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課堂」怎樣辨別非法集資與私募基金?

“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情。”這句在中國傳了幾輩的真言,還是有人聽不進去。

「私募課堂」怎樣辨別非法集資與私募基金?

關於非法集資

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准,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並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

非法集資的四個特徵:

(1)非法性: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

(2)公開性: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

(3)利誘性: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

(4)社會性: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怎樣辨別非法集資與私募基金?

我親愛的投資者朋友們,非法集資和私募基金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只要能認真瞭解一下兩者的區別,加以謹慎辨認,遠離雷區就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啦。

1、組織方式不同

私募基金一般有公司制、合夥制等,有股東會或者合夥人大會、董事會、監事會、投資決策委員會和風險管理委員會等組織和機構,委託合格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投資運營。而非法集資一般沒有這些組織和機構,通常是組織者加網頭再加集資人,屬於上線發展下線組織結構。

2、募集對象不同

私募基金只能面向特定對象募集,包括合格的機構投資者和合格的自然人投資者。而非法集資通常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沒有合格標準,不做人數限制,涉及人數多。

3、募集方式不同

私募基金只能以非公開方式募集,通常由基金管理人與特定投資者進行個別協商。而非法集資通常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傳銷等方式進行公開宣傳,特別是組織者發展網頭,網頭髮展同事、朋友、親屬等,以吸取公眾資金。

4、基金管理方式不同

除基金合同明確約定外,私募基金應由商業銀行進行託管,由基金管理公司按照基金出資人事先約定的投資規則管理。而非法集資則通常是通過網頭把錢匯入非法集資組織者的私人賬戶,任由組織者個人處置、分配甚至揮霍。

5、認購金額限制不同

目前,法律法規要求合格投資人私募基金份額認購金額在百萬級別,而非法集資則不限制認購金額。

6、資金運作方式不同

私募基金一般的投資對象是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股權,投資期限較長,屬於中長期投資的資本運作。而非法集資一般沒有投資項目,使用資金通常以月、季、半年、一年為期,以收錢和發錢方式維持資金鍊,完全屬於非法謀求鉅額暴利集資詐騙。

7、獲利方式不同

私募基金投資不得承諾保本或給予固定回報,出資人要自負盈虧。而非法集資通常以高息、返點等作為誘餌,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或給予固定回報。

生活中常見的非法集資套路

1、高額回報

一些不法分子為騙取公眾資金,往往利用高收益率去吸引投資者,或者是以獎勵、積分返利等形式給予高額回報,並利用後期投資人資金兌現前期投資人本息,達到一定規模之後便秘密轉移資金,攜款潛逃。

2、宣傳造勢

一些不法分子會斥資大肆宣傳,製造虛假聲勢,邀請名人、學者或官員等站臺造勢,博取公眾關注和支持。不法分子還會採用網上宣傳和網下推廣相結合等方式,利用互聯網大肆發展人員加入,短期內瘋狂斂財。一些不法企業為顯示“實力”,租用高檔寫字樓辦公。利用親戚、朋友相互之間的信用進行傳遞、擴散,加大了普通投資者的辨識難度。

3、高科技,新工具

一些不法分子打著境外投資、高新科技開發旗號,假冒或者虛構國際知名公司設立網站,虛構增值前景或者許諾高額預期回報,誘騙群眾向指定的賬戶匯入資金,然後關閉網站,攜款逃匿。一些不法分子打著互聯網“金融創新”等幌子,用“XX幣”“XX寶”“電子黃金”等虛擬產品迷惑公眾,欺騙公眾投資。

4、親情誘騙

有些類傳銷非法集資的參與人,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業績,不惜利用親情、地緣關係,編造自己獲得高額回報的謊言,拉攏親朋、同學或鄰居加入,使參與人員迅速蔓延,集資規模不斷擴大。

5、特殊定製

將目標客戶鎖定特定群體,比如老年人,婦女等,投其所需,打著冠冕堂皇的口號,迅速向公眾募集資金。以“養老”的旗號非法集資,以投資養老公寓為名,以高額回報、提供養老服務為誘餌,或者通過舉辦所謂的養生講座、免費體檢、免費旅遊等引誘老年人群眾投資資金。

自行擔責,謹慎投資

根據我國法律法規,因參與非法集資活動而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集資活動的其它任何單位。

集資款的清退應根據清理後剩餘的資金,按照集資人參與的比例給予統一的清退。經法院執行,集資者仍不能清退集資款的,應由參與者自行承擔損失。

在取締非法集資活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只負責組織協調工作。這意味著一旦社會公眾參與非法集資,其利益不受法律保護,所受損失不得要求政府、有關部門和司法機關承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