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CRV已經因爲機油增多問題被停售了,爲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買?

來自總部的北漂


颱風安比肆意肆虐著上海,東風本田謀劃多時的品牌煥新升級計劃,多少被不作美的天公影響了心情。半年的時間過去,為了能讓劇情反轉,東風本田給自己做了不少“實事”,包括召開媒體溝通會公佈召回處理的進度,發佈《社會責任報告》,提出全新品牌主張,等等等等。這一切的用心,實則都圍繞著“74萬輛年銷量目標”而進行。

▲墜落神壇?74萬輛又有戲!

2018年年初,東風本田就將全年銷量目標鎖定在了74萬輛。而後不久,“機油門”爆發,一時之間東風本田銷量處於低迷狀態,但即便如此,東風本田總經理夏目達也表示,74萬輛的年銷量目標不變。當然,善於以業績衡量一個品牌實力的東風本田,在史無前例的大危機下,若要堅持目標,必然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有不少網友估計都有著這麼一個疑問:為什麼CR-V因機油增多問題曾被停售,恢復銷售之後還會有這麼多的消費者趨之若鶩呢?

這不,8月3日,本田就發佈了其在華2018年7月的終端汽車銷量。數據顯示,東風本田7月終端銷量為51355輛,相較去年同期的59848輛,有著14.2%的跌幅。順便說一句,這14.2%對於此時此刻的東風本田而言,並非壞消息,而是像一股清流般,讓其清醒且感到渾身自然。

加上7月份的銷量,東風本田今年前7個月共計銷量為32.28萬輛。若在接下來的“金九銀十”加一把力,東風本田今年74萬輛的年銷量目標,很有可能超額完成。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墜入谷底的品牌,銷量得以迅速回升,消費者又為何對其趨之若鶩呢?我們不妨分析一下。

其一,汽車的歷史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隨著嶄新時代的到來,優勝劣汰,消費者更願意軒逸一些有著研發實力的汽車品牌旗下的產品。先不管技術優秀不優秀,先進的技術總得惹得一堆死忠粉的歡呼,東風本田就是這樣,它善於給自身量身打造一副有技術、有內涵、有態度的皮囊。

其二,雖然“機油門”這件事鬧得非常大,但小編問及身邊的朋友,還有老家的親戚,他們均對此不甚瞭解。最為讓小編啞然的是,某些朋友還是某些車型的準車主,當問到他們如何選擇時,他們回答得很簡單明瞭,就看“車實用不實用”、“空間大不大”、“坐得舒不舒服”。簡而言之,多數人在購車時他的觀念其實是已經和當下時代脫離了,聽憑銷售說之吹之,網上那麼多切切實實的案例不看,切切實實的新聞不讀,最後才懵懵懂懂地買上一臺早已被吐槽得體無完膚的車子。

其三,在“機油門”重壓下,還想實現74萬輛的年銷量目標自然比登天還難,但東風本田總經理夏目達也卻對這個目標堅定不移。為了實現目標,東風本田用上了它們許久不用的一招——降價。據瞭解,目前CR-V的優惠大概在1萬元起步,思域還算堅挺,但“加價”定然是再也玩不了了。以前需要加價1萬元,如果卻是降價1萬元,兩萬元的差距,這種巨大的優惠很容易就讓消費者沒了抵抗力,一邊在拼命拋售,一邊在拼命搶購,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東風本田的銷量終於得以迅速回暖。

▲結語

7月份中,CR-V銷量回歸萬輛俱樂部,思域繼續保持1.7萬輛左右的銷量領跑同級市場——這樣的成績,實在是有些不可思議。在品牌形象受損下,為保證股東的利益,寧願以拋售的形式賣車,也不希望先行徹底解決技術上的毛病。如此忽視消費者的利益,卻依舊能夠大行其道,究竟是誰之過呢?


汽車網評


這個問題我正好可以回答,5年前買的速騰,去年年底換的冠道。正如大家說的,買速騰後遇到DSG變速器召回,斷軸召回。買冠道後遇到機油增多加剎車召回。但是對我來說,我沒有任何感覺,同樣我還會給別人推薦速騰,現在也在給別人推薦冠道。
因為大家看到網上出現問題的車實際上只是個別現象,大多數人的車在沒發生問題前已經通過召回處理了,就算召回處理理論上不太管用,但是從根本上解決了用戶的擔心(可能有人不認同,但我個人認為是這樣,而且我對官方召回的處理也很滿意),對於用戶來說,買了車用著安心,舒適才是最大的追求。下面我舉例說明:
速騰 DSG變速箱過熱:廠家更換變速箱控制軟件,同時變速箱保修10年。召回的時候還送了我幾百塊錢的保養代金券。(我覺得自己賺到了,因為我的車變速箱從沒遇到過問題,召回也是保養得時候順便做的)。

速騰斷軸:廠家加裝襯板,第一時間瞭解是否斷軸,後軸延長保修10年,同樣送了我幾百塊保養代金券。(據我自己瞭解好像一般都是受到撞擊後的車才出現的斷軸,而且同樣只有幾十起,對於銷量幾百萬的車來說,我根本不覺得自己會中獎)

冠道機油增多:才做了召回不久,我本來在南方,所以基本沒太在意過機油增多的問題,突然有一天看到官網的召回通告,發現居然發動機終身保修了,我擦,不瞞大家說我他媽還高興起來了。(感覺莫名其妙的賺了個終身保修)。在4s點做了召回,順便4s店就免費給保養了,還送了3次保養材料加起來1300塊的樣子。自己挺滿意的

冠道剎車召回:基本沒了解過,突然就召回了,說實話我對剎車這個東西還是很在意的,畢竟直接關係到安全了,還好,剎車問題廠家反映確實也很迅速,基本還沒發酵就開始召回。

以上是我遇到的幾次召回,我都一一列舉出來,主要還是想表達那個觀點:大家看到網上出現問題的車實際上只是個別現象,不需要過於惶恐。更別說已經出現問題後廠家如果還敢於賣車,自己肯定已經對存在問題進行了處理了,不需要過於糾結。歸根到底買車還是在於自己的喜好,需求和性價比。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發現問題後召回,總比不發現問題,從不召回要好多了吧。


理解世界2


懂車的,你會發現,都是買日本車,什麼質量好啦,省心啦,動力好啦等等。但總結起來,這幫人還是窮人,即使是買雷克薩斯的,其實也是夠不到同級別bba的退一步的選擇。而買本田,豐田,日產的,則自認為比那些買國產車的level高,比買歐美系的懂車。買雷克薩斯的會給自己的窮找個說服自己的理由,就是買bba的都是土老闆,不懂車,人云亦云。自己非要選一個別人都不開的。這一點,其實很幼稚,有點像小孩子喜歡穿有個性的衣服一樣。我不是說日本車不好,但他就是值那個價格而已。他只是在細分市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同樣,韓國車其實也是找到了細分市場自己的位置。沒有必要說你買日本車就是你比別人懂。類似的,還有一群比亞迪的忠粉。我對這一類人喜歡問一個問題,如果一輛同級別的寶馬和一輛同級別的日本車或者比亞迪,都是白給你加牌照,你選哪一個?別昧著良心抬槓回答。


ElectricMotor


感謝提問!我是知識問答百科,我來為您回答這個問題:

近期本田CRV曝出機油增多事件,疑似發動機設計缺陷導致汽油混入機油,目前尚未定論。雖然近幾月銷量大減,但依舊有銷量,小編認為原因有一下幾點:

第一點,購買者為本田死忠粉,大家都知道,在發生機油門事件之前,本田系列的車口碑是非常好的,所以有大量粉絲,即使加價買車,也要購買,這一類消費者過於相信本田。



第二點,購買者消息閉塞,不看新聞,不看頭條,不瞭解這一系列的事件,不瞭解此類現象所產生的危害和嚴重後果,所以進行購買。

第三點,貪便宜的投機者,此事件一出,各地消費者開始進行維權,導致部分地區經銷商降價賣車,原本需要加價購買的車輛竟然降價處理,人都是有一種貪便宜的心理,所以他們進行購買。



以上為小編總結的三點,如有不對之處,盡請指正,若有補充分享觀點,歡迎評論,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知識問答百科


請問本田汽車,賣車敢不敢籤協議機油不再增多?如果有機油增多就雙倍退款再退車? 欺騙消費者的企業不會有好下場! 現在的本田四兒子店,為了把庫存車賣掉,已經用盡各種手段在欺騙不明事理的人,不但價格優惠兩萬多,還僱傭各種水軍和媒體在洗白。其實現在賣的都是庫存車,只要是1.5直噴發動機機油還會增多。奉勸想買車的朋友擦亮眼睛,不要買本田汽車,不要上了本田汽車的當!


裸漏在狼群




第一點,品牌效應

加上最新的2018款CR-V,這已經是第五代了,從它第一代起,本田CR-V就一直是銷量神話,很多情況下不僅訂車比較難,有時候還要加價購買,可以說每一次換新都能引來一波車主的熱捧,當然這也是由本田的品牌以及前幾任CR-V打下的名聲,為此很多本田的發燒友過於信任本田的品牌,根本沒把機油增多事件放在心上,繼續購買。



第二點,消息傳播面不夠大

年初傳出的本田CR-V機油增多事件,因為開始的時候反映的人還是比較少的,很多人並沒有發現太大的異常情況,並且只是在國內部分地區出現這種情況,所以對於外地來說,消息並沒有及時的傳遞出來,並且最開始消息是從貼吧等交流群傳出的,可能很多人沒有經常關注新聞貼吧等,所以不知道這個消息,之前想要購買的人也就繼續購買了。



第三點,4S店降價銷售

隨著機油增多事件的發酵,開始本田並沒有出面進行解釋,但是由於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知道了這個事情,導致CR-V的銷量已經出現下滑,為此官方已經開始進行調價,下面的經銷商和4S店乘機加大優惠力度降價,並且閉口不談車子的機油增多的漏洞,部分消費者為貪圖便宜,在4S店的誘惑下繼續購車。

以上就是小編的觀點,有不對的地方也請大家能夠能夠指正,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


磚家說車


這款本田CRV車我朋友也新買了一部但是未發生機油增多問題,發動機性能良好,應該是一個批次的局部問題,根據故障現象判斷應該是曲軸箱通風閥發生阻塞,活塞壓縮下竄的混合氣同汽機油產生並融混合導致的,只要更換合格的通風閥將下竄的混合氣導入進氣門二次燃燒就可以消除故障,本田車總體上穩定性好認可度高,肯定不會因為發生一起故障導致失去市場,本田品牌的車還是可以放心購買使用。


紅杉樹144631868


有不知道這個事的,有假裝不知道這事的,還有就是鐵桿的本田粉,說不好聽的就是崇洋媚外要面子……

其實,缸內直噴發動機本身就有存在這種機油增多的情況,再加上中國全面乙醇汽油水分就大,缸內直噴要求噴油嘴又特別嚴格,所以一旦天氣稍冷,噴油嘴壓力不足,那麼汽油霧化不好,燃燒就不充分,再加上很多人愛長時間熱車,那麼就可能會有一部分燃油沒有參與燃燒,而隨著氣缸壁滲入發動機內部,所以這個事件存在很多因素,是不容易解決的。

還有就是,缸內直噴理論上是省油的,但是因為油品的問題,再加上車重與排量的不匹配,很難做到省油的效果,小馬拉大車固然是費力氣的……


顯核


本田CRV在中國上市多年,一直都是熱銷前十名。在世界上的銷量都是緊湊級suv冠軍。市場保有量大,2手保值率高,油耗低,得到了很好的口碑。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新款CRV機油增多問題被停售。此事件雖然嚴重但是CRV的形象已經在許多消費者心裡紮根,即使在1.2線城市銷量下降明顯,但是在4.5線城市還是貢獻一定的銷量,中國4.5線對車還在一種模糊階段對品牌汽車3大件等都不瞭解和關注,喜歡買大品牌,第一最注重外觀。






當年大眾速騰事件影響這麼大,但是銷量也沒有差太多,現在更是熱銷很多品牌已經在中國人心裡紮根!




一個人的自由嚮往



這次東風本田出了這麼大的問題,照理說車子應該沒人買了才對,同時又有了停售的消息,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要買呢?

很多時候,我們的慣性思維決定了我們的思考模式,比如:理想中的市場模型是降價賣的好,漲價賣的差。。而實際上的市場是“買漲不買跌”,越貴越買,越買越貴。記得本田這麼多年一路走來,加價的車不少吧?其它類型的市場也是如此。。那邊本田加價供不應求,這邊“英菲、凱迪”拼命降價還沒人買,這就是市場。



題主問的切中要害,為什麼這次CRV機油問題鬧的這麼大,而還有很多人想買呢?難道他們不怕出問題?我們可以回想一下2008年的國內車市,那一年大眾的DSG出現了問題,鬧的沸沸揚揚,鬧到315,鬧的消費者即使到了今天仍然充滿陰影。可在08年,大眾的銷量有降低麼?結果是銷量沒有絲毫的降低,而且還不降反升,為什麼?

實際上汽車的市場遵循著幾個規則,“品牌知名度、保有量、保值率(與保有量似乎重合了)。表面上看,本田這次機油問題確實影響了自身的知名度,但是本田進入國內市場幾十年所積累的“品牌度”是不足以被這次“機油事件”所徹底則損的。其次就是本田在國內的保有量太大了,之前看過一篇報道說本田貌似是第一個在國內銷量破百萬的品牌,這足以證明它的保有量巨大,保有量大的好處就是車子的保值率高。只要一個品牌的“品牌度、保有量、保值率”這三個條件沒有嚴重的改變,那麼這個品牌的銷量就還可以保證,即使它目前被停售了。



所以我們要收起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可以看看那些“邊緣豪華品牌”,品牌度相對差些、保有量很低、保值率更是不知道低到哪裡去了,這樣的品牌即使賣的再便宜、質量再好、動力再強大都無法改變銷量低的問題。。

我們回到正題上來,CRV在這次事件之前口碑一直很好、保有量巨大、二手車價格堅挺,所以即使出現了機油事件也還是會有很多人願意買,因為這就是市場,一個不會按慣性思維的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