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的汽車爲什麼就不能把隔音做好一點?就爲了省料嗎?

克里斯汀銳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本田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發動機上和底盤了,在其它方面可能就有點忽視了;二是包括新思域、雅閣、CR-V在內的新一代本田在隔音上有了不小的進步。任何車都不是十全十美,隔音方面的瑕疵並沒有阻擋消費者對本田的喜愛。

本田是個很有特點的企業,號稱發動機送車,新的1.5T發動機太追求效率以至於出現了機油增加的案例。筆者印象很深刻的是,在2004年上海第一節F1賽,在直道上,本田車就可以超過法拉利,在彎道上又被法拉利超回,本田車的直線加速性能讓人瞠目。

本田工程師把精力用在了開發研究發動機了,所以本田發動機不僅動力強勁,並且故障率也是全球最低的。

本田工程師更在乎的是汽車發動機技術,心思用在別處的就少了。本田工程師完全可以把隔音做的很好,只是車企的取向問題,也有個說法就是本田希望保持運動的特性,讓駕駛者聽到發動機聲。

另外一個解釋是,本田的利潤一直保持得不錯,肯定在有些地方做成節約,這有個取捨問題。本田把發動機技術做好,並且再把隔音做好,那麼造車成本就會上升。總成本的上升,讓車子在競爭中就沒有了價格上的優勢。價格往往是消費者最在乎的,因此在隔音降噪方面本田投入的成本就降低了,同樣有價格上的競爭優勢。(鹿鼎記)


DearAuto


如果說本田犧牲操控和發動機性能補到隔音和減震上,那麼本田也就不叫本田了。這句話雖然片面,但是也有道理。首先說本田高端汽車的隔音做的還是非常好的,但是中低端車子的隔音降噪水平在同級別中做的的確不夠好。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1.本田有買發動機送車的稱號。工程師把精力用在了開發研究發動機了,所以本田發動機不僅動力強勁,並且故障率也是全球最低的。,發動機技術聞名於世。本田工程師更在乎的是汽車發動機技術,心思用在別處的就少了。本田工程師完全可以把隔音做的很好,只是車企的取向問題。



2.成本問題。任何企業都是追求利潤的,本田同樣如此。如果本田把發動機技術做好,並且再把隔音做好,那麼造車成本就會上升。總成本的上升,讓車子在競爭中就沒有了價格上的優勢。價格往往是消費者最在乎的,因此在隔音降噪方面本田投入的成本就降低了,同樣有價格上的競爭優勢。



本田汽車的隔音降噪水平也有了提升,本田CRV,傑德等車子改款後對噪音的控制也有了提升。本田汽車隔音差,但是在不斷的提升。本田汽車的發動機技術確實非常不錯,省油省心,車子開起來也是容易上手,想到這裡噪音大的問題也容易釋懷。



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同樣車子也是如此。本田就是這麼一個車企,重視發動機技術,而不拘小節。


小強說說車


本田車隔音差,大眾車不省油,這都是公認的通病。

本田噪音問題主要來自底盤,底盤傳來的輪胎轟隆聲比較大。不過由於基礎很低,所以只要稍稍動一下,就能有很立竿見影的改善。本田車噴底盤裝甲和換靜音輪胎後,過後那種興奮感不亞於換了一臺車,只不過開著開著,發現提升完之後水準也只是湊合。

其實並不是本田不改進,這完全就是成本的問題,本田對發動機和操控上就能研究透徹,我覺得是在有限的成本內,本田工程師懶得把預算放在這種地方,他們只關心能不能再加大幾個馬力,或減輕一點重量。

有人這麼說過,本田如果犧牲操控和發動機性能補到減震和隔音上,是不是成了豐田。

汽車自身噪音大主要原因就3個,胎噪、風噪、發動機噪聲。

胎噪好解決,只要你願意犧牲其他性能只滿足靜音的話也就幾個輪胎錢。風噪就看要汽車設計了,像牧馬人那種前檔直直的造型風噪肯定大,沒辦法。發動機調校這個就比較有技術含量了。

還有就是看汽車的隔音用料和門板材質什麼的之類的了,這個幾乎就是成本問題,無解,只有堆價格。

對噪音的感覺是影響最大的是路噪,和車有點關係,但關係不大。什麼車到了水泥鋪的路面上,吵的一塌糊塗。什麼車到了新鋪的柏油路,窗子關緊都安靜很多。沒有任何一個車能夠做到在差路上面比另外一臺車在好路上面噪音低。所以都沒必要去糾結車的噪音,只要車不漏風就行。

Anywhere anytime,覆蓋全國的移動互聯網汽車救援網絡平臺,救援就在你身邊"sos1295",關鍵時刻顯身手!回答車主各類養車用車急救問題,認為有用的請關注並點贊,謝謝!

哈嘍 我加了“sos1295”


孫行者汽車救援


隔音是個系統工程,得花錢還需要技術支持。中國部分人本田車主說有噪音怕啥,把音樂開高音量就以毒攻毒了。


fghabvff


本田號稱買發動機送汽車,可見其發動機技術的領先。本田發動機不僅動力強勁,並且故障率極低,不少本田汽車在行駛50萬甚至更長的里程後,發動機仍具有良好的輸出能力。

但是本田汽車有一個通病,就是隔音問題。

其實本田完全有能力將隔音做好,只是受限於成本問題一直沒有付諸於實踐。

動力要強,隔音要好,內飾要精緻,要省油,外觀還要無敵,最關鍵的,價錢還不能貴。這是消費者對一款車的完美期望,但是這又何嘗容易。

如果把隔音做好,首先要增加成本,當然還要增加車重,這樣就會增加車的油耗。但是如果想要控制油耗不變的話,就要大幅增加投入來研發高效省油的發動機,因此汽車的售價又要上調。這是一個系統的發展問題,想必本田也有戰略規劃。

本田工程師在回答本田汽車的隔音為何總是那麼差的問題時說:“本田力求直接從噪音源上消除噪音,而不是學競爭對手那樣去堆砌隔音物料。“

其實近年來,本田也在逐漸提高其隔音技術,把一些產品在隔音問題上做得比較到位,比如凌派和傑德。新款上市的CR-V和冠道,在隔音也得到很大提升。

因此問題的關鍵不是能不能做的問題,而是想不想做的問題。

對消費者來說,如何儘可能的減少車內噪音?

當前最流行的就是做全車隔音工程,雖然外面聽起來噪音還是沒有變,但是駕駛室裡面安靜了許多。汽車隔音一般適合配置較低、舒適性較為一般的或更低端的小車。


青蛙音樂


本來以為本田學寶馬,可能寶馬噪音也大吧,後來自己買了3系才知道,本田隔音沒學。


蘋果爸兒




眾所周知,本田去年的銷量已經超過日子第一巨頭豐田!足以看出消費者對本田的信賴!本田的發動機那是出了名的故障率低的一款發動機!本田的三大件也是最能說服消費者買這個品牌車型的重要因素!畢竟本田起初就是憑藉著造發動機出名的!



開過本田高端品牌-謳歌的消費者或許就沒有隔音差這一說,因為在高端車型上肯定不會出現這個小毛病!如果有這些小毛病,那麼這款車它也就配不上高端車這一稱呼了!所以說我們消費者不必好奇,這個小毛病我們也可以後期通過自己去4s店或者維修地方去處理一下,畢竟隔應不是什麼大毛病!還有就是我們消費者買車都圖的是安心,在汽車三大件上本田是出了名的穩!(即故障率小)我們不妨可以這樣想畢竟我們生活中沒有十全十美的事,一款車更是也是沒有十全十美的車了!俗話說得好,人無完人,車無完車!今天的解說就到這裡了!感謝閱讀!我們有緣見!


愛車微知識


可以這麼說,現階段,沒有特殊技術把持下,自吸發動機基本壓榨的差不多了,在高壓縮比高強度壓榨下,其弊端也暴露出來了,那就是噪音大,震動大,尤其用了中國的油品。

本田的地球夢,馬自達的創馳藍天都存在這個問題,再加上日本車的車皮薄,隔音方面能省就省,噪音大,那就不足為奇了。


李洪金89051367


車身隔音,15萬以下的基本不行。但上一個級別,比如思鉑睿,冠道,那就好太多了。思鉑睿完全有歐美車的厚重感。

本田優勢還是發動機。很靜音。有時都以為沒打火,還得看轉速錶才知道。





睿哥說車


本田是一個個性很分明的品牌,它的車也是如此,優缺點很鮮明,所以也就有著“買發動機送車”等之類的調侃了。

另外一提到本田,噪音常常成為詬病,對於這個技術背景這麼雄厚的廠家來說,控制一下噪音就有這麼難了嗎?確實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兒,並且本田對於這方面也不是太重視。畢竟噪音的控制是一個非常系統的工程,即使是一款車在開發的時候已經考慮很周全了,也不一定能夠把噪音控制得很好,因為還可能涉及到零部件的開發等等。

噪音通常來源於路噪、風噪、和發動機噪音等等。

噪音的控制確實與成本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控制噪音的方法無非兩種,第一就是從聲源上控制,減少噪音的產生;第二就是隔絕,把噪音隔絕於車外。

從聲源上控制涉及到了開發方面,這不僅是整車開發,還包括外觀設計以及零部件開發等等。比如外觀的造型會影響到風噪;輪轂的設計也要考慮頻率共振,對路噪的影響等;甚至原廠輪胎的採購,也會對噪音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這不僅是無數星星之火的影響,同時也是一個需要考慮很周全的系統工程。

第二種主要是運用隔音材料,包括髮動機艙隔音棉,輪拱的隔音棉等等,只要用足料、用好料,隔音一般都不會太差,但隔音好不代表噪音就小。

比如本田冠道,用料足,發動機艙和輪拱都下足了好料,隔音已經是本田中最好的車了,但發動機的噪音依舊還是偏吵。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發動機開發時候留下的問題了,本田的發動機一貫都是偏吵,而即使在車型開發時候,考慮很已經很周全了,但是現在單一車型很少會單一開發發動機,所以冠道用足了隔音材料,發動機的噪音依舊是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