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遍讀《紅樓夢》,我終於讀懂了這幾個人,也許你也誤會過他們

兒時沒有讀過紅樓夢,除了電視劇版西遊記,只粗粗讀過《三國演義》,初次接觸紅樓夢,是在高一時的語文課文裡林黛玉進賈府的節選,那時老師也只是按講義上的解析給我們講了幾個重要人物的性格。印象最深的是他說王熙鳳刁鑽潑辣、工於算計、善於逢迎、心狠手辣,還有林妹妹的“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但老師沒告訴我們王熙鳳也有她的難處和過人之處,在那個男子為主的封建社會里她卻勝於男兒。

第二遍讀《紅樓夢》,我終於讀懂了這幾個人,也許你也誤會過他們

去年開始讀紅樓,才覺相見恨晚。大概沒有哪一本書,可以有如此巧妙嚴謹又精緻的構思,也沒有哪一本書,雅俗共生卻又耐人尋味。

魯迅先生說:“一部紅樓夢,道學家看到了淫,經學家看到了易,才子佳人看到了纏綿,革命家看到了排滿,流言家看到了宮闈秘史。”

而我初讀紅樓,真是觀其大略而不知其意。所謂不會看的人只能看個熱鬧,我大抵是那個不會看的人。那時我不明白黛玉為何會如此小性兒,凡事總覺得別人是在影射她,說話尖酸刻薄,對誰都是奚落。尤其黛玉葬花,我甚是不解。

有時大雨過後我走在校園裡看到滿地的落紅,我都能想起黛玉,我想究竟是有多少多愁善感才會讓一個人連花瓣都要撿起來埋葬了?相比起來,我倒覺得寶釵落落大方,殊不知八面玲瓏之人也許是最自私的。也許很多人都愛黛玉的清高,卻最終像寶釵一樣圓滑。那時我比較討厭寶玉,總覺得他是花心之人,對襲人好,對晴雯也好,招惹了金釧又不敢承擔責任致使金釧投井喪生,卻沒讀懂他的憐香惜玉之意。

前段時間,二讀紅樓,又看了電視劇,才發現原先的我多麼愚昧。許是因為心裡已有了故事的輪廓,才慢慢讀懂了文中諸多的“草蛇灰線”,故事精巧到連每個人的名字都是寓意,不經意間的一句詩詞就暗含著人物命運,環環相扣,步步留印,這草蛇灰線伏行千里。

第二遍讀《紅樓夢》,我終於讀懂了這幾個人,也許你也誤會過他們

第二遍,我終於懂了黛玉的孤傲高潔。

她是容不得一粒沙子的人。從她發現寶釵真心待她時,她便放下一切芥蒂。我最喜歡的一幕是,窗外寒風凜冽,屋內燭影閃閃,她與寶玉一起下棋,寶玉問道,是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從那以後我幾乎未見黛玉再耍小性兒,可知她的任性自我皆是因為她寄人籬下,缺少安全感。黛玉雖是清高,卻更是質潔,她雖刻薄卻又待人真誠。我終於讀懂這個動不動就掉淚的姑娘內心是多麼潔淨,也就難怪她連落花也捨不得。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葬花吟

如今再看到這裡,才明白花即是黛玉。一個本質高潔的人,自是不願意看到潔白的花瓣任人踩踏或是落入汙渠。她有多高潔,她就有多心疼。

第二遍讀《紅樓夢》,我終於讀懂了這幾個人,也許你也誤會過他們

第二遍,我終於明白寶玉的本真。

他自認為男子都為濁物,世間美好都在女兒家身上,所以他憐惜每一個封建制度下的姑娘,不論是名門閨秀還是丫鬟,每每有事,他總替別人背鍋。在他身上,我看不到封建階級的不平等,連出家人妙玉都不能做到眾生平等,他卻對每一個人都謙虛尊重,甚至包括人人厭棄的劉姥姥。在等級森嚴的封建制度下,他一人之力總也無法勝過這制度,所以他即使心裡不痛快也未嘗敢與父母叫板,只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保護著每個人。

而這位膏粱公子,心裡其實只有一人。

借問此是何處?

此陰司泉路,你壽未終,何故至此?

適聞有一故人已死,遂尋訪至此,不覺迷途。

故人是誰?

姑蘇林黛玉。

讀到此處,我總是忍不住自己的眼淚,縱使憐惜每一個人,他愛的自始至終都是黛玉一人。他說活就在一處活著,死便一起化作塵土。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如何今生偏又遇著他?奈何往日種種皆是一場夢,這木石前盟也只是前世之姻緣。

第二遍讀《紅樓夢》,我終於讀懂了這幾個人,也許你也誤會過他們

寶玉大概是這書中最善良卻又把人性看的最透的人。他自小在富貴溫柔鄉中成長,繁榮之時見多了阿諛奉承,家道中落後也識盡世態炎涼。從一開始與林妹妹初識到大觀園裡結詩社眾人相聚到最後家亡人散出家為僧,真個是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第二遍,我更惜熙鳳之卿卿性命。

大多數人對鳳哥兒的印象皆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可她身為一大家族之管家,生前未曾讀過太多書,也未識得幾個字,卻將這幾百人口之家大大小小之事料理得甚是妥當。她一介女流之輩遇事卻是比家中男子更沉穩,上要哄得賈母開心,下要對這幾百下人樹威嚴,還要照顧幾個夫人的心意,稍有不慎即被這個怪來那個怪,哪怕生病期間也要提心吊膽唯恐園子裡生出什麼事端。可她幾乎未在人前訴過委屈,只有夜深人靜之時偶對平兒流淚訴苦。最能體現她能力的當屬料理秦可卿喪事一事,她明確分工,責至個人,立規定時,圓滿完成任務。然合族上下,明裡稱讚,暗裡誰又不曾怨恨過她?鳳姐一生驕傲,雖有些手段,卻仍有善心。劉姥姥進大觀園時,她三番五次嬉笑嘲弄姥姥,也都只為博賈母一樂,臨走之時仍是與她許多衣物錢銀。這一善應是紅樓裡面最好的一善,所謂“幸孃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因扶貧。”這一善,最終救了巧姐一命。

第二遍讀《紅樓夢》,我終於讀懂了這幾個人,也許你也誤會過他們

這個大字不識幾個的女強人,在結詩社之初也曾為大家作得頭一句詩,一句“一夜北風緊”竟一語成讖,她最終凍死在雪夜,破席裹屍。讀至此,不禁讓人唏噓,輝煌幾十年,最終落得如此下場,一場歡喜忽悲辛。真是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

第二遍,識得些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兩次讀書,每次看劉姥姥進大觀園一回,都有無盡心酸。人人都笑劉姥姥,她自己又何嘗不知扮了小丑?只是有求於人,不得不故作醜態博人一笑,她拼盡全力在這裡表演只為了讓人賞她些許銀兩回家度日。可知這朱門與貧苦之家的喜悲!如今,步入社會,誰人又不扮幾回劉姥姥,又有幾人如她一般知恩圖報?世人多如賈雨村。

第二遍讀《紅樓夢》,我終於讀懂了這幾個人,也許你也誤會過他們

原來看電視劇,總覺得富貴人家井井有條,上下和睦。看了紅樓夢才知,人多口雜是真的。老老少少皆為利往,可一窺浮世之態。然而作者筆下的女子,並未有絕對好壞之分,無論大小,都有著好與不好,人人都有著一己之難,從頭至尾只有一個“憐”字。

自胡適之後,無數紅學家傾盡一生研究紅樓,一本紅樓夢養活了多少人,又使多少人耗其一生光陰。看了一些紅學研究,不過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各執一詞。且不說風月寶鑑背後的一面究竟影射著誰,又是寫明朝還是清朝之歷史真相,單是這書本來的文學藝術,這草蛇灰線伏行千里的精巧構架,這一大家族沒落的前車之鑑,這木石前盟的愛情故事,以及這蘊含哲理的數篇詩詞,這一展浮世的萬千之態,就足以令人捧書拜讀。

第二遍讀《紅樓夢》,我終於讀懂了這幾個人,也許你也誤會過他們

紅樓一夢終成空,諸事都付笑談中。真事假語君勿辯,好了真言是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