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每个人都在做的一件事,可都做错了

记得刚上大学那会,父母嘱咐我,你要和宿舍搞好关系啊,别惹事。

时常也会听别人说,要和舍友搞好关系,毕竟要一起生活四年。这些话不无道理,于是,我信奉着这样的准则。

每天和舍友同进同出,和他们一起玩游戏,周末聚会游玩,有时甚至一起逃课。

那时候,好不快乐。

大学里每个人都在做的一件事,可都做错了

可是,这样久了,我就发现不对了,原本极爱看书的我却沉不下心坐不住半个小时,上课老是精神涣散,夜熬得越来越晚,精神越来越空虚。

可我的同龄人,虽然是少数,但过得比许多人充实的多。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学会了许多技能,奖学金也是每年非拿不可的人。

想想自己,就是在合群的过程中,一步步迷失了自己。

小时候,三毛说自己的梦想是捡垃圾之后,老师扔了黑板擦过去:“要拾破烂,现在就可以滚。”

从小就孤僻的三毛做着许多令人不解的行为,也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大学里每个人都在做的一件事,可都做错了

在《雨季不再来》这本书中,三毛因为痴迷读书落下了许多功课,临近考试时,她刻苦学习、死背习题,考取了满分,却被老师认为作弊,甚至还当众羞辱她。

她在文中写道:“这位数学老师,拿着蘸得饱饱墨汁的毛笔,叫我立正。”

“你爱吃鸭蛋,老师给你两个鸭蛋。”

于是,老师用毛笔在她眼周画了两个框。老师说:“现在,转过去给全班同学看看。”

经过这次屈辱以后,三毛用休学的方式进行反抗。

你看,不合群的代价多大呀,但也正因为三毛的不合群,让她写出了许多细腻的文字,也正是因为她的不合群,让生命呈现了另一种可能。

做手机的罗永浩在采访中说:“跟我是两个世界的人,从来没有正常交流的可能性。”

这种轻微的自闭在外人看来也许是十分压抑的,但在罗永浩心里,是丰盈而美好的。

大学里每个人都在做的一件事,可都做错了

罗永浩刚做手机的时,饱受争议,负面评论接踵而至。即便这样,他还是能一头扎进科技领域里,手机出来以后,罗永浩收获了一大批粉丝,他还坦言,做手机的这些年,是他最幸福的时候。

你看,逆风而行,披荆斩棘的人多有魅力!

《芳华》里的刘峰,做尽好事后还是会受到群体的无情的冷落,你强融进别人的圈子就能获得好的回报吗?

不,不能。盲目的合群只是在欺骗自己,被虚假的安全感包裹的你,正在失去属于你自己的锋芒。

那些在你不合群时嘲讽你的人,无非也在寻求安全感,更害怕你比他们更优秀。

所以在你选择不打游戏去看书时,他们会说:“真爱学习,好用功哦。”

所以在你放弃努力时,他们会热情的接纳你,告诉你:“这样也很快乐。”

有人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

大学里每个人都在做的一件事,可都做错了

也许你现在盲目的合群只是因为孤独,但你要知道,当你离开那群人以后,你会更孤独、更落魄。

与其费力讨好他人,不如花些时间充实自己,让自己更勇敢些,勇敢面对他人的眼光,勇敢的接受锋芒毕露的自己。因为这样取悦自己,才会有更充实的人生,才能遇见其他锋芒毕露的人,这样做,才能合到更高级的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