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納川基礎工程有限公司創始人蔡偉強談怎麼經營企業

2018年8年29日,上海(中國)企業家協會在上海浦東會議中心舉行經濟形勢討論會議,來自全國各地的3000多位知名企業家出席會議,暢談當代國內企業在經營領域的話題。

河南省納川基礎工程有限公司創始人蔡偉強談怎麼經營企業

河南省納川基礎工程有限公司創始人蔡偉強作為中原地區的企業家代表出席了本次盛會,並發表了關於如何經營企業的精彩演說,給與會企業家們帶來了深刻的啟發。

蔡總說,中國幾乎所有的民營企業家都在面臨如何讓企業活下去的最根本問題。他引用了李嘉誠和任正非的一段話,大意是:“我每天都在思考經濟環境不好時、公司技術落後時、公司人才匱乏時……企業該怎麼生活下去”。這既是企業家與生俱來的憂患意識,也是企業家們不得不面對的現狀和事實。那麼,如何在道路難走、好景難續、困局難破的局面下,突破重重困難,讓企業活下去,而且活得更好?蔡偉強給出瞭如下建議:

首先,企業生存和發展真正的核心是解決企業內部存在的各種問題來應對各種經營危機。天氣寒冷的時候凍死的都是老弱病殘,因為他們的體質抵禦不了寒冷,而所有癌症的產生都是源自於自身細胞的病變。不面對企業自身的問題,成就偉大企業的願景可能真的就從夢想變成了空想。只有壯大企業員工的整體抗危機能力,才能在危機來臨時群策群力,抵禦風險。一個在危機來臨時只能依靠“高管”和“中堅力量”的道德自覺來抗衡的企業,是無法抵禦強大的市場衝擊的,只有形成全體動員的危機管理及應對策略才能防患未然,把危機消滅在萌芽中,然而中國企業家往往缺乏這種危機管理的意思。

其次,目前的中國企業家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來自政策方面的問題。經常會出現一個文件剛剛吃透,大家按文件精神正做的熱火朝天時,新的文件又來了,對於政策的不確定性,讓企業家們不敢大步前進。因此,學會規避政策風險,是企業家們需要掌握的一種生存“本領”,也是企業的生存哲學。企業要生存,要發展,良好的政商關係是一個重要的前提。關於政商相處之道,蔡總說,中國企業家要學會不對抗,避免成為犧牲品;要學會依靠,但不能依賴;要學會掌握平衡術,掌握宏觀動向,做好提前行動的準備。

蔡偉強最後說,目前的中國企業家正處於轉型期,既要面對無數的禁忌,也要依然扛著責任前行。民族經濟的繁榮,需要企業家階層的進步和成長,更需要企業家們的勇氣和擔當,面對資金困局、道德綁架困局,除了企業家自己要端正心態,還需要非企業機構、非企業力量給與更多的支持和寬容,給企業家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共同探索企業經營的出路,使國民經濟迎來真正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