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什麼時候能用上電腦那樣的晶片?

木糖醇加乳酸菌


手機和電腦的設計理念是不同的,手機追求便攜、低功耗、長續航,在這些面前,性能強弱倒是其次,而電腦因為體積較大和功能性驅使,對性能要求則更高,即使是筆記本電腦,對功耗和續航也遠遠沒有手機上要求那麼苛刻。

所以我們用的智能手機上都是採用了arm架構的處理器芯片,這類架構的特點就是以很小的芯片面積和功耗獲得相對不錯的性能,非常適合手機使用,而以英特爾為首的X86架構芯片天生就比較複雜,很難同時做到低功耗和高性能,所以儘管性能強大,但是始終無法做到手機上去。

由於芯片架構和操作系統的不同,很難去對比手機芯片和電腦芯片的強弱,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即使現在的手機芯片擁有8核乃至10核處理器,在運算速度上仍然比主流的酷睿和銳龍處理器差距很大,像高通驍龍845這樣的CPU,基本只能把最低端的奔騰CPU筆記本電腦比下去,再往上就完全沒有可比性了,其實手機目前也根本不需要電腦芯片那樣強的性能,效率提升才是關鍵。

手機永遠用不上電腦芯片,除了性能和功耗以外,也與功能有關。PC處理器集成度較低,根本沒有手機芯片上那麼多的傳感器和基帶功能,即使是加上這些功能模塊,PC處理器的架構和恐怖的體積也根本不適合手機使用。

可以想象一下,你的手機性能很強大,但是玩一會遊戲就發燙,續航也只有幾個小時,這樣的手機你會用嗎?

當然,隨著手機芯片技術的快速發展,未來幾年後的高端芯片可能就會超越現在的一些電腦芯片,不過手機照目前這個樣子是永遠不會用上同期的電腦芯片的,兩者無論是哪一方面差距都很大,完全不是一個定位的產品。如果僅僅從性能上來看,手機芯片在發展,電腦芯片也在發展,就像每年新款酷睿CPU的核芯顯卡無論怎麼提升,肯定永遠比不過當年的低端獨立顯卡。


嘟嘟聊數碼


首先兩者追求的目標是不同的。移動端芯片追求功耗散熱最後才是性能,PC端就不太會考慮功耗和散熱問題。

其次平臺不同架構不同,PC端是X86架構,移動端多是ARM架構,就導致指令集不同,平臺不同,應用的生態系統就不同。由於定位的不同,手機CPU要功耗低、廉價。所以採用ARM架構的CPU,運算能力大大低於電腦CPU的運算能力,同等頻率CPU浮點運算能力相差在幾千到上萬倍。

移動端的芯片還有更多其他的需求,比如我們熟悉的芯片品牌驍龍,都會集成GPU,通信基帶,QC快充等等。這些移動端芯片的發展方向都是PC端所不需要考慮的。

我覺得移動端的發展方向是會向PC芯片的發展歷史借鑑的,畢竟PC芯片有著更長的歷史。未來可能會出現專門給的手機用的顯卡,網卡……但是同時PC端的芯片還是會不斷髮展的,雖然兩者走的是不同的路線,但是還是會相互借鑑相互促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