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大智若愚的人的雄心壯志

漢高祖劉邦是沛縣人,自古以來就有人描述,他乃龍之面相,還是美髯公,氣質與凡人不同。當地名門呂太公在一次偶然中,他一眼看中了劉邦,太公將自己的女兒呂雉嫁給了劉邦。也就是之後呂氏春秋獨佔漢朝前期政權的那個女人。

在劉邦的前半生,他一直以地痞流氓為形象代表。他曾經最高的職位僅僅是泗水的亭長,,但是這一職位讓他與附近的差混得很熟,他對附近的人不輕易加侮辱,而與他們結為志同道合的好友,這為他之後認識各路英雄豪傑隱隱約約佈下了基礎。

劉邦——大智若愚的人的雄心壯志

這是劉邦的過人之處了,他做什麼事都在天意下找得到路子,他幹什麼事也找得到到路徑。曾經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民間傳說,劉邦在咸陽服役的路上時,曾經看見了秦始皇坐著車迅遊四海,他感嘆到大丈夫生當如此啊,窮且意堅,深藏青雲之志。

劉邦前期認識的最重要的一個人,也就是蕭何。蕭何是他重要的王朝奠基人才,劉邦對來賓通常放下地痞老大的態度,以君子禮節對待。漢高祖劉邦在在蕭何看眼中看來,此人乃是帝王之相,天子之氣度。

劉邦作為亭長之時,在自己的老家種田為生,生於名門之後的妻子帶著兩個孩子跟隨著劉邦為生活操勞。常常有人看見劉邦一家起早貪黑的忙碌,認為他們不過在田間罷了。但是總有奇人看著這個家庭,認為這家人是天下貴人。所有歷史的指向,都認為劉邦是一個歷史的貴人,也、是一個能重新書寫歷史的真龍之象。

最著名的故事就是他曾經在驪山去修建陵墓的時候,許多人在中途都逃跑了,在官吏回過頭追他們的時候,他們看見有一條大蛇在擋住去路,就有漢高祖一醉之下將這條大蛇砍掉之說。然後,他們在這之後趕路時,偶遇一老婦人正在哭泣,他們問老夫人為何如此傷心,他說有人殺了我的兒子,眾人問道是誰殺的,老夫人說我的兒子是白帝,是條大蛇,被赤帝兒子殺了。眾人驚呼劉邦乃是天子之象。於是在一次又一次奇異事件後開始敬畏他,而劉邦卻沒有因此而大放厥詞,更是將自己的雄心壯志隱忍到自己的內心。

如果說項羽是通過自己名望和實力打出的天下,那麼劉邦就是靠自己的隱忍,得到藉助他人的心甘情願的幫助厚積薄發,以發揮出百萬人之力。

劉邦——大智若愚的人的雄心壯志

公元前209年,秦末陳勝,吳廣帶領的大澤鄉起義軍佔領了郴州之後,建立的張楚政權與秦朝開始公開對立。沛縣的劉邦也行加入行列,召集以蕭何和曹參等參與漢朝建立的重要奠基者為主,將流亡在本縣外的人召集起來,增加自己沛縣的軍備實力,同時消除外患。

當時劉邦已經成為了沛縣最有名望的人,縣令覺得劉邦無法在自己的命令下管理,他便設計準備謀害他。但是劉邦是一個出門在外,受人敬佩的長者,而且縣令是一個出爾反爾b表現在外的小人,多次捉弄眾多鄉親。得知這場陰謀後,鄉親們和劉邦一併一起將縣令殺掉,劉邦為這支起義軍前期殺掉了縣令之後,大家迎來了劉邦的領導。因為蕭何和曹參都是文官,所以大家推薦劉邦作為領導。

劉邦在開始起義後,就帶領著自己的一眾手下攻城拔寨。他先是攻下了胡陵,下方與泗水。那時候泗水的豪傑周克和周昌兄弟同年加入了劉邦的陣營。我們這時候就必須談談,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願意加盟劉邦的部隊。一是因為劉邦他本來就賢士重視,他知道自己不過是一個沒有讀過書的地痞流氓,是經過這麼些奇聞異事讓這些迷信的人相信自己,所以他更加的禮貌收斂,知道怎麼樣與眾人交流交往,這與他以前成長的經歷,那時候劉邦已經四十八,在古代已經算一個長者了,但是他隨處展現自己的鄉土的氣息,讓眾人感覺到了來自大地的親切,讓眾人感受到他的領導能力。於是,這個時候白手起家的劉邦便有更好的理由讓這些人為自己心甘情願的效勞。

劉邦——大智若愚的人的雄心壯志

劉邦一生中得到的兩個最重要人才,一是張良,二是韓信。如果說韓信是幫劉邦打天下,進攻天下的第一人,那麼張良也就是為劉邦穩固整個政權的人。張良本是韓國人,他在與韓王離散之後,沛公將他收留。通過多次交談後,這兩人一拍即合,大有相見恨晚的意思。劉邦在張良面前第一次向外人展示出自己想奪天下的雄心壯志。而張良也因找不到韓王,後期韓王因項羽而死,對劉邦死心塌地的輔佐。張良在歷史上只不過是一個儒生的形象罷了,但是張良的才華橫溢,在後期為劉邦坐下的天下鋪墊,卻是韓信無法能夠比擬的,如果說沒有張良在前期為沛公的招兵買馬與整頓,整治。韓信也沒有如此充足的軍事設施發揮自己的才華與項羽決一死戰。

劉邦也就是在有天柱和自己的謙虛與卑微之下,贏得了整場戰爭的勝利。

在與項羽的明爭暗鬥之中,他一直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小人的形象,而項羽一直視自己為英雄,對這種小人更是不屑一顧。正是這種大智若愚嘻嘻哈哈的形象,讓項羽對他根本不在意。項羽在時時刻刻也不會想到不把他殺了會對自己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劉邦在拿捏對方的性格方面成熟,這樣的人在性格上格外的絕情,特別項羽追殺之時,他可以不顧及自己所有的親人,他這種絕情絕情到了極點,但是這種絕情卻依然能夠和大臣們和諧相處,這樣的度量,這樣的隱忍,是一般人不可能去想象和理解的。這也是之後開國皇帝的一般形象。冷酷絕情讓自己的利益能夠達到殺掉了自己的功臣,也殺掉了近親,也是他的前期維護了漢朝政權的手段。蕭何和韓信是最後的命運多麼的悲慘,留下的張良已在後期也出走了。他也許真的不是一個好人,是一個小人,但是他在前期所隱忍,通通在後期爆發了,說到底他也是一個為了自己的人,如果有人膽敢威脅他的政權,他會毫不猶豫的痛下殺手。從他建立一切之時他已經55歲了,10多年的風風雨雨讓他並沒有在這短暫的安寧之後穩定,他各處征戰打壓一切會危及漢朝政權的勢力,他在自己達到巔峰之後,將一切有威脅的人玩弄於手掌之中,在他這種年紀,權力和審視在他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可以說劉邦在得天下方面真的不如項羽,但是在治國之道上,劉邦吸取了他曾經所有人的經驗,當不需要這些人的時候,他自己就是整個漢朝的王。

劉邦——大智若愚的人的雄心壯志

如果說他曾經有蕭何韓信還有張良幫助的話,那麼這三個人的影子在他身上也在他的後期表現得淋漓盡致,因為隱忍成就了劉邦,因為劉邦學會了隱忍,所以說他是整他是整個楚漢戰爭中獲得最多的,也是最厲害的,這無可厚非。

毛主席在讀完史記評價劉邦,並把劉邦與項羽比較,他也做出一個相同的評論,項羽非政治家,而漢王則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毛主席和劉邦一樣都是奠基一個時代的人,他主要是從劉邦身上看到了一個政治家擁有的胸懷和素養和能力。

作為一個政治家,劉邦的良好口碑贏得群眾的支持,為他的事業奠定了基礎,劉邦雖是一下層階級的地痞流氓,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是參加義軍,投身反秦大業之後給天下人留下的印象符合他的長者形象。也是這一點,讓年輕的項羽沒有獲得先機。當時楚懷王,約定這些人先入關中滅秦者,為關中王。項羽劉邦他們都帶領著入關,一些老將卻認為關中百姓受秦王朝的酷刑法律之苦,應當配一些長者去安撫觀眾的百姓,而項羽卻為了自己一時的戰意,用幾乎殘酷的手段一路過關斬將,而劉邦的為人寬厚入了關,得到了上天的幫助。他劉邦先入了咸陽率軍入關,劉邦滅秦之後,不但對百姓寬厚仁慈,約法三章。百姓都願意聽從他,以酒肉犒勞劉邦,他這時候拒絕了這些這些舉動,讓天下人看來劉邦就是恍惚天下的帝王。天下人唯恐劉邦不做關中王。

項羽聽說劉邦入關之後,違背了天下人的意願,對劉邦窮追猛打。劉邦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將秦的統治權交給了這一個剛勝利鉅鹿之戰的將領。項羽為了發洩自己的不滿,將秦國殘黨,秦國王宮全毀了。將金銀財寶收刮一空席捲而去,所過之處,無不殘破。這一舉動也讓身為戰神的他失去了民心。冥冥之中的天意,也在此後五年的楚漢戰爭中讓項羽屢次慘敗。

作為高明的政治家,他知道如何東山再起也知道如何在自己高位的時候顧全大局。在項羽聽說他自己要稱王的時候,他自己冒著風險向項羽去解釋,在鴻門宴上也憑藉著自己的大智若愚,作為一個領袖的勇敢在張良的幫助下說服了項羽,避免直接與項羽的衝突,為自己蓄力謀時間。

劉邦——大智若愚的人的雄心壯志

在韓信平定齊國之後,韓信要求自己為代理棋王,而此時的劉邦卻被項羽大軍圍困在滎陽。看見韓信的信後,他勃然大怒,但之後聽從了張良和陳平的意見,認為先立韓信為王,再讓韓信順水推舟來救自己,不然發生了變故難以預測。劉邦就是以這樣的胸懷解救了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危機。他也讓韓信說:出漢王在我身後,我豈能以小利而違背。

這種審時度勢忍辱負重不實不爭一時之氣,是劉邦作為政治家的基本素養,在他爭天下的鬥爭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而軍事往往是由政治所決定的。楚漢戰爭,在劉邦與項羽一個大智若愚和一個銳氣併發兩個鮮明的代表之下,競爭越激烈,但是局勢往一邊倒的局面,也讓天下人看到了劉邦真正的能力,劉邦他真正對天下的雄心壯志。

在垓下一戰,劉邦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而項羽卻一個人以英雄的形象孤軍奮戰,項羽認為他是英雄。他這一次全軍覆沒,他憑藉自己的勇猛突出重圍,剩下的人卻沒有再回到他身邊。項羽,他作為英雄他是無法擁有劉邦這樣的胸懷,劉邦以小人的氣質以小人的對天下事慢慢的摸索追求。他最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曾經別人沒想到他曾經要求的安穩卻是整個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