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四最靜」:光棍墳、窮人門、散戲的台子死鳥的籠,有道理嗎

在農村有很多有趣的俗語,之所以稱之為俗語,就是因為其通俗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讓人記住,更為關鍵的就是看似普通的俗語背後卻有著並不普通的生活道理,比如說,在我們老家,經常有這樣一句俗語“光棍墳、窮人門、散戲的臺子死鳥的籠”,這也被農民譽為“四最靜”,有道理嗎?你們是怎麼看待這句俗語的呢?

農村“四最靜”:光棍墳、窮人門、散戲的臺子死鳥的籠,有道理嗎

那麼何所謂“四最靜”呢?這個靜字既有安靜的成分在裡邊,但更多的卻有一種孤獨的韻味在裡邊,相信在農村生活過的人一定深有體會,下面我們來一一說明這“四最靜”的含義。

光棍墳:光棍是農村最容易被忽視但卻又真實存在的一類特殊群體,尤其是在一些比較偏僻,經濟發展滯後的農村地區,光棍十分常見,性別比例的失衡也註定了一部分必將打光棍,沒有結婚,意味著也就沒有了自己的子嗣。生前如果還有親戚那還罷了,不過去世之後,光棍墳就顯得很淒涼,畢竟有後人的人都會定期前來祭拜,但光棍墳因為沒有後人便也就無人問津了!

農村“四最靜”:光棍墳、窮人門、散戲的臺子死鳥的籠,有道理嗎

窮人門:農村有一句俗語說的好“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其實兩句話有異曲同工的意思,尤其是在當今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引導下,農村的那些富人便非常受到大家的歡迎,平常時家裡門庭若市,但是相比之下,窮人家的門可以說是非常冷清了,人窮不要走親,如果你窮的話,有可能連親戚都瞧不上你,話雖然說了重了點,但是卻是當前這個社會赤裸裸的現實。

農村“四最靜”:光棍墳、窮人門、散戲的臺子死鳥的籠,有道理嗎

散戲的臺子:唱戲的時候,臺上可謂非常熱鬧,臺下的觀眾也一片叫好,然而當人去樓空的時候,曾經唱戲的臺子則顯得尤為安靜,這也可以用來類比,比如說人事業有成的時候,前後簇擁諂媚的就特別多,然而當遇到挫折的時候,就只能全靠自己了!

死鳥的籠:這樣養鳥的人一定深有體會,鳥在的時候,整天嘰嘰喳喳,十分熱鬧,甚至有時候還覺得煩,然而如果鳥去籠空,突然就會覺得少了一些什麼。

上面就是農民經常提起的“四最靜”,對此你們是怎麼看待的呢?你們認為有道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