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裡每個人都在做的一件事,可都做錯了

記得剛上大學那會,父母囑咐我,你要和宿舍搞好關係啊,別惹事。

時常也會聽別人說,要和舍友搞好關係,畢竟要一起生活四年。這些話不無道理,於是,我信奉著這樣的準則。

每天和舍友同進同出,和他們一起玩遊戲,週末聚會遊玩,有時甚至一起逃課。

那時候,好不快樂。

大學裡每個人都在做的一件事,可都做錯了

可是,這樣久了,我就發現不對了,原本極愛看書的我卻沉不下心坐不住半個小時,上課老是精神渙散,夜熬得越來越晚,精神越來越空虛。

可我的同齡人,雖然是少數,但過得比許多人充實的多。他們參加各種活動,學會了許多技能,獎學金也是每年非拿不可的人。

想想自己,就是在合群的過程中,一步步迷失了自己。

小時候,三毛說自己的夢想是撿垃圾之後,老師扔了黑板擦過去:“要拾破爛,現在就可以滾。”

從小就孤僻的三毛做著許多令人不解的行為,也得不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

大學裡每個人都在做的一件事,可都做錯了

在《雨季不再來》這本書中,三毛因為痴迷讀書落下了許多功課,臨近考試時,她刻苦學習、死背習題,考取了滿分,卻被老師認為作弊,甚至還當眾羞辱她。

她在文中寫道:“這位數學老師,拿著蘸得飽飽墨汁的毛筆,叫我立正。”

“你愛吃鴨蛋,老師給你兩個鴨蛋。”

於是,老師用毛筆在她眼周畫了兩個框。老師說:“現在,轉過去給全班同學看看。”

經過這次屈辱以後,三毛用休學的方式進行反抗。

你看,不合群的代價多大呀,但也正因為三毛的不合群,讓她寫出了許多細膩的文字,也正是因為她的不合群,讓生命呈現了另一種可能。

做手機的羅永浩在採訪中說:“跟我是兩個世界的人,從來沒有正常交流的可能性。”

這種輕微的自閉在外人看來也許是十分壓抑的,但在羅永浩心裡,是豐盈而美好的。

大學裡每個人都在做的一件事,可都做錯了

羅永浩剛做手機的時,飽受爭議,負面評論接踵而至。即便這樣,他還是能一頭扎進科技領域裡,手機出來以後,羅永浩收穫了一大批粉絲,他還坦言,做手機的這些年,是他最幸福的時候。

你看,逆風而行,披荊斬棘的人多有魅力!

《芳華》裡的劉峰,做盡好事後還是會受到群體的無情的冷落,你強融進別人的圈子就能獲得好的回報嗎?

不,不能。盲目的合群只是在欺騙自己,被虛假的安全感包裹的你,正在失去屬於你自己的鋒芒。

那些在你不合群時嘲諷你的人,無非也在尋求安全感,更害怕你比他們更優秀。

所以在你選擇不打遊戲去看書時,他們會說:“真愛學習,好用功哦。”

所以在你放棄努力時,他們會熱情的接納你,告訴你:“這樣也很快樂。”

有人說:“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

大學裡每個人都在做的一件事,可都做錯了

也許你現在盲目的合群只是因為孤獨,但你要知道,當你離開那群人以後,你會更孤獨、更落魄。

與其費力討好他人,不如花些時間充實自己,讓自己更勇敢些,勇敢面對他人的眼光,勇敢的接受鋒芒畢露的自己。因為這樣取悅自己,才會有更充實的人生,才能遇見其他鋒芒畢露的人,這樣做,才能合到更高級的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