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如果造反還能有項羽,劉邦什麼事嗎?

戲談古今


歷史上的蒙恬並沒有造反,如果蒙恬造反,蒙恬、項梁、項羽可能會成為皇帝,而劉邦的皇帝夢很大可能破滅。

這裡會有幾個問題,蒙恬有沒有條件造反?蒙恬造反後會給秦朝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這種影響會加速秦末的大起義,還是會淹沒掉秦末的大起義?

蒙恬有條件造反

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如果蒙恬調動不了軍隊,就根本沒有造反的本錢。

根據《史記·蒙恬列傳》的記載,蒙恬在被迫自殺前說了一段話,其中有“今臣將兵三十餘萬,身雖囚繫,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蒙恬所說的大意就是我現在有三十餘萬大軍,雖然現在是囚徒,還是有叛亂實力的。只是我雖然知道必死無疑卻要堅守節義,是因為不敢辱沒祖宗的教誨,不敢忘掉先主的恩寵。

蒙恬說這句話的時候,扶蘇早已經自盡身亡了,可見蒙恬要造反根本不需要扶蘇的幫助。

這個跟秦朝的調兵制度也符合,秦朝軍隊分為中央衛尉軍、地方駐軍和邊防軍,其中只有調動各地方駐軍需要虎符。其實吧,虎符的作用也僅是受命的朝廷官員調動地方軍時,給地方駐軍將領看的,如果沒有,該地方軍將領就可以不接受命令。至於士兵,根本就不管有沒有虎符,只聽直屬軍官的調遣。這就避免了無兵的官員冒用皇帝名義調兵叛亂。但是該地方軍將領手下的兵,都是由該將領直接指揮的,平時自己調兵維持治安,平滅盜賊,只需要統兵將領一句話的事情。

蒙恬的長城兵團屬於邊防軍,由邊防軍的最高指揮官指揮,也就是蒙恬。難道匈奴人來了,蒙恬還要派人跑上千裡先去拿到皇帝手裡的另外一半虎符才能進攻,用完了再還回去?肯定不是,蒙恬一個命令,大軍說去哪就去哪。

同樣,任囂、趙佗的嶺南兵團也只聽他們兩個人指揮。

蒙恬造反只會削弱秦朝的力量

蒙恬如果造反,時間必然是前210年被逼自盡前。

蒙恬調動三十萬長城軍,不管扶蘇活著與否,對手都是胡亥麾下的秦軍。蒙恬率長城軍進攻咸陽,那麼之後打鉅鹿之戰的王離長城軍肯定就沒有了,抗擊起義軍的力量被削弱。

蒙恬代替了陳勝起義軍的周章進攻到了關中,那麼章邯也只能提前上崗,率領二十萬驪山囚徒軍大戰蒙恬軍。咸陽附近還有近十萬中央衛尉軍,這時候雙方實力旗鼓相當,打下去必然是兩敗俱傷的一個局面。

章邯大戰蒙恬,精彩了。

那麼,秦朝此時是發生什麼了?內亂,內亂,內亂,這點很重要。

秦末大起義提前發生

秦朝內亂了,誰最高興,六國遺族呀。

原六國遺族,不管從貴族到百姓,早已經苦於秦朝稅賦、勞役,對秦朝不滿很久了,就是《史記》中出現最多的“苦秦久矣”!這是秦始皇時期就造成的,胡亥只是個接盤俠。

那些早就仇視秦國的六國遺族,比如一直致力於刺殺秦始皇的張良,這時候會怎麼做呢?肯定趁亂而起呀,秦朝內亂這是最好的機會。這時候,根本不用等到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了,各地諸侯已經紛紛而起。

劉邦在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之前已經落草為寇很久了,劉邦此時還是會加入楚國起義大軍。而張良、項羽、項梁等起義領袖人物也會提前揭竿而起,那麼齊、魏、趙、楚、韓、燕紛紛復國,秦末天下的大亂及秦朝滅亡的局勢不會改變。

劉邦做皇帝的希望渺茫了,項羽可能會成為皇帝

唯一不同的就是,如果扶蘇活著,那麼胡亥和扶蘇都會稱為起義軍進攻的對象,而胡亥跟扶蘇還在互毆,實力大大下降,起義軍可以更快的滅亡秦朝,將扶蘇、胡亥全部消滅。

如果扶蘇死了,蒙恬最好的策略就是跟起義軍聯合滅亡胡亥,然後諸侯間再討論利益分配問題。

這時候,項梁很可能未死,而蒙恬估計也不甘於人下,這種情況下發展支線就太多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劉邦這時候就不會突出了,先進入關中的不是蒙恬,就是項梁、項羽叔侄,肯定不會是劉邦,估計劉邦也就只能在楚地做一個小小的諸侯王了,也就不會激發出劉邦絕地反擊的動力了。

這時候,蒙氏和項氏兩大強者之間,最終會發生一場終極對決,新的君主應該會在兩者之間產生。蒙恬作為舊秦國人,對齊、楚有直接的滅國之仇,也受到其他四國的仇視,應該會處於劣勢。

很大可能,項梁稱帝,穩定國家之後,項羽繼位,那麼項羽就不是西楚霸王了,而是楚皇帝。現在的漢族很可能就被稱為楚族了,這就玩大了,太可怕。


奕天讀歷史


蒙恬會造反嗎?如果蒙恬造反,那麼一定是扶蘇還活著,由扶蘇帶著蒙恬大軍回朝奪權。那麼問題是否可以變成,扶蘇回朝奪權,還有項羽劉邦什麼事麼?

上圖:若扶蘇不死,長城防線蒙恬大軍必將是回朝奪權主力,以扶蘇的名聲和影響,回朝奪權其實很有把握。

我的分析結論是,以項羽為代表的六國貴族仍然有反叛的可能,但是反叛也必然失敗!

秦始皇駕崩後,天下百姓雖然很希望扶蘇登基作皇帝,但是這主要侷限在老秦國地區,其他老六國地區的百姓恐怕還是不願意做秦國百姓的。有頭條小編提出這樣一個觀點,說秦朝實際上是滅亡於六國復辟,而不是滅亡於農民起義。

秦二世登基後,繼續暴政統治,激化了國內矛盾,導致陳勝吳廣農民起義,但是農民起義最後還是被鎮壓了。只不過農民起義嚴重削弱了秦國實力,導致朝廷無力應對山東六國貴族發起的反秦叛亂,而項羽劉邦這些人,只不過就是這些叛亂勢力的頭目而已。

上圖:項燕為楚國名將,也是楚國貴族代表,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六國貴族利益受損,伺機反叛復辟是必然的。

那麼,如果不是胡亥當皇帝,換成了眾望所歸的扶蘇,被革了命的六國貴族會支持扶蘇嗎?我估計應該是不會支持的,一定會搞各種小動作,伺機反叛。

但是如果扶蘇當皇帝,很可能會撥亂反正,改行仁政,那麼只要措施得當,就很有可能撫平底層百姓的傷痕,避免農民起義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以秦朝當時的國家實力,如果沒有農民起義打頭陣,六國貴族們想要起義反秦,恐怕是難於上青天啊。

那麼六國貴族們或許迫於形勢而繼續當縮頭烏龜,被迫繼續接受秦朝朝廷統治,直到最後國家越來越穩定,反叛越來越沒有希望,最終成為普通秦民。也或許他們不甘於接受被革命的命運,冒險起來反抗。

如果六國貴族真的在這種條件下起義反抗朝廷,最後得到的結果一定是被殘酷鎮壓,按照秦律誅連九族。大家或許都認為楚霸王項羽無人能敵,那是在秦國名將後繼無人的情況下。如果蒙恬大軍從長城防線南下,項羽的楚軍恐怕只好灰飛煙滅了。項羽在鉅鹿之戰中擊敗章邯而一舉成名。但是章邯的軍功爵位只是左庶長,位於第十級,而蒙恬的軍功爵位已達到關內侯,位於第十九級。蒙恬在北擊匈奴時曾經以老式戰車步兵大破匈奴騎兵,匈奴不敢南下牧馬。

項羽劉邦代表的六國反叛貴族勢力,實際上是撿了農民起義的便宜,而農民起義的爆發卻是和胡亥的暴政脫不開關係的。胡亥延續暴政,直接導致了農民起義,胡亥屈殺蒙恬,又自毀了長城,所以他就活該亡國。

上圖:項羽劉邦之所以能推翻秦朝,都是拜這位胡亥皇帝所賜。胡亥昏庸、殘暴,激發農民起義,殺名將自毀長城,反過來成就了項羽劉邦。

如果題主想問的是,在胡亥當政的條件下,蒙恬又不死,蒙恬與項羽對壘勝負如何?那我要說的是,沒有這種可能。胡亥登基前,扶蘇已經被秦始皇貶到長城防線督戰蒙恬,蒙恬和扶蘇的關係已經非常好,胡亥不會不知道。胡亥要奪大哥的江山,就不可能再留大哥的人,他根本就沒有那種膽略和氣量。所以胡亥既然登基,必然會殺蒙恬,這與蒙恬是否有才能沒有關係。


步步小贏


如果假設的話,首先就要了解蒙恬的能力。名門之後,祖父父親都是有名將領,在秦始皇統一六國時,雖然都是充當副將,沒有什麼赫赫戰功,但多次戰役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統一天下後,最有名的還是北擊匈奴,三十萬步兵把匈奴鐵騎打的落花流水,迫使匈奴退後700裡,步兵打敗騎兵,讓後人都津津樂道,匪夷所思,可見其作戰方針確實牛,足以說明不單單是個武將,還是個儒將,據說。除了個人有勇有謀,那三十萬軍隊也是訓練有素,所有武器都是當時世界領先的,所以如果當時秦始皇想統一世界,那也是完全有實力的,況且蒙恬在軍中威望很高,主心骨,所以蒙恬含冤死後,項羽五萬散兵取得了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鉅鹿之戰。蒙恬還在的話,將士肯定就不會看不到希望,項羽必敗。

再說項羽,相信大家瞭解很多,有勇無謀,相比較也沒太多經驗。小戰靠勇,大戰靠謀。兵力武器那都不是一個級別的,就相當於打乒乓球,國家隊和縣級對。

至於劉邦,他的用人確實可以,但有時有些才能用到什麼人身上,幸虧遇到的是項羽。

所以蒙恬造反,那哥倆只能吶喊助威,分一杯羹還是有希望的。


歷史我來刻畫




蒙恬如果造反的話,就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扶蘇不自殺。倘若扶蘇不自殺,堅決果斷的帶領軍隊回咸陽奪權成功的話,以扶蘇表現出來的政治理念來看,很有可能在秦朝就要開始崇尚儒術,實施仁政。

以秦國當時強大的軍力來看,如果秦朝實施仁政,輕徭薄賦,讓天下萬民休養生息,即便有地方強人妄圖造反,也會被秦朝強大的軍力快速撲滅。


要知道秦二世胡亥上臺之後,對贏姓宗族、功勳武將、有為能臣進行了大量的屠殺。即便是陳勝吳廣起義時,朝中已經無將可用,之後才啟用了章邯,帶著囚徒撲滅了盛大的農民起義。


以扶蘇公子寬仁敦厚的美名來看,他若當政必不會對朝中的能臣良將進行清除,那麼秦朝就會保留一個強大的軍事、政治統治集團,憑著項羽的江東勢力是無法抗衡的。

隨著仁政的實施,老百姓安居樂業,人心思定,即便那些原來六國的舊世族就是有心造反,也無法獲得大量支持。那就不用說市井出生、人微言輕的劉邦,即便是楚國豪強、一呼百應的項羽,也沒他什麼事了。


謝金澎


蒙恬麾下的長城兵團有二十萬。他如果謀反,擁立公子扶蘇為帝。有兩種可能:

一是扶蘇威望過高。天下賓服。

二是秦二世胡亥與扶蘇爭天下。

扶蘇的優勢是仁義,尊儒家,眾望所歸。胡亥的優勢是經過李斯篡改遺詔後,胡亥是名正言順的帝王。

二人爭霸,結果如何,不得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