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昭通初一女生在寢室被9名同學毆打,學校發信公開道歉,你怎麼看?

微啊辣


在上個世紀到這個世紀初,學生之間群體毆打暴力事件有是有,但曝光的不多,隨著網絡的普及,這樣的事情可以說就很常見了,每次怎麼解決的呢?細節不贅述,幾乎可以籠統地歸結為草率簡單,一刀切,而不是把這些事情上升到日程,列入可持續性計劃地來整治。

首先,學生們在學校基本就是學習,回到家裡也以學習為主,家長和老師為學生的學習一路開綠燈,所有的目的都是為了分數,為了各種考試達標,忽略了心理和道德的教育,可以說非常欠缺。青少年除了學習,可以直面的就是網絡上各種信息流的交叉傳播,青少年的心智還並不成熟,還沒有分辨能力,三觀還未成型,出了問題,他們就認為用暴力代替溝通來解決問題更直接。

加之,學校和家長某些教育的缺失,大部分學生不懂得關愛,大多以自我為中心來看待和解決事情,就好比她們認為這個女生去告狀,威脅到了她們,她們就動手了,一邊打一邊有人笑,還有人錄視頻,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助力因素一定存在,事情發生了,學校一句沒有教育好學生,發個文道個歉就算了事了,這樣就行了嗎?

發文道歉是應該的,但道理不是這麼說,也不是簡單的粗暴處理,停學生課,罰錢之類的,這能解決根本問題嗎?

發生這樣的事,當事人學生要反省,但筆者認為最應該反省的是我們的教育機構,教育工作者,是時候想想未來的青少年教育該何去何從了,因為這關係著未來的一代又一代啊。

素質教育的概念和內涵已非常狹隘了,他們所提倡的素質教育就是分數和學習,要知道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應該提上日程的,它應該要為素質教育保駕護航,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做人做事都應該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美德。

現在的教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為升學考試努力,該行動起來了!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學校教育也是如此,從根源上改變!


張蕓胭


大家好,我是一張過去的CD,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大家踴躍參與討論,歡迎大家積極留言,您的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

事件回顧:3月29日,陳孔銀收到了一段朋友給他發來的視頻,視頻中他的女兒陳玲玲(化名)在學校宿舍被數人輪番推搡、打耳光、拳打腳踢。陳孔銀稱,打人事件之後女兒曾打電話給他稱“去上學了”,卻並未提到遭同學毆打。3月30日學校發公開信稱,學校沒有引導教育好學生,“使其作惡而不知羞恥。”

網傳的一段時長2分07秒的視頻顯示,數名女生在寢室圍著一名身穿粉紅色外套的女生,多次對其拳打腳踢,邊打邊問“錯沒得”。被打女生始終沒有開口說話,也未還手,直至被打翻在地上。

陳孔銀告訴記者,女兒陳玲玲今年15歲,就讀於鹽津縣普洱中學初一。他和妻子常年在外打工,女兒平常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上學期間就寄宿在學校,他也是視頻被曝光後才知道女兒被打。陳孔銀回想起,女兒曾在那段時間給他打電話,稱不想去上學,當時並沒有多想。陳孔銀還勸導女兒專心學習,“誰知道發生這事,為什麼被打問她也不說。”

陳孔銀稱,女兒當時受了一些皮外傷,但他覺得更嚴重的是心理創傷。因為害怕被報復,女兒不敢告訴爺爺奶奶,也不敢跟父母講她的遭遇,只提“不想上學了”。

有些孩子“天真地”認為暴力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是能夠解決問題的。有些孩子想當然地把暴力當作一個“寫引起關注”或是“樹立威風”的方式這些現象的出現,折射出的是青少年價值觀的扭曲。青春期的孩子身心發育不完全,情緒不穩定、容易暴躁失控、自我調節能力差是常見的現象,這也是導致青少年暴力行為多發的一個重要原因。除去生理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則是青少年對施暴行為的認知出現了偏差。而偏差的出現與其所處的環境息忌相關,包括家庭、社會等諸多方面。

我認為校園暴力無處不在,甚至愈演愈烈,校園暴力不應該只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應該是一個法律問題。暴力過程中不僅有小霸王,更多的是附和參與者、冷漠旁觀者、默默忍受者,他們有一個共同點是畏懼暴力、畏懼邪惡。是畏懼讓他們助紂為虐,也是畏懼讓他們袖手旁觀,也是畏懼讓他們痛苦卻不敢表達。教育孩子勇敢面對惡勢力任重而道遠。


用戶66106093521


雲南昭通初一女生在寢室被9名同學毆打,事件起因是被打女生因“告老師”。被打的女生今年15歲,就讀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普洱中學,被打時候被多名女生在寢室圍著,對其進行辱罵並多次對其拳打腳踢,直至將其打翻在地。


事件發生後引起了相關部門重視,組織了調查組進行調查,並且學校發信公開道歉,道歉信稱學校沒有引導教育好學生,發生這樣事件是學校平常管理不嚴,學校會對此負責。


對於校園暴力,可以說大多數學校都或多或少發生過,作為學校平時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和監督,預防此類事件再次發生。普洱中學發生這樣事件學校不能對肇事者姑息,一定要讓肇事者承擔相應的後果,如果對於肇事者只是簡單道歉、支付醫藥費、批評教育等,想必並不能很好的起到教育作用,還會有可能發生下一個被毆打的學生。


作為被捱打的女生來說,被9名同學毆打卻不敢告訴老師和父母,無形中助長了施暴學生的囂張氣焰,如果所有學生遇到事情都選擇默認,只會助紂為虐,並不能打擊邪惡勢力,也不能杜絕暴力事件再次發生,所以學生要學會用法律維護自身正當人身安全和權利。


通過此事件可以看出有些青少年對於法律並沒有太多認知,學校要加強學生法律意識以及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遵紀守法教育等等,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決勝網


每每看到這類事件,都會讓人感覺異常憤慨,打人者為何如此瘋狂,旁觀者為何如此冷漠甚至成為幫兇,先看看事件視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756b000569a670d30988\

明晰自己心理諮詢師


孩子的“惡”最讓人無奈

孩子是純真善良的,或者說我們理想中的孩子是純真善良的。法律給了青少年足夠的權益保障,父母給了青少年足夠的物質精神關愛,社會給了青少年足夠的包容理解……然而我們忽略了中國的青少年從來只是困於學校的一方天地,在那方天地裡他們學習、嬉鬧、鬥嘴、耍狠,他們也互相攀比,也勾心鬥角,也恃強凌弱,在他們的校園裡從不缺少複雜,只是老師家長們不願接受這複雜,只是強調“我的學生”“我家孩子”在上學,在學習,孰不知孩子其實面對的是他們的“整個世界”――這世界的複雜一點也不比成人的世界遜色。

所以,就上述事件,學校和老師當然是有責任的,初中的孩子,他們處於青春期,或衝動、仗勢欺人,或沉默、膽小懦弱都是他們的性格特徵,讓這些孩子住在一個房間,矛盾一定會有,我們可能要說學校監管不利,沒有發現苗頭並及時制止,但顯然這是不合理的,難道老師和校領導就活該每天24小時盯著學生??這想必應該會是學校和老師的辯白之詞,那麼請問老師平時是否教過孩子反抗惡,不,應該只教過發揚善;請問老師平時是否教過孩子什麼叫惡的懲罰,不,應該只說過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家長呢,迫於生活壓力無奈讓孩子住宿,結果孩子受辱,必定滿腔憤恨要討個說法,但請問平時家長是否和孩子溝通過?是否教過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綜述,學校家長老師把孩子的世界想的太單純了,沒有引導他們正確對待自己的世界。暴力必定受到嚴懲,受到人身安全威脅及時溝通老師父母,堅決揭發,作為圍觀同學,更不應該麻木不仁,無動於衷,絲毫沒有正義感。假若平時學校和家長能這樣引導孩子,何至於讓暴力者有恃無恐,肆無忌憚,受害學生一副小綿羊姿態,圍觀學生一副看熱鬧心態?孩子的“惡”讓人無奈,但更應該讓我們驚醒教育理念,學習不應該再是教育的全部,因為他們面對的世界容不下一隻單純的“書蟲”!



蘇瀚海


看到這個事,我氣不打一出來,我堂妹就叫陳玲玲,這些打人的垃圾學生,長大後也不是什麼好鳥,平時欺負人慣了,以後註定不會有大出息的。而且,平時這樣的女生,基本上都是不學習瞎胡混的那種。

對於學校道歉,有時候我就在想,這種事情的發生,主要不是在學生嗎?學生之所以如此,更為主要的是家長啊,為什麼沒看到她們的家長道歉呢?我真的很疑惑,生出來不養?你生她幹嘛?作為父母,難道不覺得自己的孩子做出如此行徑,很丟人嗎?真是無語。

我上初中的時候,班級就有那種小混混,女的也有幹架的,後來這些人連初中都沒畢業,曾經那些刷橫的人,有的在工地搬磚,有的在家裡帶孩子,大出息?不可能有的,不然這就違背了生物自然生長的規律了。

還是一句話,孩子的教育,家長要尤為上心,萬不可只寄希望於學校。


小幸福的萌萌雷


筆尖有話說:學校欺凌、暴力事件頻發,學校除了道歉外,將教育和防範措施落實到實處更重要。

事件回顧:

時間:2018年3月份29日

地點:雲南昭通鹽津縣普洱中學

關聯人物:初一女生陳玲玲(受害者),另外九名同學

事件:初一女生陳玲玲在寢室被九名同學毆打,而後學校發信公開道歉。

事件分析:

一、女生為何被打?

在事情真相還未查清楚之前,對於這名初一女生為何會遭到九名同學不同程度的毆打,筆者有幾點想法和大家分享:

1、該女生在別人後面說別人的壞話。

2、該女生在宿舍的某些生活習慣跟別人格格不入。

3、該女生性格孤僻,做事我行我素,不顧及他人感受。

4、另外九名同學出於妒忌該名女生的心理作怪。

閒談莫論人非,不管別人有多麼不對,不要在背後到處說別人的壞話,多行不義必自斃。

宿舍是一個大家庭,提倡的是相親相愛的和諧觀,人人需要共同遵守。

二、學校的責任。

對於校園暴力事件,一直是學校關注的重點事項,也是必須花費巨大精力和投入去儘量改善的難痛處。

對於學校出現這樣的欺凌事件,校方當然是不想的。事發後,普洱中學能夠在第一時間向大家公開道歉,可見校方的態度非常明確,主動承擔起沒有教育好學生的責任,這一做法值得我們認同。

此外,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僅僅道歉就足夠?

不!不是的!寧可亡羊補牢,何不未雨綢繆呢?當今很多學校普遍存在的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沒出事最好,出事就補事,這有何用?

因此,學校要切實可行地對學生進行教育輔導工作,平時對於學校建設、學生教育問題多花些心思,多做點防禦,才能儘可能地減少類似悲劇的發生。

三、父母的責任。

作為孩子的第一位領路人,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缺了父母的教育,孩子的教育不可能一帆風順。

該事件中,受害女生的父親陳先生提及到女兒曾在電話中說到不想上學的事情,但是陳先生並沒有多想,原來這是女兒在被打後吐露的真實心聲。

其實,我們很多父母都有難處,為了家庭奔波勞碌,背井離鄉在外打工拼搏,無奈之下唯有把孩子扔給年邁的爺爺奶奶,可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又沒什麼文化,更沒那個精力管教得了孩子,也因此滋生出很多難以言說的不容樂觀的事件。

發現事情不妥夠,陳先生應當尋根問底,或者聯繫女兒的班主任,主動去了解相關的情況,而不是一句話帶過。說不定能夠及時找到事情的癥結所在,及時處理。

四、孩子的懦弱及維權意識薄弱。

打人事件發生於13日,到陳先生髮現的時候已經是29日了,加之學校也是在30日才對此公開道歉,可見該事件被發現的滯後性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作為一名初一學生,事件中的這名女生一是一身懦弱,怕揭發被打真相會遭到更嚴重的威脅和欺凌,所以她寧願選擇沉默不語。

二是她自身維權意識薄弱,不清楚自己的人身安全被侵犯了是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所以在面對校園暴力面前,她選擇默默承受。

筆尖結束語:我們要去理解父母的難處,但作為父母還是要主動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孩子教育身上;我們很欣慰校方能夠主動承擔起事件後的責任,但我們更希望看到學校真真正正落到實處的教育防範等措施,而不是每一次亡羊補牢的無奈。

筆尖下的百態社會


未成年不是一切罪惡的保護傘!

3月29日,陳孔銀收到了一段朋友給他發來的視頻,視頻中他的女兒陳玲玲(化名)在學校宿舍被9人輪番推搡、打耳光、拳打腳踢。打人事件發生在3月13日,這之後女兒曾打電話給他稱“不想去上學了”,卻並未提到遭同學毆打。網絡上流傳的視頻引起了相關部門重視,正組織調查組調查此事。30日,雲南昭通市鹽津縣普洱中學發公開信稱,學校沒有引導教育好學生,“使其作惡而不知羞恥。”


這樣的事件已經不是個例,學校暴力有抬頭趨勢。或許是網絡上暴力視頻看多了,或許是現今的一些孩子獨慣了,被寵著被慣著,沒學會愛,倒是學會了害,沒有同情心,倒是作惡意識瘋長。

初一的孩子,對著同宿舍女生如此下手,真真令人髮指。都說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這是什麼花?帶毒啊。就這樣成長下去,未來是怎麼樣的?

未成年不等於可以為所欲為,我認為僅僅教育是不夠的,不給點苦頭吃不會知道天高地厚。有些孩子是記打不記吃的,適度的懲罰還是很有必要。

捱打的孩子不敢講,很可悲。請教育我們自己的孩子,學會說不,學會尋求幫助。

學校的道歉是應該的,僅僅道歉不夠,需要反思得失,防患於未然,不然會有下一個陳玲玲出現。


微啊辣



繼黑龍江肇東之後3月29日再次傳出雲南昭通發生一起校園暴力事件,一名初中一年級女生被九名同學毆打羞辱,令人氣憤與不安。

作為一名父親看到自己的女兒被毆打羞辱的視頻,激起的錐心之痛怎麼能以忍受!

前不久召開的兩會上就有代表就校園暴力事件發表意見。可見這一問題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也表明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我覺得除了學校教師的耐心說服教育以外,還必須施以法律的手段,用法律這一武器解決問題。


首先,要讓涉事學生嚐到苦頭,讓其家長吞下自釀的苦果。建議事件中的主要施暴者,最輕的處理也要讓他(她)停課一學期,交給綜合教育部門(從公安、學校政府抽調人員,成立一個特殊的教育機構)進行針對性的特殊教育,期間必須有家長陪同。以此達到殺一儆百的目的。

第二、進一步加大教師隊伍建設的力度。對於極個別沒有師德,不具備教師素質,工作中失職瀆職,不負責任的人,清除出教師隊伍,以達到教師隊伍的純潔性,維護人民教師在人民群眾中的崇高地位。不久前閉幕的兩會後,國家已經明確提出要重點打造教師隊伍,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待遇。以此把最優秀的德才兼備的人才吸引到教師隊伍中來。

另外,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對學生們的健康成長也是至關重要的。這就需要我們每一個社會公民都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此來間接地為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赤橙黃綠青藍紫518


學校真能引導教育好學生,“使其不作惡而知羞恥。”嗎?

3月30日學校發公開信稱,學校沒有引導教育好學生,“使其作惡而不知羞恥。”

這個公開信只能說是學校的苦肉計,學校對校園暴力真有辦法嗎?

現在的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了,都有“人權”了,打不得罵不得,連批評都要繞著彎子說事情。不能體罰,不能教訓,不能嚴厲批評,只能依靠“說服教育”,學校能“引導教育好學生”嗎?學校能為“使其作惡而不知廉恥”背鍋嗎?

家長都不知情,在宿舍裡面發生的事情,學校怎麼可能知道:

3月29日,陳孔銀收到了一段朋友給他發來的視頻,視頻中他的女兒陳玲玲(化名)在學校宿舍被數人輪番推搡、打耳光、拳打腳踢。

陳孔銀稱,打人事件之後女兒曾打電話給他稱“去上學了”,卻並未提到遭同學毆打。



第一,他們在宿舍裡面的所有一切,如果沒有視頻,連孩子的爸爸都不知情,何況學校呢?學校裡面沒有人開天眼,看得清所有的事情。

第二,學校也不可能在宿舍安裝監控,因為這東西“侵犯隱私”,於法律相背。

第三,如果在放學路上被多名學生毆打,學校又該寫一封什麼樣的《公開信》呢?

老龔說勢,不違心說假話:

學校現在要做的不是《自罪狀》、《責己書》,而是反其道而行之。

第一,對毆打他人的學生嚴厲的處分,記大過、開除、退學。

第二,幫助孩子的爸爸追償,不要放過這幫囂張的小傢伙與生養他們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