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人說《平凡的世界》是被過譽的名著?

怪島


最早知道《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是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裡,李野墨先生帶有渾厚磁性的聲音把人們帶進了路遙努力營造的意境當中,並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後來經過了解,作者路遙還寫過膾炙人口的《人生》等作品,且已被搬上了熒幕,甚至還籍此捧紅了一位吳姓女演員。

後來參加了若干次全國範圍內的大型筆會,一些文壇名宿悉數蒞臨講座,把這部作品和其他陝西作家的作品一併來講評,文學史上將陝西作家群這次成功東漸稱之為“陝軍東征”——當然了,人們關注最多的還是陳忠實的《白鹿原》和賈平凹的《廢都》,高建群的《最後一個匈奴》和程海的《熱愛命運》同樣得到交口讚譽。

但是,人們卻對《平凡的世界》頗有微詞,看法也不盡統一,更多的還是從文學立意和文本描述本身進行的講評,並對該書的文學現實意義和歷史鉤沉做了相應回應。

路遙雖然是一位被譽為用生命在寫作的作家,但他的作品確實沒有得到文學大佬的一致認同。名震文壇的四大文學批評家何振邦、雷達、曾鎮南(還有一位記不清了)以及當時文壇皓月當空的文壇先輩等對這部作品的評價也難以同其他厚重的文學作品相抗衡。

我本人是後來認真拜讀了這部書以後才深刻感知到文壇大佬們的眼光之獨到、批評之辛辣的。我雖然不是什麼文壇名人,但僅以我個人的眼光來看,《平凡的世界》確實難敵其他大作,說他是沾光擠進了“茅盾文學獎”一點也不冤枉。

首先,路遙的文字很平淡,可以用平淡無奇甚至使人昏昏欲睡予以描述,也就是說,路遙的文字本身並不吸引人,它的情節勾兌也落於陳情俗套。乍一看他的文字,還以為是哪一個文筆稚嫩的小學生手筆;

二是它的立意鮮明卻並不鮮活。路遙一貫的套路是勵志型+苦難型的平易書寫,文字的波瀾性沒有絲毫血性的起伏,死水微瀾,漣漪趨平,雖然他的故事看起來跌宕生姿,但多是情節的堆積和鋪展,而不是語言上的精當和巧妙;

三是當時適逢改革之初,人們從積貧積弱走向新生與富足,開始構畫心中宏偉的藍圖,馬到成功心想事成這種千篇一律的套路卻有著天然的勵志效果,而《平凡的世界》恰逢其時,對急於走出去的青少年具有極大的鼓動性和實踐意義,青年們自然對這部書奉若神明捧為圭臬,把它無形抬高到至高無上位置功不可沒;

四是它的文化價值比較膚淺,也難以勾動人們對歷史、人文等更多文化深層次價值的思考與反哺,充其量就是講了一個較為成功的勵志故事,卻沒有宏闊的歷史架構和文學意蘊探究,這也是這部書最不令人信服的主要原因之一。

路遙先生雖然逝去多年,但他的精神寫作卻令人敬仰,他是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熱血作家,也是一代勵志先鋒文化人物,他的存在和影響,自有他的文化價值和文學品味,也不影響他在人們心中的偉岸形象。


龍吟148119260


在80年代中期我在上師專,正好路遙的小說《人生》發表且被拍成電影放映,流行至極。當時我19歲血氣方剛,對路遙不屑一顧,感覺他的小說白話太多過於平淡普通,沒有過高的文學修養和技巧,判斷路遙將是曇花一現罷了。但我錯了,而且大錯特錯,後來路遙出版發行了《平凡的世界》,立即引起平民百姓的喜愛和歡迎,一部平凡人生活的小說能引起這麼大的效應說明自有他特有的魅力存在,路遙的小說仍舊是白話平淡的敘述風格,沒有什麼激盪人心的情節和語言,一切都是那麼平凡無奇,但他積極向上、奮發圖強的內容引起了人們的共鳴,多少人在路遙的小說裡尋找自己的身影,尋找那些曾經相似的故事情節,加上火紅的上個世紀80年那種變革的環境,讓一切不滿自己處境的人看到了希望,這才是路遙小說的魅力,想在路遙小說尋找什麼文學內涵的會感到失望,因為他的文學技巧不會給你什麼啟迪,恰恰就是這種狀況讓他的小說通俗易懂廣攬讀者,讓不同階層的人都能接受,而路遙小說所折射出的積極向上的主旋律才是路遙之魅力,這就是我眼中的路遙,一個平凡而不滿命運安排的人,一個不顧一切追求自己所希望生活的人,一個想提高自己階層的人,而我們生活中這樣的人並不多,因為我們大家都太安逸現狀,生活的安逸讓我們都感到沒有到必要在改變什麼了。


力度13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厚重深沉的作品。他的偉大在於路遙從人的生存近乎原始,最底處出發。有最低處就可以對比到最高處。

這樣一部令人震顫震撼的作品,需要投入多大的感情和煎熬,需要多細膩的深入骨髓的人物刻畫,才能完成這樣一部作品。

鬥爭,抗爭在任何階段任何時候時候都是存在的。對世界,對命運,對自己的抗爭。

在人性的表現上,在自我教育和救贖中,不屈不撓,充滿人性光輝。

這部作品可以連續看,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認知,即使時代更迭,卻不受時代限制,都可以找到人的或者自己的完整體現。稱之為偉大的是毫不過分的。這樣一部作品,真實並且令人心力交瘁,不把整個身心投入是寫不出來的。

路遙對這片土地愛的如此深沉,看似描寫農民的奮鬥史,實際上具有很強的現實批判性。因為農民就是根,就是根基。偉大的平凡世界,偉大的路遙。


寶葫蘆147592955


路遙的小說的社會意義大於文學意義,它是對城鄉二元體制及農業集體化造成的農民貧困化及出身不平等的揭露與批判,是對農村改革的頌歌,是中國農村一段歷史在社會學意義上的一個標本。小說是語言的藝術,就陝西作家而言,他與賈平凹的作品以及陳忠實的《白鹿原》相比,差距是十分明顯的。充其量是質樸與平實,確乏語言本身的張力與厚實,缺乏靈動與詩性。他缺乏中國古代文學的功底,也缺乏語言文字的感悟力。從人物塑造上,問題更大。在《平凡的世界》中及呼所有核心人物都是平面化的,反而一些次要人物,如二爸、王滿銀、田福堂、郝紅梅等要生動得多,這與《白鹿原》的人物塑造沒法相比。至於文化價值更談不上。但路遙是一個嚴肅的作家,他視文學為生命,以勞動的態度對待寫作的精神是極為可貴的。他的問題是他的出身、經歷、教育與閱讀經歷固有缺陷造成的。他的作品在業內評價不高,但在業外大受歡迎,這是時代與社會現實使然。在文學史上,路遙的地位不會高於賈平凹與陳忠實。


手機用戶50299383864


老夫記得初中以前作文課就是到處尋找華麗辭藻,閱歷深了才明白陽光和水是無色味的,路遙的《人生》我是1982年在油燈下讀完的,珍藏至今!

感覺路遙作品梢微一點缺憾:只描寫底層苦難,謳歌奮爭,但缺乏對苦難根源的叩問!


陽光燦爛131586346


《平凡的世界》人物塑造單一,情節老套,不是王子愛上灰姑娘,就是公主倒追窮小子,在對歷史變遷、人性挖掘、社會考問等方面遠遜賈平凹,比陳忠實也差很多,其價值觀侷限性太明顯。因為寫的都是吊絲逆襲的故事,滿足了一些人的意淫,所以受眾很多。


Mmdd


任何作品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就和人一樣。作者的作品想要表達的只是他自己所認為的這個世界和事件人物。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的。所以就要收到作者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等等的影響和限制。所的以不可能有所有人都喜歡的作品。而只要有大多數人喜歡就好了。就很不容易。所以平凡的世界還是會有人認為它不好。但是說它不好的人。他自己寫不出來。所以說永遠比做要容易的多。平凡的世界的問世是與路遙自己的生活經歷密切相關的。沒有他的經歷寫不來這樣的作品。


蘭花島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無論從藝術性,還是從思想性上來看,都是值得我們拜讀的。這個問題問得就錯誤!


明月松111585356


有人還說孔聖人是傻子呢,人人長著一張嘴,他要用來放屁放毒你也不能把人家屁眼用膠帶貼起。


牆洞雀


不論哪部作品,都有人說它過譽,也有人說它未被充分認識其價值。比如紅樓夢,雖為四大名著,但很多人覺得紅學沒有必要,實在是過譽了。

而平凡的世界,與其說過譽,不如說人們沒有充分認識到它的價值。它細緻描繪了中國現代生活的一個斷面以及普通人奮鬥的艱難,即使過了數十年或者數百年,仍舊有其價值,不像現在流行的宮鬥劇、玄幻局、武俠劇、科幻劇等等會很快湮滅在人類歷史中。

當然,今人的興趣可能很少分給平凡的世界,但它是埋藏的瑰寶,以後價值會越來越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