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凉风至

每听到这首歌,都会想起保罗沃克和他演的电影。电影真好,可以忽略现实里的不幸与痛苦,留一片永远美好单纯的桃源。真好!人生岔口,你先转弯,我们终点,还会再遇见!

白露,凉风至

白露,凉风至

古诗云

“日照窗前竹,露湿后园薇。

夜蛩扶砌响,轻娥绕竹飞”。

此时天高云淡。气爽风凉,

可谓是一年之中最可人的时节。

但此时节,地球上的许多有生命的东西,会在萧瑟秋风中随之由荣而衰。不过,万物兴衰皆自然,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舜亡。

白露时节的情话

让我们只说给爱的人听

白露,凉风至

白露,凉风至

白 露

《诗经》中的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就是芦苇。苇丛拂晨光极目苍凉,清露凝雪莹遍地残芳。芦荻无花秋水长,淡云微雨似潇湘,秋容憔悴。那伊人在哪里呢?雨菲烟蒙中,秋波阻隔,只闻秋风吟。

白露,凉风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过后,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有时随着一场雨的降临,天气就骤然变冷。

白露,凉风至

白露,凉风至

秋季五行属金,

对应肺。

在养生方面,就是养肺。

白露后天气凉爽、干燥

干燥的气候最易伤肺,

肺气损伤也会引起

胃气下降,

肺肾两虚者尤要注意。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

白露勿露身,还有

以下这些你都get到了吗?

养生小贴士

勿露体肤,早晚添衣

◇ 古话说“白露勿露身。”白露过后,温差大,天气转凉,所以不要露身,早晚要添衣,从这个节气开始,阳气开始向内收敛,而肾主收藏,所以这个时候肾就开始收纳阳气,准备过冬了。

白露,凉风至

白露,凉风至

适当秋冻,不生杂病

◇ 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当然,秋冻并非人人皆宜,要根据个人体质,适当秋冻。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低的人群,要注意不要“秋冻”过度而导致生病。

预防秋燥,滋阴益气

◇ 白露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白露,凉风至

凝神静心,乐观开朗

◇ 在情绪上,人们容易因为秋悲所感伤,所以要收敛神气而不外露、宁静神志而顺应秋气,减缓肃杀秋景对情绪的影响。坚持站桩、打坐,保持内心宁静,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

白露,凉风至

秋吃早粥,减苦增辛

白露节气,人容易出现脾胃虚弱、消化差的症状,抵抗力也有所下降。秋燥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常会出现口咽干苦、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的现象。此时饮食宜减苦增辛,以养心肝脾胃,也不宜进食太饱。

白露,凉风至

白露,凉风至

白露,凉风至

《黄帝内经》指出:

故智者之养生也,

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白露节气,阴气渐重,露凝而白!

阴气渐重的时刻,

易感冒秋燥,阴邪入体

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

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

大家要当心“秋燥”伤人。

——白露养生指南

白露,凉风至

当你是不停追逐的秒针

我是你背后暗涌的齿轮

——曹子沫

坚持着看完了呢

非常感恩,

.. .-.. ---...-. -.-- --- ..-

这些看似乱码的点和线

其实是摩斯密码

I Love You

白露,凉风至

白露,凉风至

游过这片海

白露,凉风至

还有这只猫

心情|小诗|节气|养生

碎碎念

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