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形成大產業 帶著羣衆奔富路

他15歲邁出創業第一步,從4頭母豬、20頭仔豬開始了自己的養豬生涯。依靠養殖業率先致富後,他免費向村民傳授養豬經驗,帶領村民發展養殖和食品加工,使昔日的貧困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養豬專業村”。脫貧攻堅戰中,他結合自身企業優勢,提出了“政府引導、企業託管、銀行支持、保險兜底、貧困戶受益”的“五位一體”生豬養殖產業扶貧新模式。他就是市人大代表、睢陽區郭村鎮高莊村黨支部書記、河南宏星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河南高老莊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星。

和我市眾多的鄉村一樣,高莊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豫東村莊,曾經也是個非常貧困的村子,村民們世代土裡刨食兒,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一直生活在村子裡的高星因家庭貧困,初一沒上完就輟學外出打工。1992年,他湊了5000元在城裡開了一家農機配件門市部。在他的精心打理下,門市部生意紅紅火火,他也慢慢富了起來。致富後的高星,看到村中其餘村民依然還是很貧窮,便想起修路,帶領村民致富。1999年,高星號召在外地打工的村民一起捐了40萬元,將全村的泥路修成了柏油路。

2000年,高星起了創辦養殖場的念頭,並且迅速付諸行動,他投資18萬元,開始當起了“豬倌”。向畜牧局和專家諮詢養豬保健知識,注意收集市場信息,高星的養殖場不斷髮展,漸漸開始紅火起來。在他的帶動和免費傳授養豬經驗下,高莊村很快成了“養豬專業村”,大部分村民發了“養豬財”。高星也因此被授予“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2005年,高星全票當選高莊村黨支部書記。他先後成立了河南宏星牧業有限公司和河南高老莊食品有限公司,一邊積極探索“公司+基地+農戶”的畜牧養殖和食品精深加工發展模式,帶領村民致富。一邊團結帶領村“兩委”班子著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大力完善村裡的基礎設施。幾年間,先後修建了村內水泥路、高標準文化大院、高莊村中心小學、高莊村幼兒園,並完成農電改造和安全飲水工程等項目。同時,他又自己出資為全村安裝路燈、為老黨員發放津貼等。

“我年紀大了,出去打工沒人要,待在家裡沒什麼收入,後來高總將我們這幾戶貧困戶組織起來,到廠裡幹一些輕鬆點的活,我現在每個月也能拿到2000元了……”今年60多歲的村民陳世海說。2016年,高星把高莊村沒有致富能力的貧困戶組織起來,自己出資讓他們在村裡從事力所能及的環衛工作,並且將他們的土地流轉,使該村最後8戶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擔任村黨支部書記13年來,高星已在捐資助學、解困濟貧、改善村容村貌、農民技能培訓等方面出資100多萬元。

2016年,中央打響脫貧攻堅戰。作為一名人大代表,不能將眼光只放在自己的村子,而應該幫助更多的人脫貧致富。經過認真思考和調查研究,高星結合自身企業優勢,提出了“政府引導、企業託管、銀行支持、保險兜底、貧困戶受益”的“五位一體”生豬養殖產業扶貧新模式,讓貧困戶快速、穩定脫貧。

該模式是通過政府引導,由各鄉(鎮)組織貧困戶成立合作社,河南高老莊食品有限公司以養豬託管模式帶動貧困戶,鄉(鎮)政府結合國家精準扶貧增收到戶資金和項目資金興建萬頭生豬養殖小區。養殖小區落成後委託給公司統一經營生產管理,公司與保險公司共同承擔風險。

僅郭村鎮,全鎮的225戶貧困戶全部加入該模式,每戶每年能拿到的收入有1200元的參股分紅和1388元的扶貧車間租賃分紅,每年2588元的穩定收入讓眾多的貧困戶解決了溫飽問題,有了做小買賣的啟動資金。在睢陽區、示範區、柘城縣、睢縣、虞城,高星依託五位一體“生豬養殖產業扶貧新模式,修建了6個萬頭生豬養殖小區,帶動3000餘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談起未來的發展,高星充滿信心。“我們通過招商引資,引來了中國500強正邦集團,第一期項目投資7億元,土地流轉1260畝,打造一個年出欄仔豬70萬頭的現代化農業公司,將來還要在全市興建100個萬頭生豬養殖小區,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