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學才知道,南北方的差異遠不止「甜和咸」……

九月初開學季,各大高校紛紛拉開迎接新生的序幕。一批批莘莘學子經過高考的洗禮開始邁向人生的舞臺。這段時間,行走在大學校園,隨處可見大一新生揹著行囊穿梭在校園中。其中,有很多南方寶寶去北方上學,也有很多北方寶寶來南方上學。

接下來,小編將以一個正宗北方人的視角,帶你前往南方的大學,提前感受一下南北方上學的差異。

上了大學才知道,南北方的差異遠不止“甜和鹹”……

生物篇

當年小編剛進宿舍,打開櫃子,簡直驚到了,等待我的,竟然是碩大無比的“小強”遺骸。

第一次看,簡直可以用驚為天人來形容:那可是北方蟑螂個頭的幾個PLUS啊!

很顯然,生活待小編很不友好,一出場就見識到了南方生物的“代言人”!

上了大學才知道,南北方的差異遠不止“甜和鹹”……

後期更是目睹了南方妹子威猛的一面:衛生紙活捉“小強”,算下來,小編在南方生活也有幾年了,依然沒有學會這項本領。

上了大學才知道,南北方的差異遠不止“甜和鹹”……

語言篇

如果宿舍裡,同時住了南北方人,那真的會發生精彩的南北語言大PK啊!

還是軍訓大掃除的時候,室友讓我遞給她一塊抹布,說:“@@,給個抹布我。”

給個抹布,我?小編還是第一次聽到主語放在句子最後的倒裝句。

還有一次,某月某日的中午,小編正在吃著熱乾麵,室友進來說:“你怎麼老是不吃飯啊?”一臉蒙圈的我內心的os 是:難道我吃的是假飯麼?

原來:南方人的吃飯=吃白米飯;而北方人的吃飯=吃所有的飯。

語言的差異可謂是南北方人的日常崩潰。

上了大學才知道,南北方的差異遠不止“甜和鹹”……

上了大學才知道,南北方的差異遠不止“甜和鹹”……

生活篇

記得當年剛到學校,同學們紛紛去買生活用品,

然後驚奇的發現,大家幾乎都買了同一樣東西:桶!

上了大學才知道,南北方的差異遠不止“甜和鹹”……

我心裡想,難道學校經常停水麼?

既然大家都買,那我也買一個咯!

然而,很快就被我發現:

原來南方的同學只是用它來洗!衣!服!

桶這種容器要是用來洗衣服,無論從寬度還是高度,

都影響了我的發揮,為什麼不用盆呢?

盆不是更方便嗎???

上了大學才知道,南北方的差異遠不止“甜和鹹”……

飲食篇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華地大物博,由於南北方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的不同,人們各自的飲食習慣與飲食文化也不盡相同。

有句俗語:“南米北面”。 南方人愛吃米,而北方人一向以麵食為主。因為北方人認為白麵當中澱粉的含量極高,不僅僅可以充飢而且味道還很不錯;而大米食用時太過繁瑣,需要搭配多道菜品。但是,南方人認為面只能用來做一些精巧好看的小點心,這些小點心只能用於待客或者是當作餐後的點心,而不能當作主食。

上了大學才知道,南北方的差異遠不止“甜和鹹”……

其次南北方飲食的差異還體現在“南甜北鹹”。這已將是老梗了~

上了大學才知道,南北方的差異遠不止“甜和鹹”……

北方冬季氣溫低,比較寒冷,而夏季氣溫高,天氣比較炎熱,因此有很大一部分北方人都會趁著夏季的到來,將吃不完的蔬菜醃製起來,等到冬天天寒地凍沒有菜的時候拿來吃,別有一番鹹味。而南方由於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的關係,甘蔗等糖類作物比較多見,再加上南方人在製作美食時,習慣放糖,因此說南方食糖這一特徵是比較明顯的。

上了大學才知道,南北方的差異遠不止“甜和鹹”……

上了大學才知道,南北方的差異遠不止“甜和鹹”……

氣候篇

南方寶寶到北方之後,可以開心一下,終於有機會體驗什麼是暖氣了;冬天在屋裡可以穿著吊帶吃冰激淋~

然而北方寶寶,到了南方之後才會發現,比“蒸籠”天氣更難抵禦的是:

冬天深入骨髓的陰冷,衣服幹不透,穿在身上都是冰涼的感覺。

還有經常有一股黴味兒的衣服、被子。

所以冬天一有太陽,你一定要具備起床佔領高地曬被子的敏感度。

不然就只能一直聞著帶味兒的被子睡覺了。

給你一個畫面

上了大學才知道,南北方的差異遠不止“甜和鹹”……

感受下曬被子的壯觀場面。

南方的冬天還經常下雨,就是雪上加霜的感覺!

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南方人過冬,靠的是:一!身!正!氣!

上了大學才知道,南北方的差異遠不止“甜和鹹”……

上了大學才知道,南北方的差異遠不止“甜和鹹”……

最後,希望剛剛入學的寶寶們好好享受有趣的大學生活,願你們都能不負時光、勇敢前行!

微博:深圳華中科技大學研究院官博

抖音:深圳華中科技大學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