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稱中小學教師平均年薪8.2萬,你怎麼看?

走哪兒去


很慚愧,作為工作了30年的高級教師拉後腿了!一年只有不到六萬的總收入,8.2萬的2/3左右。有被忽悠的感覺!



我不知道8.2萬是怎麼得來的,我們這裡剛參加工作沒有多久的一年四萬左右總收入。我一是教齡長,再就是職稱高,工資算比較高的,怎麼說應該在平均數以上吧,哪知道離扯了後腿。網上統計的有些數據應該不夠準確,應該不能全信。據筆者瞭解,絕大多數省份的教師待遇都遠遠低於8.2萬的水平。筆者曾經三次和全國各地的校長一起學習,對於各地的待遇大體有個瞭解。瞭解到的數據和這相去甚遠。



人均8.2萬,這數據公佈出來,會有幾個負面作用。

1、給人教師待遇很高的印象,倘若有老師們說工資低,很多人會認為教師是貪得無厭,間接的影響老師形象。

2、和8.2萬相差較多的老師會認為自己被糊弄,認為被忽視,因而會有怨言,影響工作積極性。

3、8.2萬的數據讓權人們可以更加對老師待遇不落實視而不見。老師們待遇不錯了,可以不管不顧了。而實際上很多老師都只是解決了溫飽問題而已。個別大人們對老師待遇漠視,故意裝睡好多年了,這樣報道可以讓他們睡得更長了。明明底下波濤洶湧,他可能會認為風平浪靜。



忽悠多了,人們也就冷靜了。倘若新聞報道和實際情況相差太遠,那就還是別再忽悠的好。別說數字,只求“不低於或略高於”早日實現就好。大家說呢?

我是頭條【文軒閣】專注教育,致力公平,一貫直言,你若認同,歡迎關注!


文軒閣


報道稱中小學教師平均年薪8.2萬,你怎麼看?

關於這樣的統計與報道,估計又會引來吐槽一片。

第一,平均工資本來就是一個不科學的統計方法,常常引來吐槽。

尤其是有人感到自己與平均工資都相差很大的時候,就更加成為一大問題。比如有的地方鄉村教師,可能月工資就在3000元左右,不知道被平均了多少?

這其中有幾個問題值得深思:一是我們的工資被誰平均了?二是反映出的城鄉貧富差距有多大?就8.2萬平均年薪,可以看出城鄉之間的差距有多大,地區之間差距有多大?三是我們不應只是簡單地統計平均年薪,而要分析兩頭高與低工資的差距。

第二,關於中小學教師工資的標準,其實已經非常明朗,那就是不低於公務員工資。

事實上,公務員工資也並不是很高,簡單地比較也沒有多大意義,關鍵在於工資收入要讓教師有獲得感。但是,現在首要的問題是不低於公務員工資,這個需要有關方面給出權威的統計,比如到底超過了多少,或者是低於多少。

第三,如果教師們總是糾結於工資收入,又如何發展教育呢?

首先要做到不欠薪,其次要做到不低於公務員,再次要有科學的績效考核,讓優秀教師能夠更有收入獎勵的獲得感。最後要去除行政化傾向,讓教學、學術成為績效工資的主要方面,而不是行政級別。


碧翰烽


中小學老師平均年薪8.2萬,如果計算到月薪就是平均6333元。這個數據包括哪些呢?包括除你拿到手的工資之外,還有你個人和單位所繳納的五險一金,還有當你工資超過3500以上部分所交的稅費。

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自己繳納的進入個人帳戶);

醫療保險:單位10%,個人2%(自己繳納的進入個人帳戶);

失業保險:單位1.5%,個人0.2%;

工傷保險:單位0.5-2%,個人不繳納;

生育保險:單位0.8%,個人不繳納;

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比例都是5-12%,單位繳納什麼比例,個人就繳納什麼比例,單位和個人繳納的,全部進入個人帳戶。

按照以上繳納的五險一金來算,按高的比例為56.5%,低的為48%。也就是說你的收入有一半以上基本上都是交了各種金了。你的月薪如果達到平均值6333元,那你實際拿到手的錢應該就只有4000元左右。這就是我們平時一看到平均數就覺得自己是被平均了,因為自己真的沒有拿到那個錢。當然,這些沒拿到的錢會在退休的時候以養老金的方式付給你,公積金也全是你的,買房時可用。另外,當你退休的時候,你的工資基數就是按照當地社會平均數來算的。所以某地的平均工資越高,也是對退休職工越有利的。如果按實際拿到手的錢算平均,那就會少了一大截。


蘇小妮


地區:蘇州,小學老師有編制,7年教齡。副主任級別,每月工資到手3500,年終會有4-5萬獎金。公積金1:3.25

每天早上6點起床,7點半到學校,晚上6點左右下班,經常回家晚上要做各種活動方案,公開課件。

寒暑假一半時間要花在區、市教育局的各種考試,評比上。每天要做試卷和複習。還有會排值班。

不要以為寒暑假老師就是各種玩玩玩。

收入和付出是成正比的,不要既想拿高工資,又想躺著不付出!


西西里島7758258


什麼?

難道說,我是一個假老師?

以我目前每月2700的工資,這一年怎麼算也算不出8.2萬啊。感慨一番後,有種想跳-樓的悲劇啊。不過,再仔細一看,原來說的是平均年薪。

看來,作為一名一線小學老師,不僅給無數同行拖了後腿,而且還是非常尷尬又難看的後腿。這個後腿,只怕這輩子都得拖下去了。

唉,同樣是老師,同樣是為學生服務,為何工資就差這麼多呢?不過,再想想,我不由得有了些許溫暖。拿我所在的學校而言,都沒有達到這8.2萬的年薪啊。

包括我們學校職稱最高的校長,他每月應發工資也不過才6030元,這麼一算,一年也就七萬多,離八點二萬還有點差距。

天啊,我們整個學校都全軍覆沒了,都在平均年薪以下。這是什麼鬼?不過,再想想,我不由得又有了些許溫暖。

我所在的市,小學工資待遇都是如此,執行的標準是一致的。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整個市的小學圈(中學不清楚,也不敢胡言),竟然基本上都在平均年薪以下。這是什麼節奏?

我就想問問,教育部統計的結果,確定不是拉仇恨嗎?確定不是誤導人-民群-眾嗎?

怪不得很多網友噴老師工資高,也對,人家這麼噴也是有依據的。都年薪八萬多了,你們老師還叫苦,還叫貧,讓我們怎麼活?

唉!真不知道,有多少一線老師的年薪能夠拿到八點二萬。不知道,你們那有這樣的神存在嗎?

再者,教育-部能不能把每省的平均年薪也統計出來呢,最起碼讓我們清楚,哪個省的老師最幸福,能夠達到8.2萬的年薪,日後也好讓孩子去那個省份教書。

大家說呢?到底是哪些老師,把我們的平均年薪拉得這麼高。如果大膽推測下,那些特級教師的年薪難不成近百萬?

我的天啊!

不敢想象!

你們可知道,這特級教師年薪多少,能甩平均年薪8.2萬幾條街?


說文寫作


我以前也寫過這方面的文章,所謂的中小學教師平均年薪8.2萬也許是真的,但是具體到教師個人來說,感覺就不是那麼回事,估計絕大部教師會說我拖後腿了。

一、這個平均年薪是你所有收入總和,而不是你每月可支配收入。我們知道,教師工資中薪級工資、崗位工資、提高工資、70%的基礎績效工資都會打到工資單上。而且需要扣除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金、醫保、住房公積金等,這樣一來,你實際每月可支配的收入就顯得比較少了。同時除每月到賬收入外,教師可能在年底會有雙薪或有獎金及30%的績效工資,這些收入是年底才到賬,而不是每月平均發給你,你可能沒感覺。而教育部在統計中小學教師平均收入時,會把你所扣的甚至單位補給你的住房公積金也算到你收入裡面了,當然也會把年底發的所有收入計算在內。就算你的收入能達到8.2萬的年薪,但實際到手的收入達不到這個數,而每個月到手的收入就更加少了。

二、教師工資地區差異很大,內地教師被平均了。在沿海發達地區或在一線大城市,可能教師拿到十幾、二十萬的大有人在。這些地區的教師工資就會把全國平均工資提高一個檔次,因此內地不少省份的教師工資就會被平均提高了工資。

老教師和高職稱教師工資拉高了教師平均工資。我們知道,教師工資中的薪級工資跟工齡成正比,一個有幾十年工齡的老教師他的薪級工資比較高,從而使得他總收入比較高。另外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因為崗位工資比較高,他們的工資也會超過平均工資。所以出現了年輕的、職稱低的教師收入遠遠少於平均年薪,感覺自己的收入被平均了。

教師的職業是光輝的職業,應該說是有知識與技術含量的職業,理應取得較高收入。這一個平均年薪8.2萬的結論讓普通老百姓覺得教師收入不低,但教師自己可支配收入確實沒達到這個數,大部分老師會感覺到被平均了。

以上是我的理解,大家有什麼看法,請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再一次被平均了,中教一級職稱,教齡22年,月到漲工資3749.40元,我們不貪心,不想鶴立雞群,只想落實教師法規定的待遇,想想看現在離職教師增多,尤其是年輕剛入職教師?

尊師重教結碩果,未成年保法立奇功!員工離職,不外乎兩項原因:要麼錢不到位,要麼乾的不舒心!!自1993年教師法公佈以來,每年都提:教師待遇不低於或高於公務員,可實際情況呢?不敢恭維!!近些年,辱師事件時有發生,上級主管部門又沒有為教師真正做主呢?一線教師除正常教學外,還承擔著多少非教育教學任務?現在的孩子們還沒說什麼,就傷自尊了,家長來校鬧,,輕者教師做檢查,賠禮道歉,重者鉅額賠償,開除公職。一句話,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剛入職辭職不外乎:掙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


做最好的自己369


三水三心觀點:

平均年薪8.2萬,一定是有科學的統計數據的,但很多老師都會感覺拖了後腿。

三水三心分析:

據新聞報道,在8月31日的教育部新聞發佈會上,教師工作司巡視員劉建同稱,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自2010年起,教育行業的工資水平開始不低於或者高於機關公務員的收入。

劉建同介紹,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2017年和2012年相比,教育行業工資收入增幅74%,其中公辦中小學在崗人員2017年平均工資大約為8.2萬元。(見下面的截圖)

該言論一出,網上一片譁然,幾乎一邊倒的反對聲“我們被平均了”(見下圖):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第一,在新聞發佈會上做出這樣的宣佈,肯定是有統計學依據的

現在,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要有依據,這是一個基本常識。jyb相關負責人面對新聞媒體,作出這一說明,肯定有相關的依據,絕對不是無中生有——要知道,如今的網絡,如此發達,數據沒有依據,一旦查實,那個責任,是沒有人能夠承擔的。

其實,這只是一個簡單的算術題,將全國公辦中小學教師收入(有銀行流水賬的)加起來,除以人數,平均數就出來了!

難道,他們連這樣一個數學題都不會做???

第二,平均年薪8.2萬,網上為何吐槽聲如潮?

這個問題,很好理解,主要原因不外乎就是三個:

1.很多教師計算的是自己的可支配收入

公辦教師的工資組成,主要是由三個部分:基本工資(這裡麵包含很多內容)、基礎績效和獎勵性績效。但別忘了,還有一筆錢,就是“這個工資是稅前的工資,還包括了單位從個人工資中直接為其代扣的住房公積金和社會保險基金個人應該繳納的部分。因為有些時候大家覺得我沒有拿到那麼多錢,實際上這個收入是整個全口徑的收入。

比如,某教師基本工資2100元,基礎績效2100元,每月實際到手4100元。年終的獎勵績效為12000元(有的地方分兩個學期發放),那麼,一般來說,教師就會認為自己的全年收入為4100×12=49200元,再加上12000元,總計收入為61200元。這樣一算,離8.2萬,查了2萬多!

事實上,如果算上住房公積金和社會保險基金個人應該繳納的部分,應該大致不會低於8.2萬。

2.在網絡上吐槽的,大多是年輕教師,由於職稱等因素,年輕教師收入普遍會低於平均數

現在,各個年齡階段的網民都多,但相對而言,年輕人肯定更多:他們工作時間短,支撐相對較低,自然,基礎工資、基礎績效,都低了一大截。我所在的區域,剛畢業的大學生,每月到手的基礎工資只有500多元,基礎績效1600多元,加起來才2100多元。你想,這是否是遠遠低於8.2萬的平均工資呢?

3.由於地域差異,有些地方有目標獎,一平均下來,差距立馬就會凸顯

這個很好理解:三個人年薪分別為10萬、11萬、12萬的人,平均年薪,11萬!10萬的人就會想,mmd,我被平均了!如果再加上一個年薪50萬的人,平均年薪為20.75萬,前面的3人立馬回驚呼,mmd,我們都被平均了。

對於教師這個群體,沿海一帶,北上廣深等地,教師年薪,普遍比內地高,這樣一平均,收入高的人,心理相對較為平衡,而低於這個平均數的,心裡就難免會有落差——所以,學校管理者,一般是比較忌諱談及所謂的平均數的!

第三,“自2010年起,教育行業的工資水平開始不低於或者高於機關公務員的收入”的說法可能並不準確

其實,自《教師法》頒佈實施後,教師的工資,就不低於甚至高於公務員——但是是真的如此嗎?

這個原因,在於對“工資”的界定——如果從基本工資的角度,教師有10%,肯定會高一些,也就是說,同一地區同年工作的教師和公務員比較,教師會多10%。但請注意,那個10%,僅僅只有幾十元錢(多的100多元),真正的差距,在於所謂的目標獎,還有什麼車補、電話補貼等。據瞭解,有的地方目標獎達到近十萬,而教師只有1萬多元,這樣一來,光這一項,就差了很多!

要不然,既然“2010年就不低於”了,那為何還要“力爭用三年時間解決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待遇問題,凡未達到要求的地區要限期整改達標,財力較強的省份要加快進度。

總之,這一次,肯定會動真格,廣大教師的熱切期盼,一定會實現!

教師們的春天,一定會到來的!

所以,廣大的教師,不要因為暫時的困難,而怨聲載道、怨氣沖天,而要基於理想、基於情懷,不忘初心,在教育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畢竟,我們所期盼的,相關部門已經早早就在考慮!


三水三心


我母親,妻子都是遼寧鄉鎮的老師。母親工作30年。高級教師7級。稅前7000.到手沒到5000。妻子研究生。工作一年。稅前工資3700.到手2800.鄉鎮教師每月有200補助。年終老師只有13個月工資。13個月工資並不是工資全部。其他任何待遇沒有。相比國家的8.4。只能淚流滿面。


爺們兒\n


千萬別被什麼平均年薪之類的數據迷了你的眼睛,壞了你的心情,這年頭被平均的人太多了,所以說這統計學就不是給普通老百姓看的,給誰看大家應該清楚。同理,教育部統計中小學教師平均年薪是8.2萬,又是睜著眼說瞎話呢,能這麼平均嗎?

教育部做教師年薪統計的人,可能壓根就不懂統計學,你也不想想看,中國面積有多大?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而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性,必然會導致不同地區老師年薪數字的不同。你大言不慚地用一個平均數來統計發佈數據,這不是讓人笑掉大牙嗎?

教育部發布中小學教師平均年薪,在某種程度上傷害了部分教師的自尊心,要知道教育部可是廣大教師的孃家人,父母官兒,自己孩子明明沒掙那麼多錢,你偏要往高說,這不是明顯誇大其辭,甚至是炫耀和虛偽嗎?這是炫給誰看呢?

經常聽人開玩笑說,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吧?看來教育部負責統計中小學教師工資數據的人,八成是體育老師教的數學。如果是這樣,咱笑一笑也就罷了。這樣不爭氣的學生都能進教育部,老師臉上該有光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