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怎麼做,才能追到我的夢中情人?」

小編在網上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題,分享給你們:

將下列8個數平均分成兩組,並使這兩組數的乘積相等。

2、5、14、24、27、55、56、99。

你會怎麼做這道題呢?

先告訴你答案:

“我該怎麼做,才能追到我的夢中情人?”

先將每個數變成若干個公約數的乘積,再找出他們公約數中的相同點,這個問題就很容易地解決出來了。

這道題用的思維是解題中易被人忽略的逆向思維(求異思維)。在做題的過程中,使用正向思維如果無法解決,就要試試逆向思維了。

深刻的來講,逆向思維也叫求異思維,它是對人們墨守成規的正向思維反過來的一種思考方法。它需要我們敢於“反其道而行之”,從而更深刻的對問題進行探索。

“我該怎麼做,才能追到我的夢中情人?”

正向思維是常用的思維邏輯,即從已知推出結果。而使用逆向思維,即結果推出已知,能夠打破思維定勢,更容易激發人腦的創意性,打開不同認知。

德國數學家雅可比就常常使用逆向思維思考問題,他的格言正是,“逆轉,總是應該逆轉”。正因如此,他也常常能夠解決許多問題。

遇到問題時,不妨關注一下問題的對立面,有時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生活中,這種思維模式也能夠常常被用到:

在一帆風順時,提前想到成功的對立面“失敗”,能夠增強戰勝失敗的決心,減少對失敗的恐懼。

古往今來的成功學都在強調成功是因為成功者們堅毅、勇敢、自信、具有遠見卓識等等,但很少人告訴你那些失敗者失敗的原因。

成功者的形象千篇一律,可失敗的原因各有不同。與其搞懂模糊不清的概念,不如找出確切的不同,尋求另一種方式增長見識。

能夠認識到風險、正確規避風險更應該是我們要學習的。

拿選擇伴侶這件事說,如何找到一個優秀的伴侶讓許多人困惑,但這個問題不妨轉化為“優秀的伴侶喜歡什麼樣的人?”

答案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個優秀的人。同時,再對具體的追求對象分析,這樣想問題就具體多了。

“我該怎麼做,才能追到我的夢中情人?”

平時朋友借錢不還也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這時,運用逆向思維就可以解決。

比如朋友問你借了100塊錢久久未還,這時,你就可以找機會對朋友說:“上次出去玩的時候,你借我多少錢來著?”

如果對方借了一筆不小的數目20000,在缺乏借據對方會賴賬的情況下, 你也可以這樣問:“上次借的兩萬五請你立即還給我。”

這時對方就會脫口而出:“明明借的是兩萬!”

如此,使用逆向思維就很好的解決了問題。

彼得·考夫曼在《窮查理寶典》中這樣寫道:

投資界大拿查理·芒格思考問題總是從逆向開始。例如,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得到幸福,他首先研究人生如何變得痛苦;大部分人最關心的是為什麼在股市投資上成功,他最關心為什麼在股市投資上會失敗。

他漫長的一生中,持續不斷地收集研究人類失敗著名案例,並列出正確決策的清單,這使他在人生,事業的決策上幾乎從不犯重大錯誤。

現在你遇到了什麼問題?用逆向思維解決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