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馬奈是現代藝術的開創者?

鄭禕晗


馬奈(1832年——1883年)被定位為“印象派”的奠基人,算得上是西方美術史中一位開宗立派的人物。尤其他的三幅代表作,即1863年創作的《草地上的午餐》,1865年創作的《奧林匹亞》,1866年創作的《吹笛少年》,完全顛覆了西方油畫幾百年來形成的技巧模式,把油畫從立體感和空間感中解放出來,朝著二維平面構成大步邁進。

《草地上的午餐》

他的這個貢獻是史無前例的,因此,他註定會在西方美術史上留下一頁。

我們回到19世紀中後期的西方繪畫界,可以發現,以大衛、安格爾、布格羅為首的新古典主義,是沿著18世紀初期普桑和西蒙烏埃的古典主義風格向前推進的,如果再往前追溯,古典主義則又是沿著14——17世紀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拉斐爾等人的藝術思維演變出來的產物。

《奧林匹亞》

無論是文藝復興時期、古典主義時期,還是新古典主義時期,繪畫都有一些共同特徵,即,以理性思維畫畫,在創作方法上向古希臘時期的雕塑作品看齊,突出立體感和造型感,色塊之間的銜接要自然過渡,不能太突兀,在整體上追求雅緻、和諧、唯美的格調。

《穿皮草的婦人》

在新古典主義時期,以安格爾為首的畫家雖然給作品中融入了一些現實意識形態,試圖把繪畫拉進現實,並弱化了色彩在作品中的比重,但這些努力最終沒有走出多少新意,在大的創作模式上,依然是一幅換湯不換藥的表現。到最後,這種畫法也表現出了江河日下的地步。

《春天》

馬奈清晰地看到了油畫發展的瓶頸,於是,他把藝術視野不斷放寬,從東方藝術浮世繪中找到了創新靈感。尤其浮世繪那種以線條塑造物象輪廓的洗練風格,以大面積染色渲染畫面意境的畫法,以散點透視法營造空曠深遠的空間感的技法,讓馬奈非常激動。於是,他跳開西方繪畫的固定套路,嘗試著把東方藝術的風格融入到油畫中。

《吹笛少年》

我們可以在馬奈1866年創作的《吹笛少年》這幅作品中,能明顯感到具有鮮明的東方藝術的風格。畫面中沒有陰影明暗關係,沒有縱深感,也沒有細節的渲染,人物輪廓以線條勾勒而成,尤其褲子上的兩道厚實的線條,明顯是中國畫的筆法。顏色鮮亮明豔,都是大塊大塊的平塗上去的。

《森林舞會》

馬奈的這種畫法完全顛覆了油畫的既定畫法,讓後世的油畫家驚歎道:原來油畫還可以這樣畫。在後邊一幫畫家的努力下,尤其在後印象派時期,西方油畫進一步弱化造型,強化了筆觸的表現力度,在創作中加入自我感受,讓油畫真正步入了現代思維。


鴻鵠迎罡


恕我才疏學淺,對這個這個問題我有一些異議。

不知道您在哪部藝術史之中看到的馬奈是現代藝術的開創者這一理論。

可能由於書籍的不同版本或者翻譯問題,比較準確的說法是馬奈是現代繪畫藝術的開創者。馬奈“平面”化的畫法和離經叛道的繪畫題材震動了當時畫壇,影響了當時印象派的諸多畫家,所以他的名號往往是印象派奠基人。而現代藝術的開創者在藝術理論中廣泛認同的是保羅塞尚。或者是安迪沃霍爾等等。這其中的層次範圍是不同的,並無高低之分。





簡單來說,如果讀者不是十分了解西方藝術史,在觀看馬奈這幾幅作品時,單單從視覺感受到是非常接近的古典油畫作品的。如下


可見,馬奈和他一百年前的大師的作品看起來差不多,並不是咱們眼中很“現代”但是在看看下面這位



是不是感覺哇塞!這個好“現代”好“藝術”!這就是保羅塞尚。一目瞭然,塞尚做到了“傳統”到“現代”,“能看懂”到“不理解”。再看看後面這位



觀眾會這樣說,別騙人了!這哪是畫啊,這不海報嗎?

這是安迪沃霍爾,他的“可樂瓶”給了傳統藝術的最後一擊,使絢爛無比的傳統藝術一去不回。

所以看,馬奈還是算老實的畫家啊,只是比他老的那一輩覺得他有點過分而已。


畫學家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不想受到傷害,就把自己埋在理想中。

與同時代的畫家相較,馬奈並沒有把自己埋在理想中,而是把自己的觸角伸向印象之門。因為,其時的杜米埃,以諷刺抒發著自己對生命的認知與藝術的表現。偉大的米勒,把自己的感情,代入農民的生活,從恬靜的田園風光中,尋找靈魂的棲居。而庫爾貝,則在生活中尋找真實的寓言,即生活就是寓言,寓言就是生活。還有為愛情而生存的羅塞蒂等。

馬奈作品:奧林匹亞


但馬奈在作品中,卻把“光”與“色”引進自己的繪畫中,但沒有完全的把造型全部融入到“光”與“色”中。他的人物,在畫面之中“光與色”的交映下,既有著一種“凸”出感,也有著一種“凹”進感,他使畫面的平面感,突顯出一種人物的代入色彩,畫面人物的明亮、鮮豔、充滿光感,具有非常現代與時尚的感情介入。

女神遊樂廳酒吧


他被後人冠以印象派之父,影響了後來者塞尚、梵高、高更等人,但如果稱他為現代藝術的開創者,則有不妥之處。因為,任何一位在歷史上有著卓著地位與貢獻的畫家,幾乎都對現代畫家有著影響。而現代畫家與過去時代的大藝術家,他們都是前後呼應,配對而來。每一個人會對應一個時代所呈現的主義或一位畫家。所以,這些延續傳統(或者說延續過去式畫家的藝術形式比較妥貼些)的後來者,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借鑑、繼承,發揚,才得以拓展出自己的藝術形式與藝術生命。而每一次創新,就是一次革命。而革命如果以先強姦後同居來形容,自是不為過。只有在此基礎上,你才會看到一個大藝術家的藝術成就,自是他宿命的必然。

草地上的午餐


因之,馬奈的離經叛道、獨立特行,使他對現實社會的表述,以《草地上的午餐》展現出貴族青年平時的生活習慣。而其時,只有描述神話或宗教故事的題材,才可以裸露。但他與前人的比較,使他認知到自己的生命屬性,是具有一種能獨特感知光與色的人,並在自己的藝術實踐中,把這種光色,引入到畫面之中去。而在對時代的認知上,也因著他自己的錦衣玉食,自然沾染著上流社會的生活習氣。他表現這些生活,自是他生命的屬性。因之,他對光色的認知,使他成為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畫家,並在他的作品中,以明亮、鮮豔、充滿光感動色彩,表現出平面構成之中,人物的實在與力度。

吹笛少年

為此,你看他在黑與白之間,完全摒棄減弱的灰影帶來的曖昧性,由最光面直接引入黑暗反差色彩的構圖,以及粗色差釀出的活力與創造力,從而形成了自己對光色的獨特認知,影響了後來者。

埃米爾·左拉像

但從思想性上,他的畫面呈現出一種冷漠,一種可怕的冷靜,一種無意義的生動。他的畫要的是繪畫中的沉默,使一切詩與畫的聯繫,從話語功能中解脫出來。因此,他畫面中的立場與動作所指,便缺失了意義,構圖也不再為任何歷史服務。因之,他丟棄了歷史,而是從現實生活中尋找素材,來表達自己繪畫的情緒。而這種講述就呈現出一種客觀與冷漠,一種讓人窒息的冷漠,使我們從畫中,看出了他對生命的印象,是在解除生命表象的虛偽,而做出的主題毀滅。


昊愚堂夜畫


馬奈從一開始就不是循規蹈矩的人,這樣的人註定是要走出一條新路的,他跟隨托馬.斯庫遲兒學習古典主義畫風時一直想跳出來,他看不上古典主義,但是六年的學習給他的造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喜歡旅行,沿途的風光給了他啟示,他喜歡自然風光喜歡大自然的色彩,經過多年的實踐,他給自己的作品裡注入了新的元素,那就是把大自然真實的光影和色彩引進自己的作品中,從而給觀眾造成一種真實感。這在當時是一種創作,和許多新興事物一樣,他的這種創新遭到在當時占主導地位的學校派的激烈反對,尤其是他的那幅著名的《草地上的午餐》《奧林匹亞》被稱為是叛經離道之作,但他的這種新創新卻得到一幫年輕人的追捧,這幫年輕人就是當時印象派的主力干將,正是因為他第一次把光影和色彩引進繪畫,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被譽為印象派的開創者。雖如此他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印象派畫家,他從沒參加過印象派的畫展,但他和印象派畫家關係密切,深受印象派畫家的尊敬,他是個開拓者,開創了另一番光影世界。新的技法需要新的構想,當時日本浮世繪恰好傳到歐洲,馬奈吸收浮世繪里的線條藝術,以線和麵替代了三維空間的深遠感覺,對油畫進行了革新,把油畫從三維立體拉向二維平面,他的《吹笛少年》是二維平面和線的運用的傑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的這種革新在西方油畫史上意義重大,影響了印象派以後的許多畫派,被譽為現代藝術的開創者,使油畫藝術再一次煥發出勃勃生機。








子非魚00111


來,

下面辰曉就聊聊這位矛盾中的開拓者,馬奈。



確切的說,馬奈應該是"印象派"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而公認的有"現代繪畫之父"稱號的人是塞尚。

馬奈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印象派畫家,他也從沒有參加過印象派的展覽。但是他與印象派畫家莫奈等人的關係密切。深受印象派畫家的崇敬。



馬奈年輕的時候在藝術學院學習過,有紮實的繪畫功底。但同時他也看到了學院派虛假、固化的一面。在學校中,雖然每天耳濡目染著學院派的思想,卻始終能保持著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見解。

他是第一個將印象主義的光和色彩帶進繪畫的畫家,並且開創了印象主義畫風。同時也是一個承上啟下的畫家。



馬奈的繪畫直接影響了莫奈等一大批印象派畫家。他的《草地上的午餐》被視為對古典繪畫題材的挑戰,可以說,這幅畫直接改寫了西方藝術史的發展軌跡,成為印象派最初的代表。

馬奈的繪畫將繪畫從追求立體空間的傳統束縛中解放出來,從立體空間向二維平面轉變,邁出了革命性的一步。

所以說馬奈是印象派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同時他也是將繪畫帶入現代主義軌道上的第一人。

想了解更多繪畫知識,請關注辰曉愛畫畫。


辰曉愛畫畫


馬奈印象主義的奠基人之一,影響了莫奈、塞尚、梵高等一眾畫家,把繪畫帶入現代主義。

他藝術中最最具有革新性的一部就是受到日本浮世繪及西班牙畫風的影響,把繪畫從追求立體空間、透視的傳統束縛中解放出來。

原來的傳統繪畫是這樣的

就是把三維的東西展現在二維上,近大遠小,和我們肉眼看到的比例一模一樣。

而“經馬奈解放”後的繪畫是這樣的。雖然沒有透視,但卻因為精妙的技法產生了一種奇異的浮雕感。在馬奈之前學院派們總是認為素描是一切繪畫的根基,素描是最高貴的,而色彩要排到後面去,而馬奈大膽的使用色彩,並且影響了後來的印象派,而印象派提出的的光影體系幾乎影響了現在整個世界。

之前也說過馬奈極大收到了浮世繪的影響,所以畫面沒有陰影,沒有透視,這種繪畫方法對後來的一眾印象派大師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除了技法之外,馬奈的選題也非常大膽。比如說著名的《奧林匹亞》和《草地上的午餐》。

雖然說西方繪畫的裸體很多,但不代表他們一定是開放的,因為自古以來西方只有神話故事裡的人物才能以裸體的形象出現在藝術作品裡,而馬奈這種畫普通人裸體的行為簡直是大逆不道。連在當時算是激進的現實主義畫家都驚呆了。

馬奈一生其實挺讓人覺得遺憾的,因為他一直和主流審美作對,卻又極其渴望獲得沙龍的承認,所以難免在後期的繪畫過程中收到沙龍的影響,如果馬奈可以徹底擺脫這一桎梏,也許會取得更加矚目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