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进马家窑陶器——马家窑双系彩陶

名称:马家窑双系彩陶

类别:瓷器

规格:口径 12.1cm 通高:30.6cm

一起走进马家窑陶器——马家窑双系彩陶

马家窑文化,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其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也称之为甘肃仰韶文化。

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彩陶的大量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

一起走进马家窑陶器——马家窑双系彩陶

此件马家窑双系彩陶色调简洁明快,画工精巧娴熟,胎质轻薄光滑,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精品。细泥橙黄陶制,侈口、口沿微外翻,长颈、折肩,斜腹内收,平底。腹部饰对称桥形双耳,正面颈部及口沿内侧饰浪花纹,肩腹部饰多层网格状平行线纹和波浪纹,中间四面开窗圆形图案内绘神秘符号纹饰。它是文化历史的缩影,时代的一面镜子。是新石器时期华夏文明晨曦中最绚丽的霞光,折射着中华先民在远古时代所达到的多项文化成就,它不仅包含着史前时期众多神秘的社会信息、文化信息、同时它创造了中国画最早的形式。

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绘制中以毛笔作为绘画工具、以线条作为造型手段、以黑色(同于墨)作为主要基调,奠定了中国画发展的历史基础与以线描为特征的基本形式。彩陶是中国文化的根,绘画的源,马家窑文化将史前文化的发展推向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创造了绘画表现的许多新的形式,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画,就是神奇丰富的史前“中国画”。它以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向世人展示了图案精美、内涵丰富、数量众多,达到世界巅峰的彩陶文化。

一起走进马家窑陶器——马家窑双系彩陶

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随着更多新出土材料的积累,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研究,越来越受学术界关注,逐渐形成为史前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热点。1988年,临洮马家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因为它不仅是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的源头、同时它源远流长地孕育了中国文化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它神奇辉煌的艺术魅力至今还在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