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艱難惟一死

清詩有句:“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感嘆說一個人要死是很不容易的,傷心的也不只是息夫人。

息夫人是春秋時期一個很著名的女神級美人,息國國君的夫人。蔡國的國君調戲過她,楚國的國君為了霸佔她,特意滅掉了息國,這個息夫人後來就成了楚夫人,還為楚王生了幾個兒子。詩人們說起息夫人,總是喜歡把她與綠珠進行比較。綠珠是石崇的小妾,要霸佔她,她當時就撞牆而死。而息夫人當時沒有死,到楚國過了幾年,然後看到自己的丈夫在城門口當一個小兵,終於殉情而死。

很早以前,我兒子好像剛上小學,那時候他知道了人一定會死的,曾經在陽臺上對我說:“想起我們都會死,心裡就不舒服。”他這個年紀提出這個問題,讓我驚訝。這個問題談起來卻非常困難,尤其是在現在這個比較浮躁的娛樂至死的時代,談論死亡更是不合時宜。

千古艱難惟一死

曾經有學生問孔子有關死亡的事,孔子回答說:“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說你連生的事情都不知道,你怎麼可能知道死的事情呢?

所以說死亡是一個難題,是人生最大的神秘,很多人死了就死了,不知道死了會怎麼樣,或者說早死早脫生,或者說人的肉體死了,靈魂是不死的。有很多種說法,而科學還沒有揭開這個謎底。有些宗教在強調一種輪迴,有的宗教說人死了靈魂會上天堂或者下地獄。我們都不能夠去確證它,也沒有能力去否定它。

但死亡卻是一個巨大的存在,與我們的生存相伴隨。不過我覺得正視死亡,其實可以幫助我們如何生存。

因為我們如果知道人是一定會死的,應該就會認真地去考慮我們應該要如何生存。這就是所謂的向死而生。“向死而生”是海德格爾提出來的,是說人生的每一天,我們都要有一種死亡的意識,這個死亡意識越清晰,我們的生存可能就會越有質量。

千古艱難惟一死

我們習慣於生命的“順計時”,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年都過生日,一到過生日,都會收到很多祝福,這是一種“順計時”,表示我們多少多少歲了。其實,有些哲學家設計出了一種人生的“倒計時”,這種“倒計時”看似有一點恐怖,但這樣可以提醒我們有一種非常清晰的生命的意識。假定人生百年,我們就要考慮我們的生命在這個世界大約還有多少年,這就是一種“倒計時”。

人生百年的長度已經固定了,我們怎麼辦?我們要延長生命,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向內使勁,向內尋求,向內開掘。假如說我們的生命長度是一把尺子,它就只有這麼長,過了這把尺子就過了生命的界限;這把尺子上有一些刻度,這個刻度多不多,醒不醒目,那就要看你自己了。你的生命的密度要是增加了,是不是我們的生命也得到了一些延伸呢?我們強調的生命的質量,就是生命的密度,生命的內涵,達成你生命的一種完成,一種完滿。

正是因為生命的寶貴,所以我們一般都要回避死亡,一般的人都是會貪生怕死的,都會珍惜生命,都不會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險。因此我們如何去面對死亡,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古人曾經有一名言,叫做“人生的末後一著,極為緊要。”說的就是當死亡來臨的時候,你怎麼面對,這很重要。我們人生修煉的最高境界,應該就在死亡的面前,不再驚惶失措,不再充滿了恐懼,而是沉著冷靜,幽默灑脫。

基督教剛剛傳到羅馬的時候,羅馬皇帝不認可,對基督徒進行迫害,把飢餓的獅子放出來,把基督徒推到鬥獸場,面對飢餓的獅子。這些基督徒躲也沒處躲,被獅子活生生的吃掉。但有一個情景讓羅馬的皇帝非常震撼這些基督徒,當飢餓的獅子撲上來的時候,他們都是含笑地擁抱那些獅子。羅馬皇帝很奇怪,這些人為什麼面對死亡是這個樣子呢?

原來,基督徒是對上帝懷著感恩之心,懷著信仰、希望與愛在修行。他被獅子吃掉,他相信是要進天堂的,所以要微笑著面對死亡。就是因為他們的這些表現感染了羅馬的皇帝,羅馬皇帝后來自己也成了一個基督徒,這也就是基督教在歐洲大地上迅速地蔓延開來的原因。

千古艱難惟一死

以欣喜的態度面對死亡的還有莊子,他妻子去世了,他在那裡鼓盆而歌。

蘇格拉底死前則是要他的學生給他還債,說是欠醫神的一隻雞。當時人們病癒後,需要給醫神送一隻雞的。蘇格拉底竟然是把死亡看成一場痊癒,那生存則是一場疾病了。

因為人生有靈與肉兩部分,靈魂常常要受到肉體的限制與囚禁,肉體總是有些欲求,靈魂不得不滿足它。只有離開肉體,才能夠獲得自由。有個哲學家說痛恨自己的肉體,說它天天逼迫自己給他洗腳。他也是把靈魂和肉體分開來看的。

面對死亡顯得灑脫的,還有金聖嘆,臨行前與兒子對對子;還有嵇康,在刑場上談《廣陵散》;還有瞿秋白,說此地甚好,拿酒來;還有譚嗣同,他有兩句絕命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死得豪邁。

人生很短暫,很多人想追求永恆,真正所謂永恆,其實就是一種念想,就是青史留名,其實他們的人還是死了的。李白杜甫陶淵明蘇東坡去世好多年了,我們還在讀他們的詩他,就表示他們還活著,他們的詩篇是永恆的,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愛迪生不寫詩,但愛迪生也永恆,那就是他做的事還在。

當然更多的人是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更多的人在死亡面前表現出的是恐懼。我聽說很多人會小便失禁,會哭天搶地,會兩腿癱瘓。人們怕的是什麼?怕的應該就是生命的消亡,靈魂歸於虛無。我想歸信上帝是一個好辦法。因為你歸信上帝之後,靈魂可得永生。所以有人說,如果人生是一場賭博,那就堵上帝存在,賭贏了,將會贏得一切;輸了,你都虛無了,也著實沒什麼好輸的了。那時候,死應該就不是一件千古艱難的事了。

【作者簡介:蔡德林,湖北石首人,曾經擔任石首日報總編輯、石首市文聯主席,深圳市卓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北京九鵬傳媒機構總策劃,現居蘇州,非同文化總顧問,非同文化牆主編。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