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職業玩家角度看,爲什麼中國沒有廠家能夠推出Switch?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為什麼中國沒有廠家能夠推出Switch?

Switch技術含量不高?誰給你的勇氣下的這個判斷?世界第一的第一方遊戲軟件開發實力和遊戲機本身諸如Joycon、HD震動一類的創意目前哪家國內的公司能夠做到?

可能題主眼中的技術含量就是機能配置,然而無論是遊戲機還是電腦,堆配置都是最沒含量的技術之一(配置的技術都是英偉達、按摩店等硬件商的貢獻,主機都是拾人牙慧)。PS4就算出了Pro版,亮點仍然是高質量獨佔,微軟的天蠍號稱地表最強主機,但微軟在XGP服務上上的心明顯更多,而且天蠍逆天的性能也並沒有幫助微軟在本世代的主機大戰中扭轉局勢。

小霸王新出的那套遊戲電腦,理論性能已經趕超上PS4,但是又有多少人會認為它會取得和PS4一樣的成績?沒有核心玩家願意買單,更沒有頑皮狗一樣的優秀工作室給你做獨佔,也沒有強大的第三方丟來合作協議,只能說這條路很困難。

遊戲機生產出是一回事,如何把遊戲機推向市場,得到軟件發行商的支持又是另一回事,這年頭國內試探主機市場的廠商不少,結果都是和FUZE一樣的悲壯。

國內沒有生產高性能遊戲主機的實力嗎?答案是否定的,問題就在於,再強大的遊戲主機在國內的遊戲環境下幾乎都很難有生存空間和發展前景,原因很複雜,但是大家都懂的。

索尼和微軟雖然進來了,但亦步亦趨,在國內市場吃過的苦比在國外享過的福都明顯,任天堂至今都還在說對中國市場仍在研究。中國市場的確需要研究,因為太畸形了。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為什麼中國沒有廠家能夠推出Switch?

1、系統製作。都知道手機是安卓或者蘋果統治天下。中國有沒有能力開發原生系統呢?有肯定有,但是沒企業會花費那麼大精力。安卓開源啊畢竟。原生系統的研發從穩定性,拓展性,安全性最後到實用性等等這是一個超過10年的計劃,而任天堂之前推出的各種主機,都在慢慢迭代自己的原生系統。可以說人家一直在走。想要趕上得先追個10幾年。

2、內容支持。這裡可以理解為獨佔大作。任天堂有本身的第一方遊戲研發。國內大型的研發公司。端遊都快死乾淨了。手遊的收費思想什麼的根本不適合作為第一方大作。幫助主機打開市場。足夠吸引人的開門大作每賣出一部就代表多賣出了一部主機。千萬級別的銷量才能直接將市場打開到盈利的程度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為什麼中國沒有廠家能夠推出Switch?

3、第三方審核制度。稍微知道點遊戲產業發展史的人都清楚,任天堂就是憑藉自己的審核制度從雅達利大崩潰中走出,並稱霸遊戲圈的。蘋果能夠成功與自己的審核制度脫離不開關係。主要在哪?軟件商要想掙錢可以。你要在我的平臺就要分給我錢啊。而這個體量不夠大的平臺結果就是不論大開發商小開發商都不願意合作。畢竟現在各種流量成本已經相當高了。這個說白了就是你要有足夠的底蘊,就不用砸太多的錢,初創就用錢把路砸開就行了。

4、一個劃時代的開局。fc嚴格審核的遊戲,n64真實3D遊戲,PS光盤載體,PS2誇張機能,WII體感操作,這些成功的主機,都有一個相當夢幻的開局。可以說超越一切當時所存在的傳統。SWITCH同樣掌機與主機間的無縫切換。硬件想要達到早就可以,問題是能想到並執行出來嗎?國內仿製確實牛逼。但是想要不花時間研發。整個社會都浮躁,一些工業專家的作用都是拆拆外國機器看看怎麼做的然後國產就出來了。這樣的情況又怎麼能創造出這種夢幻開局呢?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為什麼中國沒有廠家能夠推出Switch?

5、成本控制,ps4現在2k一部,想要玩同樣的遊戲,同樣的幀率畫面效果,pc至少6k。之前國內真的推出過幾款安卓掌機。價格300 400 那是過時手機零件做的。價格3k 4k 那是標準次旗艦手機硬件做的。永遠沒有一個適合遊戲機的價格出現。價格3k以內的性能直追300 400的。這也是沒辦法。與第一條關聯,沒有一個能夠發揮硬件最大性能的系統支持。沒有專門的開發組件支持。空有高端配件就是一個笑話。成本上去了,還沒有效果。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為什麼中國沒有廠家能夠推出Switch?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為什麼中國沒有廠家能夠推出Switch?

硬件很好做,switch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覺得switch的硬件很厲害,那95年時任天堂做過一款頭戴式,VR主機 VB,完全超越時代的產物,其創意遠超現在的switch。但VB的結果是慘敗,根本賣不動,因為這款主機上缺乏遊戲作品。做遊戲機的關鍵是要讓遊戲公司在機器上做遊戲。

歷史上,雅達利,松下,世嘉,SNK都做過遊戲主機,臺灣也推出過自己的遊戲主機A'CAN,韓國也做過自己的掌機,諾基亞推出過自己的遊戲手機。更不要提一大堆國產的安卓主機。

這些遊戲機都死光了。只剩微軟,索尼和任天堂了。為什麼呢?

遊戲機只是一個軀殼,真正的靈魂是上面的遊戲。遊戲主機要能賣出去,首先得是一個遊戲開發商。比如玩家要玩馬里奧,口袋妖怪,銀河戰士必須買任氏主機,要玩戰神系列只能買索系主機,要玩光環只能買微軟主機。先得給自家遊戲機輸送足夠的血液才能保證它能活下來。索尼克有沒有名?拳皇有沒有名?不好意思,這樣的IP無法支持一款主機,所以世嘉和SNK都死了。請問中國公司有幾個世界級的遊戲IP?沒有IP靠什麼養主機?之前那個什麼戰斧主機的墳頭草都兩丈高了吧。

接著,能讓遊戲機持續發展的是第三方的支持,比如史克威爾最終幻想對索尼的支持。要做一款主機,至少跟國際的一線廠商有一定的聯繫吧?比如南夢宮,科納米,卡普空,EA…不好意思,這些民間高手國內企業看不上啊。國內市場只要拿一些什麼氪金抽卡遊戲,看風景的武俠遊戲就能賺得缽滿盆滿了,誰會去畫大力氣去跟國際友商搞好關係呢?

遊戲行業蛋糕就這麼大,任天堂大佬是動不了的,索尼完全是運氣好,先是吃到了任天堂的一波叛逃紅利,再就是碰上了世嘉的倒臺,微軟財大氣粗,還有歐美市場的優勢,也只有這樣三家廠商才能三分天下,中國廠商一沒技術,二沒能力,三沒機遇,進來就是送死。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為什麼中國沒有廠家能夠推出Switch?

這是個盤根錯節的問題。直接的去分析switch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下面的各位!換句話說說,中國為什麼沒有switch是因為中國沒有一個看不到未來的任天堂。要知道switch差點兒用了安卓。還好任天堂及時打住了。要不然switch和小米的區別就只剩多了兩個搖桿和能不能插卡打電話了。這個在任天堂的發展史上是不存在的。無論nds還是3ds都是固執地做出自己和通用機的區別。而switch怎麼看都像是加了外設的手機……

一個最實際的問題,中國如果出了switch,誰給你做遊戲?小霸王時代過後中國壓根就沒在主機遊戲這個科技樹上點哪怕一點兒東西。而是衝著pc遊戲→網遊→頁遊→手遊這個通用科技樹去了。而且無論任天堂、索尼還是微軟的平臺和市場都比你好得多,憑什麼給你開發?

另一個問題……中國的手遊太發達了,加上智能機的普及度(微信滴滴支付寶瞭解一下)。沒必要倒回去點掌機科技樹。有設計switch的時間多造兩臺手機不好嗎?在switch上做個遊戲……改做安卓上不好嗎?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為什麼中國沒有廠家能夠推出Switch?

這方面有日本人的固執和堅持在裡面,也和家族化的企業文化傳承有關,任天堂算是軟硬結合的非常好的一家遊戲公司了。

之所以提到固執和堅持,就是因為任天堂也有不成功的時候,遊戲的IP人物始終都沒怎麼變過(這對8090一批有情懷的老玩家是好事),但是換成國內投資市場的話,不管是遊戲還是主機,只要市場初期表現不好,可能你就沒有生存下來的機會了,參考國內之前推出的各大遊戲機,深耕和堅持非常重要,一款好的遊戲可能是玩家的另一個世界,塞爾達做到了,魔獸世界我覺得也做到了。

軟硬結合這方面基本上都是量身定製,包括之前的體感wii和這次推出的各種紙板玩法,訂製程度高,其實我覺得目前VR遊戲都是缺少內容訂製,尤其是vive,內容極度缺乏,都是一些輕體驗類的,我認為如果vive能和各大遊戲廠商做好深度合作,還是非常有希望在三足鼎立的市場插一腿的。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為什麼中國沒有廠家能夠推出Switch?

是錢的問題,為什麼技術含量這麼低的東西國內做不出來?因為他們沒想做,也不會去做,躺著賺錢不比坐著舒服,坐著不比站著舒服,站著不比跑著舒服,你問為什麼國內沒有跑著賺錢的?答案很明顯了吧?

第七世代遊戲機銷量屬於最好的一代了,主機用戶有2.5億以上,整個世代經歷時間七年左右。這個市場很大?沒看出來,現今移動手機市場多大應該有人能科普出來吧?對比一下,遊戲機還真是個弟弟。一個需要經營投資大把產出來維持的產業跟手遊比哪個賺錢?國內主機現在有一個說一個,禁令解開後哪個混出來了?NS網紅了,所以你認為很好搞?NS背後公司任天堂,美國電子遊戲市場崩潰後的救世主,一家在遊戲業摸爬滾打40餘年以上的公司,就這麼牛逼的公司對比網易營業額高出多少?

推出?怎麼推?拿頭推?腦子抽了要去跑著賺錢?這麼做的公司不是有病就是在炒作。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為什麼中國沒有廠家能夠推出Switch?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為什麼中國沒有廠家能夠推出Switc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