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抓緊推廣保險的原因及此行業依然存在的問題

從2015年開始,我國開始大力推廣保險,很多保險業務員表示現在業務是好做了。的確,保險是個好東西,小編的父母也快退休了,有時候小編也在想如果將來有一天父母身體出現啥問題,如果有個保險壓力要小很多,畢竟社保報不了太多。現在很多家庭錢更多的被房子佔著,真出點什麼事還真扛不住幾榔頭。

為什麼從15年開始國家開始大力推行商業保險,17年4月份出臺新政策商業保險可以稅前抵扣應納稅所得額也是一個經典例子,國家為什麼要推行商業保險呢?國家就民生角度出發考慮的和我們也相似,當一個人出現重大疾病或者輕症的時候大多數白領藍領的社保都幫不上什麼大忙,而商業保險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在國外,比如在日本,平均每個人擁有7張保單,但中國一個人平均一張都不到,在重大疾病、災害面前非常脆弱。

我國抓緊推廣保險的原因及此行業依然存在的問題

說是這麼說,但是保險一講出來大多數人依然會比較膈應。究其原因還是保險代理人的事,保險就是個產品,沒有好壞之分,人家對這個行業的印象關鍵還是看人。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自打保險流入中國,老百姓對保險的看法就沒好過...保險是一種很嚴謹很複雜的合同,大家應該都見過首先合同,厚厚的一本,但在最初賣保險的都是些什麼人,下崗職工居多,這些人文化水平真是堪憂,指望他們根本看不懂保險合同,看不懂講不明白掙不到錢咋辦,保險公司的組訓們就開始交話術了,賣保險不看產品只講理念,大姐們一看,唉,這挺好,就開始幹了,攪混了一灘水,老百姓口碑下來了。時至今日,即使監管嚴格了,有些公司依然沒徹底改掉這個毛病,老百姓口碑依然不佳。

我國抓緊推廣保險的原因及此行業依然存在的問題

再有,保險公司的制度差強人意,說白了就是直銷體系。而且賣保險的有個詞叫做增員!在很多保險業務員眼裡面前除了客戶就是增員對象,這種樣子讓人很不喜歡。很多保險公司為了提升下自己的逼格給自己的業務員定義“保險企業家”“綜合金融師”這種大言不慚的感覺讓稍有點社會經驗的人都感到反感。很多業務員也把增員範圍擴展到了各大學校,很多學生涉世未深就打算當“保險企業家”了。保險公司簽署的事代理合同不是勞動合同,說白了和微商似的不給你辦理用工,真畢業了簽署代理合同學校派遣都不知道給你派哪去。

保險是個好東西,這兩年業務的確也好做了,但行業仍需規範,證券、基金、會計門檻都那麼高需要經過較為複雜的考試才可以通過,為什麼保險的門檻就那麼低呢,提高行業門檻是改進的第一步。

我國抓緊推廣保險的原因及此行業依然存在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