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O,多效唑,赤黴素這樣用效果好!

PBO,多效唑,赤黴素這樣用效果好!

(1)關於使用PBO:PBO是由多效唑、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類物質,混加多種微量元素復配成的果樹化學促控劑。英文字母P代表多效唑,B代表細胞分裂素(BA),O代表生長素衍生物(ORE)。主要作用是抑制新梢生長,控制落花落果,促進花芽形成,提高坐果率和改善果實品質等。可用於蘋果、桃、葡萄、棗(冬棗)和甜櫻桃等。據汪景彥報道:紅富士蘋果可噴200倍液。花前1周噴能提高坐果率和防止低溫凍害;花後30天噴可促進花芽形成,促使樹體生長健壯;7~8月噴1次則果實增大,味甜色豔。大棚栽培的桃,花前噴100倍液,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噴150倍液,可時桃果增大、早熟;露地栽培的桃花前不噴,7~8月連噴兩次100倍液。葡萄可在5,6,7月噴80倍液。冬棗在開花前1周噴500倍液,開花期間噴兩次清水;第2次在果實膨大期噴350倍液;第3次在採收前30天噴350倍液。甜櫻桃先於萌芽前10天每株土施4~6克,再於果實著色前10天噴1次250倍液。第3次在6月中旬噴150~200倍液。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何種果樹,使用PBO必須在樹體健壯和肥水管理水平高的前提下應用。弱樹和實行環剝的樹不能再用PBO。否則會嚴重消弱樹勢,以致出現毀園的後果。


(2)應用多效唑控制桃和櫻桃的新梢旺長::幼齡桃樹生長旺,一年多次抽梢。噴布或土施多效唑能有效控制新梢旺長及減少抽梢次數。生產上可於新梢旺盛生長期(5月下旬至6月初)連續噴兩次300倍的15%多效唑,兩次間隔15天。或按樹冠投影面積計算,每平方米土施15%的多效唑3.5克。可把新梢年生長量控制在60~80釐米,二次梢長15~20釐米,無三次新梢。單位果枝長度上的花數增加70%以上,果面光潔,提早2~3天成熟。但土施多效唑要在新梢旺盛生長前50~60天。據筆者試驗,在晚秋或發芽前土施更好。

實際應用證明:低濃度(500毫克/升)噴兩次比高濃度(1000毫克/升)噴1次控制得當。每平方米樹冠投影面積土施3.5克多效唑粉劑與噴兩次500毫克/升液效果相同。但土施比噴施方便得多,把藥粉撒在樹盤範圍內,然後輕鋤一下澆水即可。也可把藥粉兌水溶解後,將其澆在樹幹周圍50釐米範圍內,水滲後鋤地保墒。據陳錦永等研究,多效唑在桃果實中的消解半衰期約為8.5天。生長季噴1~2次1000~15000毫克/升的多效唑(噴兩次時間隔36天)後30天,桃果中的多效唑殘留量低於0.5毫克/升。故在桃上使用多效唑,只要濃度小於1500毫克/升,使用次數不超過兩次,且最後1次使用在採收前30天以上,對人類是安全的。櫻桃對多效唑的反應與桃相似,能抑制新梢生長,但枝條節間變短,葉色濃綠,花芽數增加,產量增加20%以上。實驗證明,櫻桃上使用多效唑以噴施為好,與新梢開始旺長期噴600~900倍的15%多效唑,15天后再噴1次。

(3)應用赤黴素提高棗的座果率:生產上應用的赤黴素是從赤黴菌中提取的,其產品為白色結晶,含純量80%以上,上海生物製品廠生產的赤黴素純度達到98%。最早在棗上使用赤黴素是在20世紀60年代,主要用來提高金絲小棗的座果率,後來逐漸推廣到各個產棗區,現在已成為棗樹管理中的一項常規措施。

赤黴素能促使棗的花粉發芽,還能使未授粉的花朵結實。據觀察,即使花的柱頭受到損傷,經塗抹赤黴素後還能發育成果實。因此,噴赤黴素後可以大大提高棗的坐果率。

赤黴素不溶於水,只可溶解於有機溶劑,故一般使用時用酒精溶解,無酒精時可用高度白酒(如60°的白乾酒)溶解。為提高棗的坐果率,應用10~15毫克/千克的赤黴素即可。如果用上海生物製品廠生產的純度較高的赤黴素(每包1克裝),可先用3~5毫升酒精溶解,然後兌水100千克即配成10毫克/千克的溶液;兌水66.7千克則配成15毫克/千克的溶液。如果赤黴素為80%的粉劑時(每包1克裝),先用3~5毫升酒精化開後,再兌水80千克即為10毫克/千克的稀釋液;兌水53千克則配成15毫克/千克的溶液。

對棗噴布赤黴素應在日平均氣溫23℃以上的天氣進行。因為,氣溫低時花、果不發育,赤黴素不起作用。如果花期遇到低溫天氣,應延遲使用時期(棗花期很長,總會有適宜天氣)。具體噴布時要求“細霧快噴”,將藥液均勻地噴到花上。一般在上午9時前和下午4時以後進行。如果在赤黴素液中加入0.2%~0.3%的尿素,則提高坐果率的效果更好。

來源 農資技術一點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