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5T 消费者报告 爱否科技

手机销量大,厂商才能掌控供应链,才有成本话语权,才有利润,才能支撑产品的创新的改进,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是发展必然,几年内行业只剩三、五家大品牌的预言并不过份。所以产品是否足够优秀,就成了一加、锤子这样统计份额被归到「其它」类小厂商们能否抓紧最后时间起量上岸的命门。

外观:

一加只做一条产品线,一年只做一款旗舰机的战略非常务实和明智,今年6月发布完一加5之后,刚刚推出的一加5T是一款升级半代的改进款。和一加5相比,同样是磨砂质感的一体化金属机身,同样抛磨的细腻程度、精心设计的贴合曲线,以及都镀了一层AF膜,延续了一加1上宣传的类「BabySkin」的触感,除了有些滑之外,是我摸过手感最好的金属机身的手机。天线条填充在顶、背面的过渡处,与周围色差很小,非常隐蔽。

一加5T 消费者报告 爱否科技

本代产品最大的变化就是正式升级为18:9的全面屏,以及因正面空间被挤占而移到后面的指纹识别。此外长、宽多了1%,重了6%。我们评估全面屏程度用的尺度是平均边框,因为屏占比指标算起来比较复杂,比如圆角投影面积如何计算?导致各家算出结果不尽相同,而且屏幕尺寸越大屏占比越占便宜。

平均边框相对好算,对于矩形18:9的手机就是把边长平均分成六等份,然后用上下外框减内框加上两倍的左右外框减内框除以6,当然遇到美人尖或刘海儿要单独算。以这种方式计算出一加5T的平均边框是5.5mm,在近期春笋一样冒出的全面屏中处于相对落后位置,我的感受是5.0之下才会让人有些惊艳的感觉。5T的额头9.8mm其实比坚果Pro2额头的9.2更宽,不像发布会展示那样的吊打,而侧边框还要比坚果Pro2粗了不少。

一加5T 消费者报告 爱否科技

一加是最早采用USB TYPE-C的厂商之一,但在耳机孔是否保留的问题上又相对保守,这符合消费者利益的,你手上最爱的3.5mm耳机可以等蓝牙耳机满大街平价以后再换。但就此导致了底部杂乱拥挤不太讲究,仅保留了单扬声器,不仅外放音质变差,玩游戏或看视频时,挡住时声音巨小、变个手姿又一下子吵到旁边人。另外提醒大家5T的双SIM卡槽不支持扩展SD卡,所以最好一步到位买128G版本。

一加5T 消费者报告 爱否科技

不少人嘲笑一加与OPPO外观太过相近,甚至壳膜通用。很多评测机构像以往一样,拿到一加5T评测样机之后被嘱咐——「千万不要提OPPO」。太好了,我们就重点聊聊这事。

众所周知,从历史渊源上来说,这两家一脉相承,只是各自操盘团队都希望能独立闯出一片天下,复制前人的成功,所以才不愿意在舆论上有过多联系,但是「扶上马,送一程」这种事在暗中怎么可能少得了呢?如果没有OPPO帮忙,光处理一加X的库存就够伤元气的,以单独一加的体量在供应链上不可能有太多话语权,所以成本占大头的「几大件」——屏幕、摄像头、内存、存储时值今日仍和OPPO共同采购,除此之外两家都对自己的产品都有各自的主导权。这的确给一加5T带来了稳定供应,以及在手机普遍涨价的趋势下还保持了不错的性价比等好处,也导致主要按键和元件的位置以及主板布局确实非常相似,但细看区别也有:一加5T特有的三段模式选择键,音量键偏下且单段,过渡曲线部分相差也较大,指纹的形状以及摄像头和闪光灯的位置不同,这些导致后壳虽能套上,但不很贴合,前膜因为听筒开孔和边缘2.5D弧度不一样而无法匹配,膜壳都无法共用。内部多NFC之外还多了能够感受环境色温、实现屏幕全局阅读模式的传感器。这种大体类似,细节不同,不太可能是出自降低成本的考虑,因为外观模具肯定要重新开,主板也要重新设计,但说它们之间没有借鉴和模仿我是不信的,合理点的推测是:一加在一些自己看重的功能点上,也就是发布会上强调过的那些,还是能有自己的坚持,但除去这点,就随OPPO而去,怎么方便怎么来了。

系统及性能:

氢OS也是因为全面屏而取消实体按键转为虚拟按键的一例,不过振动触感非常廉价。体感手势是一加一个特色,三指截屏、双击亮屏,以及在黑屏下画字母以触发相应的操作,背部指纹划动下拉通知手势千万不要开启,横屏玩游戏时经常误出通知栏。系统修改了默认的安卓字体,一加莹黑字体有点像雅黑,胖胖憨憨的。

一加5T 消费者报告 爱否科技

系统支持两种桌面模式,一是默认所有应用图标组织形式分为桌面和抽屉的一加桌面,以及更像iOS、所有应用都在只在桌面展现的氢桌面。一加桌面更适合习惯原生安卓的国外用户,国内厂商的UI多是为了解决原生自由度太高、图标杂乱,缺乏管理的问题,所以国内用户可能更倾向用逻辑简单一些的氢桌面。氢桌面的关键词就是「简洁」「克制」,比如逻辑简单到全是同级图标,连常驻栏都没有,壁纸也只有首页的上边一半,其它页全是纯色或极度模糊的背景。云服务只能同步电话联系人,不支持照片,安全中心拦截垃圾电话短信可以,但清理廋身功能就免掉了,如果你想要什么大爆炸、传送门、语音助手、或者是让AI帮你做点事,一加上统统没有。这也让一加系统素有性冷谈之说,这么做的目的倒不是一加懒,而它想做另一面——给你最「快」的操作体验。素雅给人一种无负轻装的感觉,并且一加5也常年占据各跑分排行榜的首位,更加强化了这个标签,我们今天就深扒一扒一加的这个「快」。

首先在安兔兔的跑分中,一加5T和一加5都是18万左右,似乎是比同是835的小米6多个几千分,但其实小米6因为不明原因关掉一核所至,而小米MIX2照样跑18万,所以分值不能说明一加5T比同配其它机型做了特殊优化。

应用打开速度比别人快已经成了每个厂商发布会保留项目了,在我们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重启清内存后,一加5T比小米MIX2在打开应用速度快了几毫秒,很难感觉得到,但打开已经驻留在内存中的程序时,总感觉一加要快一些。仔细观察发现,小米的应用打开动画是弹出,而一加是谷歌原生的揭开,给人一种应用仿佛早就打开好了在那里等着的错觉,实际最终完成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可以说是取巧的做法。不过实践中感觉一加的内存驻留优化得较好,应用被杀死的机率较低,切换时实际体验上确实也快。

一上手,你会感觉一加5T的人脸识别速度非常快,相比之下华为Mate 10和坚果Pro2简直太慢了,跟iPhone X一个级别了。但仔细观察同样发现,更多原因由于一加比别人少显示一个界面以及去掉了过渡动画,直接把系统内容展现给你,和同样去掉了界面和动画的VIVO X20相比,一加5T还慢了那么一点点。

一加5T 消费者报告 爱否科技

关于安卓阵营的人脸识别我多说几句,全面屏导致指纹后置很难忍,但如果能有抬起或双击亮屏后紧跟人脸识别,解锁过程就非常快速方便,完全不用担心指纹后置了。由于缺乏3D景深,安全性上远不如iPhone,不过跟钱相关的支付层面必须要用指纹,但在手机开屏上加道锁我们主要在防谁?我觉得更多的还是提醒身边朋友同事们非礼勿视,避免不经意的小尴尬,从防君子不防小人的角度来说它跟法院封条一个性质,安全性只要达到了如果有人破解就可以被定性为恶意犯罪的程度就行了,更重要维度的还是速度和方便性,此外绝不能虚假宣传,提醒用户这个有破解风险反而对消费者更好。

一加5T支持双击亮屏,识别方案与多数安卓一样是旷视的解决方案,正、反、横向识别率都较高,通病也都有,左右角度支持较差,车载时和平放桌面时要探下头,早上睡眼朦胧和表情崩坏时通过率低。整体而言我对一加5T的人脸识别还是接受和满意的,只是它在「快」上所用的手段,并不高深。

在游戏真正硬实力的比拼中,用对配置要求较高的网易吃鸡类网游荒野行动举例,我们尽力完成同样一个场景,去年的小米MIX1高通821是这样的帧率,完全无法玩,高通626的坚果pro1是这样的,660的坚果Pro2是这样的,安兔兔同样跑一万七千多华为mate 10的麒麟970则非常糟糕,一加5是这样,5T是这样,同样是高通835的小米MIX2是这样。从中我们得出几个结论:1、新手游对性能要求还是挺变态的,2、手机性能无用论是错的,想玩明年流行的游戏买个性能好点的还是有必要。3、626是垃圾U,660才是神U。4、麒麟970无论跑分有多高,实际效果都比较尴。5、一加5T性能跟半年前的一加5没有提升。6、也是最重要的结论,游戏表现仍然是配置说了算,一加所谓的神优化,更多表现在系统应用表现层。

一加5T 消费者报告 爱否科技

屏幕怎么样?

总有一些声音质量一加的屏幕,我们之前出过一个小片儿做解答。

我的感受是再加一句:从LCD过渡过来的人,用起来还是会难受。但这也是所有OLED的通病。一加屏幕之所以被人诟病,可能是因为一加是继三星后第一个把OLED屏手机拉到相对主流价位的厂商,再加上品牌较小,很多刚从LCD换过来的人不适应归罪于品牌导致的。

相机部分

一加 5T 此次在双摄的配置上有比较大的变化,不再是广角+长焦,而是采用照搬 R11s 的双摄方案,两颗镜头都是 f1.7 等效24mm的广角,1600 万像素+ 2000 万像素,都没有光学防抖;都是彩色传感器,都来自索尼。

之所以放弃长焦,理由其实很简单,之前屏幕不挤占相机模组空间,而全面屏占据了纵向空间,长焦镜头模组本身又比较厚,为了不让摄像头突出手机太多,只好采用比较薄的广角镜头。但就算是这样,5T 的摄像头还是比 5 更突出。

一加5T 消费者报告 爱否科技

取消掉长焦摄像头后,最直接的变化就是使用两倍变焦时,由于是将 1600 万主摄的画面裁切,画面的解析力显著下降。解析力明显不如有长焦的手机,甚至也不如同样是双广角的华为,和单镜头手机处在同样的水平上。我也尝试了开启 HQ 模式,但是这个模式疑似只是个摆设,开启之后图片分辨率没有提升,图片体积也没有提升,画面解析力自然也完全没有变化。同样方案的 R11s 解析力一样,只是后期加了 20 吨锐化。

一加5T 消费者报告 爱否科技

副镜头当然还可以用来配合主镜头来实现人像拍摄时的背景虚化,5T 的人像主体亮度更高,但因为双广角的配置也带来了之前并不存在的广角畸变问题,总体而言比前代有进步,但是相比oppo,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一加5T 消费者报告 爱否科技

在极限弱光的情况下,拍照时会切换到副镜头,并且把四个像素拼在一起当作一个用,提升进光量。这就相当于把一个 2000 万像素的传感器当作 500 万像素的传感器拍一张照片,随后再插值回 2000 万像素。

一加5T 消费者报告 爱否科技

这样一来亮度上来了,追上了几个有光学防抖的机器,但是解析力上却明显不如其他机型,甚至不如自家兄弟 R11s。可以说,与其用这个副摄来提升暗光,还不如给主摄加个光学防抖来得实在。

最后还有一个小细节,一加称 5T 在第三方软件调用视频功能时会自动使用副摄像头,是因为在社交网络上传播视频,亮度比解析力更重要。这一点我们认同。但是经过测试,除了微信会用副摄像头以外,微博、淘宝、一闪、VUE等软件还是会直接用主镜头,看来这还是个微信独占功能。

到这里我们几乎否定了一加 5T 副摄像头的存在意义,接下来我们看看它主摄的表现,挑重点说:

一加5T 消费者报告 爱否科技

白平衡:一个字,贼绿;俩字,比小米还绿。R11s 就完全不绿。

一加5T 消费者报告 爱否科技

暗角,仔细看还有,而且比 R11s 更严重。这毛病已经好几年没在手机上见过了。 5T错就错在暗角还没有重到一眼看上去就觉得有“德味”的地步,平时不拍纯色的景色,几乎不会察觉到。

一加5T 消费者报告 爱否科技

闪光灯人像,可以说“教科书级的差”。前景过曝,背景欠曝,拍了好几张都是废片。我们不要求你像 Pixel 这样前后都完美无暇,起码你也得和 R11s 一个水平吧?聊以慰藉的是比 MIX2 这种抽象派艺术效果还是更收敛一些。

视频防抖:没有光学防抖,一加5T的电子防抖效果依然很牛!似乎一加 5T 也只有视频防抖这块能比 R11s 更好了。对比目前顶尖的 Google Pixel,镜头移动时还是会有些机械感,不太自然。

总体而言,一加 5T 的相机对比前代,在暗光的亮度上有进步,在两倍变焦的解析力上有退步,白平衡一如既往偏绿,表现不如R11s。副镜头由长焦变为广角之后,唯一的作用就是在暗光下帮助提升了一点画面亮度,即使是这样还是不如单镜头加光学防抖的效果好。至此,我们对一加 5T 的相机评价是:中等水平,双摄噱头。

总结

一加5T的定位就是OPPO R11S在一些调校上更倾向极客向的产品,比如阅读模式、多色彩模式、系统接近原生、精简快速等,作为升级半代的产品,5T算是完成了既定预期,但评价产品好坏不是有没达到预期,而是看竞争对比,下半年各家都发布了强有力的竞品,一加5T单凭一个全面屏和人脸识别不是创新,不足以从机海中脱颖而出,自身的特点又从工匠精神的『不将就』,变成了「快」。其实快根本还是靠配置解决,系统优化终究表面,此外由于缺乏了众多方便功能而换来形式上的快,真的值得么?所以一加5T是一款很容易被替代的手机,一加还是应该迅速在创新上做出成绩,建立品牌的护城河,否则就算此时还有人会因为三千以内835加全面屏的恰当卡位而买一加5T,等有一天越来越多人因为小米的全面屏、锤子的系统或华为的AI而愿意付出溢价时,品牌就不复存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