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醫院入選全球科研百強(上)

四家医院入选全球科研百强(上)

精品導讀

《自然》發佈全球最新科研百強榜,中國4家醫院上榜!

四家医院入选全球科研百强(上)

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 發佈全球最新科研百強榜,綜合考量2017年全球所有科研機構和大學院校發表的高質量學術論文和科研成果進行排名,其中4家中國醫療機構榜上有名,他們是:華西醫學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在全球前100位排名中:

排名第56位;

排名第74位;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排名第81位;

排名第97位。

為此,小編將分兩期對這四家醫院的科研能力進行詳細介紹,以便給您的就醫提供一份參考。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西部疑難危急重症診療的國家級中心

一串串金光閃閃數字背後是科研巧佈局

曾經,華西醫院被稱為“全世界最大醫院”,雖然現已被鄭大一附院取代,但華西的規模依然龐大。醫院運行院區佔地五百餘畝,業務用房60餘萬平方米。2011年時,華西醫院日均接診數據在每天1萬5,2015年1萬8,而到了2017年,這個數據也在1.7萬左右。

從一百多年前的華西壩到如今的西南醫界高地,華西的科研實力有目共睹——4個大型科研基地,30多個開放型實驗室,3000餘人的專兼職科研團隊,每年1億的科研經費支持,連續八年“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科研學術第一的排名,“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四連冠的成績——華西的科研實力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牛!

在這一串串金光閃閃的數字背後,是華西醫院向來重視創新體制機制的傳統,前瞻性制定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政策的激勵,以及搭建全產業鏈轉化醫學平臺的佈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李為民院長曾用四個詞來總結華西科研成就的背後:團隊、平臺、政策、資金。

全國的“麻醉航母”年完成手術量17萬臺

華西的麻醉科、泌尿外科、胸外科、老年醫學科、急診醫學科……多年蟬聯復旦大學專科排行榜全國前十,尤其是麻醉科,號稱全國的“麻醉航母”,連續8年在復旦大學專科聲譽排行榜排名全國第一。

麻醉醫師的重要性其實和醫療機構的規模和水平呈正比。越是大的醫院,重症病人越多,麻醉科的重要性就越凸顯。通俗的說,離開麻醉,高水平的重症急救和外科手術是無法進行的。

華西麻醉並不是一個孤立的科室,而是一個臨床與教研並重的綜合性組織——“麻醉與危重醫學教研室”,醫護人員超500人,每年完成的手術量是16萬多臺!

在全國所有醫學專業中,華西麻醉科也是最早開始探索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當年入駐華西麻醉科,華西醫院麻醉科主任劉進就跟原院長石應康談了一個看似與麻醉專科發展不相關的條件——開展“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石應康欣然應允。

如今18年過去了,這裡成了全國首屈一指的“麻醉航母”,大約5%的青年麻醉醫師在華西麻醉科接受過1到5年的臨床培訓,也就是說,差不多全國每20個青年麻醉醫師中就有一個在華西接受過培訓。

在科研上,劉進團隊還完成了近20年來世界上最大系列的關於吸入麻醉藥溶解度(在血液、組織、油和水等中的分配係數)的研究,闡明瞭有關吸入麻醉藥的藥代動力學重要特點;提出了“容積比分配係數”新概念,依此獲得“乳化吸入麻醉藥”發明專利並完成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乳化異氟醚的臨床前研究,推動並實現150噸國產吸入麻醉藥在我國的安全應用。

“麻醉學並非‘打一針、睡一覺’這麼簡單,麻醉學發展的最基本目的是改善病人的長期轉歸,降低圍手術期的死亡率,讓病人壽命更長,生存質量更高,滿意度更高,醫療費用最少。”在劉進看來,麻醉學未來是向圍手術期醫學轉換,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照護。

四家医院入选全球科研百强(上)

多國醫生組團來學胸腔鏡主流常規術式

當然,在華西,泌尿外科、神經外科、胸外科實力同樣不容小覷。就在去年11月,華西胸外科還組織了國際胸腔鏡學習班,來自英國、德國、荷蘭的6名胸外科的醫生組團來到華西醫院學習微創胸外科手術技術,特別是劉倫旭教授全球首創的——單向式胸腔鏡肺葉切除技術。

這項技術到底多牛?歐洲醫生為啥組團來學?

事實上,儘管胸腔鏡微創手術已廣泛開展,但由於缺乏胸腔鏡肺葉切除及淋巴結清掃技術,胸腔鏡下大出血無法處理,因而長期發展緩慢。針對技術難題,劉倫旭教授團隊在國際上首先創立了“單向式胸腔鏡肺葉切除術”術式,“無抓持整塊縱隔淋巴結清掃術”等。結果與國際同期相比:手術時間縮短35%,失血減少66%,中轉開胸率由8.1%下降到2.6%,併發症由20.2%下降到13.3%,I期肺癌5年生存率由國際報道的73.5%提高至83.8%。

過往被認為“難度大、風險高”的胸腔鏡肺癌手術,變得簡單、易學,因而迅速風靡全國,在全國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應用,超過90%的大型綜合醫院引入相關技術和理念,成為主流常規術式。

其實,歐洲醫生來華西學習先進醫療技術,早已經不是新鮮事了。華西醫院消化內鏡中心的胡兵教授,胰腺外科彭兵教授每年都有慕名而來的海外“粉絲”前來求教。如今的華西正憑藉強大的人才梯隊、前沿的公共平臺、以臨床為導向的科研激勵政策,實現醫院科研實力的鑄造之路。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風溼疾病診治是大拿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簡稱上海仁濟醫院)建於1844年,是上海開埠後的第一家西醫醫院。在這裡,有著諸多的“第一”,遍佈消化科、風溼科、心內科、神經外科、婦產科等24個科室,這其中少不了科研的推動。

“做學生學習知識,做醫生應用知識,做科研則是創造知識。”科研處處長顧樂怡看來,“臨床醫療到了一定層次,必須通過科研去推動學科進步。就科研水平而言,則是‘入淺水者得魚蝦,涉深水者縛蛟龍’。”

很顯然,仁濟的醫生大都不滿足於“淺水得魚”。近些年,仁濟醫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連續保持在90項以上,2017年更是以11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刷新了上海醫療系統的紀錄。

連續七年世界單中心兒童肝移植最多醫院

其中,肝臟外科主任夏強領銜的小兒肝移植團隊讓仁濟醫院連續七年成為世界單中心實施兒童肝移植最多的醫院,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而這支團隊在2004年還是“從零起步”。

在夏強的帶領下,團隊圍繞臨床需求鑽研科研難題,先是不斷突破活體肝移植技術,總結出一套無血流阻斷下“精準切肝”的方法,然後在國內率先提出一整套兒童肝移植技術標準,制定首版中國兒童肝移植指南……一步步地實現中國肝移植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老上海人都知道看消化道疾病去仁濟

後起之秀搶眼,老牌科室也依舊強勢。消化內科自1989年就已是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老上海人都知道,看消化道疾病要去仁濟。科室去年門診量高達45.78萬人次,居全國第一。

吸引患者紛至沓來的“金招牌”背後,是強勁的科研支持。國內最早開展膽道測壓(1978年)、國內最早提出以呋喃唑酮為主的三聯療法(1987年)、國內首先研製成功Hp基因組DNA芯片(1987年)、國內最早開展以自發熒光診斷胃癌的研究(1995年)、國內最早開展13C呼氣試驗無創傷性地確診Hp感染(1996年)……僅截止到2009年,消化科就有19項“第一”。過去六年,該團隊每年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都在10項以上。在幽門螺旋桿菌領域獨創的四聯療法更是成為中國唯一入選國際指南(2016版)的治療方案。

治風溼北找協和南推仁濟

風溼科也是仁濟的老牌學科,在中國最佳專科排名排行榜中,風溼病領域仁濟醫院經常緊挨著打頭的協和。每年門診量超過16萬人次,近五年來該專科門診就診人數每年漲一成,大部分來自外省市甚至海外。

風溼科一直是臨床帶動科研,實驗室帶動臨床,去年還新建了中澳風溼聯合實驗室。如今,每年約有3個月,國際著名免疫學家、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卡羅拉·維奴薩都在仁濟醫院與“973”首席科學家沈南教授合作開展科研,維奴薩直言,她選的是與自己科研實力相當的“合夥人”。以科研實力引來國際醫學界著名學者,仁濟近年科研“走勢”搶眼。

以科研之刀突破醫學侷限

醫生臨床任務已是非常繁重,為何還要狠抓科研?與胰腺癌“過招”多年的孫勇偉醫生或許能給你答案。作為膽胰外科醫生,孫勇偉精練“刀功”,但這些年他開始反思起外科的侷限——即便刀開得再好,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期依然有限,如何為患者尋求更多生機成為他新的工作目標。

於是,孫勇偉與上海市腫瘤研究所張志剛一拍即合,一頭扎進胰腺癌發病機制研究。經過4年努力,他們共同發現了胰腺癌的重要“幫兇”,併為胰腺癌治療提供了“老藥新用”的新策略。

醫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醫院也應該是衝擊醫學最前沿的地方,在與疾病的這場攻堅戰中,仁濟的醫生們正以科研的方式一點點突破醫學的極限。

四家医院入选全球科研百强(上)

End

健 | 康 | 臨 | 沂

陽 | 光 | 衛 | 計

新浪微博:@臨沂衛生計生

官網:http://wsjsw.linyi.gov.cn/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主辦單位∣臨沂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四家医院入选全球科研百强(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