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在封賞之事上精確到何種程度呢?項羽自盡,五人分奪其屍體,這事兒細想很猥瑣,但劉邦就果真把五人分別封了侯,也算是言出必踐。
《史記》裡寫樊噲的戰績,有一串列表:
從攻胡陵、方與,還守豐,擊泗水監豐下,破之。復東定沛,破泗水守薛西。與司馬枿戰碭東,卻敵,斬首十五級,賜爵國大夫。常從,沛公擊章邯軍濮陽,攻城先登,斬首二十三級,賜爵列大夫。復常從,從攻城陽,先登。下戶牖,破李由軍,斬首十六級,賜上間爵。從攻圍東郡守尉於成武,卻敵,斬首十四級,捕虜十一人,賜爵五大夫……
很枯燥,但仔細想一想:
這時劉邦不止沒稱帝、沒稱王,充其量就是個流浪軍閥。而樊噲的戰績數據,歷歷在目,可見是功勞簿記得清楚,用來封賞的。
即,起兵初期,諸事草率,大家打到哪兒算哪兒,劉邦依然沒忘記,要準確地記錄諸將的功勳,好論功行賞。最後販夫走卒、車伕屠夫,都積累功勞,成了西漢開國元勳。劉邦何以能得諸將死力?皆出於此。
後世都愛說劉邦運氣好,怎麼縣裡的秘書蕭何、縣裡的監獄長曹參、縣令的司機夏侯嬰、小販灌嬰、殺狗的樊噲、輕薄無行的陳平、織簾子的周勃,個個在他手下都神武天縱,打得天下英雄屁滾尿流呢?
劉邦自己說了是會用人;然而用人說到底,無非是崗位安排、權限給予,以及賞罰罷了。
說到底:從起兵當流亡軍隊開始,連樊噲斬首都細緻到個位數,非有功不得侯,如此細緻的鼓勵機制啊!
如果一個老闆在企業草創時,就把作為屠夫的你每一點成績都記錄下來,予以封賞,你又怎麼會不去努力磨鍊自己的武藝,成為天下猛將,好繼續拼搏?又怎麼會不去鴻門宴為他拼命?
——這就是樊噲們在劉邦手下用盡死力的拼搏過程。
閱讀更多 諮詢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