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創業 帶動就業 社旗縣「三業」並舉做足增收文章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張定有 見習記者魏廣寶 通訊員申鴻皓

“不用出家門,一個月輕鬆掙千把塊錢,這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事就讓俺碰見了。”9月2日早飯後,社旗縣唐莊鄉前莊村63歲的殘疾貧困群眾彭秀珍像往常一樣,坐在堂屋一邊哼著戲曲,一邊麻利的組裝仿真花,巧手翻飛間,一束束豔麗的仿真花映紅了彭秀珍的笑臉,正升騰起脫貧致富的希望。

彭秀珍能夠順利實現就業增收,得益於該縣郝寨鎮年莊村回創青年李富文領軍的回創企業南陽文鑫花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鑫花業)。這個2008年成立時只有5名工人、3臺設備、年產值也就10來萬元的小作坊,2015年被縣裡確定為“扶貧開發重點扶持企業”後,積極參與“千企幫千村”活動,採取加盟創業、安置就業、散戶作業等形式助力脫貧攻堅,生產規模迅速膨脹,如今已發展成為擁有5000平方米廠區面積、近300臺(套)機器設備、50多個系列200多個仿真花品種的工藝品加工龍頭,產品遠銷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和美日韓等國家,年產值達到7000萬元。

在精準扶貧進程中,文鑫花業針對行動不便或身有殘疾、需要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的貧困戶,在全縣普設加工點,讓貧困群眾到加工點或領料回家手工組裝仿真花,計件發工資。目前,公司的手工組裝加工外包業務,已覆蓋全縣8個鄉鎮25個村,2300多人採取領原料部件、回家加工組裝的方式參與生產,人均月收入達到600-1200元,由此帶動800多戶貧困群眾實現增收脫貧。而彭秀珍就是該公司在前莊村設立的仿真花加工外包業務的產業工人之一。

“8月初,俺通過公司培訓後,就來車間上班了,一個月工資2000塊錢左右。”無獨有偶,在位於前莊村的河南久念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久念食品)扶貧車間裡,該鄉唐莊村貧困群眾王書紅已成為包粽子、做湯圓的熟練工人。在流水線上,像她這樣的貧困工人就有10多個,回鄉創業,發展產業,帶動就業,圓了眾多貧困群眾的家門口增收脫貧夢。

久念食品是該縣朱集鎮耿松展迴歸創辦的食品加工企業。耿松展原是許昌市糧食深加工龍頭企業“香嘴巴”速凍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2015年,當聽到家鄉實施“人才迴歸助力脫貧攻堅”實業工程後,心中無比興奮,衝著社旗“全國食品工業強縣”這塊熠熠生輝的金字招牌,為了了卻回報家鄉的心願,他耐心說服公司董事長尹紅妲,斥資5000萬元,回鄉創建了集粽子、水餃、湯圓品味研究、生產、速凍、包裝、銷售於一體的河南久念食品有限公司。目前已建成3個扶貧車間、6條生產線,年生產速凍粽子、水餃、湯圓近2萬噸,年創稅收超600萬元,先後安置200多名當地農民就近轉移就業,而貧困工人數量佔到了近一半。

一花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近幾年,橋頭鎮王蠻村大打招才引智、產業扶貧品牌,廣開創業就業渠道,積極鼓勵迴歸創業、企業幫扶、能人引領、合作社帶動,促進了服裝服飾、瓜果蔬菜和艾草等扶貧產業的蓬勃發展,全村形成了扶貧車間、瓜菜艾草種植和禽畜養殖等多產並舉助脫貧的良好局面和強勁勢頭。目前,通過鼓勵創業、發展產業、推動就業,全村16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397個貧困人口中,已有101戶貧困戶、266名貧困群眾實現轉移就業,增收脫貧。

“三業”並舉拓寬了貧困群眾的增收路徑,加快了脫貧致富步伐。據統計,2017年以來,該縣累計投入資金4534.5萬元,扶持建設扶貧車間101個,發動社會力量自主創辦扶貧車間68個,總計覆蓋141個行政村;扶持建設產業扶貧基地項目133個,投入整合資金8374.78萬元,社會力量自主建設扶貧基地405個,覆蓋全縣191個行政村,另外還設置4000餘個環衛保潔、護林、治安巡防、健康護理等非全日制村級扶貧公益性崗位公益崗位,已帶動11676戶貧困群眾實現轉移就業,增收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