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教育公司扎堆赴港IPO,哪幾家含金量高哪幾家可以無視

民辦教育公司扎堆赴港IPO,已是不爭的事實。

牛牛觀察初步統計,今年以來,已有十餘家企業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詳見下表:

民營教育公司扎堆赴港IPO,哪幾家含金量高哪幾家可以無視

從圖中可以看出,經歷4、5月的低潮之後,6月份教育類公司再次掀起了赴港上市的高潮。這種趨勢與大量企業赴港ipo的大背景高度一致。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與教育培訓類企業在A股上市比較困難(比如其中的華圖教育,曾經多次衝刺IPO,均鎩羽而歸),尤其是當前IPO審批從嚴的大背景下,而不少教育類企業,譬如睿見教育、大地教育、宇華教育、民生教育、新高教集團、中教控股等紛紛登陸港股,有莫大的關係。

正是在這些多重因素的疊加作用下,使得這些很多已獲得多輪融資的教育培訓類企業,在目前財務報表還不錯的情況下,希望儘快登陸資本市場。然後企業、投資者等各自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那麼,在如此多的企業扎堆上市的時候,作為普通投資者,難免有點“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那麼,到底哪些企業值得我們重點關注,又有哪些企業我們可以選擇忽略呢?

民營教育公司扎堆赴港IPO,哪幾家含金量高哪幾家可以無視

從公司體量來看,這十家企業中,華圖教育是不折不扣的NO.1,卓越教育是老二。2017年華圖教育營收在22.4億元,在規模上是其他8家企業的數倍甚至十多倍。即使是排名第二的卓越教育,營收也只有華圖教育的一般左右。

營收體量最小的幾家企業分別是:博駿教育和銀杏教育,分別為1.81億元和1.39億元。銀杏教育的營收最小,但卻不是盈利最弱的企業。從圖表中不難看出,在實現盈利的企業中,博駿教育的淨利潤額度最小,為2309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滬江教育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儘管其毛利率分別為51.8%、57.8%、59.9%,2016年和2017年的營收增長率分別為83.7%和63.4%,但是,其2015-2017年年度虧損分別為2.8億元、4.21億元、5.37億元。官方給出的原因主要為持續投資以擴充技術、研究和開發相關工作的專家團隊,以配合AI及CCtalk平臺發展;廣告及推廣開支增加。

雖然理由看似很充分,但如何儘快實現扭虧,顯然是滬江教育最為迫切要解決的問題。相比較多家早已實現盈利的企業,如何說服投資者把資金投向一家目前依然大量虧損,但“護城河”並非異常堅固的企業,著實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民營教育公司扎堆赴港IPO,哪幾家含金量高哪幾家可以無視

從同比數據來看,2017年營收增幅最大的前三家公司分別為滬江教育、天立教育和寶寶樹,增速分別為63.41%、43.41%和43.14%,排名倒數的末三位公司分別為銀杏教育、華圖教育和春來教育,增速分別為3.77%、18.33%和21.72%。其中銀杏教育的營收基本上沒有多大的增長,其中緣由值得探究。

從淨利潤來看,2017年增幅最大的前三家公司分別為寶寶樹、天立教育和春來教育,增速分別為212.81%、82.27%和38.17%。其中寶寶樹的增速高達2倍之多,值得重點關注。排名倒數的末三位公司分別為銀杏教育、華圖教育、博駿教育,分別為3.26%、10.32%、26.05%。

從盈利能力指標來看,我們在此採用利潤營收比來做簡單的比較。從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出,2016年度正向排名前三的分別是科培教育、春來教育、銀杏教育,分別為50.70%、32.90%、29.63%。2017年度正向排名前三的分別是科培教育、銀杏教育、春來教育,分別為51.24%、29.78%、28.99%。入圍企業沒有變,但座次稍微有所變化,二三名進行了位置對調。

2016年度排名倒數的末三位公司分別是滬江教育、卓越教育、華圖教育,分別為-96.78%、6.60%、16.75%。2017年度排名倒數的末三位公司分別滬江教育、卓越教育、寶寶樹,分別為-124.17%、6.49%、8.70%。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數據雖然是冰冷的,但是數據往往更具有說服力。相信通過這些對比,然後結合公司的基本面和護城河進行綜合的分析,哪家公司值得投資,哪家公司需要用腳投票,已經是一目瞭然了。當然,從這些數據的對比中,投資者可能還會發現更多有趣的現象。

民營教育公司扎堆赴港IPO,哪幾家含金量高哪幾家可以無視

牛牛觀察聚焦資本和TMT領域的焦點事件

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家號、搜狐、網易、鳳凰、大魚等媒體平臺

WeMedia成員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