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投資也應全面關注德智體美勞

我們每個人,自從上小學起,學校和老師便用德、智、體、美、勞

來評價我們每一個人,事實上,這五個維度已經成為社會評價人員素質的基本準則和價值取向。

而在網貸投資中,最令廣大投資人頭疼和糾結的事情,莫過於對平臺靠譜程度的判斷了。

為了幫助網貸投資人科學理性的識別網貸平臺風險,從而安心享受財富增值,本人曾經在多年研究歐美日、香港、新加坡等金融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金融監管之後,在借鑑國外審慎監管框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進行本土化改造,創立了一套叫做Pru-CAMMEL的雙峰駱駝評價體系,把資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資產質量(Asset 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道德水平(Moral Level)、盈利能力(Earnings)、流動性(Liquidity)和審慎經營(Prudence)等七個維度作為核心要素作為對網貸機構全面科學評價的標準。這個評價體系應該說是全面的、體系化的,也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對於機構綜合研究和監管框架的建立具有極大的參考意義,但對於普通投資人來說,卻存在過於學術化的問題。

為便於記憶和應用,借用我們從小便耳熟能詳的德智體美勞標準,幫助大家進行梳理和識別靠譜平臺,相信對於大家篩選平臺會有所幫助。

01 網貸平臺之“德”

為什麼在德智體美勞教育中,把“德”放在第一位,就是因為“德”具有社會性、外部性,弄不好會影響他人,甚至禍害百姓,而且如果缺了“德”,“智”越高,危害越大;而其它幾個要素都屬於自我之物,大不了自己廢掉,跟其他人關係不大。

其實做企業也一樣,德就是企業的靈魂,一個企業沒有了靈魂,哪怕戰略再好、規模再大、業績再優、夢想再大,也終將曇花一現或灰飛煙滅。古人說,“德者,道之基也。”德是道之根基,無德不足以問道。

網貸投資也一樣,德應該永遠放在第一位加以考量。一個平臺,無論什麼背景,無論規模多大,無論風口嗅覺再好,無論卡位能力多強,無論行業地位曾經多麼顯赫,無論曾經看起來多麼光鮮和高大上,如果德不配位,缺少了道德底線,遲早都是要出問題的,而且規模越大,越光鮮,出的問題就會越大。

然而,事前的道德判斷極其困難,甚至統一定義都困難!因為道德和倫理涉及人性, 通常跟性別、背景、階層往往沒有必然聯繫,甚至很多情形下,道德與非道德的界限非常模糊,尤其在眼花繚亂的商業包裝面前更是如此。通過一個簡單的事實便可瞭解道德的複雜性:全球範圍內,曾被民眾信任的國家領導人出現道德風險的例子不勝枚舉!

那麼,投資人在網貸投資中需要什麼樣的“德”?

古人把德分為真德、玄德、陰德和顯德四種境界。真德是一種無痕的自然流露;玄德表現為自覺、不自覺的為他人、社會做善事;陰德就是施恩不圖報,行善不留名,是步入玄德和真德的階梯;而顯德則是一種等價交換關係,實質是為了私利。

正如傳奇商人胡雪巖所說“德看主流,才重一技”一樣,網貸投資中,我們需要的德其實並非古人所要求的近乎完人的高尚道德,我們需要的只是起碼的道德底線。在我看來,網貸活動具備風險性、涉眾性和跨區域傳導性等脆弱屬性的典型特徵,網貸平臺起碼的道德底線應該是:不侵佔投資人一針一線,一分一毫,不欺詐,不自融,不冒險,不損人利己,不引發群體事件和群體傷害,凡是可能引發大面積投資人重大損失、導致重大群體性事件的行為都應當避免。

然而,過往數月,甚至過往幾年,發生了很多令人痛心的重大事件。有些平臺膽大妄為欺詐,有的平臺抱僥倖心理自融,有的平臺明明已岌岌可危卻繼續瘋狂擴張企圖綁架投資人和政府;有的機構明知喪失公司和資金流向控制權後可能帶來巨大道德風險,卻像飛蛾撲火一樣轉讓控制權;有的平臺明明已在清盤,卻繼續幹著合謀收割投資人的勾當……

那麼,投資人到底應該如何在紛繁複雜、眼花繚亂的信息中判斷平臺的道德底線?

我的建議是:聽其言,觀其行!投資人可以對實際控制人和核心團隊的言談舉止進行多維度觀察,判斷團隊和平臺的靠譜程度。

從平臺設立目的/初心/初衷上看,如果一個平臺設立的目的是為了欺詐或自融,那麼從行為上,一定會存在假標或關聯自融,因此,一個平臺無論任何理由發了任何的假標,你可以認為是一種道德風險;如果一個平臺設立的目的是為了“賣豬仔”(賣牌照),那麼其最好的策略是用少量的人做少量的傳統業務,你很難想象平臺會去花足夠的精力去探討商業模式,去嚴密論證風險架構,這樣的平臺即使自身不存在欺詐、自融等問題,但你依然需要視作一種潛在的道德風險,因為在平臺轉手之後的風險和命運實在難以預測。反之,如果一個平臺設立的原因是因為信奉小微金融對於具有典型“五六七八九”特徵的中小企業(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創造,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和90%以上的企業數量)具有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價值,並且把小微金融當作一個事業,那麼這個平臺的創始團隊一定經過嚴肅的思考其

商業模式、企業願景、使命和基本價值觀,其言談和舉止中,一定會對所有這些如數家珍,並且在經營中以一貫之。

從對資產端風險敬畏的態度上來看,負責任的平臺一定會清楚的知道,網貸活動絕對不是“唯快不破”的純互聯網行為,而是具有風險性和脆弱性的金融活動,任何超出能力範圍的冒險可能帶來的是無可挽回的災難,故而在其能力範圍內多週期、謹慎驗證其商業模式和風控模型之後,然後再考慮擴大規模、做大規模和影響;負責任的平臺,也一定會保持對風險的敬畏之心,堅持穩健經營,不斷積累和優化。

從對資金端獲取方式和成本來看,負責任的平臺一定知道,超出能力範圍的燒錢行為帶來的可能是萬劫不復的巨大窟窿,因此會去謹慎評估、逐步進行,而不會為了續命而瘋狂在豪華國際球隊、電臺、明星代言等上面孤注一擲。

02 網貸平臺之“智”

我多次說過,互聯網金融80%以上的屬性是金融,因此需要對金融本質和金融風險的深刻理解。網貸企業表面看起來門檻很低,但實際門檻不亞於互聯網銀行。在我看來,要經營好一個網貸企業,對風險的認識和敬畏程度、專業且經驗豐富的團隊、小微風控技術能力、風險體系構建和優化能力、風險文化傳承、資產管理能力、企業管控能力等領域都具有非常高的要求。

首先,在風險認識方面,需要有系統的金融知識,需要對金融活動相關風險,比如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性風險等各種風險的深刻認識和多年曆練,還需要對小微金融可能面臨的數百個風險點要有清性的認識和警鐘長鳴的敬畏之心。

其次,在核心經營團隊方面,至少要有3 名以上知名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在大型正規持牌金融機構沉澱5 年以上的成員,金融背景的團隊成員數量往往需要在核心團隊中超過半數,最起碼在重大決策過程中是充分考慮風險的;並且至少要有2名以上在大型企業中層以上職位 5 年以上的工作經驗,以便於在各種困難的環境下做出相對正確的決策。

再次,在風險控制技術能力方面,要對IPC、大數據評分卡和信貸工廠等各種小微金融主流風控技術具備深刻理解和具備累計20億以上的實踐經驗,並能結合商業模式、場景和產品以接地氣的方式採納合適的技術體系;然後,在風險體系構建能力方面,要能夠在反欺詐方面以及貸前、貸中、貸後各環節可能的風險進行通盤考慮,搭建合理的風險控制節點和流程,還需要完整的團隊配置。

在風險文化傳承方面,要有完善的培訓體系,能夠不斷的鍛鍊人才、提升人才的技能。在資產管理能力方面,需要搭建科學的體系,建設完善的系統,並以法律等多種手段對老賴行為形成威懾和懲戒。在企業管控能力方面,要有完善的內控體系,包括股東會、董事會、管委會的約束和制衡以及內部合規、審計部門的制度化監督體系等。

03 網貸平臺之“體”

網貸活動是典型的草根金融活動,網貸服務的客戶群體往往是傳統金融體系覆蓋不充足、不及時、不滿意的客戶群體,平臺需要不怕苦、不怕髒、不怕累的決心和意志力。因此並非適合所有人經營,尤其不適合那些具有高貴背景或紈絝資格的人來經營。因此需要孟子所說的“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 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樣的人才磨練和成長過程。

04 網貸平臺之“美”

在我看來,網貸平臺之美,不在於形式之美,而在於道德之美,心靈之美,專業之美,思想、智慧、內涵之美,擔當負責之美(為廣大投資人和小微企業)。

05 網貸平臺之“勞”

網貸平臺要能持續經營,成為持續數十年、成為百年老店的成功企業,歸根到底靠的辛勤汗水之勞、謹慎穩健之勞、科學創造之勞、持續精進之勞、艱苦奮鬥之勞、自強不息之勞。

網貸投資跟其它投資一樣,要想避免風險,獲取理想收益,需要學會分析風險,關注網貸平臺創始團隊的德、智、體、美、勞,尤其更重要的是學會以多視角、多渠道審視,無疑可以助投資人儘可能的降低投資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