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自行車租借」老照片曝光,難道也叫「摩拜」?

解放前“自行車租借”老照片曝光,難道也叫“摩拜”?

圖01:早起自行車發展演變

中國的第一臺自行車出現在清朝的同治七年(1868)年,上海當時作為中國的時髦之都,從歐洲運來了幾輛自行車,也是從那時候起,自行車成為了富人們的奢侈新玩具。

想象一下當時舊上海洋房裡的富太太,嬌小姐,西裝筆挺的紳士們,坐在這輛連腳蹬子都沒有的自行車上飛馳的樣子……

解放前“自行車租借”老照片曝光,難道也叫“摩拜”?

圖02 :近代最早自行車沒有腳蹬

從那之後,上海就開始了一段自行車經濟時代,1885年開始多家洋行開始引進自行車,賣給上海租界的外國人或者是有錢人。到1897年,由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家自行車商行,【同昌車行】也是鳳凰牌自行車的前身,正式成立。

解放前“自行車租借”老照片曝光,難道也叫“摩拜”?

圖03:1885年洋行自行車售賣海報

在解放前,民眾的經濟還不發達的時期,一部分聰明的商家還開展出了“自行車租借”業務,買不起自行車的窮人可以用“一隻角子一個終點(一毛錢一小時)”來租借自行車。

解放前“自行車租借”老照片曝光,難道也叫“摩拜”?

圖04:在解放前“自行車租借”業務

不知道這個商行是不是叫做“摩拜”……

解放前“自行車租借”老照片曝光,難道也叫“摩拜”?

圖05:在解放前“自行車租借”業務門店

50年代初,在天津,純國產自主生產的自行車品牌“飛鴿”誕生了,二八大跨成為了一代人的童年記憶,至今還有好多老輩家裡仍舊留著一臺飛鴿。

解放前“自行車租借”老照片曝光,難道也叫“摩拜”?

圖06:50年代初,在天津,純國產自主生產的自行車品牌“飛鴿”誕生

到了經濟逐漸富裕的6、70年代,自行車已經成為了中國人家中的一項重要大件兒!

當時男女婚娶,家裡是否有三轉一響,那可是重要前提。

解放前“自行車租借”老照片曝光,難道也叫“摩拜”?

圖07:6、70年代的三轉一項

在那個年代,天安門門口,是這樣嬸兒的!

解放前“自行車租借”老照片曝光,難道也叫“摩拜”?

圖08:6、70年代天安門門口

時髦男女約會,是這樣嬸兒的!

解放前“自行車租借”老照片曝光,難道也叫“摩拜”?

圖09:6、70年代時髦男女約會


當時上下班的路上,畫面,是這樣嬸兒的!

解放前“自行車租借”老照片曝光,難道也叫“摩拜”?

圖10:6、70年代上下班的路上畫面

自行車不僅代表著一種出行方式,更是“時髦人兒”的標配。

很多70後80後的童年記憶裡,都有騎著自行車上學的記憶,小小的身軀和大大的自行車,每天奔馳在上學放學的路上。

解放前“自行車租借”老照片曝光,難道也叫“摩拜”?

圖11:70後80後騎著自行車奔馳在上學放學的路上

存在於記憶中的自行車在2000年前後,因為“汽車潮”的爆發而不再如往日浩蕩,馬路上再也見不到成群結隊的騎車者。

解放前“自行車租借”老照片曝光,難道也叫“摩拜”?

圖12:2000年前後“汽車潮”的爆發

但伴隨著近幾年的“限號”和“共享”熱潮又重新回到了交通工具的主流行列中。

解放前“自行車租借”老照片曝光,難道也叫“摩拜”?

圖13:男孩飛奔騎騎行畫面

不過騎車人的口味和要求也和當年不再一樣了,自行車愛好者們的口味也越發的刁鑽。

要沒霧霾

要不麻煩

要好風光

要安全性

要隨時隨地

解放前“自行車租借”老照片曝光,難道也叫“摩拜”?

kickup室內公路自行車比賽


這些“要”,在這兒統統能夠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