐可以:①抵抗外邪、保衛機體;②活血化瘀、疏通經絡;③調整氣血、平衡陰陽。

而且,通常不同的罐法所達到的效果也不一樣。

風邪為主的疾患多選用閃罐法,寒邪為主的疾患多選用留罐法,氣血瘀滯、臟腑病證者多用循經走罐法。

拔罐也需要做到辯證施罐,選擇合適的罐具、罐法、經穴、經穴配伍等治療方法。

拔罐的注意事項

1、拔罐要注意時間,一般留罐不超過15分鐘。時間太長局部容易出現許多小水泡;

2、拔罐後因為汗孔開腠理松,不宜立即洗澡,也不宜吹風受涼;

3、間隔時間;可根據病情來決定。一般講來,慢性病或病情緩和的,建議一個星期拔一次,等罐印消之後再拔第二次。但留罐時間切不可過長。

拔罐的禁忌症

1、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白血病者不宜拔罐;

2、全身高度浮腫者不宜拔罐;

3、皮膚高度過敏、受術部位皮膚破損、潰爛,或外傷骨折部位靜脈曲張處,或癌腫惡瘤部位、皮膚喪失彈性者不宜拔罐;

4、五官部位、肛門及心尖搏動處不宜拔罐。大血管附近、淺顯動脈分佈處和瘢痕部位不宜拔罐;

5、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不宜拔罐;

6、高熱抽搐者不宜拔罐。


39健康網


說實在的,我覺得不是體內的毒素。

而是皮膚或者因為壓力或者因為缺氧導致的改變,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某些二把刀拔罐給人家燙傷了!

但是,拔罐是在某些養生甚至於疾病的治療的有一定的作用的。

比如緩解肌肉的疼痛,再比如舒緩肌肉的緊張感達到放鬆目的。

這些都是有益處的。

我們不能過分神話拔罐,但是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拔罐的功效。在一定的範圍內,拔罐確實是經濟合理又有效果的平民養生選擇。

火罐操作需要一定是手法和技巧,大家可以試試空氣罐,緩解一下是有效的。


小黑豆


仔細看到好多朋友的回答,我也是醉了!我不是高大上的人,真實身份就是個在上海松江工作十年的澡堂搓操工!!不知大家看到我身份,肯定好多人想噴了,我也不怪了。

十年來,我也不記得給人拔過多少火罐了,現在還在繼續做個平凡搓澡工,每天也要給客人繼續拔火罐,我想分享下十來年的心得,憑天地良心講幾句個人觀點,各位看官自行理解罷了。

一,拔火罐正常情況下不能排體毒,只有在某個局部位置可以通過負壓吸出不健康的血,如濃皰,痘痘,或者是需要吸的地方,如動物咬傷的傷囗。

二,拔出的水泡非毒素!!專業的師傅不會拔出水泡的,每個人的年紀不一樣,每個人的皮膚不一樣,每個人工作性質不一樣,每個人工作環境不一樣,N多的不一樣,所以拔火罐時控制的力度,時間,穴位多有不同,所以我從未給客人拔出過水泡。

回答了主題再圍繞火罐講點吧,火罐主要是祛溼排溼的,平常人拔沒感覺,但凡你患有風溼,腰肩或關節勞損,用力疲乏,恭喜你,考驗老祖宗的健康理療效果到了,我可以明明白白告訴你,99.99%的人,立杆見影,無須多久,第二天你會感嘆中醫的博大精深,不得不佩服的。許多真實的例子我不一一列舉了,但這個效果真的可以有!

有些行業,我倒覺得應該多重視保健下,司機,中餐廚師,理髮師,經常坐辦公司不動,喜歡打麻將熬夜的,當然還有我們搓澡工,都應該注意做下理療,不一定等到熬到病上身,再想辦法也晚了,因為那時迴天無力,根本無藥可治,無法除根了,只能保守治療。

火罐不宜過長,我一般給人六七分鐘到十分鐘之內,因人而宜,年長皮厚八分鐘,年輕也有力度減少,五分鐘解決的。

文化有限,就談幾點個人想法,見笑了


一夫152527871


拔罐後起水泡是怎麼回事?

  中醫中的拔罐是通過一種體外的物理方式將體內毒素逼出體外的過程,拔罐出水泡的實質就是皮膚皮下“充水”,體內的痰、飲、水、溼等病理產物以及水分在負壓的作用下透過皮下組織,進入並停留在皮膚中,這樣就形成了水泡。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體內風寒溼溼毒較盛

  以溼氣最為突出。起泡也是一種邪氣外出的表現。有時會在罐壁上出現小水滴,也是溼邪的表現。

  2、留罐時間有點長

  因人而異,也和體質有關係。有人留罐20-30分鐘也不會有起泡的現象。也有人5-10分鐘就會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時間需要短一些,等了解個體情況後,再適當放寬時間。

  3、罐子溫度較高

  這一點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時做閃罐,如果造成罐體溫度過高,這時留罐的話,會增加起泡的可能。

  4、部位的差異

  同一個人拔罐,有的部位沒問題,有的部位起泡。總的規律是背部、兩脅、臀部容易起泡。

  5、拔罐過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水泡的大小和數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應了機體內痰飲水溼的情況。水泡比較明顯,數量較多,色白,周圍皮膚溫度不高則為寒溼證;水泡不太明顯,數量較少,色微黃,或者渾濁,周圍皮膚溫度較高則為溼熱證。

  由以上幾個常見的拔罐起泡原因可見,溼氣重會導致皮膚起水泡,與師傅技術無關。

如果你說早上起來肥大的舌頭(齒痕舌),上大號總感覺沒排乾淨,有的時候還有口氣,經常覺得沒精神,容易長痘痘,那麼你就是體內溼氣太重了。

今天在這裡也分享一個祛溼非常管用的食療方:

馬齒莧薏仁茶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薏米能"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勝溼。炊飯食,治冷氣。煎飲,利小便熱淋。"

近年來,大量的科學研究和臨床實踐證明,薏米仁與以上這些食材結合食用,能起到健脾祛溼的效果,還能增強免疫力和抗炎作用。每天喝兩次,可該是因水腫形成的虛胖、排毒養顏,不過不太建議自己煮來吃,一來很難煮爛,這樣藥效就不能充分發揮,二來麻煩,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袋泡茶形式的馬齒莧薏仁茶,方便,效果會更好些。


鹹魚還是鹹魚


眾所周知,拔罐是通過一種體外的物理方式工具如玻璃罐和竹罐,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於體表,造成局部瘀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拔罐可以祛風散寒,春風除溼,減輕疼痛,可以用於腰椎間盤突出或者風寒風溼等疾病,也可以用於日常保健,有強身健體的作用。相對來說,中醫裡面的溼氣風寒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毒氣,拔罐可以幫助人體排毒,但是拔火罐出現有水泡的現象,這個並不是毒素的表現。

一般而言,如果拔火罐出現有水泡的現象,大多是由於拔灌就灌的時間太久了,與個人的體質有一定的關係。在拔罐過程中,有人留罐20-30分鐘也不會有起泡的現象,也有人1-10分鐘就會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時間需要短一些,等了解個體情況後,再適當放寬時間。其次,還有可能是由於拔罐時裡面的溫度太高了,傷害到了皮膚,從而導致出現起泡的現象。此外,還與拔罐的部位有關係,如向背部兩側臀部這個部位就容易出現起泡的現象,或者是因為拔罐連續拔幾次都拔在一個部位。

事實上,拔罐出現的水泡,並不是體內的毒素。因此,如果出現這種現象,可以選擇用酒精消毒,然後用乾淨消毒了的注射器刺破皮膚,排出裡面的水液,同時,近段時間不能夠拔罐。雖然拔罐有利於人體健康,但是也有一些禁忌,一定要注意,體質過於虛弱者不宜拔罐,會使虛者更虛。另外。患有心臟病、血液病、皮膚病的人群以及孕婦、婦女經期、過飽過飢、醉酒時都不適宜拔罐。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拔罐排毒的原理是什麼?身體內的毒素也可以通過皮膚中的汗腺進行排毒,一般建議身體內毒素較多的朋友平時應該注意加強身體上的運動,這樣就會有出汗的情況,也會在汗液排出的過程中,幫助毒素的及時排出,但是拔罐排毒之後要注意預防皮膚感染。

   拔罐排毒的原理是什麼

   專家介紹:拔罐的方法能夠有助於提升腎臟排洩功能,在拔罐所產生的負壓作用下,能夠將血液裡面廢氣排出體外,促使組織內的細胞代謝,但是這種方法的效果也是因人而異的,具體的治療方案需要在醫生的診斷下進行選擇,以免會不利於身體的康復。

   身體內毒素過多的話,會影響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及免疫系統功能,需要通過排毒的治療方法幫助恢復良好的功能狀態,如果治療得當的話,就能夠幫助患者及時減肥、排脂、美容,身體的負擔減少了,也會更加健康,起到良好的調節作用。

   拔罐的使用次數不宜過度頻繁了,尤其是如果身體內的溼氣過重的話,還將會導致拔罐過程中出現皮膚氣泡的情況,此時一定要注意傷口的正常護理,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並且還要避免受風著涼,預防渾身痠痛等症狀的發生,治療後的當天不要洗澡,注意避免沾水。

   拔罐排毒的原理是什麼?除了拔罐排毒之外,還有藥物排毒、針灸排毒、飲食排毒、運動排毒等方法,建議大家可以考慮綜合使用上述方法,排毒過程中還要注意飲食均衡,多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豐富的食物,不要吃油膩不易消化的東西,以免加劇油脂的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