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關的娘子指的是誰?裡面有什麼故事?

MRLOKI


在山西、河北兩省交界處有一處關隘——娘子關,大致在平定縣城東北45公里處,這道關隘由來已久,關隘的兩翼是依山勢蜿蜒起伏的長城,是河北通往山西的唯一途徑,現存的關城是明代嘉靖二十一年所建,最早娘子關叫葦譯關,是由於唐朝一個巾幗女英雄的出現,後世人們把它改為“娘子關”。

(重點)娘子關的娘子指的是這個巾幗女英雄帶領的“娘子軍”而不是指的娘子。這個巾幗女英雄就是唐高祖李淵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平陽昭公主李氏。↓↓




▲平陽昭公主聚義兵助父奪天下。

南北朝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家喻戶曉,而平陽昭公主聚義兵助父滅隋卻鮮有人知。平陽昭公主是李淵的女兒,李世民的姐姐,李家的血統有一半是突厥人的血統——好戰、少有中原的男尊女卑思想。

李氏在十八歲時嫁給柴紹,後來唐國公李淵稱帝后,柴紹成了名副其實的駙馬爺,在建唐時立下了汗馬功勞,被李世民畫像於凌煙閣,是二十四功臣之一。

話說隋大業十三年五月,李淵在其子李世民的勸說下,決定在太原起兵。李淵起兵前,平陽昭公主與柴紹夫妻二人居住在長安,也就是天子腳下。李淵派遣使者秘密將他二人召回來,免得遭到隋煬帝楊廣的迫害。李氏對丈夫說:“父親現在正需要人手,你趕快去,你不要擔心我,我一個婦人,遇到危險容易躲藏起來。”於是,柴紹立即從小道直奔太原。

李氏也不怠慢,化妝成一個翩翩美少年,人稱李公子。她把在陝西的祖業“李氏莊園”變賣,用這些錢招募武裝了一支900人的隊伍。打起了反隋的義旗,和父親交相呼應。平陽昭公主決心為父親招募更多的人馬,他帶著隊伍邊戰邊招募,邊向山西靠攏。

平陽公主所到之處積極聯絡反隋的義軍。當時由於楊廣的暴政,各地反隋義軍風起雲湧,據統計有“十八路反王,七十二處煙塵。”“李公子”憑藉智慧和膽識,在短短的三個多月的時間裡,就招納了七、八支在江湖上已有相當規模的起義軍。在此期間,朝廷不斷派兵攻打平陽公主。李公子率領的義軍打敗了隋軍的進攻,每一仗俘虜許多人,得到許多武器,隋朝就這樣源源不斷的輸送武器和兵源,李公子的隊伍越剿滅越強大,很快達到了五萬人馬。



講真在那個亂世,集聚人馬不是很難的事情,後來還有一些女人也投奔了她,這些女人做飯洗衣服,做些力所能及的活。人馬招募起來了,關鍵是看能不能出力打仗,如果只吃飯不出力也是白搭。

這支由女人做主帥的義軍,軍紀非常的嚴明,不能隨意破壞老百姓的莊稼,不能搶劫。平陽公主令出必行,有男兒行軍打仗之風,就像花木蘭一樣,天生的軍事人才,其實也是受家族的影響,你想想看,父親,哥哥、丈夫都是軍人,在那個氛圍裡,耳染目濡天長日久也得學會。

平陽昭公主和她的義軍口碑不錯,很受百姓的愛戴,人們親切得稱她為李娘子。她的軍隊稱之為“娘子軍”。

這支隊伍在李娘子的帶領下,輾轉和父親李淵在太原會師,李淵讓平陽公主帶領一部分娘子軍防守大本營山西,她駐守的地方就是娘子關。後來,人們將從前的葦譯關改為了娘子關。這就是娘子關名稱來歷的故事。


秉燭讀春秋


娘子關一直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位於山西,因地勢險要,也有萬里長城第九關的稱號,其實娘子關一開始是叫“葦澤關”,以自然特點命名的,因為附近沼澤居多,兩岸蘆葦茂密,隋朝還在此設立了“葦澤縣”,那麼為何現如今卻叫作“娘子關”?

“娘子關”這個名字的來歷一直都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以妒女祠命名

《讀史方輿紀要》記載:葦澤關州東北八十里,即唐之承天軍,俗曰娘子關,以妒女祠而名。

書裡記載的很清楚,葦澤關附近有個妒女祠,只是這個妒女指的是誰呢?據說是春秋時期介子推的妹妹,叫介山氏,介子推幫助過晉文公重耳返回國家,後來隱居深林,但是晉文公想得到他的輔佐,於是苦苦哀求,但是介子推還是不同意,被逼無奈採取了防火燒山的計策,想要把介子推逼出來,結果介子推卻抱樹而亡,他的妹妹介山氏認為哥哥的做法是要挾晉文公,自己感覺到恥辱,到了第二年的今天竟然把自己燒死了,人們認為介山氏嫉妒哥哥的才華,所以稱她為妒女,還建立了妒女祠封他為妒神。

如果是以這個名字命名的娘子關,恐怕大家不樂意了,所以大家還是認為下面一個說法比較可靠。

第二種是以唐朝的平陽公主命名

唐高祖李淵一直被說成是“兒子打江山父親坐”,高祖不高興了:“誰說的?明明還有我的女兒平陽公主”。沒錯,就是這個平陽公主,她是李淵的女兒,更是一位巾幗英雄,為老爹李淵奪得江山也出了不少力,她建立的一支軍隊就叫作娘子軍,因為曾經帶領軍隊在這裡駐紮鎮守過,所以後來的人們就把此地稱為娘子關。點將臺、宿將樓、避暑樓都和平陽公主有關聯,所以這裡的娘子指的是平陽公主更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羽評歷史,歡迎右上角關注】


羽評郡主


娘子關,又稱葦澤關,位於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東北的綿山山麓,是萬里長城的一個險要關口。關上有對聯寫到:“雄關百二誰為最?要塞三千此關名。”娘子關有“三晉門戶”和“天下第九關”的稱號。之所以被稱為娘子關是因為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女兒平陽昭公主曾組建一支娘子軍駐守此處,所以被稱為娘子關。現在看到的娘子關是仿明朝時的關隘重建的。



平陽昭公主是李淵的第三女,母親是竇皇后,丈夫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柴紹。隋末天下大亂,各路起義軍紛紛攻城掠地,各地軍閥也趁機而起,割據一方,天下陷入戰亂之中。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後,平陽昭公主也在長安起兵呼應,率軍攻略關中之地!據說平陽昭公主一路收服多支起義軍,且多次擊敗隋軍的攻擊,李世民進入關中時,平陽昭公主已有七萬精兵了。

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唐有平陽昭公主替父征戰。平陽公主先後收編了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義軍,勢力大大增加。昭公主組織能力突出,兵法謀略也十分過人,一點不輸弟弟李世民!她組織的軍隊不僅多次打敗隋軍,還攻佔了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昭公主的軍隊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名聲大噪,不少人千里來投,還有不少女子投入昭公主帳下。昭公主作為軍隊統帥,又有不少女兵,所以此軍稱為娘子軍!

平陽昭公主與李世民會師後合攻長安,取得長安之戰的勝利。之後昭公主領兵平定割據軍閥,領軍駐防葦澤關防備突厥南下,確保山西大本營不失,後來此地就被稱為娘子關。平陽昭公主薨後,以軍禮下葬,數千虎賁將士給她抬陵,諡號為昭,故稱平陽昭公主!




大秦鐵鷹劍士


娘子關位於我國山西,它地勢險要,有萬里長城第九關之稱,是歷來的兵家必爭之地,大家現在所見的娘子關是明代時期修建的。娘子關在戰國時期便是一個重要的關口之一,娘子關這個名字最早見於金朝詩人元好問的《遊承天懸泉》中的,只知晉陽城西天下稀,娘子關頭更奇劂。由此可見娘子關的險要。

關於娘子關名字的由來大致有兩種說法,清朝初年顧祖禹所撰的以軍事地理為主的《讀史方輿紀要》一書中曾說:葦澤關州東北八十里,即唐之承天軍,俗曰娘子關,以妒女祠而名。自昔為太原、恆山之界。胡氏曰:承天軍至太原府三百五十里。是也。今為承天鎮。詳見直隸井陘縣。

從此書中可以看出娘子關是因為娘子關附近的妒女祠,那麼這位妒女是誰呢?在唐朝張鷟所著的《朝野僉載》中的第六卷中有一些介紹,俗傳妬女者,介之推妹。與兄競,去泉百里,寒食不許舉火,至今猶然。女錦衣紅鮮,裝束盛服,及有人取山丹、百合經過者,必雷風電雹以震之。"這裡的妬女便是妒女。

傳說妒女是春秋時期介子推的妹妹介山氏,介子推曾幫晉文公重耳反國,後來功成身退隱居在綿山,晉文公想請他出山,試過多種方法無果,於是想出放火燒山的計策,想要將他逼出來。結果介子推誓死不出山,抱樹而死。晉文公為了哀悼他便把這天定為寒食節,而介子推的妹妹則為自己兄長這樣要挾晉文公做法所不齒,後來她便日日積薪,到了來年寒食節這天自焚死去。所以她被稱為妒女,當地人為了紀念她為她修建了妒女祠將她封為妒神。

另一個關於娘子關名字的由來,是一個民間傳說也是大家比較熟知的,說唐高祖李淵的三女兒平陽昭公主是一位巾幗英雄,在李淵開創唐朝時曾出過不少力,帶兵打過許多仗。這位平陽昭公主曾創建過一支娘子軍,傳聞她曾在這裡鎮守此關,所以這裡便被命名為娘子關了。

關於娘子關的傳說大致就這兩種,大家更傾向於哪一種便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口袋裡的喵


李淵的女兒李三娘子,後來的平陽公主。娘子軍和娘子關都和她有關。

平陽公主的丈夫是柴紹,柴紹曾經是隋朝前太子楊勇的陪伴,娶了太原李淵的三女兒李三娘子,後來的平陽公主。李三娘子是個不愛紅裝愛武裝的人,和柴紹很般配。在李淵起兵反隋後,柴紹先偷偷溜出京城,去投奔丈人的反隋大軍。後來,平陽公主也脫身離開長安。



平陽公主來到李家莊園,變賣當地的產業,以賑濟災民的形式獲取人心,很快就招到了一支幾百人的隊伍。為了獲得更多的支持者,她到處聯絡反隋義軍。比較有名的何潘仁,手下有幾萬人。平陽公主派馬三寶勸降何潘仁。之後,又收編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人的兵馬,形成了一支有相當規模的起義軍。

平陽公主治軍嚴明。她嚴禁士兵掠奪百姓財物,得到了百姓的廣泛支持和擁護,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李娘子”,又把她率領的軍隊稱為“娘子軍”。因此說,“娘子軍”最初的含義不是女人組成的軍隊,而是女人帶領的軍隊。很多人慕名投到娘子軍隊伍中,這支隊伍很快就成了一支擁有七萬人馬的大軍,在關中一帶赫赫有名。



打下長安後,平陽公主帶領她的娘子軍駐守山西綿山的葦澤關。這裡是出入山西的咽喉要道,山西不僅是李家的大本營,也是中原和關中的屏障。李淵把這麼重要的地方交給平陽公主把守,可見對這個女兒和她的軍隊有足夠的信心。葦澤關後來改為“娘子關”,就是為了紀念平陽公主。



公元623年,平陽公主去世,葬禮按照軍隊的禮儀舉行。這是破了例的,因平陽公主本身就會一個例外,從古到今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女子。


讀史坊


頭條有毒剛去的娘子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36, "file_sign": "325735f233591e9c24d28eaa4b2bfebd\

異鄉客1688


娘子關在山西平定縣,剛去的,挺好。





飛騰大帝1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傳奇色彩的女性,長城第九關口娘子關就是因為她而命名,她就是李淵的女兒—平陽昭公主。

平陽公主劇照

在《舊唐書》和《新唐書》等史書記載,也只有平陽昭公主這個稱號,姓名未知,出生時間未知,死於公元623年,丈夫是著名的將軍柴紹。那麼這位平陽昭公主有什麼過人之處呢?接下來由小編給大家一起揭曉。

唐高祖李淵劇照

公元617年,李淵舉兵反隋。當時平陽昭公主和丈夫柴紹還在長安,一起離開怕引起朝廷注意,於是柴紹先行撤退,平陽昭公主留下,把家中的產業變賣,把變賣到的錢財一部分賑濟災民,另一部分招兵買馬,招攬軍隊。

因為生逢亂世,平陽昭公主深刻的瞭解必須要有軍隊,不久便招募了兩百多人的隊伍,隨後男扮女裝從容離開,由此可見,平陽昭公主冷靜分析,遇到大事絲毫不慌亂,而且眼光長遠,能夠提前考慮事態的發展。

果然,不久之後,李淵公然起兵,平陽昭公主也開始公開聯絡反隋的義軍。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手下便招募了四五支軍隊,最大的一支部隊,竟然有萬人至多,可見平陽昭公主的人格魅力也是很大。

在一段時間的積累之後,平陽昭公主開始率兵四處征討,由於這支女人做統帥的隊伍紀律嚴明,令出必行,戰鬥力得到了發揮。連續攻佔了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一路下來勢如破竹,戰無不勝。當時的老百姓,都親切的稱呼平陽昭公主為“李娘子”,而她的隊伍則被稱為“娘子軍”。從這一點上看,李三娘必然具有很強的軍事才華!

天下第九關—娘子關

九月,李淵的主力部隊率兵渡過黃河,打到了關中。這時候發現,李娘子已帶領了一支部隊駐守在了葦澤關,幫助守護李家的大本營。而她駐守的這道關口,為了紀念李娘子,後世稱它為“娘子關”。

十一月,李娘子率領著她的娘子軍團和李淵的主力部隊一起,攻克長安,一舉平定關中。公元618年,李淵稱帝,宣佈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李淵稱帝

這樣一個傳奇式的人物,令人驚訝的是,在史書上居然沒有留下一點記載,唯一記載詳細的是公元623年,平陽昭公主去世,原因是當時平陽昭公主的葬禮與眾不同,平陽昭公主是按照軍隊的禮儀進行下葬的,記載的情形是: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也就是說平陽昭公主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以軍禮下葬的公主。

讀完李娘子的事蹟,筆者真的要說一句:巾幗不讓鬚眉!


奇點歷史


山西的娘子關號稱萬里長城第九關,位於山西和河北兩省交界處,也是扼守山西的險要關口。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無論是隋唐起義還是李自成起義,這裡都是重要關口。而八國聯軍時期,清朝政府和義和團更是在娘子關打大敗八國聯軍,一舉殲滅上千名外國侵略者,創造了清朝軍隊對洋人的最佳戰績。

娘子關在隋朝的時候叫做葦澤關,因為這裡以前置葦澤縣。根據縣名判斷,似乎這裡曾經有一片長滿蘆葦的沼澤,白洋淀的感覺。

葦澤關改名娘子關,是因為一個了不起的娘子,她就是唐高祖李淵的三女兒,唐太宗李世明的親姐姐,平陽公主。

唐朝給公主封號有三種規律,一個是以國名為封號。比如代國公主,霍國公主;有的是以地名封號,比如平陽公主,東陽公主;還有的是以吉利名號封號,比如太平公主,長寧公主。平陽公主以平陽為號,有人推測是因為她的老公柴紹是山西臨汾人。臨汾古代又叫做平陽。此外,公主名為平陽,還有一種討口彩的感覺。因為隋朝皇帝是很討厭平陽這個名字的,因為隋朝是楊家天下,平陽和平楊同音,掃平楊家當然是不被允許的,而李淵奪得天下之後給公主封號為平陽公主,也許就有鎮壓先皇的用意在裡面,反正古代人是比較迷信的,這點小算盤還是很有可能打出來的。

書歸正傳,講平陽公主的故事。雖然說是公主,但是這位姐姐可是一位武公主,其實整個唐朝的女人風氣都是比較大方外向的,這位公主不但如此,還擅長沙場征戰,這就很了不起了。當年柴紹接到李淵的來信,要去他一起起兵反隋,柴紹因為放心不下嬌妻,有點猶豫不決,最後還是公主讓他幫助老爹完成起義大業。夫君出發之後,公主也沒有閒著,而是直接帶上家中的金銀細軟,拉起一支隊伍打起了遊擊。結果在李淵他們南征北戰的時候,公主殿下也同時打下了大大的江山。當時她就率領軍隊在葦澤關鎮守,因此葦澤關後來就被稱為娘子關,因為軍隊是由一位娘子率領的嘛。

這樣的女兒,誰不喜歡。後來平陽公主英年早逝,李淵堅持用軍禮埋葬了自己的女兒。其實這個是公平的,畢竟天下有女兒打下來的一份。所以,平陽公主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以軍禮埋葬的女人。

公主親執金鼓,興義兵以輔成大業,豈與常夫人比乎?

老子的江山,也有公主打下來的一份,怎麼能把公主和普通女人相比呢。

可惜的是,平陽公主只有封號,真實的名字卻沒有流傳下來,非常遺憾。有人傳說是因為公主早年曾經因為家庭動亂,被迫進入青樓為妓,有過不光彩的歷史。個人認為純屬臆斷。

至今在娘子關還有關於平陽公主的歷史遺蹟,有機會的話,可以過去參觀參觀,瞻仰一下武公主的風采。


鐵錘歷史


娘子關因李世民的妹妹平陽公主而得名,娘子是總稱,是她帶領的團隊被稱為娘子軍,在這個地方打過丈,故被稱為娘子關,據說平陽公主帶領她的團隊幫助她父親打天下有功,被封為平陽公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