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掌旗小兵到北洋督軍,他自稱「白虎精投胎」,貪鄙殘暴卻得善終

民國時期,兵荒馬亂社會動盪,這方面軍閥扮演了不可忽視的角色。雖說生前耀武揚威,稱霸一方,可就結局來看,多數軍閥下場也不好。孫傳芳信了佛被仇家刺殺,張宗昌也在火車站被槍殺,張作霖也殞命皇姑屯……即使安然到了抗戰時期,一些軍閥墮落成為漢奸而得到了應有的下場。可是在此之外,還有一些軍閥,他們卻是另外一種情況。

從掌旗小兵到北洋督軍,他自稱“白虎精投胎”,貪鄙殘暴卻得善終

時間追溯到上世紀的20年代,天津的幾條街道上,每天做生意的往來不絕。其中有一個人,每天都在街上兜兜轉轉。身上沒有貨物,手上也沒有遛鳥的鳥籠,腰間懸掛著大把鑰匙。外地人看了可能覺得好奇,這人幹嘛的?殊不知,在當地他可是赫赫有名的“天津各大馬路巡閱使”。

此人名叫王佔元,天津各大馬路巡閱使是當地人給他起的綽號。不為別的,他腰上掛的鑰匙就是收租用的,幾條街上的房產都是他的。而在此之前,他還有一個更風光的稱號,那就是湖北督軍。

歷史上,督軍指地是地方軍政長官,民國初則為一省的最高軍事長官。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就有湖南督軍湯薌銘等,但那時候,有三個督軍的名氣更大,那就是王佔元在內的長江三督。

從掌旗小兵到北洋督軍,他自稱“白虎精投胎”,貪鄙殘暴卻得善終

長江三督指的是江蘇督軍、江西督軍和湖北督軍,一開始分別為馮國璋、李純和王佔元,因三人結成聯盟而有此一稱號。雖然後來有了變動,可王佔元湖北督軍的位子坐的時間最長。

話說回來,既然之前如此顯赫,那王佔元是如何發跡,又怎麼做起了寓公呢?這裡頭就又是一個北洋將領的傳奇故事了。

王佔元是河北人,兄弟姐妹七人,他最小,人稱王七。因為父親早亡,家裡貧窮,生活很艱辛。在18歲的時候,為生活所迫,王佔元投入淮軍劉銘傳部當兵,掌管大旗。因為作戰勇敢不怕死,王佔元得以進入軍校學習,從此人生逐漸開始了改變。

軍校畢業後,王佔元加入了毅軍,參加過甲午戰爭。小站練兵的時候,王佔元也深受袁世凱賞識,和王士珍、曹錕這些後來的軍閥大佬都很熟識。最終在50歲的時候,王佔元升為記名總兵,官位從二品,成為清軍中高級將領之一。

從掌旗小兵到北洋督軍,他自稱“白虎精投胎”,貪鄙殘暴卻得善終

即使到了北洋初期,王佔元作戰勇猛靠著一方武力也是風生水起。可是他這個人有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貪鄙殘暴。

每次犒賞軍隊,王佔元總是一吊大錢、兩吊大錢,別的將領都是兩三千元。要知道,民國時候,一吊大錢遠遠抵不上一塊大洋。即使是部隊軍需科長找他批款,王佔元都小氣的不行。先把文件扔在地上,然後破口大罵,下屬等他罵夠了,他邊批還一邊罵:“你小子拿去辦吧,發財去吧!”

在做湖北督軍的時候,王佔元也是橫徵暴斂,剋扣軍餉。一次領到欠薪兩百萬元,他把大部分存進了銀行,士兵不幹了,發生了譁變。

前腳對譁變士兵承諾馬上發軍餉讓他們回家,後腳王佔元就擺了一道。運送叛兵的火車開到湖北孝感的時候,除數十人逃脫外,其餘全部被王佔元埋伏的軍隊槍殺。

從掌旗小兵到北洋督軍,他自稱“白虎精投胎”,貪鄙殘暴卻得善終

堂堂一方督軍,為了錢財居然如此不仁,王佔元也真是獨一份兒了。對此,王佔元也是毫不避諱,甚至自稱是“白虎精投胎”。自己的錢袋子是鼓了,可沒幾年王佔元也被趕出了湖北。

跑到天津後,靠著在直奉兩系軍閥間左右逢源,和自己青出於藍的部下孫傳芳的照顧,王佔元也曾做過一些閒職。雖然沒有軍權,最後也不了了之,可他的日子卻很舒坦。靠著早些年的搜刮經營,王佔元在天津購買了大量房產,寓公生活頗為自在。1934年的時候,王佔元在天津寓所病死,終年七十四歲,比起張宗昌來,王佔元也真是幸運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